丁歡
摘 ? 要: 賁卦中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美學概念:白賁。繪畫中應用著它:繪事后素,留白。白賁不只是素的裝飾,它是一個過程詞,由白到賁,或者以白賁之,前者與繪畫上的“繪事后素”相連,而后者更接近于現(xiàn)在的裸妝。此外,周易之卦又是一個發(fā)展過程,賁卦本身由離艮組成,火的熱烈與山的靜謐,一動一靜
《周易》的第二十二卦是“賁”卦,離在下艮在上,山下有火,火上有山。“賁”,象征“文飾”。《說文》釋之:“賁,飾也,從貝,卉聲”?!夺屛摹芬嘣疲骸案凳显疲骸S,古斑字,文章貌。鄭云:‘變也,文飾之貌?!卑唏g之物,文飾之物,是以線條帶動色塊敷衍出一片天地來。線與線之間有交合,色塊與色塊之間有疊加??瞻滓黄臅r候,它有什么?它什么都沒有,只有它自己,甚至它自己是什么?宏觀上說,它就是它。但是不要那么宏觀,只看一小塊即將被“賁”之物,它,這個局部,是什么?再以繪畫來說,一張紙,施以色彩之前它是一張紙,作為紙而存在,就是這張紙的意義。賁之后,它是有顏色的紙,顏色賦予了它成為一幅畫的意義。那么它作為一幅畫而存在憑借的是顏色?那怎么純純的顏料,我不說它是畫?什么是畫?是線條、色塊構成的錯綜復雜。這是紙還是畫?是畫了畫的紙,是畫。那它還是紙嗎?我們不叫它紙了。除非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幅畫,而只是使用它紙的功能。紙的功能是什么?可以被書寫(賁,可能是藝術上的創(chuàng)造),可以拿來擦東西(被賁,實用主義,功能上的,被弄臟了),可以吸水(水賁,水增加它的物質了,改變性狀了)。這么看,“賁”是涂抹嗎?姑且就把它看做是涂抹吧?!百S其趾”,“賁其須”,“賁”,是一個接觸的動作。
意義就是在這樣的接觸中生發(fā)。
白賁。裸妝?
賁,是古“斑”字,文章貌?!拔恼隆?,亦是對“文”的修飾、裝飾、美化。而繪畫上,更是講究妝點:崇山峻嶺中一座小亭立顯環(huán)境清雅,老樹蒼枝上幾點梅花以顯高冷。中國文化中就是講求以裝飾物來彰顯它清雅的本色。當然也不排除這個本色的彰顯需要看圖案本身給人的感覺,不乏一些象征富貴的圖案被廣泛運用于生活中、家裝中,而文人畫,多還是偏向于素雅一類。否則,何談文人雅士。正是這樣,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頭,有一個很重要的美學概念——白賁。
“白賁”一詞,源于《周易》的“賁”卦:“上九,白賁,無咎。”白與賁,似是矛盾的兩種狀態(tài),白是素的,賁是文飾的,但是白何嘗不是一種文飾,譬如以白為美故而將面目修白,又有“留白”,以白裝飾整個畫作以襯托凸顯。就是從物理學上來說,白光是復合光,分解出彩虹七色乃至更多的漸變色。所以,白這一詞,包含的色彩實是繁多,變化亦多,而不是以“素”可一以概之的。故而“白賁”,不是素的裝飾,而是一種多變的,可能性甚廣的一種美學狀態(tài)。正像“周易”,“周易”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周代的易書?是周而復始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變化過程?是周全的變化?還是什么?不如說,它就是它,是含義極廣的它。
金代有個詩人叫白賁,善畫能散曲,《太和正音譜》以其曲為上品,稱為“如太華孤峰”。他原名征,字于易,后名賁,字無咎,號素軒。他的名字可謂來源于《周易》的“賁”這一卦。其《鸚鵡曲》據(jù)說相當有名,不妨先以之來感受一下“白賁”之美:
[正宮]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夫。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
[幺]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這首小令不像“古道西風瘦馬”以意象堆疊營造凄涼之感,不像“望西都,意躊躇”,借著壯闊山河抒發(fā)國家興亡的感嘆,也不像“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飽含強烈的情緒卻“只落得兩淚漣漣”。這首可謂簡單敘事,無他修飾性詞匯,每一字詞都用在實處,用白描的手法描繪自然,清新爽朗。正如它的作者之名,“白賁”,它也盡顯“白賁”之美,簡單,無華,清雅,卻又不是“土”的那種美,它不是“土”到泥里的那種質樸,而依舊帶了文人雅士之色。白賁,不是“黃賁”,不是以俗來飾,不是粗獷之美,而是“白賁”,白,帶纖弱色彩,也是精細刻畫。
黃壽祺、張善文的《周易譯注》中將“白賁”釋為“素白無華的文飾”,曰:“此言上九居《賁》之極,‘賁道反歸于素;事物以‘白為飾,則見其自然真趣,為純美至極的象征,故‘無咎?!币锻踝ⅰ返溃骸疤庯椫K,飾終反素,故任其質素,不勞文飾,而無咎也。”“素”與“白”還是兩個概念。像白素貞,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襯托這個形象:“白”“素”“貞”,都含有“潔”的意思,而潔不一定就是潔白,也可能只是形容干凈。
白是一種特定的顏色,素則更偏向于天然去雕飾。將面孔敷白不等同于素顏,但是相比濃妝艷抹,人們更多地將它稱為“裸妝”?!奥銑y”跟“白賁”,是兩個性質一樣的概念,前面的“裸”與“白”都偏“凈”,后面的“妝”與“賁”都是“飾”,它們的美都是因為其裝扮不是很過分,偏自然,略微的修飾,提升了整體的氣質。
荀爽談及“白賁”,說:“極飾反素也。”他的意思,偏于“賁”本身的發(fā)展過程是由繁到簡的,是說裝飾的極致就是素飾,就是裸妝??此茻o,實則有,而又不乏自然。
“裸妝”,現(xiàn)在的流行復活了一個古代美學的概念。正如“上九,白賁,無咎?!闭纭啊断蟆吩唬骸踪S無咎,上得志也?!薄鞍踪S”不是“去賁”、“無賁”;裸妝是化妝而不是不化妝。正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白賁,裸妝,都是文質合一,有文飾的。
繪事后素
在《周易譯注》對于“白賁”的說明里有這樣一段文字:
《周禮·考工記》謂:“畫繪之事,后素功”;《論語·八佾》曰:“繪事后素?!眱烧呋蜓岳L畫程序,或以“素”喻“禮”,與本爻“飾終反質”的意旨自有區(qū)別。但就“素”在“文飾”中為“本真”之色這一點看,上兩說與本爻“白賁”的擬象基礎又有可通之處。故劉牧云:“繪事后素,居上者而能正五彩也?!保ā吨芤琢x海撮要》引)惠棟也認為:“上者,賁之成?!犊脊び洝吩啤嬂L之事,后素功?!墩撜Z》‘繪事后素。鄭彼注云:‘素,白采也,后布之,為其易漬污,是功成于素之事也?!保ā吨芤资觥罚?
主要探討的是“繪事后素”這一命題。
從繪畫上看,白紙一張,任意涂抹,這說的就是“繪事后素”,“后”釋為“在……之后”。生活中我對于“繪事后素”的直觀的美學體驗來自于月季花的生長變化。
最初,月季花叢會冒出一朵新生的花骨朵,純白的,最多帶一點點的粉色,很柔美,綻放開后也是純白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是它自然生長的規(guī)律,還是因為夏季多雷雨,一夜雷轟雨打過后,它的花瓣多了血色。常聞說“驚花失色”,它卻是由素雅發(fā)展到增添了顏色,并再也回不去了。不是一朵兩朵,而是那一叢月季,都是由初生的潔白生長到帶著粉色、全部粉紅。這是一個由“白”到“賁”的過程。賁,斑紋華彩,絢爛之美。月季花的生長狀態(tài)向我展示了什么叫“繪事后素”:顏色都是在白凈的基礎上添加的。后來的紅艷艷一朵,讓人格外懷念它原初的清純素雅之貌。當時我感嘆它回不去了的“白賁之美”,現(xiàn)在想來,那時候對于“白賁”一詞,我側重于“白”,我將它原本的白色當成了“白賁”,若從造物主造物的角度說它原來具有“白賁之美”,那是說得過去的,月季花被自然賦予了白色,這最素潔的文飾色彩。但從它的生長來看,“白賁”就不妥了,作為生長過程,它有一定的發(fā)展趨勢,是從白到彩,是一個“繪事后素”的過程,后來的月季,就是“賁”,不是“白賁”。
費爾巴哈說:“自然界的變化,尤其是那些最能激起人的依賴感的現(xiàn)象中的變化,乃是使人覺得自然是一個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實體而虔誠地加以崇拜的主要原因?!蔽也恢馈鞍踪S”、“繪事后素”最初的源頭是不是來自于對月季花生長的觀察,但總的來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人們對美的崇拜也主要來自于自然之物。
美術中講究留白,講“飾終反質”,都以“素”統(tǒng)占著“賁”,素是賁的最高層次。這是一個“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還是山”的過程。素,到賁,再到追求素的賁。
動靜之辯、變
“賁”卦,離在下艮在上,山下有火,火上有山。熊熊燃燒之火象動,崇高肅穆之山象靜,靜壓著動。故而賁卦也是動靜美學。
離為火,艮為山。賁卦的形象不是一座火山,而是在火上的山?;鹗羌t色的,山是綠色的?;鹪谌紵瑲?,山呢?是蔥郁的山?是大火難燒的雪山?是荒蕪的山?不妨以最原始的山來設想,那就是蔥蘢的欣欣向榮預示生命的山。那么,賁卦就是由一個“毀滅因素”加上一個“生發(fā)因素”合成的,浴火重生,鳳凰涅槃,賁卦代表的是生命,生成變化。
周易,本身就是在講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賁: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六二,賁其須。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上九,白賁,無咎。
就每一爻而言,或為陰,或為陽,陰陽有變化,陰陽不一樣,它們有差別,差異導致什么?差異帶來不平衡,因為兩邊力量不相當。不平衡就會發(fā)生傾斜,會動,會變化。正是變化,“變”身而“化”為他物,帶來新事物的生發(fā)。這是在動的意義上而言的。
賁卦離下艮上。“離”,麗?!棒蕖保?。“麗”被不動地壓著。止真的就是停止的意思嗎?我們看《說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惫糯鷿h字的設計,大都包涵著事物發(fā)生狀態(tài)的兩極。比如這個“止”,引申義為“停止”,本意是“足”,“腳趾”,“下基”。下基,是一個支撐的東西,載體,基礎,要承托上物。這給人“靜”的感覺。但誰都知道,足是用來走路的,是動的?!爸埂笔莿拥?。所以賁卦,它內(nèi)容上,艮在上并不就代表著靜壓迫著動(離為火為明,為動)。從艮并非絕對的靜這個角度來說,白賁也不是克制色彩。艮不是不動,它有動靜兩方面,甚至動的因素還大點兒。所以說,這是有靜的意識的動,有動的意識的靜。至于究竟是哪方面占上風,那就像量子物理上單個電子通過雙縫實驗走的究竟是上邊還是下邊這個問題了,有的說它分裂了兩邊都走,創(chuàng)生了一個平行空間;有的說它隨機的,像投骰子,不確定。對于賁卦中,它的動靜問題,我只能說:動靜結合,因為動是營造生命的方式,而靜也是保證生命延續(xù)的必要手段,雖然動靜二者結合起來,對于生命的繁衍裨益更大。
離為火為明,艮為山為止。賁卦的動托著動靜,動靜合一。
《周易》是生命哲學,再拿它最重要的概念“乾坤”來說,不僅是天地,還涵蓋人類?!胺蚯?,其靜也專,其動也直,足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幼也辟,是以廣生焉?!薄兑住愤@段文字,按照《周易大傳新注》的說法,“乾坤”代表了男性與女性,抽象來看,男女可以“1”跟“0”來代表,二進制的發(fā)明參考了《周易》,二進制把人類都考慮進去了。
《周易》的卦象是一個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是敘事智慧,心事哲學,希望美學??偠灾且粋€動態(tài)的過程,在發(fā)展,因時因地有不同的解釋,講求的是境遇,因地制宜?!百S”,白賁,是一種“以白賁之”的狀態(tài)?還是一個“由白到賁”的過程?這分別屬于“靜”與“動”兩個范疇。賁,離艮,是火那樣絢爛一片?還是山那樣素凈一片?它都是,它是一個過程,有動有靜,有素有賁。正因它的變,促成它生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齊魯書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