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周鴻飛
臨床研究
針灸治療小兒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療效觀察
趙昕,周鴻飛
目的 觀察針灸治療小兒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患兒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克拉霉素、替硝唑、奧美拉唑三聯(lián)療法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三聯(lián)療法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針刺中脘、足三里穴位。兩組療程均為2周,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兒療效及癥狀。結果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的惡心嘔吐、腹痛、食欲變化之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癥狀總積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幽門螺桿菌轉陰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灸治療小兒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與藥物治療比較,在改善癥狀及整體療效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但還需要大樣本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支持。
胃炎/中醫(yī)藥療法; 幽門螺桿菌/致病力; 針灸; 兒童
目前小兒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治療方案大多同成年人治療方案一致,多采用以質子泵抑制劑與鉍劑為基礎,外加一至兩種抗生素的三聯(lián)或四聯(lián)療法。隨著抗生素濫用所致的耐藥性增加,該病的癥狀改善及幽門螺桿菌轉陰率逐漸下降。因長期反復用藥導致治療費用昂貴及藥物不良反應的概率也隨之增加。本研究目的在于引入中醫(yī)針灸方法,配合西醫(yī)治療,觀察癥狀變化及幽門螺桿菌轉陰情況,以評價該治療方案的可行性與治療效果。
1.1 臨床資料 2012-03/2014-03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因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食欲變化、泛酸、噯氣癥狀就診,經13C尿素呼氣試驗為陽性的患兒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7.3±1.8)歲。對照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6.9±1.7)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選病例的診斷標準均符合《幽門螺桿菌若干臨床方面的共識意見(2003·安徽桐城)》的要求[1]。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診斷標準;(2)年齡5~14歲;(3)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合并潰瘍、十二指腸炎、息肉、食道炎及嚴重并發(fā)癥者;(2)有對本試驗藥物過敏或本身為過敏體質者;(3)有心、肝、腎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礙者;(4)依從性差,難以完成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克拉霉素聯(lián)合奧美拉唑、替硝唑治療:奧美拉唑0.4~0.8 mg/(kg·d),每日1次(晨起餐前);克拉霉素15 mg/(kg·d),每日2次(餐后);替硝唑10 mg/(kg·d),每日2次(餐后)。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選足三里、中脘穴,針刺用0.35 mm×40 mm毫針,兩組主穴交替使用。隨癥取配穴,每次取單側,雙側交替使用。采用飛針針刺,施平補平瀉法,留針1 min,每日1次,6 d為1個療程,中間停1 d,連續(xù)2個療程。兩組均予綜合治療包括刷牙徹底清理口腔殘留菌、碗筷單獨使用單獨清洗、與家人分餐及合理飲食等。
1.6 觀察指標 (1)臨床指標:對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食欲變化,進行記錄,每日1次,不間斷共記錄14 d。對上述臨床癥狀發(fā)生的頻度及程度進行客觀記錄并評分,評分標準采用尼莫地平法。依此法計算出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積分情況[2]。(2)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是否陽性,治療前及結束治療后14 d分別測試1次。(3)在治療前與結束治療后采集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對治療進行安全評估。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及不良反應觀察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有白細胞減少、肝功能及腎功能變化等明顯不良反應。
注:與對照組比較,aχ2=4.00,P<0.05。
2.2 臨床改善率比較 見表2。
注:與對照組比較,at=3.43,5.16,4.18,5.34,P<0.01。
表2結果說明,觀察組在惡心嘔吐、腹痛、食欲變化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腹脹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癥狀積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3 兩組幽門螺桿菌轉陰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轉陰率90%(45/50)明顯高于對照組68%(34/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9,P<0.05)。
胃炎是有害因子反復、持續(xù)侵襲胃黏膜引起的病理損傷,小兒胃炎大多以淺表性胃炎最常見,其發(fā)病原因包括幽門螺桿菌(Hp)感染、十二指腸-胃反流、化學性藥物、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及免疫因素[4],上述因素導致胃和十二指腸被自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侵害胃黏膜及黏膜下組織,引起消化道水腫、充血,嚴重者引起消化道潰瘍[5]。
Hp是小兒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Hp集聚密度決定胃炎程度及其活動性[6],因此臨床治療應選擇能有效殺滅該菌的藥物,以減輕胃黏膜炎癥,從而改善并根治本病。治療小兒Hp感染的藥物主要有酸分泌抑制劑、鉍劑及抗生素,治療過程中易產生耐藥性,聯(lián)合用藥可使Hp根除率明顯提高。目前治療方案多采用三聯(lián)療法,分為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或鉍劑為首選的兩大基礎方案,在此治療方案上另外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3種抗生素中的兩種,即組成三聯(lián)療法。因為Hp轉陰率低,也有同時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與鉍劑為基礎外加一至兩種抗生素為治療方案。因為臨床抗生素使用過于泛濫,從而使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復發(fā)率較高。隨著中醫(yī)藥科研實踐的推進,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該病則是一個必然趨勢。
中醫(yī)學將兒科胃炎定義為“胃脘痛”“胃痞”“積滯”“厭食”等病癥范疇。小兒因臟腑嬌嫩,脾胃薄弱,容易由于不潔飲食及不良飲食習慣傷及胃脾。同時由于社會原因導致患兒心理壓力大,情緒失調,從而至肝氣橫逆,氣滯血瘀而致病。根據(jù)《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的“合治內腑”理論,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是治療胃腑疾病的要穴,中脘為胃之募穴,胃脘痛病位在胃腑,依據(jù)腑有病取之募之原則,中脘穴應用頻多,針刺中脘可起到疏通局部氣機的作用,具有調理六腑之疾,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針刺中脘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抑制5-羥色胺的分泌。胃酸減少為緩解胃炎癥狀、Hp轉陰的有力因素[7]。
中醫(yī)針灸治療胃炎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實踐證明能夠有效改善癥狀,針灸方法無不良反應,配合西醫(yī)治療可以縮短療程,因可以提高幽門螺桿菌的轉陰率,從而可以減少繼續(xù)用藥治療的概率,進一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及耐藥性的發(fā)生。
[1]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旋桿菌若干臨床方面的共識意見(2003·安徽桐城)[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4):316-317.
[2]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胃腸疾病中醫(yī)癥狀評分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1):66-68.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
[4]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堂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315.
[5] 余熠,張寅,王筱金,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兒童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變化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9):671-764.
[6] 陳秀霞,周慶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兒童慢性胃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5):1944-1945.
[7] 楊兆鋼.針刺中脘穴治療消化性潰瘍探要[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12):2174-2175.
(本文編輯:李志文)
110032 沈陽,遼寧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趙昕);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腦病康復科(周鴻飛)
趙昕(1974-),女,主任醫(yī)師,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9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現(xiàn)工作于沈陽市兒童醫(yī)院消化科。研究方向: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與治療,E-mail:13889102318@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1.015
R573.3
B
1674-3865(2015)01-0037-03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