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與推廣

2015-01-20 23:10高春庭
科學種養(yǎng) 2015年1期
關鍵詞:永豐縣早衰晚稻

高春庭

永豐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東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光、熱條件優(yōu)越,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和國家糧食生產主產縣。近幾年,農業(yè)科技人員不斷對“水稻雙季拋秧”“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等十幾種水稻均衡增產、輕簡高效栽培技術進行試驗示范,并對這些技術進行組裝、集成、應用和推廣,全縣糧食產量迅速增加,農民收入得到了較大提高,彰顯出了農業(yè)科技的強大作用。

一、永豐縣水稻均衡增產技術的試驗、應用與推廣情況

1. 水稻雙季拋秧技術

水稻拋秧技術是利用所育秧苗根部帶有營養(yǎng)土塊的重力,通過拋秧,使秧苗根部朝下,自由落入田間定植的一項水稻種植新技術。它改變了農民插秧“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歷史,是一項能減輕勞動強度,節(jié)時省工,增產增效的水稻輕簡栽培技術。通過多年的推廣,目前永豐縣雙季拋秧面積達到98%以上。

2. 水稻機插及其育秧技術

水稻機械栽插省工省時省力、省肥水和省秧田。具有栽植淺、寬行窄距勻稱、定苗定穴標準、高產穩(wěn)產等特點,它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方向,也是未來水稻栽培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但目前大多農民責任田少,購置插秧機械會增加生產成本,所以該技術主要是在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推廣使用。

3. “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技術

針對農民目前用種少、基本苗不足、水稻單產較低的實際情況,提倡增加用種量和合理密植,這是該縣水稻單產提高的最輕簡、最有效途徑。在技術推廣和生產實踐中,用種全部要求早稻雜交種為2~2.25千克/畝,晚稻雜交種為1.5~1.75千克/畝,保證每畝栽插秧苗的蔸數早稻在2萬、晚稻在1.8萬以上的合理密植要求,栽足基本苗,保證有效穗,以確保穩(wěn)產高產。該技術從2006年推廣至今,已有95%以上的農民在應用。

4.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通過土壤養(yǎng)分分析測定,科學調配氮、磷、鉀等肥料的最佳施用量和比例,達到減少肥料浪費,增加水稻產量和效益的目的。2008年以來,該縣通過大量的肥效3414小區(qū)試驗、肥效簡比試驗和土壤肥力定位監(jiān)測、測土配方施肥肥效監(jiān)測等,基本上測定和掌握了全縣各地肥力狀況,建立了縣域施肥指標體系,90%以上農民拿到了農技人員發(fā)放的“測土配方施肥卡”,并按照肥料豐缺科學施肥,減少了肥料浪費,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糧食產量。

5. 水稻多·多唑拌種壯秧增產技術

多·多唑是一種藥肥緩釋高吸水種衣劑,它既能防病殺蟲,又能調節(jié)植物生長,使秧苗粗壯、分蘗多,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輕型栽培技術。該技術只是在播種時,用多·多唑拌種(早稻用量是藥∶種谷=1∶6,晚稻用量是藥∶種谷=1∶4~5),能把育秧播前的施肥、消毒、化控等多程序作業(yè)簡化為水稻多·多唑拌種一次性完成。是一種保證“秧好一半禾”的輕簡增產技術,該技術已在全縣農民中廣泛應用。

6. 水稻“三控”栽培技術

在水稻合理密植的前提下,通過控肥(控制總施氮量和基蘗肥施氮量)、控苗(控制無效分蘗和最高苗數)、控病蟲的“三控”技術,達到水稻抗病抗蟲、省肥省藥、增產增效。通過近年的試驗和應用,技術人員基本掌握了其要領和措施。它的推廣應用改變了以往農民施肥“一炮轟”的陳習,實現了“前氮后移”,滿足了水稻生理需要,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并通過曬田控苗和防治病蟲害,大大地提高了水稻單產和效益,目前正在全縣推廣。

7. 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

該技術是根據水稻生育和高產規(guī)律,用最少的作業(yè)次數,在最適宜的生育時期,用最適宜的投入量,達到高產、優(yōu)質、高效、生態(tài)、安全的綜合效果。它是一種輕簡實用的數字化栽培技術,是21世紀我國水稻栽培技術的重大革新和發(fā)展方向。自2010年開始,該縣在早稻、晚稻、直播稻等水稻生產上進行了試驗,現已摸索出水稻各種生產技術指標和科學參數,分別制訂了“永豐縣早、晚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規(guī)范模式圖”,為大田推廣提供技術集成本土化、技術系統(tǒng)模式化、技術模式輕型化的高產栽培技術。由于該技術需要進行葉齡記載,準確推算,技術要求高,一般群眾難掌握,因此,目前它主要在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和糧食科技示范戶中應用。

8. 水稻病蟲綠色防控技術

綠色植保技術是注重生態(tài)效益,發(fā)揮自然控制作用,強調各種防治措施間的相互協調和綜合防治的一種生態(tài)、環(huán)保、高效的病蟲防治技術。該縣采取優(yōu)良抗病蟲害品種,大力推廣水稻科學栽培技術,提高其本身的抗病蟲能力;提倡耕漚冬閑田和收割后的早稻田;推行稻田養(yǎng)鴨、養(yǎng)魚治蟲等實用技術;結合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標準化糧田及扶貧資金建設等項目的開展,安裝殺蟲燈、性引誘劑等高效、安全措施來誘殺害蟲;積極推廣白僵菌、蘇云菌桿菌(Bt)、井岡霉素等現有高效的生物農藥等來降低病蟲害基數,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它一直是該縣水稻主要病蟲防治技術,全年應用面積在84萬畝以上。

9. 水稻用藥減量控害增產技術

該技術是貫徹“綠色植?!崩砟睿剿饔行Э刂扑静∠x危害,采取最優(yōu)農藥用藥組合,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保護環(huán)境生態(tài)安全的水稻生產技術。該技術的要求是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減少農藥用量15%以上,但水稻病蟲危害損失率要控制在5%以內。近年通過試驗、示范和推廣,已有81.5萬畝水稻得到應用,每年可為農民直接減少生產成本733.5萬元。

10. 水稻防早衰技術

長期以來,水稻生長后期脫肥早衰現象一直制約著水稻單產的提高。因此,該縣大力推廣水稻防早衰技術,即在水稻生長后期(拔節(jié)孕穗至破口期或齊穗期)噴施葉面肥(如噴施寶、防早衰劑、磷酸二氫鉀等),以延長水稻功能葉和根系壽命,增加結實率和粒重。2012年全縣晚稻共投入補貼和項目資金15 983元,免費發(fā)放防早衰劑噴施寶120萬毫升和99%磷酸二氫鉀5878千克,有效防止水稻早衰面積近20萬畝。

以上技術是目前水稻生產中最輕簡、最科學、最有效的先進栽培技術,是支撐糧食均衡增產、農民持續(xù)增收的科技力量。

二、永豐縣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模式與推廣成效

水稻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秧苗、返青、分蘗、幼穗分化、抽穗、結實成熟等多個生育期,各個生育期需要不同的技術措施進行科學管理,才能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如何應用各種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形成適應本地環(huán)境條件下的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模式,并使之互相協調和銜接、達到促進水稻健壯生長和高產高效,是農技推廣人員不斷追求的目標。永豐縣通過多年試驗、示范、應用與推廣,形成了多套糧食均衡增產主要技術集成模式:一是運用水稻雙季拋秧技術,“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技術,多·多唑拌種壯秧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病蟲綠色防控技術與藥劑減量防治技術,水稻防早衰技術等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模式。二是運用水稻機械插秧技術、多·多唑拌種壯秧技術,水稻“三控”栽培技術,藥劑減量防治技術,防早衰技術等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模式。三是運用水稻雙季拋秧技術,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多·多唑拌種壯秧技術,水稻病蟲綠色防控技術與藥劑減量防治技術,防早衰技術等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模式。這幾套水稻栽培技術集成模式增產效果明顯,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技術可根據水稻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和生長情況做相應調整,以達到輕簡、高產和高效的目的。

以上水稻均衡增產技術集成模式全年在該縣推廣面積達86萬畝,每畝平均增產糧食20千克,節(jié)省工作日2~3個,實現節(jié)本增收280元。通過上述科技服務與推廣,2012年全縣糧食總產38.1萬噸,比2011年增加3.76萬噸,增長10.9%,實現糧食總產“九連增”,創(chuàng)歷史新高。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永豐縣農業(yè)局糧油站 ? 郵編:331500)

猜你喜歡
永豐縣早衰晚稻
永豐縣煙閣鄉(xiāng):鄉(xiāng)村治理綻新顏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祖國發(fā)展翻天覆地 老年大學面貌日新月異
——部分老年大學校舍今昔對比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點
論油茶低產林改造的主要技術
早熟蓮藕-晚稻栽培技術
淺談永豐縣生態(tài)公益林管理
2014年晚稻新品種生產試驗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卵巢功能早衰44例
洞庭湖區(qū)蓮藕套種晚稻高效栽培技術
利川市| 临潭县| 迁安市| 孟州市| 武冈市| 潢川县| 厦门市| 千阳县| 余姚市| 蒙山县| 肥乡县| 江永县| 伊宁市| 周宁县| 荥经县| 萨迦县| 扎鲁特旗| 永福县| 新平| 黑龙江省| 德江县| 阿荣旗| 昔阳县| 延庆县| 怀安县| 库尔勒市| 陕西省| 大新县| 兰溪市| 金秀| 清镇市| 老河口市| 石城县| 久治县| 古丈县| 富阳市| 崇文区| 抚松县| 建宁县| 太和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