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嵐燕
【摘要】如何讓學生愛上讀書?如何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這樣的問題讓許多家長吃苦不迭。筆者認為,重在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習慣,指導閱讀的方法,讓他們讀有所獲,讓他們體會讀書帶給自己的樂趣,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讀書需求。
【關鍵詞】讀書;興趣;習慣;成就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代許許多多文人墨客的寶貴經驗躍然紙上、流芳百世。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沒有讀書習慣的家庭不會培養(yǎng)出知書達理的子女;一個沒有書香氣息的校園,師生的品位、素質不會高雅;一個沒有讀書習慣的民族不可能是一個雄壯的民族。閱讀首先能使一個人感到生活的樂趣,一下子打開了眼界。讀不讀書的人,甚至開不開口都能感覺到對方有沒有書香氣息。指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讓讀書成為學生的必須,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孩子,網絡游戲、電視成了他們更為熱衷的課余消遣方式,能拿起書的也沉迷于漫畫當中,這樣的情形讓大部分的家長叫苦不迭。如何讓學生愛上讀書?如何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我做了如下的一些嘗試:
一、要著意小學生的閱讀動機,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閱讀愛好,精心為小學生們挑選比較合適的閱讀書刊,在閱讀的同時做到及時、正確的指導
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熱愛讀書。只有教師經常大量閱讀有利于小學生全方位健康成長的書刊,才能從中精選出更有代表性的好書刊推薦給學生們,才不至于讓小學生們在目前眼花繚亂的少年兒童讀物中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擾亂心智。例如:我們要精選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讀物,如《弟子規(guī)》《百家姓》《中國古代名人故事》等,尤其是這些傳統(tǒng)讀物中的故事都從知禮、孝道、誠信、仁善、智慧等做人的每一個方面給小學生們講述一個個鮮活的榜樣。
我們作為教師其實正是在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師長們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潛移默化地言傳身教中一點點成長為合格的教師,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我們盡量引導孩子們不要多看有關講述暴力、怪獸、丑惡、花言巧語方面的書刊,要著重指出這類書刊對于孩子們成長的極大危害性。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灌輸哪些是真善美的,哪些是假丑惡的,要讓孩子們知道真善美的東西,如:謙讓、孝順、誠信、愛勞動、講真話、愛學習等等是老師和家長們最喜歡的,這樣孩子們肯定會多做些真善美的事情,爭當老師和父母最喜歡的好寶寶。要讓孩子們知道假丑惡的東西如:說瞎話、打罵父母、不團結同學、不愛衛(wèi)生、不愛學習等等是老師和家長們最不喜歡的,這樣肯定小學生們遠離假丑惡的事情。這樣也能讓教師和孩子們心心相通一起在健康的閱讀中美好成長。
二、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成就感,激發(fā)興趣,逐漸形成習慣
對于剛接觸作文的低中年級的學生,在上作文課前可讓他們準備素材,這其中也包括三五篇同一類型的范文,讓無從下手的學生先試著摹仿,加以肯定,趁熱打鐵,此時老師要指導學生在摹仿的基礎上寫自己身邊發(fā)生的真實的事物,為了防止學生掉入抄襲的陷阱中,教師們要給孩子們說明白作文本身來源于生活,更是描述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得到升華。我們讀的書中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都是作者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并通過作者自然又深刻地描寫出來的。他們能寫出好文章,孩子們也一定能寫出好文章。
不妨讓孩子們結合書中的好文章每天都去留心觀察自己的父母怎樣辛苦勞作,怎樣細心照顧孩子;不妨讓孩子們每天都去留心觀察身邊花草樹木多么可愛等等。讓孩子們把他們看到的每一片段試著真實自然地寫下來,那肯定是一篇篇的好文章。學生們在老師細心不斷的引導下,很快孩子們就會寫了,就能寫好了。
當老師夸贊孩子們寫得很好時,他們就更有信心了,更有興致了。實際上我們教師的寫作能力也是這樣從小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我們千萬要用自身的感受去考慮怎樣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這樣效果肯定更好。
三、要用家長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父母的閱讀習慣,對書本的熱愛程度會自然而然對孩子產生質的影響。愛看書的家長會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抵得上老師無數個溫馨的建議和父母無休止的苦口婆心的教導。
第一,養(yǎng)成每日必讀的好習慣。雖然學生學習任務重,但可利用課余時間、晚上睡覺前等時間閱讀。見縫插針,每次讀一點,每天讀一些,時間長了,習慣成自然,那就養(yǎng)成了常讀不懈的好習慣。
第二,養(yǎng)成專心閱讀的好習慣。首先姿勢要端正。端正的身心才容易喚起注意、記憶、思考等各種心理。其次,作息要定時。最后,做到不指讀。
一位作家說得好:人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你不會因為閱讀就多活好多年,但是你會過得很有質量,很充實,很愉悅。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卻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自信來自鼓勵,習慣決定人生。一個人一旦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的好習慣,就可以自我完善,終身受益。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