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科技信息
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富電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設的光伏超級充電站近日正式啟動,這是北京首個引入PPP模式的光伏充電站,預計年底建成。
據悉,石景山的光伏超級充電站兼具新能源充電和立體停車功能,項目外形形似太空飛船。充電站總投資達1 500萬元,將建設50根充電樁,建設占地約500 m2,通過立體停車設計建成后可以提供約30個停車充電位。此外,整個充電站的能源將全部由太陽能提供,每日可滿足80輛純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光伏充電站將能滿足大部分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目前主流的國產、日系和歐美等三大車系電動車都可以在這個充電站內實現充電。屆時,將成為繼朝陽華貿中心充電站之后,北京市最大的光伏超級充電站。此前位于華貿中心的北京市首個光伏充電站,一天的發(fā)電量能讓7輛左右的純電動車充滿電。與以前相比,此次充電站的建設規(guī)模有了大幅提升。
在推進石景山超級光伏充電站項目的同時,富電科技在西客站、西紅門、北大萬柳等地還有17處充電站也正施工建設中。截至今年底,共計會有1 500個充電樁完成施工開始運營,并真正實現距離市中心5 km以內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布局。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fā)《關于寧浙直流配套電源送出750 kV輸變電工程核準的批復》,同意建設寧浙直流配套電源方家莊等6個電廠750 kV送出工程。這是今年繼太陽山-六盤山-平涼、沙坡頭、杞鄉(xiāng)750 kV輸變電工程獲得核準后,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獲批的第三批750 kV項目,至此該公司2015年前期工作計劃中的750 kV電網項目全部獲得核準,寧夏電網750 kV網架建設將步入新的發(fā)展階段。
寧東-浙江±800 kV特高壓直流工程共配套6個火電廠合計928萬kW火電送出電力,分別是方家莊電廠(2×100萬kW)、鴛鴦湖電廠二期(2×100萬kW)、棗泉電廠(2×66萬kW)、國華寧東電廠二期(2×66萬kW)、中鋁銀星電廠(2×66萬kW)和大壩電廠四期(2×66萬kW)。本次獲批方家莊等6個電廠750 kV送出工程是寧浙直流配套電力輸出的重要保障,送出工程新建750 kV輸電線路272.3 km,總投資9.145億元,計劃2015年年底開工建設,2016年建成投運。
寧浙直流配套電源送出750 kV輸變電工程2014年11月啟動可研工作,因工程線路路徑對寧東地區(qū)規(guī)劃影響較大,且涉及多個煤炭資源開采區(qū),路徑方案選擇十分困難。經過國網寧夏電力公司不懈努力,最終促成政府及煤炭企業(yè)達成一致確定路徑方案。
據悉,今年獲批的太陽山-六盤山-平涼、沙坡頭、杞鄉(xiāng)、寧浙直流配套電源送出等9項750 kV輸變電工程總投資約56億元,是“十三五”初期寧夏電網主要投資項目。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克服重重困難、經多方努力,在10月前完成前期工作任務,為后續(xù)投資計劃上報、基建開工準備創(chuàng)造了充裕的時間,為寧夏電網“十三五”開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近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在濟南市組織召開了由電科院、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完成的“變電站帶電檢修機器人平臺研制及應用”、“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兩項科技成果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變電站帶電檢修機器人平臺研制及應用”項目基于移動絕緣升降機構的無固定基座機械臂技術,研制出一種變電站帶電檢修機器人平臺,實現了非結構化復雜環(huán)境機器人作業(yè)時大范圍快速移動和近距離精確定位的功能;研制出一種機械臂與絕緣桿件相結合的主被動串并聯新型機構,利用被動關節(jié)活動自由度和阻尼,解決了作業(yè)過程中末端持重大、懸臂桿件長、支撐點遠離重心等難以穩(wěn)定的問題,提高了作業(yè)精度和安全性;設計出一種絕緣升降臂、機械臂絕緣支撐和專用工具絕緣桿件相結合的絕緣結構,實現了作業(yè)機器人本體和鄰相帶電設備的絕緣安全防護,保證了帶電作業(yè)時的機器人系統(tǒng)安全和電網安全;采用了一種智能人機共融的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結構,解決了帶電作業(yè)機器人自主控制與人機協作的智能交互難題。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授權專利9項,其中發(fā)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授權軟件著作權4項,發(fā)表論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EI收錄論文3篇。該項目已應用于變電站帶電檢修作業(yè),實現了絕緣子清掃、RTV噴涂、絕緣子零值檢測、變壓器滅火裝置充氮等作業(yè),具有很好的應用推廣價值。鑒定委員會建議進一步提高執(zhí)行機構操作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加快產業(yè)化應用。
“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科技成果在架空輸電線路機器人越障、帶電作業(yè)、感應取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技術突破和創(chuàng)新,研制成功了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為我國電網帶電檢修提供了一種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置。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采用遙控的方式,能夠沿架空地線、單根導線、分裂導線往復移動,進行可見光檢測、紅外檢測、斷股修補、螺栓緊固、異物清理等帶電作業(yè),具備感應取電能力,可以在500 kV線路上帶電運行。
該科技成果的創(chuàng)造性和先進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提出了一種面向架空輸電線路的雙框架式越障機構,設計了序列化操作模式、自動負載平衡、安全互鎖機制等自動控制方案,實現了機器人對防振錘、間隔棒、懸垂線夾、航空標志球等障礙物的穩(wěn)定、可靠跨越;通過優(yōu)化配置鐵芯截面積、繞組匝數等參數,研制出一種架空輸電線路感應取電裝置,實現了機器人在線取電效率的最大化;研制出一種具有雙作業(yè)端的、輕型的、多自由度機械臂,實現了架空輸電線路的螺栓緊固、異物清理,以及四分裂導線的斷股修補等帶電作業(yè)。
該科技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架空輸電線路帶電檢修作業(yè),得到了用戶好評。利用該機器人進行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且對促進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網自動化作業(yè)水平、保障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促進經濟發(fā)展均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鑒定委員會建議進一步擴展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的功能,加快產業(yè)化應用。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當地時間11月3日,全球電力和自動化公司ABB集團與美國國家電網公司慶祝全球首個高壓直流電力系統(tǒng)成功運營25周年。
據介紹,這一連接魁北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資源至新英格蘭南部地區(qū)主要城市的高壓直流電力系統(tǒng)建于1990年,是世界上首個且是唯一一個多終端雙極型高壓直流電力系統(tǒng),輸電能力達到2 000 MW。
該系統(tǒng)包括三個相互連接的變電站,在一個共同的主控制系統(tǒng)下運營。這條450 kV高壓直流輸電線全長960英里,始于魁北克北部地區(qū)的Radisson終端,連接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市中間地區(qū)的 Nicolet終端,最終抵達新英格蘭南部的Sandy Pond終端。
截至目前,Sandy Pond都是美國東部地區(qū)最大的高壓直流終端站。美國國家電網是整個高壓直流電力系統(tǒng)的主要持股人,也是運營商,其余還有35家聯合持股人。
2013年,ABB宣布對Sandy Pond終端進行升級并安裝新的MACH控制系統(tǒng),預計于2016年進入調試階段。此次升級旨在進一步提高監(jiān)測和診斷功能,提供快速保護和控制方案,從而盡可能減少損失,確保電網安全可靠的長距離輸電。
美國國家電網公司表示,“這一高壓直流電力系統(tǒng)在過去25年來為新英格蘭地區(qū)的用戶提供了安全、穩(wěn)定的清潔能源,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未來,我們還將繼續(xù)加大投資,加快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部署和升級,為更多的用戶提供低碳清潔電力?!?/p>
ABB北美地區(qū)高壓直流副總裁Tomas Leander在慶祝會上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高壓直流技術提供商,ABB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和慶祝這一系統(tǒng)成功運營25周年紀念活動。這也是ABB高品質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xù)與美國國家電網合作,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可靠、低成本、零碳能源?!?/p>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Carnegie波浪能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亞公司,近來宣布正和政府所有的能源公司西部電力合作,創(chuàng)建連接世界首個波浪能島嶼的微電網。
海底波浪能電力系統(tǒng)將建設在離花園島海岸6英里處。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海底電力系統(tǒng)將成為其他島嶼國家或接近海洋的村鎮(zhèn)的一個示范。
Carnegie波浪能公司認為,把公司世界一流的CETO波浪能技術融入島嶼及擁有豐富波浪能資源的電網應用有著巨大潛力。
CETO裝置主要是全沉沒式浮標,被稱為浮力制動器。這些浮標被繩子系在海底泵上。波浪能通過繩索轉移能源到海底泵,從而輸送岸上的承壓流體來發(fā)電。10年來,Carnegie一直在開發(fā)波浪能發(fā)電技術,并且已取得一系列的成功。
今年初,Carnegie完成了珀斯波浪能項目,并開始通過CETO5陣列發(fā)電?;▓@島微電網項目將應用CETO6裝置,預計發(fā)電1 MW,足夠為2 000~3 000戶家庭供電。目前波浪能島嶼微電網所有的電力將用于澳大利亞國防部的設施和花園島上的一座海水淡化廠。
來源:電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