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客觀義務與指控犯罪——兼論公訴檢察官的法律監(jiān)督定位

2015-01-30 03:31:18侯凱中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助理檢察員100078
中國檢察官 2015年23期
關鍵詞:公正檢察官義務

●侯凱中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助理檢察員[100078]/文

?

客觀義務與指控犯罪——兼論公訴檢察官的法律監(jiān)督定位

●侯凱中**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助理檢察員[100078]/文

內容摘要:檢察官的客觀義務要求超越控方立場,站在客觀立場努力發(fā)現并尊重案件事實真相,并且使案件的辦理達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新的《刑事訴訟法》實施及第六次全國刑事審判工作會議以后刑事審判工作的新變化,對公訴檢察官的履職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訴檢察官在履行指控犯罪和訴訟監(jiān)督職能時應該恪守客觀義務,在觀念層面轉變司法觀念,準確定位,注意處理刑事訴訟中的系列關系;在制度層面建立新型控辯關系,健全證據審查判斷規(guī)則,完善訴訟監(jiān)督程序;在行為層面嚴格遵循相關刑事訴訟原則,維護司法公正。

關鍵詞:客觀義務指控犯罪公訴檢察官法律監(jiān)督

公訴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代表國家和社會指控犯罪,其所行使的公訴權能對訴訟參與人乃至整個社會都不同程度地發(fā)揮著影響,亦是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解釋的實施,以及第六次全國刑事審判工作會議以后刑事審判工作在審判理念、證據裁判規(guī)則等方面的新變化和新要求,都迫切要求公訴檢察官在行使公訴權能時,找準自己的履職定位,維護司法公正。

一、檢察官客觀義務的基本內涵及主要內容

檢察官客觀義務又稱“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檢察官客觀公正原則”,產生于19世紀中后期的德國,后廣泛影響于大陸法系國家的檢察制度,同時也對英美國家的檢察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并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刑事司法準則。

檢察官客觀義務在我國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完備的法律依據,是我國檢察官應有的內在品質。我國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并列于行政機關和審判機關的憲法地位,以及其參與訴訟、監(jiān)督訴訟,運用法律規(guī)范、通過訴訟的形式處理具體案件的活動(公訴權的行使),決定了我國檢察機關具有“行政性”和“司法性”的雙重屬性,也體現出了客觀公正與法律監(jiān)督的高度契合。因此,檢察官客觀義務的基本內涵可以界定為:檢察官義務是超越控方立場,站在客觀立場,努力發(fā)現并尊重案件事實真相,并且必須通過自己的訴訟活動使案件的辦理達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即堅持客觀立場、忠實于事實真相和實現司法公正。堅持客觀立場是基石;忠實于事實真相是核心,且既是堅持客觀立場的直接目的,又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經途徑和必要前提;實現司法公正是目的和落腳點。公正,是司法的本質屬性,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線,是司法活動的最高價值追求,法律規(guī)定檢察官客觀義務,要求檢察官堅持客觀立場、忠實于事實真相,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司法公正。[1]

綜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2]及檢察官客觀義務的基本內涵,檢察官的客觀義務的內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客觀全面搜集、保全涉案證據。第二,客觀全面地提供涉案證據,包括客觀全面地向辯護方開示與指控犯罪事實有關的各種證據,客觀全面地向法院提供與公訴犯罪事實有關的各種證據,不得隱瞞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證據。第三,客觀公正地行使公訴權和求刑權。根據案件的事實和證據客觀公正地決定是否起訴,而不得違背證據和公平原則進行差別起訴,如果庭審中證據調查結果表明公訴的犯罪事實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撐,檢察官應正確看待接受法院判決無罪。第四,客觀公正行使救濟權。如果認為法院判決違背事實和法律,檢察官可以提起抗訴或再審,這種抗訴或再審可以有利于被告人,也可以不利于被告人。第五,檢察官如存在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辦理的情形,應當自動回避,被告人也可以要求其回避。第六,檢察官如果違反客觀公正義務,故意對應當起訴的人不起訴或對無罪的人提起指控,或者隱匿、偽造證據,則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二、公訴檢察官履職面臨的新形勢及新問題

公訴是我國檢察機關最重要的職能之一,決定了公訴檢察官職能的履行在檢察職能中的重要地位凸顯。近年來,《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兩個《規(guī)定》)的頒布、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決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切實履行檢察職能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刑訴法修改、最高人民法院第六次全國刑事審判工作會議的召開等帶來法律、政策的變化,給公訴檢察官的履職帶來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法院在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權衡中呈現出更多關注后者的傾向。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一系列措施,尤其是法院力推的統一定罪原則如無罪推定、直接言詞等原則,以及強調庭審實質化、對“兩個基本”證明標準的新提法等,必然會對刑事檢察工作尤其是對犯罪起訴工作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帶來訴訟格局的調整。檢察機關如果不能同步作出調整將陷入被動,而同步調整將意味著挑戰(zhàn)增大。

第二,社會對司法的期待和批評進一步加大。律師辯護權的擴展、對抗性的增強,以及偵查機關對犯罪案件的偵查取證質量和相關基礎性工作未有效改觀,處于承上啟下的檢察機關適應這種變化的難度加大。

第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及控辯平衡理念的確立。審判中心地位使得懲治犯罪的壓力更多地轉向檢察機關,然而目前偵查機關尚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的偵查行為,偵查質量不高,必然導致檢察機關在訴訟程序運行中指控犯罪的難度增大。通過強有力、富成效的監(jiān)督促進偵查活動的規(guī)范與證據質量的提高,對檢察機關而言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需要。

第四,偵、訴、審之間執(zhí)法理念、政策尺度、定案標準的差異化與矛盾沖突擴大化,使公訴工作壓力倍增。偵查機關雖然也在積極調整,但還在延續(xù)傳統理念、政策,更多強調從嚴,強調維穩(wěn)。勞動教養(yǎng)制度廢止、信訪制度改革等都可能迫使偵查機關尋求通過刑事途徑解決問題、減緩壓力。同時,偵查質量不高、證據收集粗糙的問題也依然突出。公訴部門夾在中間,如果處理不好,或者會被冠以冤假錯案推手的罪名,或者會招致打擊不力的質疑。

另外,案件質量評價體系之下的錯案及其責任追究制,以及如何看待長期困擾犯罪追訴和刑事審判工作的無罪判決等問題,雖說涉及法律制度、工作機制、司法理念等多方面復雜的原因,但對辦案機關及其承辦人依然具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形成掣肘。例如,非法證據排除的問題。在法庭上辯護人不打實體打程序,不是圍繞實體問題舉證質證,而是抓住證據合法性問題做文章,導致案件進入不了實質階段。

三、客觀義務下公訴檢察官的法律監(jiān)督履職定位

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公訴檢察官如何將控訴與監(jiān)督的職能統一于客觀義務,是司法實踐中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觀念層面:樹立正確的司法理念

首先,公訴檢察官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國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機關和司法機關的角色定位是檢察機關一切職能和義務的本源和根據,也是理解檢察機關一切職能和義務的鑰匙。[3]我國檢察機關的公訴權能在與偵查權、審判權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具有控制偵查程序、審查偵查行為和偵查結果、啟動審判程序、限定審判范圍、建議糾正錯誤審判等作用,這些作用伴隨公訴職權的推進,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維護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作用,體現或強或弱的法律監(jiān)督屬性。[4]公訴檢察官的履職是在堅持指控犯罪與客觀公正義務有機統一、訴訟職權與監(jiān)督職權有機統一的立場上,將指控犯罪和法律監(jiān)督統一于客觀義務的行為過程。

其次,正確認識刑事訴訟中的系列關系。一是正確認識和處理指控犯罪與訴訟監(jiān)督的關系。訴訟監(jiān)督是檢察機關的根本職責,也是檢察工作的主題和價值追求,與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高度契合。公訴檢察官的立場必須站在法律監(jiān)督的高度履行公訴職能。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在打擊犯罪中強調人權保障理念,目的是對所有涉案人員的合法權益給予法律關懷和保護,尤其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免遭司法機關的不當侵犯。但也要堅守客觀公正的義務,做到不枉不縱,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社會正義。三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配合和監(jiān)督制約的關系,既加強與公安機關、審判機關的配合,又加強對公安機關、審判機關的制約監(jiān)督。在與偵查、審判部門的配合制約中,既要遵循一般的、共性的法治原則與標準,又要堅持符合檢察機關特殊屬性要求的執(zhí)法主體的獨立人格與獨立的價值判斷。與法院的關系,既要尊重法院判決的既判力和刑事裁判終結者的訴訟地位,注重研究法院在證據采信、證明標準、法律適用、刑罰裁量等方面的意見和主張,并積極主動地作出相應調整,切不可非理性對抗,更不能不顧案件的具體情況“死抗”,又要遵循自身訴訟職能的階段性特征和規(guī)律,科學把握批捕起訴的執(zhí)法尺度和標準,不能簡單地用同級法院的標準作為我們起訴甚至逮捕的標準。四是正確認識和處理監(jiān)督他人與監(jiān)督自己的關系。既要加強對公安機關、審判機關等有關部門訴訟活動的監(jiān)督,又要強化對自身的監(jiān)督,確保自身執(zhí)法活動的客觀公正,從而促進整個刑事訴訟活動實現客觀公正。

(二)制度層面:建立新型控辯關系、健全證據審查判斷規(guī)則、完善訴訟監(jiān)督制度

1.建立新型控辯關系,共同發(fā)現事實真相。公訴檢察官和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地位相對,目標都是為了促進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實現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律師特有的訴訟優(yōu)勢,對控方就案件事實、證據和行為性質作出的認定,以及對審理程序提出的質疑和辯護意見,對司法者全面研判、準確認定案件,并公正適用法律有益。重視辯護意見,有利于檢察官履行客觀義務,有利于法官通過兼聽不同意見而公正裁斷,避免因辯護不充分導致錯案的發(fā)生。因此,要加強控辯雙方溝通,幫助實現有效辯護,解決辯護律師接待、會見、閱卷、取證、聽取意見以及知情權等問題。建立例會制度,探索建立意見反饋和評價機制,雙方及時交流意見,就雙方共同關注的法律實務問題進行研討。充分發(fā)揮律師和律師協會組織獨特作用優(yōu)勢,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2.健全證據審查判斷規(guī)則,堅持全面、客觀、細致地審查判斷證據。一是改進和完善證據審查方式。要重視辦案的親歷性,重視走訪案發(fā)現場、關鍵證人的復核、發(fā)案破案過程的審查。尤其對犯罪嫌疑人不供、翻供、案件事實證據存在重大疑問的,要復核主要證據,不能以退補了之。必要時要調閱偵查內卷,增強發(fā)現偵查人員人為制造證據、隱匿重要證據的能力。二是轉變證據審查的重點和模式,高度重視客觀性證據的審查。由依賴口供定案向依靠客觀性證據定案,由重點審查口供向重點審查客觀性證據轉變,保證翻供翻證而不影響定罪。三是客觀地審查判斷證據,避免摻雜個人主觀臆斷。對證據的審查、摘錄、匯報要客觀、完整,忠實于證據原貌,避免斷章取義。證據分析要側重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而不能對證據本身進行推定。四是“在卷證據”和“在案證據”同等審查。要嚴謹細致審查卷宗中的證據,同時也要注意審查卷宗反映出的卷宗之外的事實和證據。對反映出的疑問要注意查證、核實,嚴防“證據陷阱”。五是針對不同的證據種類把握好審查重點。對客觀性證據,要特別強調來源必須依法有據。尤其是對鑒定意見的審查,要審查鑒定主體、檢材來源、鑒定程序、論證依據、采用方法等,鑒定意見與其他證據是否矛盾,必要時要向鑒定人、專業(yè)人士了解情況。對主觀性證據,要注意審查獲取時間,是先供后證還是先證后供,口供與其他證據是否互相印證,是否有不斷申訴、上訴、無理由拒不供述、先供后翻、時供時翻等反?,F象。六是認真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的意見。嚴格落實審查逮捕、審查起訴階段訊問犯罪嫌疑人的規(guī)定。重視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要把對辯護人提出的意見的審查作為預防冤假錯案的措施。七是嚴格執(zhí)行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正確把握非法證據的標準,對采用“凍、餓、曬、烤、疲勞審訊”等非法方式收集的被告人供述,要注意審查其程度。認真開展對非法取證行為的調查核實,不能僅憑偵查機關的工作說明,就簡單認定不存在非法取證。八是注意同步錄音錄像的審查。對職務犯罪案件和法律規(guī)定應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的案件,沒有移送的,應要求補充移送,沒有制作錄音錄像的,一般情況下可不予受理。偵查機關移送案件時要制作單獨的音像資料卷。審查時要注意音書是否一致,對有實質性差異的,或者偵查機關不能補正或作出合理解釋的筆錄不予采信。

另外,要擴大證據展示范圍。擴大證據展示范圍,可以使辯護人和檢察機關都能全面獲得有利于、不利于被告人的所有證據。

3.完善訴訟監(jiān)督制度,提供程序保障。完善檢察機關對非法取證行為的調查程序,進一步明確檢察官“調查核實”義務應當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以及遵循什么程序,誰來承擔舉證責任,達到何種證明標準,如何救濟等。[5]完善檢察機關對強制措施的監(jiān)督程序,進一步明確監(jiān)督程序的啟動、實施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以及對違法決定和違法執(zhí)行的處理等,完善羈押必要性審查程序。完善對錯誤裁判的訴訟監(jiān)督程序,擴大抗訴的范圍,允許公訴檢察官為被告人的利益提起抗訴,以及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提起有利于被告人的上訴。[6]

(三)行為層面:嚴格遵循相關原則

公訴檢察官要維護司法的公正,當然要恪守檢察官職業(yè)道德,保證公務活動的廉潔性,同時還要始終恪守以下原則:

依法、獨立行使公訴權的原則。公訴權的啟動必須遵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無論是行使起訴權、不起訴權還是抗訴權,都要符合法律要求的標準。特別是在行使起訴裁量權時,要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符合法律的內在精神,防止公訴權的濫用。另外,還要妥善處理來自媒體、社會輿論的壓力,堅持獨立判斷依法處理,避免受到“輿論審判”的影響。

尊重事實和證據的原則。證據是刑事訴訟中最核心的問題,也是關系司法公正的重要問題。公訴檢察官要樹立證據意識,轉變以口供為核心的證據觀念,強化客觀證據概念。同時,公訴檢察官的一切活動要符合合理性要求,其作出的任何決定均要有充分的理由,建立在對事實、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客觀公正地作出決定。要充分考慮各種觀點和可能性,尤其要對相互矛盾的證據和相反的觀點予以高度重視。要保證案件事實與處理結果之間的邏輯性,弄清楚應當如何處理和為什么要這樣處理。要排除個人好惡等情感因素對案件處理的影響,保持客觀、冷靜的心態(tài),公正處理案件。[7]

保護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的原則。保障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是司法程序公正的核心問題,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一旦受到侵害,即使處理結果正確,也必然引起他們對公訴機關是否真正公正的懷疑,損害公正執(zhí)法的社會形象。在全力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的同時不能忽視其他訴訟參與人權利保護。實踐中,公訴檢察官容易忽視對訴訟參與人尤其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的保障。訴訟參與人只有充分行使訴訟權利,才能有助于全面弄清案件事實,防止司法人員偏聽偏信,保證案件結果的處理公正。另外,兼顧司法效率,也是對訴訟當事人權益的有力保護,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受司法效率低下的后果,對其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

合理行使起訴裁量權原則。法律的適用有其靈活性,要緊密結合刑事政策,更好地追求公共利益。公訴權的行使應當控制在確實必要的限度內,以適用刑罰的必要為限度,合理使用起訴裁量權。注意防止“任意拔高,有罪必訴”、“有罪不訴,重罪輕訴”,避免因為“人情”、“關系”等非案件因素濫用起訴裁量權。另外,還要充分體現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要將法律適用的嚴肅性與刑事政策的策略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正確處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努力做到三者的統一。

注釋:

[1]朱孝清:《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完善》,載《中國法學》2009年第2期。

[2]聯合國《關于檢察官作用的準則》,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檢察官法》、《檢察官職業(yè)道德準則》(試行)等。

[3]同[1]。

[4]中國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檢察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編:《訴訟規(guī)律和訴訟監(jiān)督規(guī)律與檢察職能的優(yōu)化配置》,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第281頁。

[5]韓旭:《檢察官履行客觀義務的程序保障—基于新〈刑事訴訟法〉實施的考量》,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6]孫長永:《檢察官客觀義務與中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載《人民檢察》2007年第17期。

[7]苗生明、吳祥義、鄒開紅:《論公訴檢察官與維護司法公正》,載《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猜你喜歡
公正檢察官義務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12
“檢察官讓我重獲自由”
遲到的公正
公民與法治(2020年6期)2020-05-30 12:44:10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人大建設(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6
公正賠償
跟蹤導練(一)(4)
雙十一,單身檢察官是怎樣煉成的
方圓(2016年22期)2016-12-06 15:02:40
“良知”的義務
弗雷澤的三維公正觀
上海檢察機關第一屆“十佳檢察官”
檢察風云(2012年21期)2012-07-07 11:58:06
临武县| 宁晋县| 象州县| 阿合奇县| 布尔津县| 东方市| 武川县| 灵山县| 和田县| 永康市| 大渡口区| 石景山区| 江安县| 交城县| 双鸭山市| 昌都县| 达孜县| 彭山县| 恩施市| 海宁市| 葵青区| 泸定县| 佛山市| 北安市| 武川县| 冷水江市| 玉环县| 吉林省| 哈密市| 新泰市| 阜城县| 团风县| 榆树市| 广水市| 梁河县| 通化县| 卢氏县| 特克斯县| 玛纳斯县| 通海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