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宏
(云南永勝縣農業(yè)局畜牧站,674200)
麗江地區(qū)中蜂活框飼養(yǎng)管理要點
田麗宏
(云南永勝縣農業(yè)局畜牧站,674200)
麗江地區(qū)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金沙江環(huán)繞穿過一區(qū)四縣,境內海拔1015~5596米,因海拔高差大,有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年均氣溫12.6~19.9℃,全年氣候特點: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
由于地理、氣候的多樣,造就了境內豐富的蜜粉源植物,據(jù)調查全區(qū)有主要蜜源植物9種,輔助蜜粉源植物390種,其中:龍眼、杜鵑、野藿香、野壩子等植物分布廣,花期長,蜜質好,是我區(qū)的優(yōu)勢蜜源。山區(qū)各族群眾素有飼養(yǎng)中蜂的習慣,但多數(shù)采用原始的飼養(yǎng)方法,養(yǎng)殖效益不高。中蜂采用活框飼養(yǎng)既便于管理,又能大幅提高中蜂的生產能力,增加蜂蜜產量,是山區(qū)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本人從事養(yǎng)蜂科技推廣工作十多年,通過自己多年的養(yǎng)蜂實踐,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區(qū)氣候和蜜源條件的中蜂飼養(yǎng)管理技術,現(xiàn)闡述如下,以期為養(yǎng)蜂愛好者有所幫助。
春季是蜂群更新和群勢恢復的主要階段,但這一時期氣溫較低,不穩(wěn)定,空氣干燥,為使蜂群快速恢復和發(fā)展,應做好以下幾點:
1.全面檢查蜂群“立春”以后,氣溫回升,選擇晴暖無風的天氣,對蜂群進行全面、快速地檢查,了解蜂群的貯蜜、蜂王產卵等情況,為飼養(yǎng)管理提供依據(jù),并清除箱底死蜂、蠟屑,防止巢蟲孳生。
2.加強保溫早春晝夜溫差大,常有寒潮襲擊,要加強蜂群的保溫。抽出多余巢脾,密集群勢,適當縮小蜂路,并用稻草等保溫物做好箱內外的保溫,糊嚴蜂箱漏洞縫隙。
3.獎勵飼喂2月份,蠶豆、油菜、果樹等蜜粉植物逐漸開花吐粉,當氣溫轉暖時,可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每晚或隔晚用1∶1的糖漿少量、連續(xù)地獎勵飼喂,刺激蜂王產卵,促進蜂群繁殖。
4.及時加脾擴巢隨氣溫轉暖,外界蜜源增多,蜂巢內產卵圈逐漸擴大,當產卵圈擴至邊脾時,即可加脾。先加入空脾,等蜂群群勢進一步壯大后,再入加巢礎框。
5.人工育王換王“清明”前后,低海拔壩區(qū)的蜂群群勢已達到4~6框,雄蜂大量出房,此時,可根據(jù)蜂群數(shù)量著手育王。挑選生產性狀好的蜂群作種群,通過密集群勢,加強保溫,獎勵飼喂,使其迅速壯大,產生分蜂熱,然后進行復式移蟲或利用種群的自然王臺,培育一批新蜂王,及時換去老劣蜂王,讓蜂群維持群勢。強群可適當分群,增加蜂群數(shù)量。
6.注意防范農藥中毒春季氣候干燥,農作物病害嚴重,在油菜、蠶豆花期常大量噴施農藥,養(yǎng)蜂戶要加強與周圍種植戶的聯(lián)系,做好蜂群隔離工作(關閉巢門、轉移蜂群等),防止蜂群中毒、死亡。
進入夏季,氣候炎熱,山區(qū)有杜鵑屬植物、芭蕉,壩區(qū)有紅花、白刺花、龍眼、益母草、飛機草等蜜粉源植物相繼開花流蜜,是養(yǎng)蜂生產季節(jié),同時也是蜂群發(fā)展和分蜂階段,此時要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組織強群采蜜在紅花、龍眼、益母草、杜鵑等植物開花流蜜前1個月,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并給大群補充封蓋子脾,使其迅速壯大,到流蜜期時達到強群采蜜。流蜜后期,給蜂群留足飼料,適當抽取。流蜜期注意“強群取蜜,弱群繁殖”,解決取蜜與繁殖的矛盾。
2.抓緊育王適當分蜂高海拔的蜂群經過春繁后,已達到一定的群勢,可抓緊培育一批春王,把老、劣蜂王全部更換,強群適當分蜂,擴大蜂群數(shù)量。
3.抓緊造脾流蜜期是造脾的黃金季節(jié),要多造新脾,淘汰老脾。
4.給蜂群遮陰進入6月后,外界氣溫持續(xù)升高,當氣溫達26℃以上時,要注意給蜂群遮陰,把蜂群移到樹陰下或用樹枝、草簾等給蜂群遮陰,并墊高箱底,適當開大巢門,使空氣流通,為越夏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5.適時補助飼喂“立夏”以后,低海拔壩區(qū)一帶蜜源缺乏,要不定期檢查蜂群的貯蜜情況,發(fā)現(xiàn)存蜜不足應及時補助飼喂。補喂時,用2∶1的糖漿大劑量、短期內補足,要在傍晚蜜蜂停止活動后進行,預防盜蜂的發(fā)生。
秋季陰雨天氣較多,外界蜜源稀少或缺乏,病蟲、敵害增多,是養(yǎng)蜂較困難的時期。為保存蜂群實力和培育冬蜜采集蜂,應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做好蜂群的遮陰擋雨蜂箱用石頭墊高,箱蓋上加蓋水泥瓦或油毛氈,防止雨水侵入。
2.注意檢查及時補喂飼料7~8月外界蜜源缺乏,秋雨綿綿,蜂群飼料嚴重短缺,要加強對蜂群的檢查。每隔一星期要檢查邊脾的貯蜜情況,發(fā)現(xiàn)缺蜜的要及時大量地補喂高濃度糖漿或先從強群中抽蜜脾補入,再根據(jù)情況補喂,直至補足為止。
3.極積消滅蜂群敵害秋季蜂群群勢減弱,巢蟲危害嚴重,要注意定期清掃箱底蠟屑,糊嚴蜂箱縫隙,及時抽出箱內的空脾或老脾,保持蜂脾相稱,以斷絕巢蟲孳生的環(huán)境。8~9月胡蜂、蜘蛛較多,尤其在山區(qū)胡蜂常成群結隊攻入蜂群,造成蜂群全群滅亡。因此要加強對蜂場的巡查,及時拍打蜂箱附近的胡蜂,清除蜘蛛網,并在附近尋找胡蜂巢穴,晚上用火燒毀。
4.謹防起蜂和飛逃秋季蜜源缺少,最容易發(fā)生盜蜂和飛逃,要加強蜂群的日常管理。要注意堵塞蜂箱縫隙,縮小巢門,合并弱小群,檢查蜂群要有目的,動作快速,飼喂時注意不要將糖水滴在箱外,嚴防起盜蜂。若發(fā)生盜蜂,要關小被盜群巢門,同時在巢門周圍涂上清涼油或煤油,并迅速查出作盜群,將其蜂王捉出暫時囚禁,制止作盜行為。若發(fā)現(xiàn)蜂群斷子缺蜜,應及時地給蜂群換入子脾、蜜脾,并安裝巢門隔王片,以防蜂群發(fā)生飛逃。
5.認真做好秋繁進入10月,氣候轉涼,秋高氣爽,石蓮花、大葉桉、野藿香等秋季蜜粉源植物相繼開花泌蜜,要對蜂群少量、連續(xù)地獎勵飼喂,加速蜂群的繁殖,為冬季蜜源培育好適齡采集蜂。同時還可根據(jù)生產需要培育部分秋王,換去老劣王,加速蜂群的繁殖。
進入11月后,野藿香、野壩子等蜜源植物大量開花泌蜜,是一年中的主要生產季節(jié),但這一時期氣候不穩(wěn)定,時有寒潮襲擊,晝夜溫差較大,為采集冬蜜和培育適齡越冬蜂應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組織強群采蜜在主要蜜源植物開花前要把蜂群發(fā)展壯大起來,流蜜期前20天用小群的封蓋子脾補給大群或合并3脾以下的蜂群,組成6~7脾的生產群,投入采蜜。在蜜源初花期及早抽取貯蜜,在盛花期視天氣和流蜜情況輪換取蜜(正常年景5~7天取蜜一次),到末花期應適當抽取蜂蜜,留足越冬飼料。野壩子花期箱內濕度較大,要掀起覆布一角,利于箱內通風除濕。
2.調整群勢補足飼料12月中旬蜜源基本結束,要調整蜂群,抽出空脾,使蜂略多于脾;合并弱群或雙王同箱飼養(yǎng);對貯蜜不足的要補足飼喂,直至邊脾有2指寬的封蓋蜜為止。
3.做好保溫蜂箱周圍用草簾、塑料泡沫等包裹,弱群還要做好箱內保溫,用草把填塞箱內空余處;糊嚴蜂箱縫隙,縮小巢門。箱內草把要定期拿出晾曬,一般保留到次年的2~3月才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