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實際上是作為哲學概念的“太一”,亦即“道”之別名?!疤弧敝x,大致與《老子》之“道”、馬王堆帛書《道原》之“恒一”、傳世本《周易》之“太極”、馬王堆帛書本《周易》之“大恒”、《禮記》之“大一”、《孔子家語》之“太一”相仿佛,亦可與古印度吠陀經(jīng)典《梨俱吠陀》之“唯一”參差比擬。它們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萬物起源時所賦予的唯一的終極的根本者,惟因?qū)W派不同,故其稱謂各異。追根溯源,“太一”說實屬古中國“公共思想資源”之一,并非某家某派之專利。
〔關鍵詞〕 《太一生水》;太一;道家;儒家;《梨俱吠陀》
〔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14)06-0129-10
引子
王國維(1877-1927)嘗云,“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于新發(fā)見”,“今日之時代,可謂之發(fā)見時代,自來未有能比者也”①。陳寅?。?890-1969)亦云,“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于此潮流者,謂之預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此古今學術史之通義,非彼閉門造車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毋庸置疑,“新材料”(出土材料)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學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這早已是學者們的共識和通識。郭店楚墓竹簡的出土,洵然而為顯例!
在1993年發(fā)掘、1998年公布的郭店楚墓竹簡中,赫然就有一篇千古奇文——《太一生水》〔2〕。就《太一生水》之字面內(nèi)容而言,它所講述的宇宙生成論“迥異”于以前為人們所習見的文獻,“使人耳目為之一新”〔3〕,一時被譽為“不見于世傳的珍貴文獻” 國內(nèi)有的學者認為,《太一生水》“所表達的思想幾乎在現(xiàn)在的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中從未見過,是一種十分新穎的與眾不同的思想”。(許抗生:《初讀〈太一生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年。)國外有的學者認為,《太一生水》“這種宇宙論的思想內(nèi)容在竹簡文獻發(fā)現(xiàn)前一無所見,且在傳統(tǒng)中也沒有相似者”。(〔美〕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74頁。),因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者的興趣,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就《太一生水》之文本性質(zhì)與學派歸屬而言,研究者或認為屬于道家學派的文獻,或認為屬于道家和道家陰謀派的文獻 主前一說的學者甚多,茲不贅舉;李零則主后一說(《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年,455頁)。,或認為不屬于道家學派而屬于數(shù)術家學派的文獻〔4〕,或認為屬于陰陽家著作〔5〕,甚或以為是“儒家‘援道入儒的產(chǎn)物”〔6〕。
仔細檢閱關涉《太一生水》的研究論文,雖然為數(shù)甚多 國內(nèi)學者綜述郭店楚簡研究的文章,亦為數(shù)不少。如:(1)彭華:《郭店楚簡研究述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3期。(2)劉傳賓:《郭店楚墓竹簡研究簡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4期。(3)譚寶剛:《近十年來國內(nèi)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述評》,《史學月刊》,2007年第7期。(4)王永平:《郭店楚簡研究綜述》,《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第3期。(5)李若暉:《郭店竹書〈老子〉研究述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第2期。(6)王建美:《郭店楚墓儒簡研究綜述》,《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第2期。(7)馮國超:《郭店楚墓竹簡研究述評》(上、下),《哲學研究》,2001年第3、4期。(8)丁?。骸豆瓿怪窈喼型庋芯渴雎浴?,《中州學刊》,2000年第2期。(9)解光宇:《郭店竹簡〈老子〉研究綜述》,《學術界》,1999年第5期。,但尚未盡善盡美;因此,筆者不揣淺陋,在此略陳一點管見,姑且名之曰“臆解” “臆解”一語,習見于《四庫全書總目》(如卷一一、一六、二一、二七、三一、八二、一一一、一二五、一五九、一七八);今人亦有以此為書名者,如徐梵澄(1909-2000)之《老子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疏解
陳寅恪當年執(zhí)教于清華國學研究院時,曾經(jīng)明言:如果不把基本的材料弄清楚,就急著要論“微言大義”,所得的結論還是不可靠的 趙元任(1892-1982)《憶寅恪》說:“第二年到了清華,四個研究教授當中除了梁任公注意政治方面一點,其他王靜安、寅恪跟我都喜歡搞音韻訓詁之類問題。寅恪總說你不把基本的材料弄清楚了,就急著要論微言大義,所得的結論還是不可靠的?!鞭D引自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62頁。。因此,本文在討論《太一生水》時,恪守王國維倡導和踐履的“二重證據(jù)法”,即廣泛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 王國維說:“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jù)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jù)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保ㄍ鯂S:《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后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2頁。)另,關于王國維“二重證據(jù)法”之要義與精義,尤其是“闕疑”之旨的精神與實質(zhì),讀者不妨參閱筆者所撰《王國維之生平、學行與文化精神》一文(《儒藏論壇》第四輯,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44-70頁)。該文后略經(jīng)修訂,作為“代前言”收入彭華選編:《王國維儒學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并適當參照域外文獻。簡言之,即先梳理清楚文獻材料,弄清其“微言大義”,然后再將話題切入《太一生水》的性質(zhì)認定等問題。如此而為,約略近于陳寅恪所謂“了解之同情”,“然后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了解”〔7〕;亦庶幾近乎賀麟(1902-1992)所謂“善意同情的理解”,“得其真精神與真意義所在”〔8〕;直至“升堂入室”而進入古人、前人的“心靈世界”,并無限制地逼近古人、前人的“心靈深處”,直至恰如其分、一如其人地“感同身受”〔9〕。
為了便于討論,先將《太一生水》的原文引錄如下(釋文取寬式):
大(太)一生水。水反輔大(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侌昜(陰陽)。侌昜(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倉(滄)然(熱)。倉(滄)然(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澡(燥)。濕澡(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
古(故)歲者,濕澡(燥)之所生也。濕澡(燥)者,倉(滄)然(熱)之所生也。倉(滄)然(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侌昜(陰陽)之所生[也]。侌昜(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太)一之所生也。
是古(故)大(太)一藏于水,行于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勿(物)母;(一)塊(缺)(一)(盈),以己為萬勿(物)經(jīng)。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厘(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智(知)此之胃(謂)[□,不知者謂□。]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強,責于[□;□于弱,□于□]。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青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圣人之從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并立,故過(訛)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于東南,其上[□以□。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0〕
通讀整篇《太一生水》,有若干關鍵字詞需要梳理與闡釋,如“太一”、“生成”、“神明”、“青昏”、“名字”等。因?qū)W識、精力、時間之限,今僅先對“太一”略加疏解。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太一”二字,《郭店楚墓竹簡》釋文作“太一”。李零認為,“大一”是“太一”的本來寫法〔11〕;艾蘭(Sarah Allan)也認為“太”字在竹簡中實際上寫作“大”,并將“大一”英譯作“the Great One”〔12〕。就文字學而言,李零和艾蘭之說甚為有理。但是,這種文字學上的區(qū)分,并不妨礙在思想史上混合“大一”、“太一”而做綜合考察的可信性與可行性。
至于如何理解“太一”(大一),從文獻記載來看,至少有三種含義:一是作為哲學概念的“太一”,即“道”之別名;二是作為天文學的“太一”,即星官“太一”;三是作為祭祀崇拜對象的“太一”,即天神“太一” 于此三說之分析與綜述,可參看錢寶琮:《太一考》,《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選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207-234頁;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267-279頁;譚寶剛:《老子及其遺著研究——關于戰(zhàn)國楚簡〈老子〉、〈太一生水〉、〈恒先〉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265-275頁。。但就《太一生水》之自身文本(text)而言,此中“太一”一詞顯系因宇宙生成論(cosmology)而來,與星官“太一”、天神“太一”了無相涉(或者說并沒有多少直接的關系);因此,后二說恐難立腳,由此立論,自然亦難令人信服。相反,星名“太一”與神名“太一”,當來源于哲學概念“太一”〔13〕。
在筆者看來,“太一”之義,大致與《老子》之“道”、馬王堆帛書《道原》之“恒一”、傳世本《周易》之“太極”、馬王堆帛書本《周易》之“大恒”、《禮記》之“大一”、《孔子家語》之“太一”相仿佛,亦可與域外文獻古印度吠陀經(jīng)典《梨俱吠陀》之“唯一”參差比擬。它們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萬物起源時所賦予的唯一的終極的根本者,惟因?qū)W派不同,故其稱謂各異。
1.淵源于道家學派的解說
本處所言對象,既包括歷代公認的道家學派的傳世文獻(如《老子》、《文子》、《列子》、《莊子》、《鹖冠子》),也包括道家學派的出土文獻(如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四經(jīng)》以及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恒先》、《凡物流形》),還包括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雜家文獻(如《呂氏春秋》、《淮南子》) 《漢書·藝文志》云:“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禮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蕩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薄端鍟そ?jīng)籍志三》云:“雜者,兼儒、墨之道,通眾家之意,以見王者之化,無所不冠者也。”和法家文獻(如《韓非子》) 韓非深受道家思想之影響,《韓非子》之《揚權》、《解老》、《喻老》三篇堪為力證。。一言以蔽之,它們在學術淵源上具有內(nèi)在的可比性。借用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的說法,它們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ienhnlichkeiten,F(xiàn)amily Resemblance) 維特根斯坦關于“家族相似”問題的討論,詳見其《藍皮書》與《哲學研究》,亦見于《維特根斯坦筆記》(英文版更名為《文化與價值》)。國外學者的概要紹述,可參看C. Travis:Family Resemblance,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Peter V. Lamarque ed.,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Inc,1997,pp.113-116。國內(nèi)學者的相關論述,可參看陳嘉映:《語言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91-194頁。。
《莊子·雜篇·天下》在敘述惠施“歷物之意”時云:“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背尚ⅲs601-690)疏:“囊括無外,謂之大也;入于無間,謂之小也。雖復大小異名,理歸無二,故曰一也?!薄?4〕《管子·心術上》的說法,足可與此相對照,“道在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
或以為,此處所云“大一”、“小一”,可比附于古希臘人和古印度人的原子論(原子論者認為,“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在物理上——而不是在幾何上——是不可分的;原子之間存在著虛空;原子是不可毀滅的;原子曾經(jīng)永遠是,而且將繼續(xù)永遠是,在運動著。原子的數(shù)目是無限的,甚至于原子的種類也是無限的,不同只在于形狀和大小”〔15〕);但誠如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所言,“中國人思想中一般不存在原子論”〔16〕,“在希臘人和印度人發(fā)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中國人則發(fā)展了有機宇宙哲學”〔17〕。
相較而言,《莊子·雜篇·天下》敘述“古之博大真人”關尹、老聃之說的話語,則近乎《太一生水》之“太一”,“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太者,廣大之名,一以不二為稱。言大道曠蕩,無不制圍,括囊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也?!薄?8〕成玄英所說“一以不二為稱”一語,甚是精辟,因為它精確恰當?shù)亟沂玖恕疤弧钡氖滓匦浴氁粺o二的至上性。而《老子》所說的“道”,即具有這一重要特性,“道無雙,故曰一”(《韓非子·揚權》)。
眾所周知,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對道家學說發(fā)展甚多。于此一點,司馬遷早有認識,“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班固譏責司馬遷,“其是非頗繆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此其所蔽也”;但又不得不承認,“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漢書·司馬遷傳》)。準此,于司馬遷之論斷(莊子之學歸本于老子之言),不由人不信也。
降而至于《呂氏春秋·大樂》,則將“太一”與《老子》之“道”掛鉤,“萬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陰陽。……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狀者,則幾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 畢沅云:“‘強為之下疑脫一‘名‘字?!保ā秴问洗呵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77頁。),謂之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四時代興,或暑或寒,或短或長,或柔或剛。萬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陰陽”。因此,高誘之注徑直將“太一”等同于“道”,“太一,道也”〔19〕。
不可否認的是,《呂氏春秋》除因襲道家思想外,亦浸染儒家思想(如襲用《易傳》術語“兩儀”);但就其內(nèi)在理據(jù)而言,《呂氏春秋·大樂》的說法是合乎老莊思想體系的。
王弼(226-249)本《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本文所引傳世本《老子》之語,除有特別交代者外,皆出自王弼本《老子》。按:郭店楚簡《老子》甲組有此章。整理者讀“有物混成”之第二字為“道”〔20〕,裘錫圭讀此字為“狀”〔21〕;李零、劉釗認為,當從裘錫圭之說,可釋讀為“狀”〔22〕。筆者認為,若釋讀為“道”,且將其置入上下文(context),則于理不通;而若釋讀為“物”(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乙本均作“物”),則于理曉暢。體會全章大義,其本意重在強調(diào)“道”之不可聞見、不可名狀、不可言說,名之曰“大”、字之曰“道”,乃出于不得以之方便施設耳 本處所用“方便”一詞,系佛教專門術語,謂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說法,使悟佛法真義?!毒S摩經(jīng)·法供養(yǎng)品》云:“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薄秹?jīng)·般若品》云:“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五燈會元·章敬暉禪師法嗣·薦福弘辯禪師》云:“方便者,隱實覆相,權巧之門也。被接中下,曲施誘迪,謂之方便。。誠因如此,故《老子》第十四章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币嗾\因如此,故錢鐘書(1910-1998)讀《老子王弼注》后有如下斷語,“道之全體大用,非片言只語所能名言;多方擬議,但得梗概之略,跡象之粗,不足為其定名,亦即‘非常名,故‘常無名”〔23〕。
于《老子》所云“道”這一特性,莊周可謂深諳個中三昧?!肚f子·內(nèi)篇·大宗師》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焙苊黠@,這是對《老子》第二十五章義理的發(fā)揮,并且明白無誤地揭示了“道”之另一特性,即“道”乃“自本自根”。但是,《莊子》又一再提醒,“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雜篇·外物》),“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外篇·天道》)。于此,不由得使人聯(lián)想到維特根斯坦的著名論斷:天地宇宙間,確實有不可言傳者(There is indeed the inexpressible);凡是可以言說者,便可以清楚地表達;凡是不可言說者,就應當保持沉默 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明言,“確實有不能講述的東西”(6.522),“真正說來哲學的正確方法如此:除了能說的東西以外,不說什么事情”(6.53);《邏輯哲學論》的最后一章(第七章)只有一行字,“一個人對于不能談的事情就應當沉默(7)”。(〔奧〕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著,郭英譯:《邏輯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97頁。)另,以上三句,張申府譯本作,“誠然有不可言傳的東西”,“哲學的正當方法固應如此:除可說者外,……不說什么”,“對不可說的東西,必須沉默”。(〔奧〕路德維希·維特根什坦著,張申府譯,陳啟偉校改:《名理論(邏輯哲學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88頁。)。
參照《老子》第一章之所云,從而揣摩《老子》第二十五章之意蘊,“道”和“大”實際上可視為“同出而異名”,因“玄之又玄”,姑可“同謂之玄”(《老子》第一章);但過于玄而又玄,實又不便曉喻,故“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再結合《老子》第四十二章之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關于此數(shù)語之解讀,詳見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第五章第二節(jié),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將“大”強為之名曰“大一”,似亦無妨;而“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二句,則可視為氣論之張本(下文將以儒家經(jīng)典及其注疏為例)?!短簧匪^“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顯然是接續(xù)《老子》第四十二章而來;《太一生水》一則釋“一生二”為天地,二則融入氣論因子。
由此而觀,《呂氏春秋·大樂》于“道”之把握與體悟,頗為合乎《老子》和《莊子》“道”論之要義與精義?!短簧吩疲暗酪嗥渥忠玻嗷杵涿?,亦猶斯旨。
馬王堆帛書《道原》云:“恒無(先) 或釋為“恒先”,或釋為“恒無”。之初,迵(通)同大(太)虛。虛同為一,恒一而止?!∫猿尚。笠猿纱?。盈四海之內(nèi),又包其外?!徽咂涮栆玻撈渖嵋?,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标惞膽⑽脑?,“恒一而止”之“一”,指先天一氣,實即“道”〔24〕。其說不甚確切。恒者,常也;一者,道也,“一者其號也”;“恒一”者,可比之于《老子》第一章之“常道”者也。故《淮南子·詮言訓》云:“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灰舱撸f物之本也,無敵之道也?!贝笮 ?nèi)外之說(“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nèi),又包其外”),河上公有解,“大者,高而無上,羅而無外,無不包容,故曰大也”〔25〕。
李學勤認為,帛書《道原》上承《老子》,下啟《文子》、《淮南》,“比《文子·道原》早一個階段,看來只能是戰(zhàn)國中期的著作了”〔26〕。其說有據(jù)。
上博楚竹書《恒先》第一至九簡云(釋文取寬式,略有改動):
亙(恒)先無又(有),質(zhì)、靜、虛。質(zhì)大質(zhì),靜大靜,虛大虛。自厭不自忍,或(域)作。又(有)或(域)焉又(有)氣,又(有)氣焉又(有)又(有),又(有)又(有)焉又(有)始,又(有)始焉又(有)往者。未又(有)天地,未又(有)乍(作)行,出生虛靜,為弌(一)若寂,夢夢靜同,而未或明、未或茲(滋)生。氣是自生,亙(恒)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亙(恒)氣之生,不蜀(獨)又(有)與也?;?,亙(恒)焉,生或者同焉?!瓭釟馍?,清氣生天?!郑ㄓ校┏鲇诨?,生(性)出于又(有),音出于生(性),言出于音,名出于言,事出于名?;蚍腔颍瑹o胃(謂)或。又(有)非又(有),無胃(謂)又(有)。生(性)非生(性),無胃(謂)生(性)。音非音,無胃(謂)音。言非言,無胃(謂)。名非名,無胃(謂)名。事非事,無胃(謂)事?!扔郑ㄓ校ɑ蓿?,焉又(有)明。先又(有)耑(短),焉又(有)長。天道既載,隹(唯)一(以)猶一,隹(唯)(復)(以)猶(復)?!?7〕
《恒先》通篇洋溢著濃郁的氣論色彩,特別強調(diào)“氣是自生”、“氣是自作”,發(fā)展了《老子》第四十二章隱而不顯的思想。篇中所云“唯復”、“猶復”,不由得使人聯(lián)想到《太一生水》所云“反輔”、“復相輔”;所云“唯一”、“猶一”,不由得使人聯(lián)想到《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梨俱吠陀》所云“唯一”。李學勤指出,“恒先”即大全、太清、太虛,也就是道家的“道”〔28〕。
上博楚竹書《凡物流形》(甲本)第二十一簡云(釋文取寬式,且有改動):
耳 昏(聞)之曰:豸(一)生亞(兩),亞(兩)生厽(叁),厽(叁)生弔(母?),弔(母?)城(成)結。是古(故)又(有)豸(一),天下亡(無)不又(有);亡(無)豸(一),天下亦亡(無)豸(一)又(有)。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8頁圖版、260頁釋文。說明:本處讀“豸”為“一”,讀“亞”為“兩”,吸收了學術界的新說。
《凡物流形》此數(shù)語,可與《老子》以下三章相對照。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钡诙逭拢骸坝形锘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老子》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蓖踔薪赋?,《凡物流形》所云“道”和“一”,其本身首先是宇宙觀和自然哲學范疇;只是《凡物流形》對“道”這一范疇本身幾乎沒有什么說明,這同《恒先》、《太一生水》的情形類似;《凡物流形》注重的是“一”這一范疇,它的宇宙觀和自然觀主要是通過“一”建立起來的〔29〕。
反觀《太一生水》,龐樸的總體判斷是:《太一生水》將宇宙發(fā)生之源取名為“太一”。“一”者數(shù)之始,體之全;“太”者大于大,最于最。則“太一”在時間上指最早最早的時候,空間上指最源最源的地方。這或許便是取名“太一”的用意〔30〕。此論甚精妙!
通觀上文所述,或可謂:(1)兩相比較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對“一”、“太一”、“大一”之解說,前者較后者為優(yōu);由此而言,道家思想在歷史上確實“傳承有道”。(2)抽象的、形而上的、不可名言的“道”與“一”,后日漸具象化,成為形下之“氣”,并可名言;由此而言,后世蔚為大觀的氣論學說,確實“淵源有自”。(3)從漢語詞匯的發(fā)展史來看,往往是先有單音詞(單字詞)、后有復音詞(復合詞),故“太一”出現(xiàn)的時間當晚于“道”;由此而言,《太一生水》出現(xiàn)的時間亦當晚于《老子》。因此,有的學者指出,《太一生水》的“太一”是一個同義復詞,其意即《老子》之“道”;雖然“太一”的抽象度不及“道”,但“太一論似乎上升到了一個相對具體的層面”,“可見所謂‘太一,就是最基始、最本原、萬物之母的意見” 劉祖信:《〈太一生水〉淺議》,《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255頁。按:“意見”當作“意思”,因形近而誤。。
2.淵源于儒家學派的解說
在儒家經(jīng)典及其歷代注疏中,可與《太一生水》相對照者,計有傳世本《周易》之“太極”、帛書本《周易》之“大恒”、《禮記》之“大一”、《孔子家語》之“太一”;并且如出一轍的是,歷代注疏多以“元氣”釋之。歷代注疏家之所以以“元氣”釋此諸詞,當出于方便讀者理解使然?;蛟S,這正好印證了維特根斯坦的判斷,“使精神變得明晰的努力是一種巨大的誘惑”〔31〕。但是,亦有不少學人從抽象的思辨的角度著眼,揭示儒家經(jīng)典所見“太極”、“太一”、“大一”的至上性與唯一性,而此當為正解。
傳世本《周易·系辭上》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穎達(574-648)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追根溯源,孔穎達此論當來源于王充(27-約97)和虞翻(164-233)。《論衡·談天》云:“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庇莘疲骸疤珮O,太一也。分為天地,故生兩儀也?!薄?2〕而頗為湊巧的是,后人或以為《周易·系辭上》之“太極”即《老子》之“道”、《莊子·天下》之“太一”。阮籍(210-263)《通老論》云:“道者法自然而為化,侯王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兑住分^之太極,《春秋》謂之元,《老子》謂之道?!保ā短接[》卷一引)陸希聲(?-895?)認為,“道以真精為體”,而“真精”就是《周易》所說的“太極”,“是以太極為大衍之始,混成為天下之母焉”〔33〕。陸西星(1520-1606)認為,《莊子·天下》之“太一”,“在《易》則謂之太極,二氣、五行、萬事萬化皆從此生”〔34〕。
對于《周易·系辭上》所云“太極”,金景芳先生(1902-2001)明確指出,“太極也叫做大一,是原始的一,整體的一,渾淪未分的一,而不是與二、三等等相對的一”〔35〕。謝維揚先生進一步指出,“太極”是《周易》所有形式范疇的根源,“由于它是最本源的和最高的,因此也是唯一的和絕對的,所有分化包括最初的分化與發(fā)展都在它之后”〔36〕。這是抽象的、思辨的、哲理的解說,堪稱正解。
《易緯·乾鑿度上》云:“孔子曰:易始于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jié),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薄耙资加谔珮O”,鄭玄(127-200)注:“氣象未分之時,天地之所始也?!薄?7〕鄭玄所理解的“太極”,蓋即孔穎達所云“天地未分之前”、“混而為一”之“元氣”;所走的仍然是具象的氣論之路,而非抽象的思辨之路。又,《易緯·乾坤鑿度上》云:“既然物出,始俾太易者也。太易始著,太極成;太極成,乾坤行?!编嵭ⅲ骸疤祝瑹o也。太極,有也。太易從無入有,圣人知太易有理未形,故曰太易?!薄?8〕很明顯,鄭玄的這一解釋是在比附《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對于《乾鑿度》的虛無創(chuàng)生說,王夫之(1619-1692)早有過深刻而尖銳的批評〔39〕。進而言之,不能因此而謂《周易》之“太極”說是“從別家書里偷來的” 錢寶琮(1892-1974)說:“傳《易經(jīng)》的學者采用太一的法寶來說明陰陽未分以前的本原,似乎最為自然。但是要維持儒家的尊嚴,他們不得不改頭換面地把‘太極來代替‘太一?!f它不是從別家書里偷來的,恐怕很難罷!‘系辭傳和《乾鑿度》都是托于孔子的偽書?!保ㄥX寶琮:《太一考》,《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選集》,211頁。),這是上了儒家經(jīng)典注疏家的大當。充其量,只能說鄭玄、虞翻等人的易學著作“援道入儒”、《易緯》“援道入易”〔40〕;但這已是兩漢之事,而非先秦之實。
馬王堆帛書《系辭》云:“是故易有大恒,是生兩儀,兩儀生四馬,四馬生八卦,八卦生吉兇,吉兇生六業(yè)?!薄?1〕廖名春認為,“太極”之“極”可寫作“亟”,與帛書“恒”字形體相似,故帛書“大恒”之“恒”乃“極”字之形誤〔42〕。張政烺(1912-2006)、李學勤均以形誤為釋,但饒宗頤則認為帛書不誤 張政烺:《馬王堆帛書〈周易·系辭〉校讀》,《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李學勤:《帛書〈系辭〉上篇析論》,《江漢論壇》,1993年第1期;饒宗頤:《帛書〈系辭〉“大恒”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比勘《禮記·禮運》、《孔子家語·禮運》之所云(見下文),釋讀為“大恒”實于理可通;“大恒”之義,實即“大一”、“太一”。
《禮記·禮運》云:“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编嵭ⅲ骸按笠籼?。”意謂“大一”即“太一”??追f達疏:“必本于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極大曰大,未分曰一,其氣既極大而未分,故曰大一也?!笨追f達以“元氣”釋“大一”,當來源于王肅(195-256)?!犊鬃蛹艺Z·禮運》云:“夫禮必本于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蓖趺C注:“太一者,元氣也?!蓖趺C、孔穎達以“元氣”釋“大一”、“太一”,未免流于具象而不夠抽象,實則“等而下之”。相反,杜佑(735-812)則“等而上之”,捐棄“元氣”之說,徑取“太一”的形上本義,“極大曰太,未分曰一”〔43〕,甚是難能可貴。
行文至此,順便談及《周易·系辭》的學派歸屬。關于《周易·系辭》的學派性質(zhì),廖名春和陳鼓應、王葆玹曾經(jīng)反復辯駁 王葆玹:《從馬王堆帛書看〈系辭〉與老子學派的關系》,《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陳鼓應:《馬王堆出土帛書〈系辭〉為現(xiàn)存最早的道家傳本》,《哲學研究》,1993年第2期;《也談帛書〈系辭〉的學派性質(zhì)》,《哲學研究》,1993年第9期。廖名春:《論帛書〈系辭〉的學派性質(zhì)》、《讀〈也談帛書《系辭》的學派性質(zhì)〉》、《帛書〈系辭〉與今本〈系辭〉的關系及學派性質(zhì)問題續(xù)論》,《帛書〈周易〉論集》,237-286頁。。廖名春一再強調(diào),《系辭》的“太極”說與《老子》的道論屬于兩個思想體系,一是以“太極”為最高范疇,一是以“道”為最高范疇〔44〕。龐樸在論說“一分為二”的本義時,特意指明《老子》“一生二”和《系辭》“太極生兩儀”的重大差別——前者是本體論的宇宙生成論,所提出的是本體與現(xiàn)象問題;后者是剖分式的宇宙生成論,所提出的是整體與部分問題〔45〕。就本文上述所論內(nèi)容而言,傳世本和帛書本《系辭》之屬于儒家學派,當不容置疑。
3、淵源于婆羅門教的解說
《梨俱吠陀》(Rgveda)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根本經(jīng)典《吠陀》(Veda)中最古老、最原始的本集 《梨俱吠陀》大約形成于公元前20世紀末,大約成書于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大約最后編定于公元前600年;全書共10卷(第10卷是后來附加的),收集神曲(眾神贊歌和祭祀禱文)1028首,10552句(頌)。,其中的一些贊歌明顯具有哲學意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造一切者之歌》(10,82)、《原人歌》(10,90)、《生主歌》(10,121)、《無有歌》(10,129)等。
《無有歌》提出了“唯一”(Tad ekam,或譯“太一”〔46〕、“彼一”〔47〕)概念,認為在“彼一”之外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对煲磺姓咧琛芬嗵岢隽恕拔ㄒ弧备拍睿ㄓ⑽淖g本作“only One”) The Hymns of the Rigveda,translated by Ralph T. H. Griffith,2nd edition,Kotagiri(Nilgiri),1896,p.462.,認為所有的創(chuàng)造物都依于“唯一”。造一切者(Vivakarmā,創(chuàng)世主的一個別名)是眾神的命名者,具有特殊的力量?!对煲磺姓咧琛罚ā独婢惴屯印返?0卷第82曲)云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jīng)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45-46頁。本文對《梨俱吠陀》的解說,除有特別說明者外,皆采自巫白慧此書。:
眼睛之父,心意決定,
生產(chǎn)原水,創(chuàng)設此二;
古老邊界,劃定之時,
上天下地,從此廣延。(頌1)
造一切者,心廣遍現(xiàn),
總持一切,規(guī)律制定;
至極真理,正確洞見。
彼等愿望,因得食物,
甚感滿足。彼等同呼:
是此唯一,超越七仙。(頌2)
彼乃我等,生身父母,
是此世界,創(chuàng)造之主;
我等所在,及諸有情,
彼全知曉。彼乃唯一,
諸天神祇,由他賜名;
其余眾生,超前詢問。(頌3)
在天之外,在地之外,
諸天之外,非天之外。
是何胎藏,水先承受,
復有萬神,于中顯現(xiàn)?(頌5)
即此胎藏,水先承受,
諸天神眾,于此聚會。
無生臍上,安坐唯一,
一切有情,亦住其內(nèi)。(頌6)
頌1:首先描述造一切者創(chuàng)造物質(zhì)世界?!案浮?,即創(chuàng)造者?!按硕保柑?、地二界。造一切者創(chuàng)造物質(zhì)世界的程序是:首先生產(chǎn)“原水”,其次在水上創(chuàng)造天地或宇宙。
頌2:歌頌“造一切者”的精神世界,是主觀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因此,他是宇宙間一切的支持者,宇宙規(guī)律的制定者,最高真理的親證者。
頌3:講述造一切者所創(chuàng)造的主觀世界的具體現(xiàn)象:造一切者作為眾生的“生身父母”,創(chuàng)造了人世間一切“有情”;同時,他又是萬神之王,諸天神祇都由他賜名——由他創(chuàng)造;這就是說,惟有他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余所有神祇不過是他外觀的化身。
頌5、頌6:是對頌1的“原水”理論的發(fā)展,說明先有原水,后有宇宙(天地)。世界之初,唯有原水。原水承受著(懷孕著)一個物質(zhì)性的胚胎,胎內(nèi)蘊藏著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一切。一旦胚胎孕育成熟,宇宙胎兒脫離“母體”——原水,由是宇宙形成、天地劃定。頌6中的“無生”和“唯一”都是造一切者的特征,表述“無生”即無滅,“唯一”即不二的哲理。
《梨俱吠陀》所謂“唯一”、“太一”、“彼一”,雖然尚帶有不少神話色彩,但已經(jīng)明顯具有哲學意義,“蓋皆為抽象觀念,非如吠陀大神悉自然界之現(xiàn)象,實為哲理初步,而非舊日宗教之信仰也”〔48〕。質(zhì)言之,《梨俱吠陀》所謂“唯一”、“太一”、“彼一”,亦可與古中國之“太一”、“大一”參差比擬,它們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萬物起源時所賦予的唯一的終極的根本者。
后語
就《太一生水》之通篇內(nèi)容而言,其中確實有不少特異之處、獨出之論,但并非全然無所淵源(于前)、無所賡續(xù)(于后)。換句話說,通過以“太一”為中心的審查,《太一生水》所蘊涵的思想學說,并非“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是“淵源有自,傳承有道”。
雖然現(xiàn)在尚難追溯“太一”之說的發(fā)生淵源,亦難論定“太一”之說的學派歸屬(道家乎?儒家乎?他家乎?)。至于古中國“太一”說是否與古印度“太一”說存在源流關系,其論證則又難上加難!但是,這種比較研究是富有啟發(fā)性的,也是具有價值與意義的。
在我看來,與其膠著于“太一”說學派歸屬之爭辯,不如移換視角,轉而考察古書文本、思想學說之公有性與專利性。王國維嘗云,“《詩》、《書》、《禮》、《樂》者,古代之公學,亦儒家之外學也;《易》、《春秋》者,儒家之專學,亦其內(nèi)學也。其尊之為‘經(jīng)者,以皆孔子手定之故” 《經(jīng)學概論》,亦稱《經(jīng)學概論講義》,系倉圣明智大學講義,作于1920年春至1922年秋冬間。此書沈晦數(shù)十年,《王國維遺書》、《王觀堂先生全集》、《王國維先生全集》等均未收錄。后收入以下四書:(1)《經(jīng)學研究論叢》第2輯,桃源:圣環(huán)圖書公司,1994年10月,1-9頁;(2)傅杰編校:《王國維論學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85-195頁;(3)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六卷,311-323頁;(4)彭華選編:《王國維儒學論集》,1-9頁。,此就古書文本而言者也。我曾經(jīng)指出,在古代中國,就思想學說而言,陰陽、五行是名符其實的“公共思想資源”〔49〕。今日思之,“公共思想資源”則又可加入“道”與“太一”。一如今人所云,《太一生水》所說“太一”,“從文獻記載的質(zhì)量兩方面考察,當和道家的學術關系比較密切,但戰(zhàn)國晚期則已成思想家恒言,很難說專屬于哪一家”〔50〕。又如,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東周時期,儒家、道家都有其各自的“無為”思想,并且多有條理和系統(tǒng);但仔細分析,儒家和道家的“無為”思想雖然有同有異,實則異大于同〔51〕。
〔參考文獻〕
〔1〕陳寅恪.陳垣敦煌劫余錄序(1930年)〔A〕.金明館叢稿二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6.
〔2〕〔20〕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25-126,116.
〔3〕龐樸.初讀郭店楚簡〔J〕.歷史研究,1998,(4).
〔4〕陳恩林.論《大一生水》與《老子》及《易傳》的關系——《大一生水》不屬于道家學派〔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4,(6).
〔5〕蕭漢明.《太一生水》的宇宙論與學派屬性〔J〕.學術月刊,2001,(12).
〔6〕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征及其分類意義〔A〕.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4、60.
〔7〕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1930年)〔A〕.金明館叢稿二編〔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279-280.
〔8〕賀麟.儒家思想的新開展(1941年)〔A〕.文化與人生〔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7.
〔9〕彭華.“同情的理解”略說——以陳寅恪、賀麟為考察中心〔A〕.“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近代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上海),2009.436-446.
〔10〕荊州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25-126;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A〕.《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C〕.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476;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41-42.
〔11〕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A〕.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C〕.477;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M〕.42、263.
〔12〕〔美〕艾蘭.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增訂版)〔M〕.張海晏譯.192、203-204.
〔13〕譚寶剛.老子及其遺著研究〔M〕.268-275.
〔14〕〔18〕〔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jīng)注疏〔M〕.曹礎基,黃蘭發(f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619,615.
〔15〕〔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M〕.何兆武,李約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97.
〔16〕〔英〕李約瑟.科學思想史〔M〕.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M〕.北京·上海: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0.
〔17〕〔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5.337.
〔19〕〔漢〕高誘注.呂氏春秋〔M〕.〔清〕畢沅校正,余翔標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6.
〔21〕裘錫圭.郭店《老子》簡初探〔A〕.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C〕.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45-46.
〔22〕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M〕.7;劉釗.郭店楚簡校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17.
〔23〕錢鐘書.管錐編:第二冊〔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7.640.
〔24〕陳鼓應注譯.黃帝四經(jīng)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399.
〔25〕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華書局,1993.102.
〔26〕李學勤.帛書《道原》研究〔A〕.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C〕.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2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88-295釋文.
〔28〕李學勤.楚簡《桓先》首章釋義〔A〕.文物中的古文明〔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374.
〔29〕王中江.《凡物流形》的宇宙觀、自然觀和政治哲學——圍繞“一”而展開的探究并兼及學派歸屬〔J〕.哲學研究,2009,(6).
〔30〕龐樸.宇宙生成新說——漫說郭店楚簡之二〔J〕.尋根,1999,(2).
〔31〕〔英〕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筆記〔M〕.〔芬〕馮·賴特,?;つ崧?,許志強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4.
〔32〕〔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張文智,汪啟明整理.成都:巴蜀書社,2004.228.
〔33〕〔唐〕陸希聲.道德真經(jīng)傳〔A〕.宛委別藏:第九十六冊〔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6、36.
〔34〕〔明〕陸西星撰.南華真經(jīng)副墨〔M〕.蔣門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0.487.
〔35〕金景芳.《易》論(下)〔A〕.古史論集〔C〕.濟南:齊魯書社,1981.225;金景芳講述,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54.
〔36〕謝維揚.至高的哲理:千古奇書《周易》〔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7.151.
〔37〕〔38〕〔40〕林忠軍.《易緯》導讀〔M〕.濟南:齊魯書社,2002.79,113-114,29-30.
〔39〕〔清〕王夫之.周易外傳:卷五〔M〕.北京:中華書局,1977.200.
〔41〕〔42〕〔44〕廖名春.帛書《周易》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77,282,253.
〔43〕〔唐〕杜佑撰.通典〔M〕.王文錦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1119.
〔45〕龐樸.“一分為二”說〔J〕.開放時代,2000,(9).
〔46〕黃心川.印度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41.
〔47〕糜文開譯.印度三大圣典〔M〕.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33.
〔48〕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M〕.北京:中華書局,1988.6.
〔49〕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第一章第二節(jié)〔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7-15.
〔50〕鄭吉雄.從《太一生水》試論《乾·彖》所記兩種宇宙論〔A〕.武漢大學“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研討會論文,2007-03-19.
〔51〕彭華.“無為”思想發(fā)凡——以先秦漢初的儒家和道家為考察中心〔J〕.孔孟學報(臺北),第八十期,2002.165-180.
(責任編輯:顏 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