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盛
血清心肌酶檢測對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合并心肌損傷的診斷意義
王學盛
目的 觀察血清心肌酶檢測對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合并心肌損傷的診斷意義。方法 將92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設為觀察組,同期選取100例健康體檢兒童設為對照組,測定血清中乳酸脫氫酶、α羥丁酸脫氫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采用ELISA雙抗法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0、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水平。結(jié)果 觀察組血清乳酸脫氫酶、α羥丁酸脫氫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白細胞介素10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輪狀病毒腹瀉患兒血清心肌酶的檢測,是判定患兒繼發(fā)心肌損傷的診斷依據(jù)。
輪狀病毒感染; 腹瀉; 心肌酶檢測; 兒童
輪狀病毒感染好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常引起小兒腹瀉,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發(fā)病年齡主要為6個月至3歲。輪狀病毒是小兒腹瀉的主要病原,是嬰幼兒急性胃腸道感染和腸道外多系統(tǒng)損害的主要原因,嚴重者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甚至猝死[1]。本研究對92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進行心肌酶檢測,并與100例健康兒童心肌酶含量進行對比分析,為輪狀病毒感染患兒合并心肌損傷提供診斷依據(jù),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09/2014-03莊河市中心醫(yī)院兒科收治輪狀病毒腸炎患兒92例,設為觀察組,其中男56例,女36例;年齡6個月至1歲28例,>1~2歲45例,>2~5歲19例。同期選取100例健康體檢兒童設為對照組,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6個月至1歲32例,>1~2歲50例,>2~6歲18例。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輪狀病毒腸炎的診斷標準[2]。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輪狀病毒腸炎的診斷標準;(2)年齡6個月至6歲;(3)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并配合檢測。
1.4 排除標準 (1)先天性心臟病者;(2)心肌炎者;(3)肝腎疾病者;(4)中毒性腦病者。
1.5 檢測方法 觀察組在入院2 d內(nèi)、對照組在體檢肝功能時,清晨抽取靜脈血3 mL放置真空采血管中送檢。將標本放入37 ℃水浴30 min后以3 000 r/min離心5 min后取血清,利用雅培Abbott C16000測定血清中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α羥丁酸脫氫酶(alpha-hydroxybutyric dehydrogenase,HBDH)、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含量。試劑盒為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采用ELISA雙抗法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
1.6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清心肌酶含量及血清IL-10、SIL-2R水平。
2.1 兩組血清心肌酶含量比較 見表1。
注:與對照組比較,at=9.65,7.65,12.52,11.47,P<0.05。
表1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血清LDH、HBDH、CK、CK-MB水平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血清IL-10、SIL-2R水平比較 見表2。
注:與對照組比較,at=2.40,5.06,P<0.05。
表2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血清IL-10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SIL-2R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輪狀病毒性腹瀉是一種兒科常見病,以潛伏期短、起病急為特點[3]。一方面大部分腹瀉發(fā)生在年齡較小的兒童,且以發(fā)熱、嘔吐、腹瀉、脫水為主要癥狀,小兒語言表達困難容易被家長和醫(yī)護人員忽視;另一方面心肌損傷癥狀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中表現(xiàn)比較輕微,因此也容易被忽視。如治療不及時,繼發(fā)病毒性心肌炎將嚴重影響患兒的疾病康復,甚至導致死亡。早期檢測心肌酶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的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
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季腹瀉的最主要病原,其不僅可以引起腸道內(nèi)感染,還可引起腸道外多臟器損害[4]。輪狀病毒感染對心肌損傷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病毒直接侵襲心肌所致,也可能通過間接免疫反應造成[3]。另外輪狀病毒也可能通過腸道黏膜入侵和破壞較深層的固有淋巴細胞膜,導致病毒血癥和免疫反應,這些因素均可造成心肌嚴重損傷[5]。既往臨床上對于該病以抗感染補液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等治療為主,容易忽視其他系統(tǒng)的損害,以至于病情加重[6]。
心肌酶主要存在于機體的骨骼肌、心肌、腦組織中,其中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乳酸脫氫酶等,當心肌受到損傷時,心肌酶的活性便會發(fā)生變化,一般情況下,心肌酶會大量釋放[7]。心肌酶作為一個多數(shù)據(jù)的綜合指標,對其測量有助于臨床判斷輪狀病毒腸炎并伴有心肌損傷等疾病。文獻報道輪狀病毒腸炎時心肌損傷的發(fā)生率為50%~70%,輪狀病毒感染已成為嬰幼兒心肌炎的常見病因之一[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輪狀病毒腹瀉患兒血清LDH、HBDH、CK、CK-MB水平均比正常兒童高。本組檢測SIL-2R和IL-10主要是通過心肌酶的測定,獲得多數(shù)據(jù)的綜合指標,對診斷輪狀病毒腸炎及心肌損傷的相關(guān)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血清SIL-2R水平明顯升高,IL-10水平有顯著下降,提示在輪狀病毒腸炎發(fā)生過程中,機體免疫失衡,細胞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因此可作為監(jiān)測輪狀病毒腸炎及其他炎癥疾病中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8]。
筆者認為急性期感染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傷,臨床表現(xiàn)亦不顯著,提示此類型心肌損傷是以潛伏型或亞臨床型為主,筆者從檢驗學方面分析,對于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的臨床治療,將心肌酶譜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檢測指標是必要的,以便早期判斷心肌損害程度,及早加用保護心肌治療[9]。因此臨床醫(yī)生在接診輪狀病毒腹瀉患兒時,除了重視小兒心電圖改變的同時,還應注意小兒心肌酶的改變,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積極采取措施避免患兒發(fā)生心源性卒死。
[1] 周彥平.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血清心肌酶檢測及臨床意義[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3):173-174.
[2]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S,2006:1294.
[3] 李魯娟,史蕾,張旭亞,等.心肌酶檢測評價嬰幼兒輪狀病毒腹瀉并心肌損害[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5):721-722.
[4] 李亞冰.嬰幼兒輪狀病毒腹瀉伴發(fā)心肌損害56例回顧性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0,2(6):519-520.
[5] 何梅玲,彭豐.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血清心肌酶改變[J].西部醫(yī)學,2012,24(5):936-937.
[6] 邵金富.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損害8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2,4(1):76-77.
[7] 楊海蘭.心肌酶檢測在小兒輪狀病毒腹瀉伴心肌損害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14):138-139.
[8] 陳立文.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血清心肌酶檢測及臨床意義[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9,21(6):70.
[9] 安銳,王潔.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心肌酶檢測及心肌損害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3):210.
(本文編輯:劉穎)
116400 遼寧 莊河,莊河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
王學盛(1969-),男,副主任檢驗師。研究方向:心肌酶檢測在臨床診斷中的價值和應用。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4.029
R512.5
B
1674-3865(2015)04-0370-02
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