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英 李國臣
(鶴煤公司總醫(y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胃癌藥物輔助治療的新選擇
劉慧英李國臣
(鶴煤公司總醫(y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胃癌;藥物;輔助治療
胃癌是我國高發(fā)的惡性腫瘤,早期手術治療效果尚可,由于放化療對胃癌相對不敏感,所以效果臨床不佳。因此尋找其他輔助治療也是臨床不可或缺的途徑,特別是對于失去手術機會的姑息放化療患者顯得尤其迫切和必要。鑒于此,今介紹化療外的其他類藥物在綜合治療中輔助應用,希望對臨床有所裨益和參考。
谷氨酰胺作為一種新型抗?jié)儎?,是人體非必需氨基酸,可有效地防止腸道黏膜萎縮,保持正常腸道黏膜重量、結構及蛋白質含量,增強腸道細胞活性,改善腸道免疫功能,減少腸道細菌及內毒素的易位,有利于潰瘍組織的再生、修復和形成保護性因子。作為腸動力的主要來源,谷氨酰胺不僅對影響腸道內膜的疾病有輔助療效,而且在于主要發(fā)揮局部作用,而不是阻斷H2受體,因而不良反應相對較少。由于它是淋巴細胞分泌、增殖及其功能維持所必需的,因而還具有重要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王黎醫(yī)師臨床應用發(fā)現[1],對胃癌同步放化療患者補充谷氨酰胺能夠降低放化療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梁秋實等研究認為[2],早期應用谷氨酰胺強化的腸內營養(yǎng)能有效促進胃癌患者術后營養(yǎng)及免疫功能的恢復。
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胃癌高發(fā)區(qū)的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C能夠阻斷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從而起到防癌作用。癌癥患者體內維生素C的水平無一例外都很低,有人臨床研究發(fā)現,癌癥晚期患者每天服用10 g維生素C,這些患者比那些未服用維生素C的患者多生存了4倍的時間。某些臨床實驗證明,在某些條件下,維生素C在人體內達到某一濃度可選擇性地對惡性腫瘤細胞有細胞毒殺作用,而對人體內之正常細胞沒有此種現象,導致在極少數文獻記錄中有患者出現腫瘤消退的情況。據研究報導,體外實驗也發(fā)現高劑量維生素C及其代謝物—還原維生素C,可以使原本缺氧之腫瘤細胞提高其對放射線治療的敏感性,而且與某些化學治療藥物合用,還能提高某些化療藥物的作用,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李媛等研究指出[3],大劑量維生素C具有治療多種惡性腫瘤的潛能。維生素C對于增強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而它對多個系統(tǒng)的腫瘤都有一定作用,其可能的機制主要有捕滅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及殺傷腫瘤細胞,導致細胞周期異常,加速環(huán)磷酸腺苷合成,阻止亞硝胺、玻璃酸酶的合成等。
土壤中硒的含量與當地居民的消化道癌的發(fā)病率有關,土壤中硒含量高,則胃癌等發(fā)病率低,反之則發(fā)病率增高。對我國8個省、24個地區(qū)居民血清硒測定表明,血清硒水平與胃癌有密切關系,血清硒水平降低,則易患胃癌、食管癌、肝癌等。陳晉等分析硒與胃癌的關系時認為[4],硒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同時也是一種廣泛的抗癌因子,作為癌癥化療輔助劑,硒能明顯降低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并且在協(xié)同化療藥物抗腫瘤方向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僅就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與胃癌的關系來看,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僅在預防其發(fā)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胃癌患者的營養(yǎng)尤其是治療方面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
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以及體外研究均支持他汀類藥物對多種腫瘤的發(fā)生有保護作用,可能機制是減少可利用的膽固醇可能會限制癌癥生長及轉移所必需的細胞增殖。即他汀對多種腫瘤細胞有抑制增殖、誘導分化或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減少腫瘤細胞侵襲轉移,逆轉腫瘤細胞等作用[5-6]。同時有研究還發(fā)現,他汀類藥物與其他抗腫瘤藥物聯合應用則能起到協(xié)同甚至增強抗腫瘤化療藥物的作用、逆轉腫瘤細胞的多藥抗藥性、減輕化療藥物的細胞毒性和心臟毒性等作用。盡管如此,他汀類藥物目前在預防包括胃癌在內的腫瘤發(fā)病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共識,但用于臨床治療還需要循證醫(yī)學的支持和大量確切療效驗證。
銀杏葉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其抗腫瘤作用,正如王秀鋒指出[7],銀杏葉提取物具有免疫調節(jié)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逆轉腫瘤細胞的多耐藥性,抑制腫瘤增值、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遷移等作用。張鳳等實驗研究也指出[8],銀杏葉類黃酮對人胃癌細胞BGC823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阻抑細胞周期進程,誘導細胞凋亡。
香菇多糖既是保健品也是藥品,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具體講作用有三,就是可通過直接抑制腫瘤細胞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治療腫瘤,同時協(xié)同放化療可減輕放化療毒性[9]。劉冉臨床觀察[10],香菇多糖聯合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在減輕化療不良反應、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yī)藥在治療胃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治療優(yōu)勢無法與手術、放化療相比,無論是辨證施治應用湯劑,或者是應用中成藥及注射劑,但在綜合治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輔助價值。趙樹平醫(yī)師觀察癌就指出[11],在化療的基礎上配合中藥天芝草膠囊治療胃癌,不僅可以提高了療效,而且減輕了其化療的不良反應,體現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腫瘤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如果說胃癌患者增加營養(yǎng),如盡可能多的提供豐富水果、蔬菜是十分必要的,而有針對性的提供微量元素硒和維生素C,特別是不能進食者給予必要的腸外營養(yǎng)支持就顯得尤其重要。雖然銀杏葉同他汀類藥物一樣對胃癌有一定防治作用,但還沒有見到治療方面的報道,盡管如此,由于麥滋林、他汀類藥物、香菇多糖、天芝草膠囊以及銀杏葉制劑等不良反應較少且輕,作為胃癌治療的選擇新途徑,臨床不妨一試,這對于患者的心理撫慰同樣是重要的一項內容。
[1]王黎.谷氨酰胺在晚期胃癌三維適形放療同步XELOX方案化療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7(12):1084-1087.
[2]梁秋實,趙瀅,王強,等.谷氨酰胺強化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胃癌患者術后營養(yǎng)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9,49(40):46-48.
[3]李媛,李晶晶,胡本容,等.維生素C治療腫瘤的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06,25(4):323-325.
[4]陳晉,陳家強,羅斌,等.硒對胃癌化療敏感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3,29(8):719-722.
[5]閔強.他汀類藥物在腫瘤抑制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112.
[6]陳飛洋,張琍.他汀類藥物在腫瘤中作用機制的研究[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2,10(1):17-19.
[7]王秀鋒,馬瑞陽,景作乾,等.銀杏葉提取物抗腫瘤機制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11,31(6):76-79.
[8]張鳳,楊桂文,張金鳳,等.銀杏葉類黃酮對人胃癌細胞BGC823體外的增殖抑制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13(21):2627-2629.
[9]馮燕,全吉鐘,王冬旭,等.香菇多糖抗胃癌機制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1):1829-1831.
[10]劉冉.香菇多糖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25):168-169.
[11]趙樹平,李雪紅.化療聯合天芝草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的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5):148-149.
R735.2
A
1671-8194(2015)22-02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