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山東省寧陽縣泗店鎮(zhèn)中心小學271400)
在閱讀中體驗生活
王玉英(山東省寧陽縣泗店鎮(zhèn)中心小學271400)
學生閱讀,要閱讀文章的背景資料,走近文本反映的生活。要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要進行對話交流,促進閱讀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背景閱讀情景閱讀交流閱讀
閱讀是學生理解知識、培養(yǎng)能力、豐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感知能力是學生全面成長的需要,是知識更新加快、信息日益豐富的需要,也是我們教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讀書興趣不濃,讀書收獲不大,讀書效率偏低的現(xiàn)象大有存在。我們認為,很多學生的閱讀是在完成任務、應付考試的前提下完成,沒有真正用心去讀,沒有引入生活去品,沒有讀書感悟的環(huán)境。為此,我們從加強閱讀和生活的聯(lián)系的角度入手,談提高閱讀感悟能力的幾點建議。
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一篇文章的形成,與社會環(huán)境、作家思想和創(chuàng)作動機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教材、課外資料、媒體影視以及歷史資料中,我們可以收集文章的許多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感受內(nèi)容,理解語言,體會感情。一是拓寬知識,增強興趣。在《赤壁之戰(zhàn)》的閱讀中,通過出示標有長江、赤壁等重點地域名稱的三國地理圖,讓學生直觀認識魏、蜀、吳三國的地理位置和割據(jù)局面,進一步讓學生收集三國的資料,具體認知曹強孫弱的力量懸殊情況,孫劉聯(lián)手抵抗的必然之舉,還有兩軍隔江對峙、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的歷史背景,從而讓學生走入三國的歷史環(huán)境,幫助學生體會戰(zhàn)火紛飛的古代戰(zhàn)爭生活,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二是深臨場景,激發(fā)情感。學習《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收集他逝世前的生活史實,體會偉人馬克思視工作勝過生命的精神境界。1883年1月,馬克思帶著嚴重的支氣管炎病,并發(fā)的喉頭炎使得他幾乎不能吞咽。2月間,肺部發(fā)生膿腫。經(jīng)過治療,氣管炎逐漸痊愈。3月14日下午兩點多鐘,恩格斯到了馬克思那里去,護理馬克思的女仆海倫走上樓看了一下,下來對恩格斯說,馬克思處在半睡眠狀態(tài)。于是兩人一起上樓去,當恩格斯走進馬克思的臥室時,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樂椅上安詳?shù)嘏c世長辭了,在他的寫字臺上還放著《資本論》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這時與海倫離開房間不過兩分鐘光景。三是提高認識,深化思想。閱讀《海上日出》一文,學生領略了海上日出的偉大奇觀,多半會認識到“熱愛自然、贊美太陽”的思想感情,但對于作家借日出景觀抒發(fā)自己熱愛光明,追求光明的情感還不能充分地體會。我們收集了作者巴金在“五四”運動后接受科學、民主思想的熏陶,積極要求進步的生平,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資料,進行了補充閱讀,學生對巴金先生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奮發(fā)向上的斗爭精神有了水到渠成的認識。
在閱讀中采取靈活形式進行體驗閱讀,有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一是誦讀感知。通過運用恰當?shù)摹白x法”加深情感體驗,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把握情感基調(diào)和文句節(jié)奏,反復誦讀,以期達到像朱熹所要求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二是模擬情境。分析閱讀的材料,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組織學生通過音樂表演、繪畫創(chuàng)作、劇本表演等形式進行文章情境的復現(xiàn)。如開展角色體驗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忘卻自己的讀者身份,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一員,伴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感受個中的情感變化,達到“我在課文中,課文也在我中”的效果。三是揣摩語言意象。抓住文章的精彩處、空白處、關鍵處、傳神處、疑問處,進行默讀揣摩,細細琢磨其中的內(nèi)涵,通過學生的語言描摹,進入閱讀對象描繪的情境,加深對語言文字的領悟。四是拓展想象。指導學生閱讀時,引導學生合理想象,讓學生靈活地填補,大膽地延伸文章的內(nèi)容,生動地再現(xiàn)出一幅幅圖景,引學生步入豐富鮮活的情景空間。
一篇文章大家都來讀,大家都來評,挖掘每一個學生的體驗和認知,互相啟發(fā),相互觸動,才會提高感悟的深度廣度,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產(chǎn)生認識上的突破,情感上的升華、價值觀念上的提升,實現(xiàn)最大化的閱讀效益。一是選準話題進行對話交流。首先,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對閱讀材料充分體悟。同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哪些地方感興趣,精心選擇交流討論的時機、話題、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材料,展開交流,把學生感悟引向深入。二是讓學生敢說樂說。閱讀不是搬運,不是灌輸,需要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我們可以采取讀書沙龍、班級讀書會等形式,學生和教師一起活動,一起認識豐富多彩的人情風俗,一起體驗跌宕起伏的心理世界,營造開放、靈動、自由的氛圍。交談中,學生思維的火花不斷迸射,情感的觀點相互碰撞,帶給學生豐富、深刻的體驗。三是創(chuàng)設專題,進行拓展交流。當前,網(wǎng)絡媒體大量的信息資料豐富著學生的認知。教師可以就閱讀教學某一素材,開展“人物評論”“觀點辯論”等專題研討活動。學生可以自主活動,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搜集整理資料,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信息??梢詫?nèi)容素材進行橫向、縱向的擴展閱讀,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系與比較,對素材加以判斷、篩選、整理、反思,從而加深和拓寬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并從某個特定的視角入手,形成新觀點,彰顯獨特的閱讀體驗。
清代學者張潮說過:“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閱讀讓我們平添了生活內(nèi)容,增加了生活深度,延伸了生活空間。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