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蕾
教育均衡化勢必要做下去,這是袁貴仁及其教育部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之一。不單單是破解均衡化難題,教改領域的綜合改革道路長且阻,人們依然像當初那般,希望袁貴仁能夠成為中國教育的“貴人”
今年教育部又攤上事了。
6月17日,距離2014年高考過去不到十天,中央電視臺就曝光了有人組織武漢大學生“槍手”到河南杞縣等地高考考點替考一事。教育部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導督辦調(diào)查,并請公安部指導有關地方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河南省招生辦情況說明稱,河南省已查實違規(guī)違紀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從2012年的考研題外泄到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yè)處原處長貪腐案,再到2014年高考替考案,從異地高考到就近入學,再到各地方教育政策在幼升小、小升初階段的接連變化,教育這塊領地上,即便想安靜也永遠熱鬧。
高調(diào)喧囂的教育身后,有一個人低調(diào)前行,很少拋頭露面,卻備受矚目,這就是執(zhí)掌教育部的袁貴仁。
人人有話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直言對教育部給出的“高考改革方案”不滿意,認為“高考改革要治本,不能只是治標”。
2014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高考改革方案輪廓大致清晰,葛劍雄的批評正是基于此。教育部長袁貴仁在會上指出,出臺“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素質(zhì)評價、考試招生違規(guī)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
事實上,葛劍雄近年來與教育部的“交鋒”也不是第一次了。2012年全國兩會時,葛劍雄曾就考研題泄題一事“搶白”袁貴仁,要求教育部向全體考生道歉。
“我最不能容忍兩件事:一是偷盜,二是作弊,這是品德的問題。今天考試作弊,將來當官也作弊、搞企業(yè)也作弊,社會風氣就壞了?!痹F仁回復稱,考研題泄題一事,即便葛劍雄不提,他也會跟委員們講。隨即,袁貴仁透露了泄題事件的查處情況。
“散會后因記者云集,來不及再向袁部長面陳。記者問我是否滿意,我答基本滿意,但要看落實情況。例如復查試卷是否認真,甚至是否真查過,結果會完全不同。對部長未對道歉要求回應,表示遺憾,實際對提高考生信心,改善公眾形象有益。如最終結果涉及教育部人員,仍將要求道歉。望考生自信自強,順利復試?!碑斕煜挛纾饎π郯l(fā)出一條微博。
中國教育部長不好當,這是事實,在前任部長周濟時期,有媒體就曾說過“周濟趕上了一個公眾對教育普遍不滿的年代”。同樣對于袁貴仁,又何嘗不是如此?就像人人都有權利接受教育一樣,對于教育,人人有話說。
2.7億名學生,1700萬名教師,55萬多所學校。這樣一個龐大的教育體量,對任何一任教育部長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
袁貴仁上任之初,網(wǎng)絡上就出現(xiàn)了“我們能為袁貴仁做什么”的新聞專題,把中國教育問題的“七大坎”和“八大關”,拋向新任部長;來自袁貴仁故鄉(xiāng)安徽的11位高校教師聯(lián)名上書教育部長,發(fā)表公開信:讓我們直面“錢學森之問”。
在網(wǎng)絡專題“我給新部長遞個話兒”中,公眾表達了對教育改革最熱切的五大盼望,即給孩子們減負,整頓變態(tài)的奧數(shù);提高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解決打工子弟異地上學問題,實現(xiàn)教育公平;整治教育亂收費;懲治教育腐敗。近5年來,當初人們的期盼,在袁貴仁的工作和講話中,幾乎全部涉及。
與教育相向而行
與全民話題——教育的火爆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教育部掌門人已低調(diào)得不能再低調(diào)。即便袁貴仁履職教育部長已近5年,但究竟袁貴仁是誰?
袁貴仁職業(yè)生涯從來沒有一次偏離過教育的軌道,曾經(jīng)他是鄉(xiāng)村教師、大學學者、大學校長。
1969年,對于19歲的袁貴仁而言,算是命運的第一次轉折。
在他1968年高中畢業(yè)時,國家取消高考已有兩年。袁貴仁的家鄉(xiāng)安徽省蚌埠市固鎮(zhèn)縣王莊鎮(zhèn)南屯村?!拔母铩北l(fā)時,袁貴仁正在固鎮(zhèn)縣一中念高二,階級斗爭取代了課堂教學,平日里備受尊重的老師們被從講臺上趕下來,并被冠以“臭老九”的“惡名”。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破,學生們無奈返鄉(xiāng)。
袁貴仁的同學曾經(jīng)回憶道,在學校時,袁貴仁的功課幾乎門門都是第一,作文常被當成范文?;氐侥贤痛搴?,袁貴仁經(jīng)常背著大書包回學校圖書館借書,幾個志趣相投的同學湊在一起看,看完后由袁貴仁送還圖書館,一大包新書再被背回來。如此堅持,袁貴仁完成了高中學業(yè)。
但此時,高中已是終點。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父母無力幫孩子扭轉命運,求學之路被攔截的后果只有一個,回家務農(nóng)。
就在畢業(yè)后一年,固鎮(zhèn)縣王莊中學校領導找到袁貴仁,希望他回校任教。在當時,當一名教師,對于酷愛讀書的袁貴仁來說,無疑是又獲得了與書親密接觸的機會。也由此,命運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讓教育成為他未來要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yè)。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從此,一代人的生活又一次發(fā)生逆轉。
1966年至1968年畢業(yè)的初高中畢業(yè)生,在新中國教育歷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們甚至有一個特定的稱謂——老三屆。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由他們組成的“知識青年”主體,被分散插隊落戶農(nóng)村?!袄先龑谩笔窃诨謴透呖己?,對高等院校最為渴求的群體,袁貴仁和他的同齡人們重新拿起書本,邁向緊閉了十余年的大學校門。
“學哲學可能更有意思,它可以融匯所有學科,更有高度?!痹F仁帶著對哲學殿堂的憧憬報考了哲學專業(yè)。1978年,袁貴仁如愿被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錄取,攻讀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專業(yè)。錄取通知書寄到的一刻,貼在墻上的公式條、愛人烙的蔥油餅、煤氣爐上的煮面條都同在家鄉(xiāng)度過的28年奮斗的青春一起成為美麗回憶。
1982年,袁貴仁從哲學系本科畢業(yè)后即開始攻讀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期間,袁貴仁師從北師大哲學系教授齊振海。1984年,袁貴仁提前一年完成碩士學業(yè),并留校任教。齊振海教授在2009年接受北師大校報采訪時,曾經(jīng)夸獎袁貴仁:“他對哲學的經(jīng)典著作掌握得比較熟,基礎打得非常牢靠。他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寫的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見解,用自己的話說原理。”endprint
在北師大任教期間,袁貴仁醉心于人學研究。作為哲學的重要分支,人學研究在我國發(fā)展起來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后。通俗來講,價值論的人學就是關注人的價值是什么以及如何實現(xiàn)。袁貴仁著重于人學的基本原理、歷史回顧和現(xiàn)實考察等方面,著有《人的哲學》、《對人的哲學理解》、《中西人生哲學比較》以及《馬克思的人學思想》等專著。人的價值及實現(xiàn),或許也是中國教育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1998年,學術聲譽漸高的袁貴仁獲得了我國唯一一項哲學類霍英東科研基金項目。1999年7月至2001年4月,袁貴仁擔任北師大校長一職。
袁貴仁酷愛讀書,甚至這也是他最大的愛好,即便在做副部長后,只要有機會回到北師大,就會到學校周邊的書店逛逛。在與教育部前發(fā)言人王旭明的交往中,他愛贈書,就像當初在大學教書時向別人推薦書籍那樣,也因此,袁貴仁成為送王旭明書最多的一位部長。
2008年北師大出版社出版了《輝煌的報告——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校友風采》一書。在這本80萬字的書里,并沒有出現(xiàn)袁貴仁的名字,更有趣的是,本書后記中有這樣一段致謝詞:在編輯過程中,(本書)得到教育部主管領導的支持。作為北師大培養(yǎng)出的人學第一梯隊研究者,當時已官居教育部副部長的袁貴仁理應被收錄書中,這肯定不是北師大的疏漏,而應該是袁貴仁的低調(diào)。
公平教育的“考題”
2001年4月,袁貴仁出任教育部副部長,至2009年10月被委以部長一職。在教育部任職長達13年的袁貴仁,其工作飽受外界關注,當然被寄予厚望的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王旭明在《為了公開》一書中,專門記錄了自己與副部長們的交往。“溫文爾雅、充滿書卷氣,甚至言談都有些慢條斯理”,他很少出席新聞發(fā)布會,“唯一一次還是十六大期間,由有關部門指定”,這是王旭明眼中的袁貴仁。
袁貴仁在民眾對教育的不滿與不信任情緒幾乎達到頂峰時走馬上任。
當時,教育領域的矛盾最突出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義務教育,二是高等教育。義務教育不均衡發(fā)展以及高等教育日益加重的危機,加深了人們對現(xiàn)實的失望與對新部長的期待。
事實上,回頭再看,袁貴仁在擔任部長的5年時間里,義務教育均衡化是他最先為教育改革找到的切口,亦成為貫穿其工作的主線。履新僅一周,袁貴仁在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現(xiàn)場經(jīng)驗交流會閉幕時第一次表明“袁氏新政”的方向,他指出,各地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發(fā)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把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作為國家推動教育發(fā)展的奠基工程和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的重要工程。
袁貴仁用了兩個“重中之重”劍指當時越演越烈的義務教育弊端,社會上“條子生”風行,“擇校熱”以及高昂“擇校費”,扭曲了義務教育的本質(zhì),衍生出了各種民間開辦的“坑班”,教育不均衡使得該領域成為錢權交易、肆意斂財?shù)臓€攤子。
重拾人們對教育的信心,必須重整義務教育,均衡化是他的首選項。2010年5月5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綱要》)出臺。《綱要》提出,要努力實現(xiàn)2012年義務教育區(qū)域內(nèi)初步均衡、2020年區(qū)域內(nèi)基本均衡的新目標。針對“擇校熱”,提出了率先在縣(區(qū))域內(nèi)實現(xiàn)城鄉(xiāng)均衡發(fā)展。
2011年,袁貴仁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曾指出,解決教育公平,要以發(fā)展促公平,加大教育資源擴充;要資源配置公平,采取一系列措施發(fā)展西部以及農(nóng)村地區(qū)教育;以資助體系助公平,覆蓋各級各類教育;以章程法規(guī)促公平。
也是在這一年底,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單位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這是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
而針對城市中教育不均衡的主要表現(xiàn)“擇校”問題,教育部在2010年給出過一個時間表,承諾3—5年先讓“擇校”問題不成為群眾集中反映的一個問題。袁貴仁認為可以兌現(xiàn)承諾。對此,他指出,教育部將打出一套“組合拳”,查處問題,治理亂收費。另一途徑是,改造薄弱學校,提高教學水平,學校條件相應差不多,家長就不用找人花錢“擇?!保@被袁貴仁看做是“治本”。
2011年12月30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聯(lián)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實施《綱要》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時,袁貴仁提出了實現(xiàn)教育均衡化四個途徑,分別是以學校標準化假設推進均衡化,以教師資源合理配置推進均衡化,以優(yōu)質(zhì)資源共享推進均衡化,以強化督導評估推進均衡化。
作為落實《綱要》的重要舉措,2012年國務院又印發(fā)了《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對教育均衡化提出明確要求。對于《意見》的解讀,袁貴仁如是說,總體目標是讓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guī)定課程,辦學經(jīng)費得到保障。要使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guī)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xiàn)象。教師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使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有質(zhì)量的義務教育。
但這并非易事。袁貴仁指出,均衡發(fā)展的推進需要一個過程,首先在縣域內(nèi)實現(xiàn)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使縣域內(nèi)學校之間差距明顯縮小。根據(jù)教育部與各省簽署的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備忘錄,到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實現(xiàn)基本均衡的縣(市、區(qū))比例達到65%;到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xiàn)基本均衡的縣(市、區(qū))比例達到95%。
截止到2012年9月6日,教育部與全國31個?。▍^(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全部完成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中央與地方協(xié)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機制初步形成。
作為半生都與教育為伍的行家,袁貴仁早在回答委員對《綱要》工作詢問時就看到了教育均衡化推進的艱難。他直言“不可能有全面均衡、絕對均衡,均衡不可能一蹴而就”,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是一項很艱巨很復雜的工作,難就難在對于學校均衡不均衡,硬件指標達到不容易,但軟件方面可能更難。
幾乎每年全國兩會,教育都是熱詞,“公平”、“均衡化”是代表委員次次必提。去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的主題報告《縣區(qū)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是促進教育公平的當務之急》引起廣泛共鳴,報告提出了一系列“頑固不化”的教育亂象,義務教育的不均衡,在城市,導致小學、初中擇校熱高燒不退,重點?!按蟀囝~”和“超大學?!彪S處可見;在農(nóng)村,導致基層學校生源減少、教師流失,父母進城陪讀成風;同時導致升學競爭惡性化、學校招生權貴化(“條子生”、“票子生”)等等。
同樣在民間,人們對于推進教育均衡化的進程,似乎更多的是看到了文件一次次下發(fā),但所謂“重點”依然屹立不倒,“拼爹”一詞成為網(wǎng)絡流行語,其背后飽含了家長與學生無盡的辛酸與無奈。
2014年,袁貴仁在全國教育會議上再次表明了實現(xiàn)教育均衡化的設想,“促進公平”、“優(yōu)化結構”、“提高教育質(zhì)量”成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關鍵詞。隨后,作為特大型中心城市代表北京開始在全市范圍內(nèi)“試水”。各個區(qū)縣分別劃分幾大學區(qū),保證每個學區(qū)內(nèi)均有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以優(yōu)質(zhì)校帶動普通校的方式實現(xiàn)教育資源均衡化;部分區(qū)縣取消推優(yōu)、共建,嚴格按照學籍或戶籍就近入學;新增九年一貫制學校,在部分學校實現(xiàn)義務教育中小學階段對接等等。
北京的舉動往往在全國性改革中具有先行示范作用,今年該市一系列改革被解讀為“史上最嚴”入學政策,從目前看來,是否真能遏制“擇?!?,實現(xiàn)教育均衡化設想,享受對等教育公共服務,消弭“重點”與普通校之間的差別,尚需時日。不過,北京今年對于非京籍適齡兒童需核驗“五證”,似乎也向外界傳達了一個信號,隨遷子女就地入學的口子也許在縮小。
教育中均衡化的內(nèi)涵為,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確保其實際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蛟S北京對于隨遷子女的政策變化是特大型城市嚴控人口的權宜之計,但這確實也給教育均衡化、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
教育均衡化勢必要做下去,這是袁貴仁及其教育部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之一。不單單是破解均衡化難題,教改領域的綜合改革道路長且阻,人們依然像當初那般,希望袁貴仁能夠成為中國教育的“貴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