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洋,李 樑,鄧陳亮
(1.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2.電子科技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4)
足球運動是以腳支配球為主,兩個隊在同一場地內進行攻守對抗的體育運動項目。它是世界上最受人們喜愛、開展最廣泛、影響最大的體育運動項目,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有些國家將足球定義為“國球”。足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國民素質等綜合國力的體現。“停球是指運動員有目的地用身體的合理部位把運行中的球接下來,控制在所需的范圍內,以便更好地銜接下一個技術動作。接球是為下一個動作服務的,接球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下一個動作的順利完成。比賽中來球性質、狀態(tài)不同,所以接球應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動作方法?!蓖G蚣夹g在足球比賽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足球運動的飛速發(fā)展,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比賽中要求運動員能熟練地掌握停球技術,才能適應現代足球運動的需要?,F代足球的場上競爭愈加激烈,比賽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足球場上的一些技術風格也在發(fā)生變化。通過對第20 屆巴西世界杯足球比賽從八強到決賽階段的16 支隊伍的16 場比賽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探討世界頂級足球運動員在最高水平的比賽中停高空球的技術特征,瞻望現代足球發(fā)展趨勢。
本文以2014 年第二十屆巴西世界杯足球比賽八強之爭的16 支隊伍為研究對象,共16 場比賽(包括: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烏拉圭、荷蘭、墨西哥、哥斯達黎加、希臘、法國、尼日利亞、德國、阿爾及利亞、阿根廷、瑞士、比利時、 美國)。
1.2.1 錄像觀察法 仔細觀看2014 年第二十屆巴西世界杯足球比賽從八強到決賽階段的16 支隊伍的16 場比賽錄像。比賽時間包含常規(guī)的90min、加時賽和傷停補時。
1.2.2 對比分析法 將16 支參賽隊的16 場比賽中勝隊與負隊處理高空球的技術統(tǒng)計做對比分析。
2.1.1 德國vs 巴西 北京時間2014 年7月9 日在貝洛奧里藏特球場,東道主巴西隊將和德國隊爭奪進軍決賽的門票。這是一場強者之間的對話,但是比賽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東道主巴西隊以1 : 7 的大比分負于德國戰(zhàn)車引起了世界的嘩然,人們難以接受這個結果。觀看完2 隊的全場比賽視頻,對兩隊做技術統(tǒng)計分析(詳見表1)。
從表1 可以看出,整場比賽出現了31 次高空球。胸部停高空球的次數總計28 次,占90.32%;下肢停高空球次數總計3 次,占9.68%。德國隊胸部停高空球17 次,占54.83%;德國隊下肢停高空球1 次,占3.22%。巴西隊胸部停高空球11次,占35.48%;巴西隊下肢停高空球2 次,占6.46%。統(tǒng)計數據表明,胸部停高空球的比例遠大于下肢停高空球的比例,獲勝隊運用胸部處理高空球的比例大于負隊。下肢處理高空球所占比例甚小。
表1 德國隊與巴西隊停高空球技術統(tǒng)計表
2.1.2 荷蘭vs 阿根廷 北京時間2014年7 月10 日,爭奪決賽門票的荷蘭和阿根廷隊在圣保羅球場展開了激戰(zhàn)。90min的常規(guī)比賽雙方打成了0 : 0 平,比賽進入了加時階段(加時30min,上下半場各15min),結果還是0 : 0。最后不得不進入殘酷的點球大戰(zhàn),最終阿根廷隊以4 : 2 的比分在點球大戰(zhàn)中勝了荷蘭隊進軍決賽,與德國隊爭奪世界杯的大力神杯。觀看完兩隊的全場比賽視頻,對2 隊做技術統(tǒng)計分析,詳見表2。
從表2 可以看出,全場比賽出現了32 次高空球。胸部停高空球的次數總計30 次,占93.74%;下肢停高空球總計2 次,占6.26%。阿根廷隊胸部停高空球19次,占59.37%;阿根廷隊下肢停高空球0 次,占0.0%。荷蘭隊胸部停高空球11次,占34.37%;荷蘭隊下肢停高空球2 次,占6.26%。統(tǒng)計數據表明,胸部停高空球的比例大于下肢停高空球的比例,獲勝隊運用胸部處理高空球的比例大于負隊。下肢處理高空球所占比例甚小。
北京時間2014 年7 月14 日是備受世界矚目的一天,世界杯的決賽在里約熱內盧球場進行。參加決賽的兩只隊伍分別是來自歐洲的德國隊和南美洲的阿根廷隊。這場決賽注定要被載入史冊。2 隊經過90min 的激戰(zhàn)打成了0 : 0 平,雙方把比賽帶入了30min 的加時賽,加時賽的上半場比分仍然是0 : 0,而且場上隊員的體能都到了極限,部分隊員腳已開始抽筋。整個比賽場面顯得很沉悶,現場的球迷也表現得無精打采。大家都認為這場比賽最后會發(fā)點球決勝負。但是在113min,奇跡出現了,德國隊在中場的一次進攻絕殺了梅西率領的阿根廷隊。德國隊從中場把球傳向了左邊的7 號施魏因斯泰格,此時年僅22 歲的中場球員19 號格策在左邊靠近邊線的位置,施魏因斯泰格接球后往左前方帶球,阿根廷有2 名隊員補上去防守施魏因斯泰格。格策與施魏因斯泰格做了一個反向跑位,格策向罰球區(qū)里跑去。施魏因斯泰格在罰球區(qū)外沿從2 名防守隊員之間傳了一個高空球出來,而此時跑上包抄的格策胸部停球后直接一腳凌空抽射把球送入了對方球門。格策頓時成了德意志戰(zhàn)車的英雄,全場的德國球迷一片狂歡,而阿根廷球迷則流出了傷心的淚水。
最終德國戰(zhàn)車在113min 憑借格策的進球1 : 0 戰(zhàn)勝了梅西帶領的阿根廷,捧起了冠軍象征的大力神杯。觀看完2 隊的全場比賽視頻,對2 隊做技術統(tǒng)計分析,詳見表3。
從表3 可以看出,全場比賽出現了37 次高空球。胸部停高空球的次數總計36 次,占97.29%;下肢停高空球總計1 次,占2.71%。德國隊胸部停高空球20 次,占54.05%,下肢停高空球0 次占0.0%。阿根廷隊胸部停高空球16 次,占43.24%;下肢停高空球1 次,占2.71%。統(tǒng)計數據表明,胸部停高空球的比例大于下肢停高空球的比例,獲勝隊運用胸部處理高空球的比例大于負隊。下肢處理高空球所占比例甚小。
現代足球的比賽節(jié)奏日益加快且場上競爭愈加激烈,運動員的技術趨于全面化?,F代足球技術風格產生了改變,隊員在比賽中面對高空球時胸部停高空球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傳統(tǒng)的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逐漸被淡化。
胸部停高空球不需要調整重心,跑動或站立的運動員,在雙腳支撐的情況下用胸部完成停高空球,不影響運動員的下一個技術動作銜接。在雙腳支撐的情況下運動員處理球的選擇性更大,運動員可以直接選擇傳球、過人、射門等?!敖涌厍蚝蟮倪B接傳球在比賽中是運用最多的一種技術,如果接控球技術欠佳,那么就很有可能失掉可貴的戰(zhàn)機,因此隊員在傳球之前迅速選擇好接控球的方向和角度,是捕捉戰(zhàn)機、傳出具有威脅性球的先決條件。接控球后的射門是比賽的主要目的,因為射門是進球和決定勝負的關鍵,所以接控球后的射門技術在比賽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很多的足球比賽中,許多決定勝負的球就是由于接控球后銜接射門技術不過硬,而失去了射門進球的大好機會。特別是在足球比賽日趨激烈的今天,許多射門失誤都是由于接控球技術差造成的。接控球技術作為現代足球技術的特征,已經成為攻擊性極強的技術之一。因為用來銜接傳球、運球突破和射門的接控球技術,已經不僅僅是原地、靜止和緩慢地接好球、控制好球的單一技術動作,只有在激烈的爭奪中把若干不同的技術動作有機地結合和銜接起來,同時完成傳球、運球突破和射門動作,搶占時間和空間,擺脫對手的緊逼,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毙夭客G蛳鄬τ谙轮_或大腿)停球能更合理有效地處理球,其支撐方式未改變,仍是雙腳支撐,更有利于下一個技術動作銜接。
用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需要調整重心。原本跑動或站立的運動員用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必須用一支腳做支撐腳,而用另一只腳去完成停高空球的技術動作。由原來的雙腳支撐變?yōu)榱藛文_支撐,其支撐方式發(fā)生了改變。
胸部停高空球與球的接觸面積相對于下肢(腳或大腿)更大,胸部停高空球時的穩(wěn)定性相對于下肢(腳或大腿)更大。胸部停高空球時球與胸部的接觸面積達到最大,而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與球的接觸面積相對較小。從正常人體解剖學的角度來看,胸部與足球的接觸面積比下肢(腳或大腿)與足球的接觸面積大。足球與身體的接觸面積是足球與身體接觸時的那個球面,球面的面積是恒定不變的,改變的只是球面與身體的接觸大小。飛行的足球碰撞上更大的接觸面積時其停下來的穩(wěn)定性更高。
表2 阿根廷隊與荷蘭隊停高空球技術統(tǒng)計表
表3 德國隊與阿根廷隊停高空球技術統(tǒng)計表
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對球的接觸面積相對于胸部更小,胸部停高空球的穩(wěn)定性相對更好。比賽中用腳部停高空球常用的有3 種方式:腳背內側停球、腳背正面停球及腳背外側停球,但腳背內側停球是運用得最多的。由于腳和球的接觸面積相對于胸部與球的接觸面積來說太小,停球的穩(wěn)定性相對于胸部較差。從正常人體解剖學的角度來看,下肢(腳或大腿)與足球的接觸面積比胸部與足球的接觸面積小。足球與身體的接觸面積是指足球與身體接觸時的那個球面,球面的面積是恒定不變的,改變的只是球面與身體的接觸大小。飛行的足球碰撞上更大的接觸面積時,其停下來的穩(wěn)定性更高。
胸部停高空球可以加快比賽節(jié)奏與速度,這正符合了當今足球比賽快節(jié)奏的發(fā)展趨勢。胸部停高空球不影響運動員的下一個技術動作銜接(雙腳支撐不影響運動員的下一個技術動作銜接),傳統(tǒng)的用腳或大腿停高空球,首先得把球停下來,再銜接下一個技術動作(主要受支撐腳方式的影響,單腳支撐不便于同時做下一個技術動作銜接)?!疤仁健贝笸韧G?,通常也稱之為“迎擊式”大腿停球。這是一個專門用于停高空下落球的方法。在運用這一方法時,當球體由高空下落時,一般是停球者站立在球體的下方,當球體落至胸部高度時,迅速抬起優(yōu)勢腳的大腿迎擊球。當球與大腿的中段部位相觸及時,由于大腿正好給予了球體一個方向相反的力量,球即會稍稍彈跳一點后再下落(當球落于地面時,一般將由腳下的某一部位再進行一次停反彈球)。其實大腿的這一次停球,只是通過或利用“合力為零”的原理,將球原有的下落中的加速度在空中進行了減緩,這樣,當它再次自由落入地面時,由腳下的某一部位進行二次停球。胸部停高空球是一次停球而下肢停高空球需要二次停球,胸部停高空球相比下肢停高空球加快了比賽節(jié)奏。
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相對于胸部停高空球減慢了比賽節(jié)奏,用下肢(腳或大腿)停高空球時多了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疤仁健贝笸韧G?,通常也稱之為“迎擊式”大腿停球。這是一個專門用于停高空下落球的方法。在運用這一方法時,當球體由高空下落時,一般是停球者站立在球體的下方,當球體落至胸部高度時,迅速抬起優(yōu)勢腳的大腿迎擊球。當球與大腿的中段部位相觸及時,由于大腿正好給予了球體一個方向相反的力量,球即會稍稍彈跳一點后再下落(當球落于地面時,一般將由腳下的某一部位再進行一次停反彈球)。其實大腿的這一次停球,只是通過或利用“合力為零”的原理,將球原有的下落中的加速度在空中進行了減緩,這樣,當它再次自由落入地面時,由腳下的某一部位進行二次停球。下肢停高空球存在的二次停球與胸部的一次停高空球相比減慢了比賽節(jié)奏。
世界頂級足球運動員在最高水平的比賽中面對高空球時更多的是運用胸部去停球,而較少運用傳統(tǒng)的下肢(腳或大 腿)去停球。胸部停高空球已成為現代足球停球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 1 ]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足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 2 ] 侯吉林,郎海泉.淺談足球比賽中的接控球技術[ J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76-77.
[ 3 ] 張夢陽.對“抬腿式停球”和“收腿式停 球”技術動作的力學原理分析[ J ].山東體育科技,2008(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