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秀麗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重要目標。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中,1—2年級安排認識常用漢字1800個,占小學階段識字量的50%。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使識字教學從枯燥乏味走向活潑生動,讓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有效,這是低段語文組老師一直以來的追求。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課程;閱讀、識字;探討
一、識字是閱讀的前提,大量識字推動閱讀
一年級學生入校,最讓人困惑的就是學生的識字量太少,做什么題目都要老師讀通了,讀懂了才能開始做。要記錄什么事情、要求,也只能以字和拼音混合出現(xiàn)的形式勉強完成。有時拼音中多了字母或是抄錯了,就變成誰也看不懂的“亂碼”了。每次練習中,花在指導識字、理解題意上的時間就占去了整個練習的三分之一,故而提高學生的識字量成了一年級老師急需解決的“當務之急”。
為此,我們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高效識字、主動識字
(一)20分鐘課堂上巧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高效識字
1.形象思維添樂趣
低年級學生正是形象思維的最佳時期,他們的求知欲強烈、想象力豐富。開始教生字時我有意識地把一些生字編成謎語,故事講給他們聽。學生聽了之后很感興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記住了。之后,我便鼓勵他們自己來給生字編編謎語,講講故事。小學生的情緒更高漲,有的學生編得謎語相當出色,如,學習“春”字時,編出了謎語“三人看日落”。效果相當不錯,
2.體態(tài)動作巧記憶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時候,用肢體動作演示不僅能使孩子理解字義,還能幫助他們記住字形。如學習“看”時,可以一邊請學生上臺表演孫悟空往遠處看的動作,一邊引導學生觀察他是怎么看的。通過觀察讓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變形和“目”組成的。
3.自主識字記憶深
傳統(tǒng)教學往往采取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識字教學也同樣如此:教師先出示某個字,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字哪里容易出錯,應該注意些什么。這樣,學生就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即使當時記住了,也很容易遺忘,因為他沒有能動地去自主識記。授之以魚,只供他餐;授之以漁,終生受益。由于年齡和心理特點獨特,學生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學習方式,也會尋找符合自己個性的識字方法,而這些學習方式一旦被鼓勵和激發(fā),就會變成學生可貴的學習動力,成為方法性的資源,這些方式方法不僅不會遺忘,反而會隨著時間的增加不斷得到熟練和提高。因此,我在教學中,逐步教給學生正確的學法,先扶后放,嘗試讓學生輪流做小老師,讓他們自覺思考、自己說話、自主地學。
(二)10分鐘《主題讀寫》讓學生與課本生字再見面
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入學兩個月以后,同學們對漢語拼音已經(jīng)初步掌握,此時可以讓學生們先看一些帶有拼音的小故事,小兒歌,盡可能地擴大閱讀范圍,提早閱讀,廣泛閱讀,在211課堂模式下,我們在《主題讀寫資料》中搜集了大量的帶有拼音的故事或者兒歌,讓學生在合轍押韻的韻文中進行誦讀,兒歌內(nèi)容不僅與本課的課外知識息息相關,而且還要用上本課的生字,使學生在閱讀中增長課外知識的同時,也與本課生字反復見面,實現(xiàn)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相結合,形成“越讀越識”,“越識越讀”的良好循環(huán)。
二、閱讀是識字的途徑,在閱讀中增加識字量
識字過程的樂趣在更深層面上引發(fā)了孩子們對閱讀的濃厚興趣。為識字開展的閱讀活動,把生字的認識、鞏固過程由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即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讀書角的成立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校園讀書氛圍
我們每個實驗班在一年級孩子們剛剛入學遍迅速成立了圖書角,并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精選了上百本圖書,繪本故事占據(jù)了80%以上,打開一本本圖文并茂、色彩鮮亮的繪本書,同學們臉上那驚訝,幸福的表情顯而易見,確實,繪本以它精美的圖片、動人的故事、淺顯的文字、獨特的意境,帶給了學生直接的感官體驗,深受孩子們喜愛。借助有趣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記憶生字,在識字的基礎上,閱讀更多的故事,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二)多種讀書方式使學生愛上讀書
一年級孩子的識字量有限,開始,他們只專注里面的圖畫,不會閱讀,閱讀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能否從心底接受繪本,愛上閱讀。怎樣讓他們喜歡閱讀,讓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文字上來,是當時函待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
為此,我們嘗試了多種讀書方式:
(1)通過博客指導家長親子共讀。
(2)結合學校開展的“經(jīng)典誦讀”、“文化傳統(tǒng)教育”、晨讀、午休前時間教師導讀。
(3)閱讀課上小組分享讀。
以上閱讀方式可以讓孩子的閱讀擁有輕松的氛圍。當孩子坐在媽媽的膝上,身體被溫暖的雙臂環(huán)抱著,小腦袋依偎在媽媽的懷中,頭頂時不時感受著媽媽讀書時的氣息,孩子們在愛的享受中讀書認字。
(三)讀書卡的填寫使學生讀有所獲
孩子們在顏色鮮艷的卡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精美圖案,如蜜蜂,蝴蝶,蘋果,大樹等,然后再填好自己的書名、作者、自己喜歡的人物、詞語,喜歡的簡單的一兩句話。這些讀書卡制作精美,孩子們把她們貼在自己的小房間和教室的墻上作為裝飾,貼讀書卡的這些地方,成為了家庭、學校孩子們欣賞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的孩子讀書很多,填寫了許多張讀書卡并保存了下來,干脆自己弄了一本讀書專集,起名叫《我的讀書大本營》、《遨游書海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我》等。制作讀書卡的過程成為了孩子們主動識字與認字的過程。
總之,多識字又促進了閱讀,讓閱讀成為了快樂,所以說識字是閱讀的基礎,而閱讀又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拓展了識字的空間。學生在讀書中識字,享受到了讀書的愉悅、體會到了識字的快樂。所以說它們相輔相成,相互推進,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珍琳.閱讀、識字兩不誤——第二課時以隨文識字為重點的閱讀教學課例研究.《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年23期
[2]羅純.識字·閱讀·識字--快樂高效識字閱讀的新探索.《新課程·小學》,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