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怡
有一對夫妻是大學同學,結婚前,男的追女的,追得女的沒有去路,終于如愿結婚。生了孩子后,男人有了外遇,妻子和他有了沖突,也出去玩樂。他們把孩子今天扔這個朋友家,明天扔那個朋友家。上小學后,孩子在脖子上掛著鑰匙,自己照顧自己,但學習成績還不錯。大家一度以為,孩子學習好,生活能力強,沒受夫妻瞎鬧的影響。但上高中后,孩子有一天不想上學了。處在離婚邊緣的大人著急了,開始聯(lián)手關心孩子。誰知,孩子冷漠地說,你們別來煩我了,生在你們家,是我最大的不幸……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個例,不具有代表性。但,你可以觀察親友們的婚姻,看看孩子成績優(yōu)秀的,是出自幸福的家庭多,還是不幸福的家庭多?
假裝恩愛,孩子仍會接收負能量
我看過一則新聞調查,一些關系不好的中年夫妻,為了孩子的高考,一直忍著不離婚。高考成績出來后,是中年夫妻離婚潮。很多人評價這樣的父母偉大,為了孩子的前途,可以忍受這么多難熬的歲月。
我不清楚這樣家庭的孩子高考成績如何,但從身心健康的角度看,這是非常不利的。孩子與父母的心是連著的,孩子的直覺是不會被騙的。夫妻假裝恩愛,孩子收到的仍是那些負性能量。要知道,看不見的家庭信息流動是不會騙人的。
有一對夫妻,不能在一起過日子。但是,為了孩子,他們堅持到孩子高考后離婚。他們覺得孩子已經(jīng)長大,可以把離婚的事實告訴孩子。孩子聽到這個消息后,很快就頹廢了,像被打垮了一樣。心理專家認為,這可能成為孩子一個很大的內傷。
我聽過一個講座,是一個19歲的女孩講的。她說,自己從小到大不聽話,不好好學習,打架闖禍惹家長生氣。后來,她學了圣賢文化,自己變好了。她反省過往,哽咽著說,叔叔阿姨們,你們如果有沖突,可以想辦法溝通。你們別離婚,大人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你們永遠也體會不到……在場的很多家長聽得淚流滿面。
父母離異的孩子,多少都有一些較勁的心理,父母之間的裂痕會呈現(xiàn)在孩子的潛意識里。孩子長大了、成家了,會不自覺地復制父母曾經(jīng)的相處模式。而且,孩子失去家園、內心沒有歸依的感受,是很難受的。
很多為了孩子將就的夫妻,以為犧牲很多了,對得起孩子。殊不知,夫妻恩愛的假面具,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一個好的家庭,應該是男剛女柔的。一個好母親能旺子,母親的心態(tài)對孩子影響更大。
父母恩愛的家庭,孩子自然專注
據(jù)我所觀察,夫妻恩愛、互相尊重、孝順老人的家庭,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是能量充足的,走路的姿態(tài)都很自信。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和同學交往都比較敞開,比較不自私,更愿意幫助別人。
為什么說孝順老人的家庭出來的孩子都順利呢?老人是根,父母是樹干,孩子是樹梢。夫妻僅恩愛,不孝順老人,一門心思溺愛孩子,也不好。這是只往樹梢上澆水,用處不大。古人說上孝下廉,你得孝順老人,別整反了。用功用在根上,樹梢自然長得好。
在一個高中家長QQ群里,我看到說話謙虛的家長,都是有修為的家長,夫妻關系和睦。一位家長在QQ群里非常謙虛,有女家長問到他的孩子為什么經(jīng)常考第一時,他都開玩笑地說,問孩子媽媽吧,你們女人交流起來比較方便。再說,是你們把第一讓出來的,我兒子僥幸得第一了……他不僅幽默、謙虛,而且維護妻子的面子,對女家長很有禮貌。他們的孩子,就是綜合素質很不錯的孩子,沒有把學習當成苦事,定得住。這對夫妻,對雙方的老人是真孝順,而不是走走樣子的。老人的心里想什么,他們都去體會,然后努力達成。
有一名家長和我私下交流,說她以前不懂得怎么用力,和老公關系不好,交流很少,兩個人都盯著孩子。后來,她明白了夫妻互動的重要性,努力改變自己爭強好勝的狀態(tài),在家回歸女人如水的本位。她這樣一謙讓,老公愿意回家,也愿意和她交流。孩子有心里話,也愿意和她說。她說,家庭就像一個魚缸,水清不清,關鍵在于女人,她以前壓不住火,總生氣,把水攪渾了,所以孩子經(jīng)常生病。待在渾水里,孩子能舒服么?現(xiàn)在,孩子有了自己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身心健康、快樂。孩子不再擔心爸媽是不是吵架了,吃飯時是不是誰不理誰了。孩子的精力就專注,自然學習效率就高。
家庭和諧,孩子的功課和人生都會順暢
我以前認為,如果夫妻實在過不下去,為孩子硬挺著也是不道德的。如今,我覺得自己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沒有過不好的婚姻,只有不努力的雙方。不要盯著對方,而要努力把本分做好,是妻子就做好妻子該做的事,是丈夫就做好丈夫該做的事。
夫妻之間,不要發(fā)生幾次沖突就想分手了。你們過不下去,那為什么結婚呢?當時肯定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楹?,對方還是那個人,可你看的全是對方的缺點,所以感到受騙,看走眼了。其實,你沒有走眼。人還是那個人,只是你的角度變了。如果你仍然記得經(jīng)常找找對方的優(yōu)點,就不會自打耳光了。
每個孩子都愿意生活在父母的護佑之下。我覺得,剛結婚時,如果你們沒有學會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相處,那盡量先別要孩子。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你們先在生理、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在感情動蕩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心理積壓的負能量越來越大,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不要說為了孩子,你就是為了自己的內在成長,也不要輕易換伴侶。我們于千萬人中遇見這個人,和對方結為夫婦,并且有了孩子,今生我們是有責任和功課的。
一樁好婚姻,決定了家庭的質量、下一代的質量。夫妻互敬互愛是因,孩子身心健康是果。你用真心對待對方,換來的就是真心,夫妻真正互愛,是孩子最好的“輔導班”,孩子的功課和人生都會很順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