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留芳
摘 要:運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理論對古詩英譯的研究很少,本文將依據(jù)韓禮德的功能語法為指導,嘗試對唐詩《山行》原文以及它的三個英譯文進行語篇功能主位結(jié)構(gòu)對比分析,從而檢驗功能語言學在翻譯研究和語篇分析的可操作性和運用性。
關(guān)鍵詞:語篇功能;主位結(jié)構(gòu);古詩英譯;《山行》
本文嘗試從屬于語篇功能的三個系統(tǒng)----主位—述位系統(tǒng)(Theme-Rheme)即主位結(jié)構(gòu),已知信息--新信息(Given-New)以及銜接系統(tǒng)(Cohesion)之一的主位結(jié)構(gòu)理論來分析評價《山行》,從而可以探究功能語法對語篇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以及功能語法所堅持的翻譯等效原則即原文與譯文在意義上的對等。
一、主位結(jié)構(gòu)
“主位”、“述位”的研究始于布拉格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馬太休斯。主位是話語的出發(fā)點,述位是信息中心所在的地方。述位的結(jié)構(gòu)復雜,韓禮德把它分為“單項主位”(simple Theme), “復項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項主位”(clause Theme)三種,而由于句項主位通常只包括經(jīng)驗成分,因而實質(zhì)上也是單項主位。從小句的開頭研究,區(qū)分主位種類的規(guī)律大致如下:句中大都有經(jīng)驗成分(部分省略句、祈使句、小句等除外);如果只有經(jīng)驗成分,那么該小句的主位就是單項主位;如果除了經(jīng)驗成分外,還包括語篇意義或人際意義的成分,那么該小句的主位就是復項主位。如果句中三種成分同時出現(xiàn)構(gòu)成小句的主位,那么它們的順序一般為語篇成分—人際成分—經(jīng)驗成分,經(jīng)驗成分總在最后位置。須要注意的是,經(jīng)驗成分指的是“主題”(topical)成分。這個成分又可被稱為主題主位(topical Theme),相當于主題—述題 (topic--comment)這對術(shù)語中的主題。另外還有一些情況,比如主位是詞組或短語復合體時仍屬于單項主位,謂語主位,主位與語氣的關(guān)系,以及從屬句、省略句、祈使句的主位等可以參照韓禮德(1994)、胡壯麟 朱永生 張德祿 李戰(zhàn)子(2005)、黃國文(2002a)。
語篇成分、人際成分、經(jīng)驗成分分別對應了語篇功能,人際功能以及經(jīng)驗功能這三大元功能。下面是三大元功能所對應的具體的主位成分:
二、原文與譯文語篇功能主位結(jié)構(gòu)對比分析
1.關(guān)于原文語篇。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主又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的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chuàng)造氣氛,其鋪墊和烘托作用。詩人寄情于景,寄情于詩,不但渲染了楓葉外形的美,更賦予它一種精神上的美---頑強的生命力和傲霜斗寒的性格。
2.原文與三個英譯文主位結(jié)構(gòu)對比分析。三個英譯文分別為R.Kotewell &N.Smith譯, 翁顯良譯, 卓振英譯。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將簡寫成R譯,翁譯,卓譯。
句一:
遠上寒山 石徑斜
主位 述位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陳述句,描寫的是一條小路蜿蜒地伸向充滿秋色的山巒,其中副詞短語“遠上寒山”是該句的標記主位,“遠”、“上”分別對山的距離和高度加以描寫,“寒”字點明深秋時節(jié),“石徑斜”是該句的述位,“斜”字與“上”呼應,寫出了高緩的山勢。乍一看,該句似乎沒有謂語,其實該句是一個存在意義的關(guān)系句,即遠上的寒山上“有”斜石徑。
譯文:
R譯:
After I climb the chill mountains steep stone path
連接成分 主題 述位
主位
翁譯:
Off the road runs a narrow stone path, winding, climbing
主題 述位
主位
卓譯:
A stony path is meandering high up the chilly mount
主題 述位
主位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翁的譯文外,R和卓似乎都沒有采用副詞短語作標記主位實現(xiàn)與原文的對等。但是,具體分析翁的譯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沒有把“遠上寒山”作非標記主位,并且漏譯了“遠上寒山”,同時把“上”理解成爬山(climbing)。R采用了復合主位的形式,顯然與原文不一致并且與翁一樣把“上”字理解錯誤。卓雖然用名詞短語做非標記主位,把“遠上寒山”譯作述位,但其譯文更接近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癿eandering”體現(xiàn)了石徑的蜿蜒,“high up”則很好得表達了山的“遠”與“上”。如果將他的譯文改成“High up the chilly mount is meandering a stony path.”就更能體現(xiàn)原文與譯文在語義和形式上的對等。
句二:
白云深處 有人家
主位 述位
該句與第一句一樣是一個陳述句,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墻。其中“白云深處”是副詞段語作標記主位,“有人家”是述位。這里“人家”與上文“石徑”照應,把兩種景物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譯文:
R譯:
Deep in the white house there are homes of men
主題 述位
主位
翁譯:
vanishing into the cloudy heights where perch a few tiny cottages.endprint
述位
卓譯:
Where ? homes are silhouetted gainst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結(jié)構(gòu)成分 主題成分 述位2
主位2
述位1
(該句是第一句的句項述位,為了進一步分析,這里把該句記為“述位1”)
譯文中,R以副詞短語作標記主位,相比其他譯者,雖用語簡單,但在語義和形式上與原文對等。翁和卓都將詩的前兩句譯成復合句,因此兩者的譯文第一句都是句項主位,第二句都是句項述位。其中翁將第二句譯成非限定性從句(non-finite clause), 是對上一句的擴展(expansion),從而詳細地描寫石徑,而原文第二句主要是為了引入“白云”、“人家”這兩種意象,因此此句譯文在意義上與原文不符。在卓的譯文中,第二句是WH-關(guān)系詞引導的限定性從句(finite-clause),是對前一句的增強(enhancement),描寫山周圍的環(huán)境,從而引入“家”、“白云”這兩個意象。但是,卓并沒有將“白云深處”譯成該小句的主題主位,而是譯成了該句的述位,用關(guān)系詞Where 與家(home)一道形成該小句的復項主位,是非標記性主位,因而違背了形式對等的原則。如果譯成“Where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silhouetted against homes”更妥。另外,此句在詞匯上更勝一籌,如“silhouette”一詞將原詩所要表現(xiàn)的山高景物若隱若現(xiàn)的意象表達得淋漓精致。
句三:
(我) 停車坐愛楓林晚
(主位) ? ? 述位
此句是一個省略主語的陳述句,因而沒有主題主位,只有述位。該句鮮明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楓葉的喜愛,前文“山”、“石徑”、“白云”、“人家”都不為作者所動,而唯有這楓林晚景撥動了詩人的心弦,詩人竟然顧不得驅(qū)車趕路,停下車來欣賞。
譯文:
R譯:
I stop my ?carriage and I sit to admire the maple grove at nightfall
主題 述位2 結(jié)構(gòu)成分 主題 述位3
主位2 主位3
主位1
翁譯:
Here I pull up my carriage, entranced
主題
主位 述位
卓譯:
Attracted by th maples my carriage to halt I bring
述位
可以看出,三者都把原文省略的主語“我”翻譯了出來,這顯然與原文的形式相悖。R將后兩句譯成了復合小句,并且把第三句單獨譯成了從屬擴展句,作句項主位,與原文不一致。而且R也將原文中的“坐”錯誤理解成動詞坐下來的“坐”,不符合原文“坐”所表達的“原因”之意。翁將副詞“Here”譯作句子的標記主位,把原文的“坐”的意思漏譯了,因此該譯文不符合翻譯對等原則。卓將第三句譯成非限定句,由于該句前沒有連詞或介詞作結(jié)構(gòu)主位,沒有主語作主題主位,因而只有述位,相比R和翁的翻譯,卓的這句翻譯更符合原文。
句四:
霜葉 紅于二月花
主題 述位
主位
第四句也是陳述句,以名詞短語“霜葉”作非標記主題主位,“紅于二月花”作述位。該句道出了作者喜愛這楓葉晚景的原因。不難看出,全詩前三句處于陪襯地位,此句為全詩的中心。其中寫景抒情,喚起人們吩咐的聯(lián)想,不僅使人感到一種美的享受,也給人一種精神上的振奮。
從三者的譯文可以看出,除了翁將“山”作非標記主題主位外,R和卓都與原文形式一致,以“霜葉”作非標記主題主位。所不同的是,R將最后一句譯成第三的從屬小句,形成第三句的句項述位,從而來解釋作者“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原因。該從屬小句是一個復項主位,其中關(guān)系詞“whose”是結(jié)構(gòu)成分,“frozen leaves”是主題主位,兩者形成該句的非標記主位。卓將最后兩句譯成具有并列關(guān)系的復合小句,第四句是第三局的擴展(expansion),從而解釋原因。但在詞匯方面,卓用“brighter”來表達比較之意,較好地再現(xiàn)了所要傳達的意境。結(jié)合第三句的翻譯,卓的譯文更加簡練,形式與意義與原文更貼切。另外,漢語“二月”已是春暖花開,英文“February”尚在冬季,譯者們避開了字面而作,可謂巧妙。
三、結(jié)語
本文主要是從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功能語篇主位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分析杜牧的詩歌《山行》以及它的三個英譯文。通過上述的分析,譯文的結(jié)構(gòu)與原文越接近,就能越忠實地表達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因此,卓的翻譯在形式與意義上要比其它兩種譯文更貼切,更忠實于原文。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有關(guān)知識和翻譯兩者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看到了系統(tǒng)功能語法分析語篇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站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黃國文,辛志英編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endprint
述位
卓譯:
Where ? homes are silhouetted gainst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結(jié)構(gòu)成分 主題成分 述位2
主位2
述位1
(該句是第一句的句項述位,為了進一步分析,這里把該句記為“述位1”)
譯文中,R以副詞短語作標記主位,相比其他譯者,雖用語簡單,但在語義和形式上與原文對等。翁和卓都將詩的前兩句譯成復合句,因此兩者的譯文第一句都是句項主位,第二句都是句項述位。其中翁將第二句譯成非限定性從句(non-finite clause), 是對上一句的擴展(expansion),從而詳細地描寫石徑,而原文第二句主要是為了引入“白云”、“人家”這兩種意象,因此此句譯文在意義上與原文不符。在卓的譯文中,第二句是WH-關(guān)系詞引導的限定性從句(finite-clause),是對前一句的增強(enhancement),描寫山周圍的環(huán)境,從而引入“家”、“白云”這兩個意象。但是,卓并沒有將“白云深處”譯成該小句的主題主位,而是譯成了該句的述位,用關(guān)系詞Where 與家(home)一道形成該小句的復項主位,是非標記性主位,因而違背了形式對等的原則。如果譯成“Where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silhouetted against homes”更妥。另外,此句在詞匯上更勝一籌,如“silhouette”一詞將原詩所要表現(xiàn)的山高景物若隱若現(xiàn)的意象表達得淋漓精致。
句三:
(我) 停車坐愛楓林晚
(主位) ? ? 述位
此句是一個省略主語的陳述句,因而沒有主題主位,只有述位。該句鮮明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楓葉的喜愛,前文“山”、“石徑”、“白云”、“人家”都不為作者所動,而唯有這楓林晚景撥動了詩人的心弦,詩人竟然顧不得驅(qū)車趕路,停下車來欣賞。
譯文:
R譯:
I stop my ?carriage and I sit to admire the maple grove at nightfall
主題 述位2 結(jié)構(gòu)成分 主題 述位3
主位2 主位3
主位1
翁譯:
Here I pull up my carriage, entranced
主題
主位 述位
卓譯:
Attracted by th maples my carriage to halt I bring
述位
可以看出,三者都把原文省略的主語“我”翻譯了出來,這顯然與原文的形式相悖。R將后兩句譯成了復合小句,并且把第三句單獨譯成了從屬擴展句,作句項主位,與原文不一致。而且R也將原文中的“坐”錯誤理解成動詞坐下來的“坐”,不符合原文“坐”所表達的“原因”之意。翁將副詞“Here”譯作句子的標記主位,把原文的“坐”的意思漏譯了,因此該譯文不符合翻譯對等原則。卓將第三句譯成非限定句,由于該句前沒有連詞或介詞作結(jié)構(gòu)主位,沒有主語作主題主位,因而只有述位,相比R和翁的翻譯,卓的這句翻譯更符合原文。
句四:
霜葉 紅于二月花
主題 述位
主位
第四句也是陳述句,以名詞短語“霜葉”作非標記主題主位,“紅于二月花”作述位。該句道出了作者喜愛這楓葉晚景的原因。不難看出,全詩前三句處于陪襯地位,此句為全詩的中心。其中寫景抒情,喚起人們吩咐的聯(lián)想,不僅使人感到一種美的享受,也給人一種精神上的振奮。
從三者的譯文可以看出,除了翁將“山”作非標記主題主位外,R和卓都與原文形式一致,以“霜葉”作非標記主題主位。所不同的是,R將最后一句譯成第三的從屬小句,形成第三句的句項述位,從而來解釋作者“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原因。該從屬小句是一個復項主位,其中關(guān)系詞“whose”是結(jié)構(gòu)成分,“frozen leaves”是主題主位,兩者形成該句的非標記主位。卓將最后兩句譯成具有并列關(guān)系的復合小句,第四句是第三局的擴展(expansion),從而解釋原因。但在詞匯方面,卓用“brighter”來表達比較之意,較好地再現(xiàn)了所要傳達的意境。結(jié)合第三句的翻譯,卓的譯文更加簡練,形式與意義與原文更貼切。另外,漢語“二月”已是春暖花開,英文“February”尚在冬季,譯者們避開了字面而作,可謂巧妙。
三、結(jié)語
本文主要是從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功能語篇主位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分析杜牧的詩歌《山行》以及它的三個英譯文。通過上述的分析,譯文的結(jié)構(gòu)與原文越接近,就能越忠實地表達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因此,卓的翻譯在形式與意義上要比其它兩種譯文更貼切,更忠實于原文。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有關(guān)知識和翻譯兩者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看到了系統(tǒng)功能語法分析語篇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站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黃國文,辛志英編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endprint
述位
卓譯:
Where ? homes are silhouetted gainst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結(jié)構(gòu)成分 主題成分 述位2
主位2
述位1
(該句是第一句的句項述位,為了進一步分析,這里把該句記為“述位1”)
譯文中,R以副詞短語作標記主位,相比其他譯者,雖用語簡單,但在語義和形式上與原文對等。翁和卓都將詩的前兩句譯成復合句,因此兩者的譯文第一句都是句項主位,第二句都是句項述位。其中翁將第二句譯成非限定性從句(non-finite clause), 是對上一句的擴展(expansion),從而詳細地描寫石徑,而原文第二句主要是為了引入“白云”、“人家”這兩種意象,因此此句譯文在意義上與原文不符。在卓的譯文中,第二句是WH-關(guān)系詞引導的限定性從句(finite-clause),是對前一句的增強(enhancement),描寫山周圍的環(huán)境,從而引入“家”、“白云”這兩個意象。但是,卓并沒有將“白云深處”譯成該小句的主題主位,而是譯成了該句的述位,用關(guān)系詞Where 與家(home)一道形成該小句的復項主位,是非標記性主位,因而違背了形式對等的原則。如果譯成“Where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silhouetted against homes”更妥。另外,此句在詞匯上更勝一籌,如“silhouette”一詞將原詩所要表現(xiàn)的山高景物若隱若現(xiàn)的意象表達得淋漓精致。
句三:
(我) 停車坐愛楓林晚
(主位) ? ? 述位
此句是一個省略主語的陳述句,因而沒有主題主位,只有述位。該句鮮明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楓葉的喜愛,前文“山”、“石徑”、“白云”、“人家”都不為作者所動,而唯有這楓林晚景撥動了詩人的心弦,詩人竟然顧不得驅(qū)車趕路,停下車來欣賞。
譯文:
R譯:
I stop my ?carriage and I sit to admire the maple grove at nightfall
主題 述位2 結(jié)構(gòu)成分 主題 述位3
主位2 主位3
主位1
翁譯:
Here I pull up my carriage, entranced
主題
主位 述位
卓譯:
Attracted by th maples my carriage to halt I bring
述位
可以看出,三者都把原文省略的主語“我”翻譯了出來,這顯然與原文的形式相悖。R將后兩句譯成了復合小句,并且把第三句單獨譯成了從屬擴展句,作句項主位,與原文不一致。而且R也將原文中的“坐”錯誤理解成動詞坐下來的“坐”,不符合原文“坐”所表達的“原因”之意。翁將副詞“Here”譯作句子的標記主位,把原文的“坐”的意思漏譯了,因此該譯文不符合翻譯對等原則。卓將第三句譯成非限定句,由于該句前沒有連詞或介詞作結(jié)構(gòu)主位,沒有主語作主題主位,因而只有述位,相比R和翁的翻譯,卓的這句翻譯更符合原文。
句四:
霜葉 紅于二月花
主題 述位
主位
第四句也是陳述句,以名詞短語“霜葉”作非標記主題主位,“紅于二月花”作述位。該句道出了作者喜愛這楓葉晚景的原因。不難看出,全詩前三句處于陪襯地位,此句為全詩的中心。其中寫景抒情,喚起人們吩咐的聯(lián)想,不僅使人感到一種美的享受,也給人一種精神上的振奮。
從三者的譯文可以看出,除了翁將“山”作非標記主題主位外,R和卓都與原文形式一致,以“霜葉”作非標記主題主位。所不同的是,R將最后一句譯成第三的從屬小句,形成第三句的句項述位,從而來解釋作者“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原因。該從屬小句是一個復項主位,其中關(guān)系詞“whose”是結(jié)構(gòu)成分,“frozen leaves”是主題主位,兩者形成該句的非標記主位。卓將最后兩句譯成具有并列關(guān)系的復合小句,第四句是第三局的擴展(expansion),從而解釋原因。但在詞匯方面,卓用“brighter”來表達比較之意,較好地再現(xiàn)了所要傳達的意境。結(jié)合第三句的翻譯,卓的譯文更加簡練,形式與意義與原文更貼切。另外,漢語“二月”已是春暖花開,英文“February”尚在冬季,譯者們避開了字面而作,可謂巧妙。
三、結(jié)語
本文主要是從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功能語篇主位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分析杜牧的詩歌《山行》以及它的三個英譯文。通過上述的分析,譯文的結(jié)構(gòu)與原文越接近,就能越忠實地表達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因此,卓的翻譯在形式與意義上要比其它兩種譯文更貼切,更忠實于原文。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有關(guān)知識和翻譯兩者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看到了系統(tǒng)功能語法分析語篇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站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黃國文,辛志英編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