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廣程
熱烈歡呼2015年的到來。元旦夜里,全世界有數(shù)不清的音樂愛好者,聆聽了令人激動、心醉、興奮難忘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祖賓·梅塔指揮。
維也納愛樂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 被廣大發(fā)燒友譽為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 并成為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象征性樂團。這個樂團的演奏員個個身懷絕技, 樂團整體音響細膩而不纖弱,強烈而不暴燥, 特別是弦樂群的音響明亮、華麗、色彩多變,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歷史上德索夫、李斯特、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R .施特勞斯、尼基什、貝姆、富爾特溫格勒、格爾特、伯恩斯坦、瑪捷爾、梅達、克萊伯、普列文等世界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都先后擔任過該樂團的指揮。樂團對德奧古典樂派的作品具有不容置疑的詮釋力和魅力,尤其是樂團由貝姆指揮演奏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R.施特勞斯、瓦格納和約翰·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時,簡直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
世界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1936年出生于印度孟買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梅萬·梅塔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小提琴教師和指揮家,是孟買交響樂團和弦樂四重奏團的創(chuàng)始人。祖賓·梅塔7歲時就受到了正規(guī)的小提琴和鋼琴教育,16歲時就指揮了孟買交響樂團??墒遣恢裁丛?,父母執(zhí)意違背他的意愿,讓他去學習醫(yī)學。但是他上了兩個學期的醫(yī)學課程之后,還是轉投到他心愛的音樂懷抱中。18歲的時候他去了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鋼琴,作曲。師從漢斯·斯瓦洛夫斯基完成了指揮的學業(yè)。1958年,梅塔22歲,榮獲英國利物浦國際指揮家比賽二等獎,一鳴驚人,轟動了樂壇。隨即被聘為利物浦愛樂樂團助理指揮,并應邀在歐洲各地擔任客席指揮,被視為杰出的青年指揮家。翌年,他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成為該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指揮家。而且一直和這個樂團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
梅塔是樂手出身,對樂隊了如指掌,很能統(tǒng)馭樂隊的音響,特別強調弦樂群的音色,宛如人聲歌唱。隨著老一代的指揮家逐漸淡出樂壇,梅塔的指揮越發(fā)顯出老練、深沉、細膩而激情、有個性、有美感、具有現(xiàn)代氣息 。祖賓·梅塔是個重量級的指揮大師,獲得無數(shù)殊榮,指揮過全世界大多數(shù)著名的交響樂團。
眾所周知,維也納愛樂樂團每年演出的新年音樂會, 吸引了全世界千萬音樂愛好者,門票每張賣到一千多美元,還要提前一年預定,現(xiàn)場聆聽音樂會的幸運兒有科技泰斗、世界名流、皇裔貴胄、藝術大師、百萬富翁……音樂會盛況空前,在場的男女老少個個觸電發(fā)燒,如癡如狂,歡呼聲、鼓掌聲如同海潮般洶涌澎湃。與此同時,全世界數(shù)億聽眾收聽通過衛(wèi)星轉播的音樂會實況,所錄制的新年音樂會的唱片也成為我們許多發(fā)燒友的珍藏品。
2015年的新年音樂會總共演奏了20個曲目,其中有18個是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
這里給我們提出一些十分有趣的問題:作為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新年音樂會上為什么既不演奏古典交響樂,也不演奏現(xiàn)代派作品,卻重點演奏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 如果新年音樂會上把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拿下來,全部換上古典交響樂和現(xiàn)代派作品,效果會怎么樣?為什么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具有如此神秘的魅力?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是一些什么性質的音樂?
許多人都知道,奧地利在19世紀下半葉曾出現(xiàn)過三位圓舞曲作曲家,一位是老約翰·施特勞斯[Johnan Strauss,1804-1849 ],他是19世紀下半葉之后維也納圓舞曲潮流的動力之一,創(chuàng)作了大量圓舞曲。被當代人稱作“圓舞曲之王”。另一位是他的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Johnan Strauss, 1825-1899 ],創(chuàng)作了更多的圓舞曲,也被后人稱作“圓舞曲之王”。再有一位是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胞弟約瑟夫·施特勞斯[Joseph Strauss,1827-1870],也是一位圓舞曲作曲家,寫過《村燕》、《水彩畫圓舞曲》等,由于早逝,作品為數(shù)不多。
我們先談談老約翰·施特勞斯成名的過程。
老施特勞斯從小就流露出很高的音樂天份,他的繼父在他七歲時送給他一把小提琴,他便自己學起琴來。13歲那年,開始隨師學藝,15歲便成為邁克爾·帕默樂隊的一名提琴手。帕默樂隊實際上是一支在咖啡館演奏的小型民間樂隊,當時樂隊并不規(guī)范,樂手少時五六人,多時十多人,最多時為十四個人,樂隊以弦樂器為主,有時加上幾件管樂器。演奏的多是圓舞曲,人們就著音樂跳民間圓舞。每次演奏結束,由年齡最小的施特勞斯拿著盤子請顧客施舍。當時,施特勞斯和帕默樂隊中的另一位年青的音樂家約瑟夫.蘭納成為好朋友。不久,蘭納自己拉起一個樂隊,施特勞斯任蘭納樂隊的中提琴手。由于蘭納是一位很有天賦的即興圓舞曲作曲家,樂隊演奏很受歡迎。有一天,蘭納突然病了,請施特勞斯幫助排練樂隊。施特勞斯問:“你的一首樂曲才寫了個開頭呢?。俊碧m納說:“那你就接著寫吧?!本瓦@樣,施特勞斯第一首圓舞曲的創(chuàng)作從蘭納的樂機中產(chǎn)生靈感,并以蘭納的名義上演,沒想到這首圓舞曲受到熱烈歡迎。施特勞斯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才能,便開始創(chuàng)作起圓舞曲來。隨著作曲技巧的提高,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已超過蘭納,使蘭納十分生氣,直到有一天兩位好朋友大打出手,把樂隊里的小提琴、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全砸了。過兩天,施特勞斯很后悔,寫了一首《和解圓舞曲》題贈蘭納;蘭納卻回報了一首《絕交圓舞曲》,并故意在樂曲的序中安插了一段哀樂,表示他們之間的友誼壽終正寢。施特勞斯從此離開了蘭納樂隊。
施特勞斯的創(chuàng)作技巧日臻成熟,靈感如噴泉般涌出,同時還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樂隊。到1830年,樂隊又發(fā)展為8個分樂隊,樂手達到200多人,他帶著自己的樂隊和圓舞曲來往于整個歐洲。整個歐洲都為之瘋狂,評論家寫道:“在舞池里,男人們緊緊地摟著他們的舞伴,合著樂拍,翩翩起舞,在歡快熱烈的氣氛中,他們不停地跳呀,跳呀,就是上帝也攔不住他們……”施特勞斯被譽為“奧地利的拿破侖”,“施特勞斯的圓舞曲之于維也納人,猶如拿破侖的勝利之于法國……”一時間,施特勞斯被譽為“圓舞曲之王”,大紅大紫。
小施特勞斯從小就被父親的音樂所熏淘,6歲時可以在鋼琴上即興演奏自己構思的圓舞曲。兒子的音樂天才使老施特勞斯大為不安,他感覺到兒子可能有一天會威脅到自己的“圓舞曲之王”的寶座,便禁絕兒子的一切音樂活動。有一次,父親看到兒子練小提琴,氣不打一處出,竟用鞭子狠抽了兒子一頓。然而母親安娜卻積極鼓勵兒子在音樂上超過父親,因為老施特勞斯生活上十分荒唐,拋棄了妻子和五個孩子,自己在外面胡作非為。她希望小施特勞斯的出息能報復老施特勞斯。她從菲薄的家庭生活費中節(jié)省出錢來請教師,決心讓兒子向老子挑戰(zhàn)。
小施特勞斯沒有辜負母親的企望,很快就在圓舞曲的創(chuàng)作上顯出自己的個性。19歲時以舞廳首席小提琴手(樂長)的身份指揮自已創(chuàng)作的圓舞曲,頓時走紅,從此一帆風順,在維也納成為被祟拜的新音樂偶像。老施特勞斯不僅不為兒子的成就高興,反而大發(fā)雷庭。他不斷打聽兒子音樂會的內容,然后有意搞新作品音樂會與兒子唱對臺戲。兒子創(chuàng)作、演奏了新作品,老子就立即創(chuàng)作、演奏更新的。有一次,他競派人去小施特勞斯音樂會搗亂。但是戲劇性的場面出現(xiàn)了,當小施特勞斯指揮一曲《母親的心》時,美妙的音樂使得聽眾歡喜若狂,人們爬上椅子,揮舞帽子,掌聲和歡呼聲壓倒了倒亂者的噓聲;而另一首圓舞曲《理性的詩篇》更使聽眾如癡似醉,在聽眾一再要求下競反復演奏十幾次之多。后來,被派去倒亂的人不僅沒出亂子,反而為小施特勞斯的音樂大聲喝彩。老施特勞斯狂怒不已,終于氣病了。
1848年,維也納爆發(fā)了革命,老施特勞斯和小施特勞斯很自然地分成兩派。老子是?;逝?,兒子是起義派,但他們都不是因為有什么政治上的信仰。父親參加保皇派只不過是因為過去曾為皇上演奏過;兒子參加起義派則因為對一些年青朋友的哥們義氣。在那些動亂的日子里,父子倆都掛上軍樂隊的指揮兼作曲家的頭銜,互相競爭著創(chuàng)作一些威武雄壯的軍隊進行曲,分別為各自的一派鼓舞打氣。這一時期,父子倆都給后世留下了不少精彩的音樂作品。其中,老施特勞斯最有名的樂曲是《拉德茨基進行曲》;小施特勞斯的《自由進行曲》和《學生進行曲》也是佳作。
維也納起義以?;逝傻膭倮娼K,奇怪的是受到歡迎的卻是小施特勞斯。市民對老施特勞斯支持?;逝梢皇潞懿粷M意。老施特勞斯從此一蹶不振,帶著樂團離開了維也納。當他返回維也納時,人們已經(jīng)忘記了舊日的懷恨,對他的音樂會仍然十分歡迎,但老施特勞斯已經(jīng)失去往日的熱情和迷人的靈感。這時,他已經(jīng)改變了對兒子的態(tài)度,甚至暗地里為兒子的音樂成就感到驕傲,他希望擁抱自己的兒子,但倔強的秉性防礙了他做到這一點。老施特勞斯在45歲時患猩紅熱。小施特勞斯聞訊趕來時,父親已經(jīng)去世。老施特勞斯的靈柩放在圣斯蒂芬大教堂,整個維也納為之空巷,十多萬人為他送葬,各處鐘樓數(shù)百口大鐘一起轟鳴,哀樂在天空回蕩。
小施特勞斯一生創(chuàng)作了世界知名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生涯》等一百二十多首圓舞曲;《雷鳴閃電》等一百二十多首波爾卡和進行曲;《蝙蝠》、《羅馬狂歡節(jié)》、《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普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他的音樂后來成為歐美的音樂旋風。據(jù)說,一次被美國請去指揮自已的作品,演出規(guī)模越來越大,后來搞到要他指揮數(shù)千人組成的超大型管弦樂隊和兩萬人的合唱隊,僅分指揮就有數(shù)十人之多,使施特勞斯難以駕御,結果他偷偷跑回維也納。
現(xiàn)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如果不報作曲者的名字,人們已經(jīng)很難區(qū)分出哪些作品是老施特勞斯所作,哪些是小施特勞斯所作。施特勞斯父子的音樂成為奧地利的國寶,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施特勞斯父子的創(chuàng)作,起源于民間的伴舞音樂,散發(fā)著濃烈的地方風味,旋律線條清晰優(yōu)美、結構簡單、節(jié)奏鮮明、激情澎湃、通俗易懂,音樂響起立刻把人們推入到跳躍的舞蹈動態(tài)中來。這些樂曲早已成為世界名曲,一直受到世界廣大人們的熱烈歡迎。它應了我們平時常說的一句話:真正民族的藝術,必定屬于全世界;同時也讓我們悟出一個道理:令人發(fā)燒的音樂,未必是都是深奧的。
維也納愛樂樂團每年演出的新年音樂會,演奏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實在是英明之舉,它已經(jīng)成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元旦的一道風景線,成為奧地利國家、民族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