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
(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試論嵇康《聲無哀樂論》中“和”的思想內涵
張曉艷
(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以“和”為貴,“和”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一直在追求的藝術哲學的核心,也是當今音樂美學界一直信奉的和最終走向。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對“和”的理解遠遠不同于儒家對“和”的理解,本文就嵇康《聲無哀樂論》中的種種觀點,詳盡闡述其對“和”的見解。
嵇康 《聲無哀樂論》 和
嵇康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玄學家,對音樂頗有自己的見解。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聲無哀樂論》,在當今文學和美學史上都占據(jù)重要地位,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的音樂理論著作,同時本書中詳盡描述了許多重要的玄學和美學知識。重點強調“自律”的觀點,主要是通過書中的“琴客”和“東野主人”這兩者之間的對話逐步引出,并且提出聲音的本質在于和諧而無關乎哀樂的觀點,哀樂是主觀的人賦予音樂的,而不是音樂本身自帶的,奠定了“和”思想在我國音樂美學發(fā)展中的堅實地位。
魯迅先生對其有著高度評價,曾贊美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勇于向儒家學說發(fā)難,敢于直面儒家關于音樂是為政治服務的觀點。提出音樂與政治無關,是單純的自身的美,也與意識形態(tài)毫無關聯(lián)。儒家觀點認為“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道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樂在社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無可取代的,是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傳聲筒;并提出音樂的重要性源于音樂自身是具有各種情緒的,是有哀樂之感情的。音樂可以體現(xiàn)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是與欣賞的主體密不可分的。通過音樂的情緒,人們相互交流情感或者宣泄某些情緒等,最終使社會走向和諧。
儒家由此制定了“和”這一標準,以用于治理國家、教化民眾,最終為政治服務,謹防一些靡靡之音和亂世之音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產生的不利影響?!昂汀彼枷胧侵饾u成長起來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于西周末年的太史史伯,他通過體驗生活,逐步意識到“和”與“同”之間的不一樣,認識同僅僅是將不同屬性的事物統(tǒng)一在一起,并沒有使其融洽,而“和”則是將有差異的多種事物的屬性從根本上統(tǒng)一起來,只有真正達到“和”之后才能發(fā)展,也就是“生物”。由此得出結論:“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和”實際指從人最基本的需要出發(fā),使審美中的主客體相一致,最終相互結合,逐步趨于完美。后來的《尚書堯典》也有相似的有關“和”的認識。提出:“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神人以和?!闭J為音樂中的“和”具有不偏不倚的特性,同時闡述音樂的真正作用是達到 “神人以和”的目的,中國的文化主要源于家族觀念,以安定團結為出發(fā)點,因此著重強調“以和為貴”。“和”本身有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表示政教、人倫之和。在儒家的音樂思想中,“和”的審美范疇與當前社會道德同步,儒學的各種文學詩學都在強調“和”思想,其結論就是音樂中的“和”思想是與人的各項感情和倫理道德緊密相連的。并且闡述音樂中的聲是建立在生物這個基礎上的,源于人心并體現(xiàn)人的喜怒哀樂之各種情感。
魏晉時期的嵇康在著作《聲無哀樂論》中,明確提出音樂中的“和”思想是從音樂本身出發(fā)的。他是站在玄學角度論述音樂中的“和”這一問題的。他在《聲無哀樂論》一書中提出“天地合德,萬物滋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為五色,發(fā)為五音”。認為音樂的問題會上升到本體這一觀點上,認為本體就是通過運動產生萬物的。他對世界的看法可以分成兩面:一方面虛幻的超越的本體,認為世界源于這種本體。另一方面是具體的實在的現(xiàn)實世界。這兩個方面是被完全分裂開的??偠灾笛壑械氖澜绮皇菃我坏?,而是二元化的,并且認為這兩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并不是不能并存的。認為那些具體的、現(xiàn)實的、低級的世界之外,還存在抽象的、虛幻的、高級的世界;并且在運動變化之外,還存在一成不變的超時空。因此,對于音樂的論述就出現(xiàn)了神秘的“至樂”、“無聲之樂”、“至和”等本體這些字眼,并且認為音樂還是宇宙的本體中最具體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并與普通的“音樂”和“和諧”一一對比。嵇康在書中體現(xiàn)企圖脫離“?!钡默F(xiàn)實的世界,目的是向他所向往的超越的世界飛升,以此脫離眼前這種物質甚至現(xiàn)實中倫理道德對他的束縛。為了真正達到他所向往的這種境界,逐漸跳出儒家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點,為以后藝術的發(fā)展和對人生的看法埋下伏筆。
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一書中關于具體聲樂的觀點主要從他的本體論和二元論出發(fā),還特別說明:“猶琴瑟之清濁,不在操者之工拙也。心能辨理善譚,而不能令內筲調利,猶瞽者能善其曲度,而不能令器必清和也。器不假妙瞽而良,筲不因慧心而調。然則心之與聲,明為二物。二物誠然,則求情者不留觀于形貌,揆心者不借聽于聲音也。察者欲因聲以知心,不亦外乎?”他認為人的心情與聲音是根本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而且完全可以同時存在。甚至明確提出聲音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人的情感卻是瞬息萬變的,正如本體的世界和具體的世界不相背離,同時存在一樣,這都是合理的。
在書中有著這樣一段關于音樂的本質“和”是與人的哀樂之感情沒有任何關聯(lián)的描述:“五味萬殊,而大同于美;曲變雖眾,亦大同于和。美有甘,和有樂。然隨曲之情,盡乎和域;應美之口,絕于甘境;安得哀樂于其間哉!”“夫會賓盈室,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歡,或慘爾而泣。非進哀于彼,導樂于此也。其音無變于昔,而歡戚并用,斯非吹萬不同邪?夫唯無主于喜怒,亦應無主于哀樂,故歡戚俱見。若資不固之音,含一致之聲,其所發(fā)明,各當其分。則焉能兼御群理,總發(fā)眾情邪?由是言之,聲音以平和為體,而感物無常;心志以所俟為主,應感而發(fā)?!弊掷镄虚g中不難看出嵇康對于音樂之“和”觀點,無論是現(xiàn)實中具體的音樂還是超越本體的抽象的音樂,認為聲音本身是沒有任何情感的,是由作為主體的人的情感活動通過聲音一一表達出來的,尤其體現(xiàn)了音樂的功能和作用,僅僅是人的一種人為精神的寄托。
“和”作為音樂的本質,同樣有著美與不美的區(qū)別,并存在哀樂等感情。嵇康的言論在當時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他提出的“和”作為音樂的本質的主要特征是它本體上的存在,并且這種本體存在的音樂之“和”就是我們真實中的自然,而且自然之“和”又與之前儒家一直強調的“和”是為政治服務的、主要發(fā)揮著社會的功能等觀點是針鋒相對的。
嵇康認為音樂之“和”首先具備自然的種種特性,而且是不能夠具體分析的,其原因就是自然本身是一個本體,是無法分析的。作為具備自然特性的音樂之“和”同樣是無法分析的。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中對于自然之和的觀點不僅涉及音樂本體論,還提及自然本體論的種種問題。認為具有“自然之和的音樂對于作為欣賞者的主體的功能就是讓人感覺興奮或者平靜,使之精神上集中或者注意力分散等。音樂本身的變化及美不美等問題與作為主體的人的哀樂等情感是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奥曇糇援斠陨茞簽橹?,則無關于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后發(fā),則無系于聲音”。順序應該是人首先心中有了悲哀或者高興的感情,而音樂僅僅起著誘導和媒介的作用,讓人的這種情感通過音樂表現(xiàn)出來,卻沒有其他功用。
在嵇康看來,音樂中人的情感和音樂是兩碼事,是不能混為一談的,音樂是一種單純的本體,沒有任何個人情感和內涵在其中。音樂之“和”按照一定的順序,將本體的個人情感與單純的音樂完全分離開來,明確切斷音樂與政教的關聯(lián)。努力將音樂引向審美這條道路上,打破以往儒家文化過度強調音樂對政教的作用等觀點。使藝術本身脫離儒家禮樂條條框框的束縛,突破詩教的局限,終于具有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審美的功能,找到完全獨立于政治壓迫和倫理道德以外的自身的價值所在。雖然當前中國美學史尚對于嵇康的言論貶褒不一,認為他的部分觀點過于片面和夸大,完全抹殺情感和聲音的關聯(lián),但是我們不可否定嵇康的音樂言論對我國音樂美學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尤其在中國文化思想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上,其開創(chuàng)意義和價值不容忽視。
[1]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9.
[2]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3]李重光編.音樂理論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10.
[4]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華書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