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儲佳
摘 要:貪污賄賂罪是一種與公務活動密切相關的瀆職性犯罪,這類犯罪危害了公務活動的廉潔性,又傷害了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等單位的正?;顒印X澪圪V賂案件犯罪的初查是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前對貪污賄賂的有關線索、自首材料和自行發(fā)現(xiàn)的線索按照案件管轄范圍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立案的專門活動。初查是偵破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的基礎,初查工作做的越細,案件的偵破難度就越小,就更利于偵破貪污賄賂案件。
關鍵詞:貪污賄賂;初查;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12-0080-02
貪污賄賂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貪污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以及其他貪利性的職務犯罪行為和相關的行賄、介紹賄賂等犯罪以及由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實施的賄賂及其相關的犯罪。貪污賄賂罪是以貪污罪、賄賂罪為中心構成的一類犯罪,它具有下列基本構成要件:(1)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2)主觀方面是故意。(3)客體是公務活動的廉潔性,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等單位的正?;顒蛹肮矩敭a。(4)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貪污、挪用公款、受賄、行賄、介紹賄賂、隱瞞境外存款不報、私分國有財產等行為。
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不僅明確規(guī)定檢察機關對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管轄權,而且也規(guī)定了嚴格的辦案程序,其中初查就是辦理這類案件的必經程序。那么,什么叫初查呢?我們通常所說的初查是指獲得案件線索后正式立案偵查之前的階段性調查。在《刑事訴訟法》修訂之前,這個問題一直是法學理論界爭論的焦點,對什么叫初查、存在不存在初查這個階段、初查階段獲取的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等等,一直爭論不休。自《刑事訴訟法》修訂之后,初查、初查階段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進一步明確了重證據、重調查研究、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等一系列原則。同時,對過去那種一接到舉報就抓人、從犯罪嫌疑人嘴里摳證據,以犯罪嫌疑人的交代為導向進行破案的習慣做法進行了嚴格地糾正和規(guī)范。這一規(guī)定也體現(xiàn)了程序原則和無罪推定原則,它既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需要,也是保證公民的人身權利的需要。
一、貪污賄賂案件的初查方略
立案前首先對所受理的貪污賄賂案件線索進行初查,既是辦理刑事案件的必經程序,又是這種案件的特殊主體所決定的。初查工作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案的機率。
(一)對所受理的案件線索做出符合情理的分析推理
職務犯罪案與一般的刑事案件不同,既沒有可勘驗的現(xiàn)場,又很少留下作案的痕跡,辦案人員首先接觸的是舉報線索。線索本身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它僅僅是知情者為檢察機關提供的一種信息。這種信息有沒有價值,需要辦案人員進行分析和鑒別,然后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而這個過程則是通過分析推理實現(xiàn)的。根據修訂后的刑訴法的規(guī)定,結合辦案實際,分析推理必須把握好可查性、準確性、客觀性和靈活性。(1)可查性。確定舉報線索是否具有可查性,關鍵要看被舉報者是否具有和利用職務之便。如果被舉報者利用了職務之便,當事人雙方形成了利益關系,所舉報的事實符合反貪部門管轄案件的構成要件,那么,這樣的線索就被視為具有可查性。(2)準確性。是指被舉報者涉嫌犯罪的時間、地點、手段、方法、數(shù)額、結果等問題是否清楚明了。如果清楚明了,通過必要的調查就可以獲得被舉報者涉嫌犯罪的初步證據,這對案件的繼續(xù)進行作用很大,所以案件初查的準確性是十分重要的。(3)客觀性。是指線索本身以反映的問題和犯罪事實為主而不是對被舉報者的人品、性格等方面評說。如果舉報內容明確,事實清楚,即使沒有列出對被舉報者的行為評價,這樣的線索真實性比較大。(4)靈活性。不少舉報線索反應的問題并不十分具體,但經過調查后確實發(fā)現(xiàn)了被舉報者涉嫌犯罪的證據,而有些線索雖然內容比較詳細具體,但經過查證難以獲取被舉報者涉嫌犯罪的證據。這就是說,在辦案實踐中不能把舉報線索的準確性和內容的具體性絕對化,必須結合實際靈活掌握。
(二)根據分析推理的結果制定初查計劃
在對所受理的案件線索進行分析推理之后,必須制定初查方案,制定初查方案是保證初查工作嚴格依法進行的必備條件和必經之路。(1)要明確初查計劃的指導思想。這就需要把握好案件線索的可查性,超前預見初查工作過程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要處理好放開初查與慎重初查的關系。(2)初查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在對案件線索進行分析推理的基礎上,明確初查的任務即初查的方向和范圍,明確初查的步驟、方法、措施、時間,明確初查過程中人員的分工。
二、貪污賄賂案件的初查技巧
貪污賄賂案件的初查技巧是多方面的,但是比較有效的是“以動制靜,以靜制動,動靜結合,動中取證”,這種方法是獲得再生證據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偵查賄賂案件,使用這種方法效果最佳。
(一)貪污賄賂案件證據的特點
貪污賄賂案件證據的特點是單一或一對一作案較多。對這類犯罪案件,在初查時為了創(chuàng)造再生證據,必要時可以對主要涉案人員如行賄人有選擇地傳訊,但不能輕易的使用,一旦使用就得有把握。因為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傳喚、拘傳持續(xù)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xù)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彼裕瑧敯褌饔?、傳喚、拘傳加以嚴格區(qū)別。詢問主要是對證人,與對嫌疑人的訊問是有區(qū)別的。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使用傳喚、拘留措施,傳喚不能輕易使用,因為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這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有的可以根據掌握的證據采取強制措施,有的詢問之后放回,所以辦案人員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初查中獲取再生證據的主要方法
(1)安插內線獲取證據。安插內線即使用“耳目”,使用“耳目”可以使偵查人員開闊視野,隨時掌握涉案人員的動向和變化?;蛘哒f案件指揮員做到心中有數(shù),進入工作之后,多接觸方方面面的人,通過接觸去了解掌握各方面的動向,這是十分重要的。(2)利用嫌疑人創(chuàng)造再生證據。這方面主要是指在辦理小案件的過程中帶出大要案線索,以及一案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當已立案案件的嫌疑人交待并提供的線索被我辦案人員掌握后,要及時對已掌握的線索延伸初查,以獲取新證據。
三、貪污賄賂案件的初查原則
初查中法律手段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如何掌握在法律中是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加以探索和總結。因此,在初查案件中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堅持秘密初查
通常,初查有秘密、公開和公密結合三種形式,但是從保證成案率這個角度講,應當以秘密初查為好。(1)秘密初查是由貪污賄賂案件特殊的主體身份決定的,即是由職務犯罪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由于這類案件的犯罪主體都具有特殊的職務身份,如果采取公開初查的方式,在信息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不驚動被調查對象是不可能的。(2)秘密初查有利于排除外界干擾,比如打招呼、說情、寫條子等。秘密初查能夠保證初查工作的正常進行。(3)秘密初查有利于辦案人員掌握主動,適時采取法律手段。
(二)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起支配和決定作用的矛盾。初查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決定著初查工作能否進行和深入的人或事。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掌握初查工作的主動權,推動初查工作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就初查而言,當證明同一犯罪事實的不同證人或各方面的證據同時出現(xiàn)時,起關鍵作用的證據或足以影響立案定罪的證據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解決了初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問題,就能夠實現(xiàn)初查的意圖,達到取證的目的。
(三)利用法律手段獲取證據
初查中雖然不能限制被查對象的人身及財產權利,但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六章第六條的規(guī)定,可以行使必要的法律手段。一是詢問證人和被查對象,二是查詢被查對象的存、匯款,三是對相關的書證、物證進行必要的鑒定,四是對相關物證或場所進行專門性的勘驗,五是調取必要的書證物證,六是收集視聽資料。使用法律手段不是目的,而是獲取證據的一種方式,只要有利于取證和不違背程序,就應該大膽、積極地使用。不敢或不善于適用法律只能會貽誤時機,喪失主動權,有礙于初查工作的深入進行。
(四)加強與紀檢監(jiān)察部門聯(lián)系和配合
在初查過程中,檢察機關往往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如被查對象被驚動后進行的反調查活動,如說情者、打電話、寫條子等。為防止這種情況出現(xiàn),就要積極地與紀檢監(jiān)察部門配合。根據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紀檢監(jiān)察部門雖然沒有偵查權,但擁有對違紀公務員的查處權。檢察機關通過紀檢監(jiān)察部門,用紀檢監(jiān)察部門執(zhí)紀的“雙規(guī)”手段,控制被查對象,以達到取證的目的。從另一個角度講,由于紀檢監(jiān)察部門不具有法律手段,所以辦案中也會遇到對抗調查的情況,特別是領導干部犯罪的案件,這也就需要檢察機關來配合工作。所以加強與紀檢監(jiān)察部門聯(lián)系和配合在案件初查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沈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反貪辦案全程規(guī)范指南[M].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
〔2〕吳克利.貪污賄賂犯罪偵查謀略與技巧[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
〔3〕周力.初查計劃競賽的講評[J].反貪工作指導.2009,(4).
〔4〕張彥忠,金鑫.反貪案件初查技巧探討[J].反貪工作指導,2009,(3).
〔5〕劉金國,舒國瀅.法理學教科書[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6〕何秉松.刑法教科書[D].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