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雪
超聲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
艾雪
目的 探討乳腺良、惡性腫瘤的超聲圖像特點, 以提高超聲診斷的準確率。方法 40例乳腺腫瘤患者, 其中良性腫瘤25例, 惡性腫瘤15例, 總結分析其二維超聲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聲圖像特點。結果 經超聲診斷乳腺癌18例, 病理證實15例, 誤診3例, 其中2例乳腺膿腫、1例為乳腺增生;超聲診斷乳腺良性腫瘤22例, 病理證實為19例, 漏診3例.1例硬癌、2例髓樣癌誤診為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良性腫瘤形態(tài)規(guī)則, 多具有完整包膜, 內部回聲均勻, CDFI示腫瘤內無或少許血流信號, 血流動力指數(PI)<1.2, 血流阻力指數(RI)<0.7;乳腺惡性腫瘤邊界粗糙, 多呈蟹足樣改變, 內部回聲不均勻, 多具有微小鈣化, 并伴有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 腫瘤內部血流多較豐富, PI>1.2, RI>0.7。結論 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具有較高的檢出率, 對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超聲;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
近年來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已為女性惡性腫瘤首位[1]。高頻彩超能清晰的顯示乳腺解剖層次, 且可重復檢查, 無創(chuàng)傷性, 診斷的符合率高, 是目前乳腺腫瘤檢查的首選檢查方法。本文通過對40例乳腺腫瘤患者的超聲圖像分析, 旨在提高超聲檢查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水平。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臨床確診的乳腺腫瘤患者40例, 年齡35~68歲, 平均年齡(41.5±9.2)歲。
1.2 方法 所選患者均行彩超檢查, 并經手術及穿刺病理證實。采用ALOKA α6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8~10 MHz線陣探頭。患者取仰臥位, 充分暴露乳腺區(qū)及雙側腋窩, 以乳頭為中心放射狀掃查雙側乳腺區(qū), 觀察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內部回聲。利用CDFI觀察病灶內部及周邊的血流情況, PW測量血管的PI、RI, 做好記錄并留圖。
本組病例中, 經超聲診斷乳腺癌18例, 病理證實15例,誤診3例, 其中2例乳腺膿腫、1例為乳腺增生;超聲診斷乳腺良性腫瘤22例, 病理證實為19例, 漏診3例.1例硬癌、2例髓樣癌誤診為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良性腫瘤形態(tài)規(guī)則,多具有完整包膜, 內部回聲均勻, CDFI示腫瘤內無或少許血流信號, PI<1.2, RI<0.7;乳腺惡性腫瘤邊界粗糙, 多呈蟹足樣改變, 內部回聲不均勻, 多具有微小鈣化, 并伴有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 腫瘤內部血流多較豐富, PI>1.2, RI>0.7。
乳腺超聲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乳腺影像學檢查方法, 乳腺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2]。乳腺腫瘤位置表淺, 利用高頻超聲可輕易檢出。乳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是乳腺癌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關鍵[3]。通過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超聲圖像分析, 結合病史及相關檢查,可對乳腺腫瘤做出定性診斷, 為臨床診療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
二維圖像:乳腺的良性腫瘤多為形態(tài)規(guī)則的等回聲或低回聲包塊, 形態(tài)規(guī)則, 縱橫比<1, 有或無包膜, 內部回聲均勻,后方多不伴衰減。腫瘤多伴有鈣化, 良性腫瘤的鈣化較大,超聲圖像上多為短線狀或塊狀鈣化。乳腺的惡性腫瘤形態(tài)不規(guī)則, 好發(fā)于乳腺的外上象限, 多以低回聲包塊為主, 周邊呈毛刺樣或蟹足樣浸潤, 后方回聲衰減, 腫瘤內部回聲不均勻,多因成分復雜或腫瘤血供不足致變性壞死。乳腺癌的鈣化多為組織異常產生的鈣鹽沉積, 超聲上表現為“砂礫樣”鈣化或微小鈣化。惡性腫瘤的縱徑往往大于橫徑, 縱橫比>1[4]。
腋窩淋巴結是乳腺腫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 乳腺癌多伴有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 因此檢查時要注意探查腋窩,觀察是否有淋巴結轉移, 乳腺癌轉移的淋巴結多較大, 形態(tài)不規(guī)則, 多互相融合, 內部失去正常淋巴結形態(tài), CDFI多探測到豐富血流信號。良性腫瘤的淋巴結常單發(fā), 內部回聲均勻, 多具有正常淋巴結的形態(tài), 血流信號較少。在對乳腺腫瘤進行檢查時, 還要注意腫瘤與周圍導管的關系, 看是在導管內還是導管外, 導管內的腫瘤要觀察導管擴張程度及形態(tài),導管外的腫瘤要觀察導管的受壓情況, 以便進行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
彩色多普勒檢查:彩色血流分級標準[5]:Ⅰ級:未見血流信號;Ⅱ級:可見少量血流, 病灶處可探及1~2個彩點;Ⅲ級:可見中等量血流, 可見1條主要血管, 其長度超過病灶半徑或同時可見2~3條小血管;Ⅳ級:血流豐富, 同時可見4條血管。良性腫瘤多為微血管, 血供較少, CDFI多表現為Ⅰ~Ⅱ級血管, PI<1.2, RI<0.7。乳腺癌是血管依賴性病變,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腫瘤細胞生長與轉移的重要途徑。乳腺的惡性腫瘤多具有豐富的血供以滿足腫瘤快速生長的需要,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腫瘤內部和邊緣可探及較豐富的血流信號, 腫塊內部和周邊血管數目增多, 分布雜亂, 多因惡性腫瘤能釋放血管增生因子, 刺激血管生長。本組病例中, 惡性腫瘤的血流多表現為Ⅱ~Ⅲ級, PI>1.2, PI>0.7, 因此惡性腫瘤的血管呈高速高阻狀態(tài)。彩色多普勒能量圖(CDE)無角度依賴性, 對微小血管的檢出率高, 對二維圖像不明顯的腫瘤, CDE所顯示的不規(guī)則血流分布形態(tài)提高了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能力。部分較大的良性腫瘤, 其血流呈現Ⅱ級, 說明腫塊越大, 所需的營養(yǎng)血管就越多, 因此對于較大的腫塊, 不能僅憑借血流豐富與否判斷良、惡性, 需結合其他相關檢查綜合分析, 以免誤診。
綜上所述, 高頻超聲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其檢查方便, 經濟實惠, 可重復性高, 診斷效率高, 無輻射性, 已成為乳腺腫瘤檢查的首選檢查方法,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 李樹林.乳腺腫瘤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92-397.
[2] 丁銳, 童鐘, 沈寧.乳腺癌診治體會.安徽醫(yī)學.2005.26(5).398-399.
[3] 陳曼, 龔新環(huán), 王楓釗. 82例惡性乳腺腫塊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診斷價值的分析.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1998.14(12):59-61.
[4] 周永昌, 郭萬學.超聲醫(yī)學.第3版.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90.
[5] 曹鐵生, 段云友.多普勒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09-51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84
2015-07-06]
116021 大連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