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原部長吳波的“五子棋局”
北京,萬壽路西街甲11號院4號樓1101室和1103室,這是吳波生前的居所。兩套房子200多平方米,地處市區(qū)西四環(huán)以內(nèi),按照如今的房價,已值千萬元。房改時,吳波不買。晚年,他又兩立遺囑,堅持歸公。這,就是吳波的選擇。
“我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chǎn)留給后代。我和我的老伴兒邸力過世后,這兩單元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痹诿貢陀H屬的見證下,2000年10月9日,94歲高齡的吳波立下遺囑。
吳波會見世界銀行代表團
2003年,老人對去世后房子交公的事放心不下,又將第二份內(nèi)容一致的遺囑寫給時任財政部部長的項懷誠。2005年2月20日,吳波平靜地走完了99年人生。去世3個月后,子女們整理搬走了兩套房內(nèi)的物品,把鑰匙交到財政部。
盡管守著財政部這座“財神廟”,對“公家”的錢,吳波的精打細算卻是出了名的。
困難時期,財政部打算用柵欄圍塊空地種菜。行政司準備花200元建竹籬笆墻,寫報告請吳波批準。吳波卻批示重新計算,看看是竹籬笆墻省錢還是拉鐵絲網(wǎng)省錢。因為能省20元,最后選擇了拉鐵絲網(wǎng)。
曾任其秘書的陳紀祥說,國家每個月給吳老52塊錢的保姆費,他全交了黨費,保姆費則從自己工資里扣。他經(jīng)常給社會捐款。家鄉(xiāng)的人有困難,只要給他寫信,他就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救濟父老鄉(xiāng)親。吳波逝世后,孩子們清點了父母留下的遺產(chǎn):父親的存款是5.1萬元,母親的存款是5.9萬元。除此之外,家里幾乎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
據(jù)財政部退休老干部王韶光回憶,當年吳波每個月都要買一張月票,星期天到醫(yī)院看病都擠公共汽車。有同志勸他說:“您也是國家的高干了,以后還是讓司機送您吧!”吳波的回答是:“誰知道我是高干?我的腦門兒上又沒有寫著‘財政部部長’。”
1980年,為帶頭支持干部年輕化,74歲的吳波做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主動給中央寫報告“讓賢”。據(jù)財政部辦公廳檔案處原處長馮潤來回憶,中央任命吳波為財政部長不到一年,他主動請辭擔任顧問。
項懷誠回憶說,1986年,吳波同志八十大壽。當時國務(wù)委員兼財政部部長王丙乾建議,由他和幾位副部長每人拿點錢,湊份子給吳波同志過生日,但吳老堅決不同意。到了生日那一天,他早早讓司機開車去了西郊,據(jù)說在公園里躲了大半天。
吳波長子吳本寧,自1955年9月起報名去甘南支邊,40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甘肅舟曲縣,直至去世。吳波的老戰(zhàn)友曾想幫他調(diào)到蘭州市,被老人知道后攔住了,他說絕不能用自己的影響為兒子謀好處。
三兒子曾是國家經(jīng)委的一個司長,上世紀80年代國家國有資產(chǎn)管理局成立,組織上根據(jù)工作需要準備安排他擔任副局長。吳波得知后堅決不同意,理由是自己在財政部工作,兒子就不能再到財政部歸口管理的單位工作,最后硬是“否決”了組織的決定。
然而,嚴苛之下,并非無溫情。讓幼子吳本立難忘的是,有一年,他回北京看望父母,吃完飯后,大家都吃蘿卜,父親卻給了他一個“國光”蘋果。他說,父親晚年越發(fā)憐惜兒子們,每次探望父親要走的時候,老人總是送到大門外。
吳波的兒孫中,沒有達官顯貴,有的只是工人、農(nóng)民和普通干部,從他當部長到離休、去世至今,后輩們沒有找財政部的人辦過任何事情,也沒有一個在求職、上學、升職等事情上打過他的旗號。
(摘自《每周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