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鳳霞[山東財經(jīng)大學(xué), 濟(jì)南 250014]
蕭紅研究
蕭紅戰(zhàn)時文本中敘事空間的成型與變異
⊙溫鳳霞[山東財經(jīng)大學(xué), 濟(jì)南 250014]
蕭紅的戰(zhàn)時文本中經(jīng)常有一個典型的敘事空間:后花園。這個敘事空間的塑造有一個逐漸成型的過程:從作為純粹的空間性存在,到賦予它以象征意義。其代表作《呼蘭河傳》中,漂泊的敘事者與快樂的園中人互為參照,折射出蕭紅現(xiàn)實的孤獨寂寞與對溫暖的渴望,后花園在其文本中已經(jīng)成為她的精神家園。
蕭紅 敘事空間 后花園 《呼蘭河傳》
1937年9月28日,蕭紅同蕭軍一道撤離上海,從此,開始了她顛沛流離的戰(zhàn)時生活。在這之前,雖然她也經(jīng)歷了抗婚離家及逃難到青島、上海的艱難,但比起后面的漂泊,還算是相對穩(wěn)定的??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她從上海奔赴武漢,又去臨汾、西安、重慶、香港,在每個城市住過的時間不超過一年,長期處于動蕩的狀態(tài)中。但就在這辛苦輾轉(zhuǎn)之中,蕭紅從沒有停止過創(chuàng)作,在這期間不但完成了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呼蘭河傳》,而且還發(fā)表了《小城三月》《后花園》和《馬伯樂》等優(yōu)秀之作。此外,蕭紅還寫了大量的散文及書信,記錄了她在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所感。通讀這些文字,我們會發(fā)現(xiàn)蕭紅的這部分作品與戰(zhàn)前的作品有很多微妙的異處。誠然,蕭紅的作品一以貫之的是對家鄉(xiāng)生活的描摹和對個人處境的感嘆,但因了時光荏苒、物是人非的變遷,她的心情與戰(zhàn)前有所變化,所以文字中流露出的情緒也有了差別。在戰(zhàn)時的文本敘事中,蕭紅經(jīng)常涉及一個典型的敘事空間:后花園。這個回憶中的空間成為她小說人物的典型的生存環(huán)境,也成為我們得以了解蕭紅內(nèi)心世界的窗口。
“后花園”這一敘事空間,在蕭紅的文本敘述中,是一點點慢慢地豐富起來,并具有了永恒的象征意蘊的。蕭紅創(chuàng)作早期對“后花園”的描述就有很多,但仔細(xì)分析即可發(fā)現(xiàn),這時期的后花園只是作為一個空間性的存在,是作者潛意識的自然流露。也可以說,因為蕭紅的家中確實有這樣一個后花園,所以在敘述中她不可避免地讓人物活動其中。蕭紅對后花園是有感情的,但還并未賦予它特殊意義。早在1935年發(fā)表的散文《祖父死了的時候》中,她就寫道:“飯后我跑到后園玫瑰樹下去臥倒,園中飛著蜂子和蝴蝶,綠草的清涼的氣味,這都和十年前一樣??墒鞘昵八懒藡寢?。媽媽死后我仍是在園中撲蝴蝶;這回祖父死去,我卻飲了酒?!雹俸髨@只是作為“我”傷心時的獨處之地而存在。在1936年的小說《家族以外的人》中,她又多次寫到后園,如寫房后菜園上的各種秧棵完全掛滿了白霜,“后園里的葵花子,完全成熟了,那過重的頭柄幾乎折斷了它自己的身子?!雹谶@里,后園主要是作為小說中的人物有二伯的活動場域而存在。
到了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蕭紅在后方到處輾轉(zhuǎn),后花園逐漸成為她小說中獨特而鮮明的敘事空間。蕭紅在香港首先發(fā)表的一個涉及后花園的短篇小說即是《后花園》,這次是直接以后花園作為題目了,但她主要寫的是一個磨倌馮二成子,寫他內(nèi)心的寂寞、愛與無奈,并沒有“我”的存在。在這篇小說中,作者對后花園的描述主要在開頭和結(jié)尾,中間部分是對主人公故事的敘述。《后花園》的開頭是這樣描寫的:“后花園五月里就開花的,六月里就結(jié)果子,黃瓜、茄子、玉蜀黍、大蕓豆、冬瓜、西瓜、西紅柿,還有爬著蔓子的倭瓜。”“六月里,后花園更熱鬧起來了,蝴蝶飛,蜻蜓飛,螳螂跳,螞蚱跳?!薄罢R著這熱鬧鬧的后花園,有一座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磨房的后窗子就向著花園?!雹圻@里的后花園已經(jīng)具有了后來《呼蘭河傳》中的情境了,鮮活的、熱鬧的、充滿生機的,蕭紅是用后花園里萬物的鮮明繁盛來襯托磨房的黑暗冷清,花園的熱鬧和磨房里的凄涼恰成對比,以凸顯磨倌的寂寥落寞。
蕭紅似乎是有意識地要把這一處“后花園”變成純屬“他者”的園子,作為他者來觀照,她把園主設(shè)置為一個厚墩墩的老頭,與“我”拉開了距離。敘事者是站在高處來觀察這園與人的,她看到了磨倌起初是迷糊庸碌地活著,這個狀態(tài)和花園的自然狀態(tài)是一致的。隨著磨倌對鄰居姑娘朦朧的愛情意識的產(chǎn)生,他的內(nèi)心世界起了變化,及至鄰居姑娘出嫁,他忽然覺醒了,有點看破一切的意味。等到后來他和王寡婦結(jié)合并有了孩子,卻遭遇妻兒先后都死的悲劇,剩下他一個人“仍舊在那磨房里平平靜靜地活著”。小說結(jié)尾說:“后花園經(jīng)過了幾度繁華,經(jīng)過了幾次凋零,但那大菽茨花它好像世世代代要存在下去的樣子,經(jīng)冬復(fù)歷春,年年照樣的在園子里邊開著?!雹芑▓@還是那個花園,花也照常開著,自然是永恒的,可人卻是經(jīng)歷了許多折磨了,正所謂物是人非。但磨倌也不是會被輕易打倒的,在這一點上,人和自然又是內(nèi)在統(tǒng)一的。后花園就像一個外殼籠罩在人物的故事之上,成為人物命運的見證者。整篇小說,蕭紅都是用后花園與人作對照,來顯示自然的永恒與人的生命的悲苦與頑強。但是,縱然對后花園著墨很多,在蕭紅的敘述中,“后花園”還并沒有成為敘事者“我”心中的一處不可或缺的存在。
《呼蘭河傳》寫于1937年至1940年,這是蕭紅漂泊生涯中最顛沛流離的一段時間。她從上海撤退到武昌后,先是住在詩人蔣錫金的寓所,并開始了《呼蘭河傳》的寫作,此后她輾轉(zhuǎn)到過臨汾、西安、武漢、重慶,直到1940年在香港安定下來,才有了一段較長的時間來完成它。此時,距離蕭紅1930年離開呼蘭河的父親的家,已經(jīng)十年了。
《呼蘭河傳》中的許多人和事都是蕭紅對自己過去短篇的重寫,是一次集小城和自家、群體和個體、風(fēng)俗和蠻習(xí)的大展覽?!逗籼m河傳》全文一共七章,敘述視角卻不相同。第一、二章是敘述呼蘭河城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和精神生活,敘事者采用全知視角,將呼蘭河的街道、街道邊的各種陳設(shè)、街中的大泥坑,磨坊、豆腐店、染缸房、扎彩鋪的種種逸聞,小胡同里的賣家和買家等人和事,以及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娘娘廟大會等“盛舉”,一一呈現(xiàn)出來,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斕的風(fēng)俗人情畫;從第三章開始,視角向內(nèi)轉(zhuǎn),變成了以童年“我”為敘事者的限知敘事,第三、四章主要回憶童年的“后花園”和祖父,及“荒涼”的家中的房客;第五、六、七章分別寫老胡家的小團(tuán)圓媳婦、“我”家的有二伯和磨倌馮歪嘴子。敘述角度就像是電影中鏡頭的拍攝由全景俯拍變成了近景仰拍。在這些敘述中,展示出來的呼蘭河城的生活是凝固卑瑣的,“家”是荒涼的,小團(tuán)圓媳婦是悲慘的,有二伯是可憐的,馮歪嘴子是孤獨又堅強的??墒俏í氈虚g描寫“后花園”的第三章,是一個獨異的存在,蕭紅的筆墨明麗流暢,仿佛是一曲田園牧歌,在整個文本的七章中,都可以看作一個異數(shù)?!昂蠡▓@”成為文中最典型的一個敘事空間,它是真正的“我”家的園子,也是作者有意識地去重塑的地方。蕭紅以極大的熱情與敘述的耐心描述了這個“后花園”,寫得是如此動人,充滿溫暖的回憶,甚至連“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和祖母的用針刺我手指的這些事,都覺得算不了什么”⑤這樣的語句,與之前文章中對父親兇惡的大段描寫已有了不同,“后花園”在蕭紅的敘述中逐漸成為醫(yī)治她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
離家多年后,作為一名經(jīng)歷了諸多磨難的女性,蕭紅的內(nèi)心充滿了對童年后花園的快樂生活的懷念,對爺爺溫暖的親情的留戀,對現(xiàn)在寂寞漂泊生涯的落寞無奈,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悲憫,“后花園”就在回憶中逐漸成為一個獨異的存在。心理學(xué)中認(rèn)為,當(dāng)人在回憶往事時,往往容易夸張當(dāng)時的情感,無論是快樂的情感還是痛苦的情感,因此,蕭紅回憶中的童年的后花園也未必就是現(xiàn)實中的后花園,也有其虛構(gòu)性。“后花園”僅僅因為這里曾是她和爺爺?shù)臉穲@,才成為她的回憶中最明麗的所在。事實上,爺爺對她的庇護(hù),也并不長久,據(jù)蕭紅的弟弟張秀琢回憶,“爺爺后來有了嗜好(抽大煙)”,其實就無暇顧及蕭紅了。但我們從未在蕭紅的文字中看到這一點,我們只看到了她和爺爺?shù)目鞓窌r光,以及爺爺去世后她的痛苦。所以,蕭紅在回憶中是有所遮蔽和彰顯的。通觀《呼蘭河傳》,也只有描寫和爺爺在后花園的這一章,是充滿快樂的;到了第四章,蕭紅就屢次寫到“這院子是很荒涼的”“我家是荒涼的”,也許,這才是蕭紅對家的真實感受。因此,解讀“后花園”這一敘事空間所蘊含的意義,一定要放在文本的荒涼的基調(diào)之上,看到它像個孤島似的存在,以此來體味敘事者的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
茅盾在1946年為此書作的序中認(rèn)為:“《呼蘭河傳》給我們看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雹迯拇耍@成為一個定論。但我們一定要清楚地意識到,《呼蘭河傳》中的敘事者并非故事中的“我”,這對理解蕭紅關(guān)于后花園的敘述至為重要。小說的敘事者是成年后的“我”,這個“我”是落寞的、孤獨的。因此,與其說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不如說蕭紅寫作這篇小說時的“現(xiàn)在”是寂寞的。《呼蘭河傳》的尾聲部分,有這樣的話:“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薄耙陨衔宜鶎懙牟]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⑦這是敘事者的心聲的表露,而且也是她講述故事時的真實心境,憂傷的思念的心境,無疑是籠罩在敘事之上的。所以,那童年的后花園中的“我”與現(xiàn)在的敘事者“我”已經(jīng)是時過境遷后的兩人了。的確,文本中蕭紅寫到了她童年沒有小伙伴,只有祖母死了的時候,家里才來了幾個小孩,熱鬧起來。不過,童年“后花園”中的“我”雖然沒有小伙伴,但“我”和爺爺在花園玩耍,快樂又單純,作為一個孩子,得到了爺爺那么深厚的愛,看到了那么多的人和事,生活也并非如茅盾所說的那么寂寞和單調(diào)。在這點上,蕭紅寫于1936年的另一篇小說《家族以外的人》,可以和《呼蘭河傳》作為互文本來閱讀。在這篇小說中,“我”偷家里的雞蛋和鄰居家的小孩到后園磨房里燒著吃,“我們就開朗的笑著。站在碾盤上往下跳著,甚至于多事起來,他們就在磨房里捉耗子”⑧。這篇小說也是寫有二伯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其中的“我”和《呼蘭河傳》中的“我”是指同一個孩子。所以,單就《呼蘭河傳》中的“我”而言,很難斷定“我”的寂寞。相反,敘事者筆下的“后花園”是快樂的、溫暖的、生機勃勃的,也是在“荒涼”的家中,最令“我”神往與放松的地方,它是“我”和祖父的園子。“我拉著祖父就到后園里去了,一到了后園里,立刻就另是一個世界了?!雹嵋虼?,“后花園”是童年時的“我”的另一個世界。
根據(jù)資料,蕭紅在輾轉(zhuǎn)流徙中開始寫作這篇小說時,正處在她和蕭軍情感大變動中,內(nèi)心應(yīng)是非常痛苦的;而此后她和端木蕻良結(jié)合,情感似乎也并不睦。在寫作《呼蘭河傳》的最后階段,她正身處香港,內(nèi)心是非常孤獨寂寞的。蕭紅去香港后不久,于1940年春夏之交致白朗的信中這樣苦訴:“我的心情永久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卻只感到寂寞!在這里我沒有交往,因為沒有推心置腹的朋友?!雹馐捈t和端木在香港的朋友周鯨文也回憶說:“一年的時間,我們得到的一種印象,端木對蕭紅不大關(guān)心。我們也有種解釋:端木雖系男人,還像小孩子,沒有大丈夫氣。蕭紅雖系女人,性情堅強,倒有男人的氣質(zhì)。”?從這些材料可看出,蕭紅在香港確實是寂寞苦悶的。正如茅盾所寫:“對于生活曾經(jīng)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屢次‘幻滅’了的人,是寂寞的;對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對于自己工作也有遠(yuǎn)大的計劃,但是生活的苦酒卻又使她頗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悶焦躁的人,當(dāng)然會加倍的寂寞;這樣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發(fā)覺了自己的生命之燈快將熄滅,因而一切都無從‘補救’的時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蕭紅寫《呼蘭河傳》的時候,心境是寂寞的。對于這一點,茅盾的判斷是極為準(zhǔn)確的,正因為蕭紅在香港的寂寞,才促使她去回憶或塑造出一個溫暖的所在,后花園在她筆下才會成為一處永遠(yuǎn)的心靈的棲息地。聯(lián)想到她后來到處漂泊的命運以及坎坷的情感經(jīng)歷,我們很難想象她不會懷念那個童年的快樂的后花園。在現(xiàn)實的情感結(jié)構(gòu)中蕭紅缺失了溫暖和關(guān)愛,她就要努力從過去尋找,在文字中彌補,她要構(gòu)建出一個精神的家園,并從中得到安慰。
實際上,她在致弟弟張秀珂的信中,“總是愿意說一些空話,問一問家里的櫻桃樹這幾年結(jié)櫻桃多少?紅玫瑰依舊開花否?或者是看門的大白狗怎樣了?”?蕭紅雖然認(rèn)為自己對弟弟的問話是空話,可是這“空話”中蘊含了多少牽掛和懷念啊。對櫻桃樹、紅玫瑰、大白狗的惦念,不禁讓人想起唐人詩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又一次印證了后花園在蕭紅心中永恒的地位。蕭紅將自己沉浸在回憶之中,是為抵御現(xiàn)實的寒冷,從回憶中尋找溫暖,對自己的心靈進(jìn)行療救。所以,直到《呼蘭河傳》,蕭紅在寂寞中超越了自己的心靈,為自己的精神尋找了一處永恒的家園!她終于完成了對后花園的再造,賦予了后花園以象征意義。在這么多的生的苦痛中,還有這樣一個地方,猶如現(xiàn)實中的“世外桃源”,那是她懷念留戀的精神家園,那也是人類夢想回去的伊甸園。后花園不再是個普通的園子,它被賦予了崇高的象征寓意。它成為敘事者的心靈家園,無論現(xiàn)在的“我”多么落寞,那作為心靈歸屬的后花園會一直成為“我”生命的動力、溫暖的所在,后花園同時也具有了人類在苦難現(xiàn)實中的精神家園的象征寓意。人類自從被逐出伊甸園,一直沒有放棄重返伊甸園的努力,即使知道這也許永不可能,可是猶如不斷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樣,具有某種悲壯的意味,也是人類得以確認(rèn)自己存在的方式。蕭紅對人生懷著悲憫之心,她在讓自己痛苦的“家”中重塑這樣一個“伊甸園”似的“后花園”,也可以看作她對人類美好家園的向往,希望在紛擾痛苦的人生中,能有這樣一處精神家園,得以安置那些孤獨漂泊的靈魂。
① 蕭紅:《祖父死了的時候》,《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929頁。
②⑧ 蕭紅:《家族以外的人》,《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頁,第240頁。
③④ 蕭紅:《后花園》,《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634頁,第652頁。
⑤⑦⑨ 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頁,第878頁,第760—761頁。
⑥? 茅盾:《呼蘭河傳·序》,《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701頁,第699頁。
⑩ 蕭紅:《蕭紅致白朗》信,《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7頁。
? 周鯨文:《憶蕭紅》,載1975年12月《時代批評》第12期第733卷。
? 蕭紅:《九一八致弟弟書》,《蕭紅全集》,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8頁。
作 者:溫鳳霞,山東財經(jīng)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教學(xué)與研究。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