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杰 陳源 盧占興
磁敏感加權成像對顱內海綿狀血管瘤的診斷價值
謝偉杰 陳源 盧占興
目的 探討磁敏感加權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對顱內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 CA)的診斷價值。方法 收集經臨床或手術病理證實的C.27例, 病例經MRI常規(guī)序列掃描和SWI掃描。結果 27例病中, 單發(fā)病灶16例, 多發(fā)病灶11例;SWI檢出病灶個82個, T2WI檢出病灶62個, T1WI共發(fā)現(xiàn)海綿狀血管瘤病灶47個;SWI 檢出病灶的范圍大于MR常規(guī)序列。SWI對顱內CA病灶檢出率為100.0%, T2WI檢出率為75.6%、T1WI檢出率為57.3%。SWI序列對CA病灶的檢出優(yōu)于常規(guī)T2WI、T1WI序列, 病灶檢出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SWI序列在顯示顱內海綿狀血管瘤病灶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 對CA的診斷有較高價值。
磁敏感成像;海綿狀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隨著高場 MRI應用, 顱內CA的診斷準確性越來越高。本文對27例經手術或臨床證明的腦內CA進行了MR常規(guī)序列掃描, SWI用以分析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內CA的診斷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經病理及臨床證實的腦內CA患者27例, 女17例, 男10例, 年齡14~63歲;臨床癥狀:10例患者頭痛、 惡心, 9例患者偶有抽搐.4例患者肢體麻木.3例患者口角、面部麻木.1例偏癱。
1.2 檢查方法 患者均在G.3.0T MRI的8通道頭線圈下進行標準掃描, 掃描FOV均為22×22 cm;T1WI(TR/T.2710.5/10.5 ms, 層厚2 mm), T2WI(TR/T.4500/108.7 ms, 層厚2 mm), 橫斷面SWI(TR/T.40.5/27.1 ms;翻轉.20°)。增強掃描10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7例病例中.10例經病理證實.15例經2名以上高職稱影像醫(yī)師共同確認;其中單發(fā)病灶16例, 多發(fā)病灶11例;SWI檢出病灶個82個, T2WI發(fā)檢出病灶62個, T1WI共發(fā)現(xiàn)海綿狀血管瘤病灶47個;SWI對顱內CA病灶檢出率為100.0%, T2WI檢出率為75.6%、T1WI檢出率為57.3%。SWI序列對CA病灶的檢出優(yōu)于常規(guī)T2WI、T1WI序列, 病灶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WI表現(xiàn):大部分病灶完全呈低信號, 部分病灶中心可見混雜高低信號, 部分病灶周邊或中心可見低信號的小血管。 T1WI表現(xiàn):病灶中心大部分呈等、高信號, 病灶邊緣呈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狀低信號;T2WI表現(xiàn):病灶中心大部分呈高低混雜信號, 邊緣可見環(huán)狀低信號。在顯示顱內CA病灶范圍方面, SWI序列大于T2WI, T2WI大于T1WI。
3.1 腦內CA的病理及臨床表現(xiàn) 腦內CA的病因尚不明確,近年來研究認為, CA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具有家族遺傳傾向, 在顱內任何部位都可發(fā)生。組織學分類CA屬于腦血管畸形[1,2];病理上CA是由擴張的竇樣血管和缺乏彈力的纖維構成, 管壁是由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組成, 常伴有鈣化、出血[3,4]。臨床患者偶有抽搐、肢體麻木、頭疼等癥狀。本組患者中10患者例頭痛、 惡心, 9例患者偶有抽搐.4例患者肢體麻木, 臨床表現(xiàn)基本相符。
3.2 腦內海綿狀血管瘤的MRI影像學表現(xiàn) 近年來隨著磁共振SWI技術的不斷應用, 對顱內CA的診斷準確性不斷提高, SWI序列對微小出血、靜脈血管具有極高的敏感性, 原因含鐵血黃素及血紅蛋白內的鐵原子, 造成局部磁場不穩(wěn)定,質子失像位, 產生順磁性, 在SWI序列表現(xiàn)為低信號。
腦內CA病灶邊緣、中心常伴有不同時期的出血, 因此在T2WI、T1WI信號多樣。本組研究中SWI顯示大部分病灶完全呈低信號, 部分病灶中心可見混雜高低信號, 部分病灶周邊或中心可見低信號的小血管。 T1WI表現(xiàn):病灶中心大部分呈等、高信號, 病灶邊緣呈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狀低信號;T2WI表現(xiàn):病灶中心大部分呈高低混雜信號, 邊緣可見環(huán)狀低信號。本組27例病例中, SWI檢出病灶個90個, T2WI發(fā)檢出病灶67個, T1WI共發(fā)現(xiàn)海綿狀血管瘤病灶48個。SWI檢出病灶的能力明顯由于MRI常規(guī)序列, 是因為SWI對含鐵血黃素及血紅蛋白等順磁性物質造成的磁場不均勻非常敏感, 因此小的病灶很容易檢出, 檢出病灶的范圍較常規(guī)序列的范圍大[5,6]。
綜上所述, 常規(guī)序列MRI結合SWI序列對顱內多發(fā)海綿狀血管瘤的病灶的診斷有明顯優(yōu)勢, 對腦內CA的診斷有較高價值。
[1] 趙珊珊, 程敬亮, 張勇.磁共振成像在診斷顱內海綿狀血管瘤中的應用價值.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2):167.
[2] 劉鵬, 劉建濱, 謝安, 等.腦血管畸形在3.0T MR磁敏感加權成像中表現(xiàn)多樣性分析.放射學實踐.2011.26(2):113-116.
[3] 劉垚, 湯紅衛(wèi), 陳宏偉, 等.3.0T MR磁敏感加權成像在顱內海綿狀血管瘤診斷中的應用.山東醫(yī)藥.2010.50(28):105-106.
[4] Haacke EM, Xu Y, Cheng YC, et al.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 Magn Resom Med.2004.52(3):237.
[5] 王亞男, 張體江, 劉衡, 等.腦海綿狀血管瘤3.0T常規(guī)MRI與SWI對比分析.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4):464-468.
[6] Haacke EM, Mittal S, Wu Z, et al.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technical asp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par.1. AJNR Am J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46
467000 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放射科(謝偉杰盧占興);中山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