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益
[誤區(qū)一]“語用”忽視了文本語言表達形式
以二下《學棋》一課中“專心致志”詞語教學為例:
師:一個學生學得怎么樣呢?
生:(讀第2自然段)我讀出了一個學生學棋時的專心致志。
師:(出示“專心致志”)誰再讀讀這個詞?(生讀)
師:怎么記住“致”字?
生:用加法,左邊是至,右邊是反文旁。
師:生活中你曾經(jīng)專心致志地做過什么?
生:我專心致志地畫畫、寫字、彈琴等。
(生齊讀第2自然段第二句)
低年級是詞語教學的重要階段,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感受詞語意思,把握詞語理解的方法,靈活運用詞語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對于“專心致志”一詞的教學,引導學生經(jīng)歷了從讀詞、認詞到運用的過程,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中運用這個詞語,但是仔細體會,發(fā)現(xiàn)對于這個詞語的運用,學生脫離了具體的文本語言表達形式,那就是后半句是對于“專心致志”的具體說明,教師教學時忽略了,因此,學生在造句時也是籠統(tǒng)地表達,未能很好地運用文中的語言范式。
【矯正一】“語用”要關注文本語言的表達形式
仍以二下《學棋》一文中“專心致志”詞語教學為例:
師:一個學生學得怎么樣呢?
生:(讀第2自然段)我讀出了一個學生學棋時的專心致志。
師:(出示“專心致志”)誰再讀讀這個詞?(生讀)
師:怎么記住“致”字?
生:用加法,左邊是至,右邊是反文旁。
師:文中的一個學生是如何專心致志學棋的?
生:他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
師:那另一個學生為什么會走神了呢?
生:他一邊聽,一邊在想天鵝,還想拈弓搭箭射天鵝呢。
生:他學棋時三心二意。
師:所以,只有一心一意地做事,才能說是“專心致志”。
師:生活中你專心致志地做過什么事嗎?
生:我專心致志地畫畫、寫字、彈琴等。
師:誰能學著書上的句式,通過具體的表現(xiàn),用“專心致志”來說一段話,好嗎?
生:星期六,我在少年宮專心致志地學寫字,我一邊聽,一邊觀察字形結構和老師的示范。
生:星期天,我在家專心致志地寫作業(yè),一邊做,一邊想,連媽媽叫我吃飯也沒聽見。(生齊讀第2自然段第二句)
語文學科在文本方面與其它學科最主要的區(qū)別,就是讓學生認識并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是怎樣通過語言形式來表達的。以上“專心致志”的詞語教學,較之前案例更加扎實,除了讀準字音,認清“致”和“專”的字形,教師還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結構和語言表達形式,即感受文中一位學生專心致志學棋的具體表現(xiàn),了解第二句的后半部分是對專心致志的補充說明,并在與另一位學生學棋態(tài)度的對比中,深化對“專心致志”的理解。運用時,先簡單結合生活,說說專心致志地做過什么,然后學習文本語言表達形式,說出專心致志的具體表現(xiàn)。這樣的詞語教學比較扎實,從學生學習到運用的過程,教師有較細致的鋪墊,使學生對“專心致志”這一詞語的理解比較深刻,運用得法。
[誤區(qū)二]“語用”忽略了情感體驗
以蘇教版三下寓言故事《揠苗助長》教學為例:
閱讀教學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看看從哪些詞語、句中可以看出農(nóng)夫非常著急?用橫線畫出來。(生讀、勾畫)
師: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他十分焦急?
生:他天天到田邊去看。他每天都去,說明心里很急。
生:是呀!每天都去,多急呀!
生: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
師:禾苗真的沒有長高嗎?
生:不是。
師:為什么農(nóng)夫感覺不到呢?
生:因為禾苗長得很慢,他天天去看,是看不出禾苗長高的。
生: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從動作說明他心里很急。
師:同學們找的這些句子,都體現(xiàn)了農(nóng)夫焦急的心情,讓我們連起來讀讀,讀出他此時的心情。(生讀)
以上教學,教師抓住課文第1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焦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讀,但這種細讀停留在對靜態(tài)的、孤立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句法——語義學的形式化分析,只是在抽象的層面上感知語言,對言語實踐的幫助較為有限。那些依靠文本進行的字詞句的語言訓練脫離了情感體驗,也留不下多少痕跡,“語用”顯得干巴巴、無生命活力。
【矯正二】語用要情意共融
以蘇教版三下寓言故事《揠苗助長》一課教學為例:
師: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讀到“他天天到田邊去看”,好像看到農(nóng)夫天蒙蒙亮他就去看禾苗了。
生:我仿佛看到他早晨去看,中午去看,傍晚還去看禾苗。
生:讀到“巴望”,我好像看到農(nóng)夫天天盯著禾苗看,有一種望眼欲穿的樣子。
師:你們聽到農(nóng)夫對禾苗說了些什么嗎?
生:他說,禾苗呀禾苗,你怎么長得這么慢呀,我都急壞了。
師:農(nóng)夫的樣子、動作都被我們看到了,他說的話也被我們聽到了,那他的心情怎樣?
生:就是很急,迫不及待。
生:我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心急如焚”。
師:和老師一起寫這個“焦”字,你覺得“焦”的四個點像什么?
生:像農(nóng)夫因為著急,頭上流下的汗。
生:四個點像農(nóng)夫的腳,上面像田里的禾苗,農(nóng)夫一直圍著禾苗轉。
生:像火燒在農(nóng)夫的心里,非常急!
師:請你們讀出農(nóng)夫此時的心情。(生齊讀)
同樣的文本,這位教師的教學讓我們看到了畫面,聽到了故事。教師引導學生自讀第1自然段后,扣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農(nóng)夫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學生通過想象、體驗,獲得了情感體驗,從而激活了文本語言,學生在不斷地關注文本中,提高了語言質量,生動的交流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農(nóng)夫急切的心情。此時,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僅僅屬于認知、理性的范疇,它已經(jīng)擴展到情感和人格領域,語用實現(xiàn)了情意共融。
[誤區(qū)三]“語用”脫離了真實的情境
以五下《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教學為例:
師:課文中是怎樣介紹胡夫金字塔的?(生讀文)
(師提供句式: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 。
生: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樓房那么高。
生:胡夫金字塔高146米,相當于很多棵參天大樹疊在一起。
以上教學片段,教師看似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了交流的情境,但是情境單一,學生不感興趣,交流千篇一律,只是單調地圍繞教師提供的句式進行表達,而且表達模糊,學生對于146米的高度沒有概念,沒有進入真正的情境。因此,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落腳點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才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深化理解,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矯正三】“語用”要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的情境
以五下《埃及的金字塔》一文 教學為例:
師:怎樣向三年級學生介紹胡夫金字塔?(生讀文)
師:146米有多高?
生:接近天空。
師:太模糊,三年級的學生肯定還不明白。
師:(出示溧陽市政府大樓)這個大家比較熟悉,溧陽市政府大樓大約有36米高,大家對照一下。
生:胡夫金字塔的高度相當于4個溧陽市政府大樓那么高。
生:胡夫金字塔的高度有100多個三年級小朋友疊加起來的高度。
生:胡夫金字塔的高度相當于100個1.46米的三年級小朋友加起來的身高。
語境是言語實踐活動賴以發(fā)生和進行的前提條件,語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現(xiàn)實話題,教學語境化是言語實踐活動的必然要求。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為引導學生理解胡夫金字塔的高度,通過舉例和說明方法加深對胡夫金字塔高度的認識。首先創(chuàng)設了幫助三年級學生解決問題的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接著出示學生都比較熟悉的溧陽市政府大樓圖,創(chuàng)設了熟悉的圖片情境,然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其它熟悉的事物進行比照表達,相對于之前的教學來說,學生表達的熱情更高,表達更為清晰,在言語實踐中,深化了對知識和說明方法的理解。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qū)泰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