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亞菲 余祖華 劉賽寶 李三棟 丁 軻
(1.河南省動物疫病與公共安全院士工作站,河南洛陽 471003;2.河南科技大學宏翔生物飼料實驗室,河南洛陽 471003)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DON)是分布最廣泛的鐮刀霉菌毒素之一,由于其廣泛存在于谷物類飼料中,已經(jīng)成為動物飼料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和動物食用后,可引起嘔吐、腹瀉、流產、癌變和免疫抑制等,具有高度的危害性。農業(yè)部飼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2008年在全國的一些飼料和養(yǎng)殖企業(yè)里采集了7種主要飼料原料(玉米、豆粕、菜粕、棉粕、小麥、麥麩、魚粉)及2種主要配合飼料共計1 018個樣品,嘔吐毒素平均檢出率為95.5%,超標率平均為18.7%,且能量原料玉米和蛋白原料豆粕中毒素含量均較高。因此,飼料行業(yè)急需解決嘔吐毒素等霉菌毒素污染的問題。近年來,生物降解逐漸成為霉菌毒素脫毒的一種新趨勢,可以通過使用酶或者活菌來改變毒素的結構,將毒素轉化成為對動物無毒的物質。目前關于生物降解DON菌株的報道并不多,要獲得具有DON降解能力的菌株,就必須從特定的自然界中采集大量的樣品,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離,然后再從中分離篩選具有高活性的特異性菌株。因此,本研究旨在篩選對嘔吐毒素有較好降解作用的菌株,以便為開發(fā)具有霉菌毒素降解作用的新型生物制劑奠定基礎。
1.1.1 樣品
分別取自河南省洛陽市周邊野外散置的秸稈及下層土壤、瘤胃內容物等樣品,共55份。
1.1.2 主要試劑
嘔吐毒素標準品為Sigma公司產品,純度≥97.0%;嘔吐毒素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華安麥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remix Ex Taq?、pMDl8-T載體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凝膠回收試劑盒購自天根生物有限公司。
1.1.3 主要儀器
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LDZX-50KBS)、酶標儀(Multiskan F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UV-1200),Bio-metro PCR儀。
1.1.4 主要培養(yǎng)基
察氏液體培養(yǎng)基:蔗糖 3%,NaNO30.3%,MgSO4·7H2O 0.05%,KCl 0.05%,F(xiàn)eSO4·7H2O 0.001%,K2HPO40.1%,調pH值7.0~7.2,121℃,高壓滅菌20 min。
察氏固體培養(yǎng)基:蔗糖 3%,NaNO30.3%,MgSO4·7H2O 0.05% ,KCl 0.05% ,F(xiàn)eSO4·7H2O 0.001% ,K2HPO40.1%,瓊脂粉1.5%,調pH值7.0~7.2,121℃,高壓滅菌20 min。無機鹽培養(yǎng)基:(NH4)2SO40.1%,K2HPO4·3H2O 0.6%,KH2PO40.3%,NaCl 0.05%,Mg-SO4·7H2O 0.05%,CaCl20.005%,調 pH 值 7.0~7.2,121℃,高壓滅菌20 min。使用前按照4μg/ml的量添加DON。
1.1.5 引物
參照Shiang N L,等(2006)設計擴增包含真菌rDNA 18 S和28 S的部分區(qū)域和ITS1,5.8 S,ITS2的完整區(qū)域的片段,即rDNA-ITS通用引物ITSl: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
1.2.1 樣品的處理
取1 g秸稈、土壤或1 ml的瘤胃內容物等樣品,分別加入50 ml的滅菌蒸餾水的錐形瓶中,充分混勻。
1.2.2 DON降解菌株的初篩
DON降解菌株的初篩參考文獻描述方法進行,具體如下:取上述混懸液1 ml加入250 ml含有DON的無機鹽培養(yǎng)基中,置28℃恒溫震蕩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 d,然后取1 ml培養(yǎng)后的樣品液再加入另一250 ml含有DON的無機鹽培養(yǎng)基中,再置28℃恒溫震蕩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 d,吸取二次培養(yǎng)后的樣品液200μl涂于含有DON的無機鹽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再置28℃恒溫靜置培養(yǎng)7 d,觀察結果。
1.2.3 DON降解菌株的純化
挑取在含有DON的無機鹽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單菌落,轉接于新的含有DON的無機鹽培養(yǎng)基平板上,如此反復3~4次進行純化,保存能在DON為唯一碳源的初篩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菌株。
1.2.4 DON降解菌株的復篩
取上述篩選、純化的菌株接種察氏液體培養(yǎng)基,于28℃恒溫震蕩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 d,取新鮮菌液按照5 ml/g的接種量接種于粉碎的玉米秸稈中,于28℃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4 d,然后按照嘔吐毒素ELISA檢測試劑盒操作說明測定分離菌株降解玉米秸稈中DON的效果,以篩選具有降解玉米秸稈中DON的菌株。
1.2.5 DON降解菌株的形態(tài)學特征
將上述篩選的菌株進行平板點種或劃線接種于察氏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上,在28℃下培養(yǎng)7 d后觀察菌落形態(tài)、色澤。同時,在察氏培養(yǎng)基上劃線接種線上面插進去滅菌的蓋玻片,等菌落長出來以后,從培養(yǎng)基上直接拔出蓋玻片,輕輕放在中央加有美蘭染色液的潔凈的載玻片上,染色后顯微鏡下觀察觀察孢子和基內菌絲的形態(tài)。
1.2.6 DON降解菌株的rDNA-ITS序列分析
采用參考邱海萍等(2014)的方法提取培養(yǎng)菌株的基因組DNA。用rDNA-ITS通用引物ITSl和ITS4 PCR擴增分離菌株的rDNA-ITS區(qū)域。以25μl體系進行PCR擴增,PCR反應體系包括Premix Ex Taq?12.5μl,上下游引物(20 pmol/μl)各0.5 μl,模板DNA 0.5 μl,超純水11μl。反應程序為:94℃預變性3 min,94℃變性1 min,55 ℃退火45 s,72 ℃延伸90 s,30 個循環(huán),72 ℃延伸10 min,4℃保存。將產物于1%的瓊脂糖凝膠中電泳,并將擴增的與預期大小相符的特異性片段克隆至pMD18-T后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序。將測序結果在GenBank中進行BLAST比對,選取相似性較高的序列,利用MEGA4.0對序列進行系統(tǒng)進化分析,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
將在分離培養(yǎng)基上初步分離出能以DON為唯一碳源的菌株純化后,接種察氏液培養(yǎng)液,然后接種粉碎的玉米秸稈中,于28℃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4 d,用嘔吐毒素ELISA檢測試劑盒測定分離菌株降解玉米秸稈中DON的效果。根據(jù)試劑盒中的標準樣品測得的OD值繪制標準曲線(見圖1),計算經(jīng)初篩分離的菌株降解秸稈中DON的含量。其中菌株Ma-1-4的降解率為46%,具有較強的降解效果(見表1)。
圖1 DON標準品ELISA標準曲線
表1 降解DON菌株復篩結果
圖2 復篩菌株菌落形態(tài)
將菌株Ma-1-4在察氏培養(yǎng)基上進行平板接種,置于28℃下培養(yǎng)7 d,觀察菌落特征。Ma-1-4培養(yǎng)后可見長出菌落為白色,隨菌落的生長,中心出現(xiàn)墨綠色并向上突起。擴展過程中菌落邊緣有一圈白色菌絲,正反顏色不同,正面為墨綠色,背面為淺黃綠色。菌落生長致密,不透明。隨著時間的延長,白色消失,最終為墨綠色(見圖2A、圖2B)。在顯微鏡下可見菌絲無隔膜;分生孢子梗單枝,較長,無足細胞;孢子梗頂端膨大,成帚狀,對稱,生分生孢子串:單個分生孢子為球形或橢圓形(圖3A、圖3B)。根據(jù)Ma-1-4的菌落特征和顯微特征初步鑒定為青霉族,青霉屬。
以菌株Ma1-4基因組DNA為模板,rDNA-ITS通用引物ITSl、ITS4經(jīng)PCR擴增后在1.2%的瓊脂糖凝膠上電泳,結果如圖4所示,在約580 bp處有一明亮的條帶,與預期大小一致。將所擴增的特異性片段克隆至pMD18-T后送往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進行測序。Ma-1-4菌株的rDNA-ITS測序結果表明擴增的片段長度為586 bp。
圖3 復篩菌株顯微鏡下分生孢子形態(tài)
圖4 Ma-1-4菌株rDNA-ITS的PCR
將Ma-1-4菌株的rDNA-ITS序列在GenBank中進行BLAST,發(fā)現(xiàn)與16個青霉菌屬的模式菌株的同源性最高,下載這些菌株的rDNA-ITS序列,并利用MEGA4軟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如圖5所示,Ma-1-4與青霉菌(Penicillium)屬的爾青霉位于同一大分支。因此,綜合以上菌落特征、顯微特征和rDNA-ITS序列的分析,初步確認菌株Ma-1-4為青霉菌屬。
圖5 基于rDNA-ITS構建的系統(tǒng)發(fā)生樹
飼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雖然物理吸附是當前控制飼料霉菌毒素污染的主要途徑,但物理吸附劑常常只對某一種霉菌毒素有較強選擇性,對其他種類的霉菌毒素選擇性不強,并且物理吸附劑還易導致對營養(yǎng)素的吸附,從而可能影響營養(yǎng)素的吸收。生物降解是近年來國內外霉菌毒素脫毒技術方面的一個研究熱點。霉菌毒素的生物降解技術具有安全性高、特異性強的優(yōu)點而被人們寄于厚望。目前生物降解研究較多的是真菌,如木霉、青霉、曲霉等。Matsushima等從動物消化系統(tǒng)中分離獲得了能夠水解單端孢霉烯酯鍵的厭氧菌。Binder等首次從牛瘤胃的富集培養(yǎng)物中分離到一株厭氧優(yōu)桿菌屬細菌,該菌可以在轉化DON和其他單端孢霉烯族毒素,從而部分地減輕飼料中毒素的毒性。Ikunaga等從土壤中分離到一株諾卡氏菌在MM培養(yǎng)基中10d后可以完全降解DON;He等分離到一株能夠氧化DON的塔賓曲霉NJA-1,15d內對 DON的平均降解率為94.4%,但降解產物未知;徐劍宏等利用富集培養(yǎng)的方法,從土壤和麥穗樣品中分離獲得一株徳沃斯氏菌,將該菌添加到小麥飼料中后,飼料中的DON毒素降解率達到75.47%,未明確降解產物結構。本研究從洛陽市周邊采集的土壤樣品中分離到了1株能降解嘔吐毒素的霉菌,其降解率為46%,經(jīng)形態(tài)學和分子生物學初步鑒定其分別為青霉菌屬,但本研究分離的菌株降解DON的能力沒有文獻報道的高,這可能是分離的菌株不同有關。另外,分離到的青霉菌Ma-1-4在降解DON的過程中是否會產生其它的毒素,能否進一步開發(fā)為用于降解飼料原料中的DON發(fā)酵菌株還需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