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揚 綜述 張金華 吳 冰 審校
1.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護理學院(新鄉(xiāng) 453003)
·綜 述·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研究進展
高 揚 綜述 張金華 吳 冰 審校
1.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護理學院(新鄉(xiāng) 453003)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為膀胱出口梗阻[1,2],其臨床癥狀包括儲尿期癥狀(尿頻、尿急、夜尿增加和尿失禁)和排尿期癥狀(排尿費力、尿等待、尿流中斷和尿不盡等)[3],給患者的身心帶來痛苦。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uropr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UA)指南曾指出,對于BPH患者癥狀評估和治療方式的選擇,應首先考慮與患者健康相關的生活質(zhì)量[4]。隨著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已成為眾多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國內(nèi)外學者從老年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現(xiàn)狀、評價及改善措施等不同側(cè)面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研究,現(xiàn)綜述如下。
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老年BPH的患病率逐年上升,BPH已成為危害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據(jù)流行病學統(tǒng)計,61~70歲男性BPH患病率為70%,81~90歲男性BPH患病率為90%[5,6]。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臨床醫(yī)護人員更關注人的整體性,不僅關心疾病治療后臨床癥狀的改善,同時也重視疾病及治療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方面的影響。老年BPH患者往往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且疊加的合并疾病越多者其下尿路癥狀越重,生活質(zhì)量越低[7]。下尿路梗阻癥狀常造成老年BPH患者出現(xiàn)勃起功能障礙[8],并易引起患者失眠、抑郁和社會隔離[9],對老年患者的性功能以及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不利影響。我國社區(qū)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分普遍低于常人,長期尿失禁、尿頻等下尿路癥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心理等方面造成嚴重影響[10,11]。所以,醫(yī)護人員應關注老年BPH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維持其他慢性疾病的穩(wěn)定性,減少合并疾病對BPH帶來的不良影響,采取綜合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提高老年BPH患者的整體生活質(zhì)量水平,增加老年BPH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幸福感,進而促進我國老年男性人群健康老齡化發(fā)展。
(一)疾病癥狀的影響
下尿路梗阻癥狀是影響B(tài)PH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最主要因素。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其癥狀程度逐漸由中度向重度發(fā)展,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更加明顯[12]。在諸多相關癥狀中,尿頻和夜尿增多是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最主要的影響因素[13]。夜尿增多不僅影響患者及配偶的睡眠質(zhì)量,也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14,15]。老年BPH患者常伴有尿失禁,嚴重干擾患者的日常工作、社交、體育鍛煉等活動,傷害患者的自尊心[16]。尿急帶來的不適感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影響明顯,應將其納入醫(yī)療決策并重點解決[17]。因此,針對臨床癥狀對BPH患者進行正確的評估、治療和護理,方可顯著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
(二)藥物副作用的影響
治療BPH常用的藥物有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5α-還原酶抑制劑和植物制劑三大類。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無力、體位性低血壓、外周水腫、嗜睡、鼻炎和視覺模糊等癥[18]。5α-還原酶抑制劑會引起勃起功能障礙、射精困難、乳房增大疼痛、皮疹、瘙癢等不良反應[19,20]。雖然服用藥物后BPH癥狀會減輕,但伴發(fā)的藥物副作用會不可避免的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三)心理因素的影響
BPH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癥狀會引起30%的患者出現(xiàn)焦慮情緒[21]。隨著下尿路梗阻癥狀的加重,焦慮的程度也會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可引起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調(diào)節(jié)紊亂,造成盆底及尿道外括約肌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尿道壓力增高,逼尿肌功能不協(xié)調(diào),加重排尿困難[22]。由此可見,下尿路梗阻癥狀和焦慮情緒互為因果。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改善老年BPH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心理應對能力。
(四)個人因素的影響
在眾多個人因素中,患者的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及經(jīng)濟狀況等對老年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因素較明顯。具有積極健康感受的患者配偶,可提高照顧質(zhì)量及患者生活質(zhì)量[23]。無配偶患者比有配偶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顯著降低;文化程度較高者其生活質(zhì)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高學歷患者對生活要求較高,對疾病負性方面的了解也較多,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4]。此外,經(jīng)濟狀況是影響老年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測定量表
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測定量表(WHOQOL)是用于測量個體與健康有關的生存質(zhì)量的國際性量表,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zhì)量問卷(WHOQOL-100)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zhì)量簡表(WHOQOL-BRIEF)。WHOQOL-100包括6個領域24個方面,共包含100個問題。各維度與總體生活質(zhì)量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在0.76~0.90之間,并具有較好的校標效度和結(jié)構效度[25]。WHOQOLBRIEF是在WHOQOL-100的基礎上精簡而成,包含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周圍環(huán)境4個領域26條目。我國學者將其翻譯為中文版,簡表各領域得分與WHOQOL-100量表相應領域的Pearson相關系數(shù)在0.89~0.95之間[26]。此量表簡潔易操作的特點[27,28],在我國應用較廣泛。
(二)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量表-老年模塊
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量表-老年模塊(WHOQOL-OLD)是愛丁堡大學于2002年編制,在WHOQOL-BRIEF 基礎上針對老年人的常見問題而發(fā)展的生存質(zhì)量測評量表[29]。它由6個領域,33個條目組成。該量表被翻譯成中文版,并根據(jù)我國國情做出文化調(diào)試,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WHOQOL-OLD也適用于我國老年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評價[30]。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
史靜琤等[31]研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BPHQLS)。郭燕芳在BPHQLS的基礎上,保持原量表的五個維度不變,將條目修訂為33條目。修訂后BPHQLS的 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52,重測信度為0.858,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766[32]。量表采取五點等距評分法,分值依次賦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好。修訂版BPHQLS具有針對性強、簡便易操作等特點,可全面解釋生活質(zhì)量的內(nèi)涵,能較好地區(qū)分BPH患者和非BPH患者、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和不同來源的患者[33]。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疾病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如何提高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提高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有以下措施:
(一)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和膀胱功能訓練
1. 指導患者進行肛提肌運動訓練。即囑患者以4次/天(早、中、晚、睡前)置側(cè)臥位,將右手食指涂無菌石蠟油輕插入肛門,囑患者肛門、會陰部、腹部同時收縮;每次收縮持續(xù)時間>10s,注意每次收縮訓練需保持連續(xù)性。進行肛提肌運動可改善遠端尿道括約肌的控尿能力,減少發(fā)生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生。
2. 指導患者使用放松法、飲水法、斷尿法等方法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囑患者規(guī)范飲水,有尿意時深呼吸,有意識停留5~10s再如廁,小便過程中有意中斷排尿,逐漸由中斷1次過渡到2~3次。膀胱功能訓練使患者主觀意識控制排尿行為,有效改善膀胱逼尿肌的不穩(wěn)定性。兩種訓練法相結(jié)合的效果,可改善膀胱刺激癥狀,減少尿失禁的發(fā)生率,從而提高患者生活
質(zhì)量[34, 35]。
(二)開展心理護理
對BPH患者進行老年綜合評估(CGA),發(fā)現(xiàn)患者常伴有心理和社會問題,所以在生理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開展心理疏導,為患者解疑答惑,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鼓勵參加社交活動,增進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對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36]。通過健康知識講座等方式讓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癥狀體征及治療措施有一定的認識,鼓勵患者相互交流,通過成功案例來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來克服疾病[37]。強調(diào)家屬在促使患者恢復健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調(diào)動家屬的積極性,建立和睦友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使患者在輕松的氛圍中重建自信心。
(三)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BPH的潛伏期很長,因此對疾病進行預防和提高公眾對BPH的認識非常重要[38]。應告知患者BPH的癥狀發(fā)展與生活方式聯(lián)系密切,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疾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國外研究表明,肥胖與BPH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關聯(lián),提醒患者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控制體重[39]。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鼓勵患者多吃番茄。因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可保護前列腺上皮細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損傷,并可調(diào)節(jié)前列腺細胞中的激素和生長因子的信號傳導,對老年BPH 療效顯著[40]。鼓勵患者適度鍛煉,預防感冒,避免勞累,以免誘發(fā)疾病。
總之,老年BPH患者生活質(zhì)量較低,為提高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應為患者建立綜合性的護理措施。BPH雖是良性疾病,但帶給老年患者的心理壓力不容樂觀,自我效能是影響老年慢性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越高者,其生活質(zhì)量水平越高[41,42]。但老年BPH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現(xiàn)狀及與生活質(zhì)量關系的研究尚未發(fā)現(xiàn),需要進行研究。
致謝:本課題由河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重點資助項目(12A320019)基金項目資助
前列腺增生; 生活質(zhì)量; 老年人
1 Li YF, Tang LP, He RR, et al. J Funct Foods 2013; 5(3):1357-1365
2 Bilhim T, Pisco J, Campos Pinheiro L, et al.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3; 24(11): 1595-1602
3 Mobley D, Feibus A, Baum N. Postgrad Med 2015;127(3): 301-307
4 Tanguay S, Awde M, Brock G, et al. Can Urol Assoc J 2009; 3(3): S92-S100
5 Nickel JC. Urol Clin North AM 2008; 35(1): 109-115
6 Kramer G, Marberger M. Curr Opin Urol 2006; 16(1):25-29
7 胡文學, 錢蕓娟, 余楓, 等.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 2014;33(2): 166-168
8 吳天浪, 王同慶, 黃軼, 等.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1; 25(11):41-44
9 Rom M, Schatzl G, Swietek N, et al. BJU Int 2012;110(11 Pt c): E918-E921
10 吳燕芹, 張淑艷, 高雅琪.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4: 28(5);47-49
11 王傳萍.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11): 3010-3011
12 Roehrborn CG. Med Clin North Am 2011; 95(1): 87-100
13 龍智, 何樂業(yè), 張一川, 等.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2; 26(9):24-28, 31
14 Marklund H, Sp?ngberg A, Edéll-Gustafsson U. Scand J Urol Nephrol 2010; 44(5): 304-314
15 Chartier-Kastler E, Leger D, Comet D, et al. BMJ Open 2012; 2(3): 1-8
16 Jung HB, Kim HJ, Cho ST. Korean J Urol 2015; 56(4):266-275
17 Robert G, Descazeaud A, Azzouzi R, et al. Urol Int 2010; 84(4): 424-429
18 Silva J, Silva CM, Cruz F. Curr Opin Urol 2014; 24(1):21-28
19 Descazeaud A, de La Taille A, Giuliano F, et al. Prog Urol 2015; 25(3): 115-127
20 Wu X J, Zhi Y, Zheng J, et al. Urology 2014; 83(3): 539-543
21 Coyne KS, Wein AJ, Tubaro A, et al. BJU Int 2009;103 Suppl3: 4-11
22 Johnson TV, Abbasi A, Ehrlich SS, et al. Urology 2010;76(6): 1317-1320
23 梅永霞, 張振香, 林蓓蕾, 等.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30(10): 10-12
24 楚翠蘭. 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 廣州: 中山大學, 2006: 39
25 李凌江, 楊德森, 周亮, 等.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3; 36(3):143-147
26 郝元濤, 方積乾. 現(xiàn)代康復 2000; 4(8): 1127-1129
27 Wu HC, Wen SH, Hwang JS, et al. Climacteric 2015:18(5): 750-756
28 Wei YB, Yin Z, Gao YL, et al. Hong Kong Med J 2015; 21(3): 232-236
29 Power M, Quinn K, Schmidt S, et al. Qual Life Res 2005; 14(10): 2197-2214
30 Liu R, Wu S, Hao Y, et al.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3; 11: 156
31 史靜琤, 孫振球, 蔡太生. 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 2004; 21(2): 93-96
32 Guo Y, Shi J, Hu M, et al.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09; 7:24
33 王太華. 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 2014; 12(2): 56-57
34 陳曄, 鄧燕青, 陳捷, 等.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1; 32(9):643-646
35 陸素青, 經(jīng)霽, 歐陽新平, 等. 護理學雜志 2014; 29(16):21-23
36 李潔, 鄒繼紅, 任利群.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 2011; 30(11):921-923
37 聶新乾, 馬彬.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19): 4240-4241
38 Dolan I , Duranová K . Rozhl Chir 2012; 91(6): 317-321
39 Tyagi P, Motley SS, Kashyap M, et al. Int Urol Nephrol 2015; 47(7): 1051-1058
40 李希民.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31(14):2750-2751
41 馬運芳.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旬版 2009; (11C):17-19
42 李淑霞, 張凌.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3): 198-201
(2015-06-18收稿)
10.3969/j.issn.1008-0848.2015.10.018
R 6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