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向軍
同煤集團力泰裝備公司是綜采液壓支架專業(yè)大修廠家,在日常生產(chǎn)中常會遇到相當數(shù)量的板料需要折彎成一定角度、曲率和形狀的零件。但由于該公司各種產(chǎn)品無法形成批量,造成85%以上的零件為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勞動生產(chǎn)率低,勞動強度大。因此研究設計制作了板料彎曲的工裝設備。
通常彎曲工藝在沖床上用彎曲模進行彎凸,但在生產(chǎn)批量不大的情況下,模具的設計制造需要沖壓設備且費用較大。在沒有現(xiàn)成設備的情況下,鉗工使用夾具,利用沖壓模具在壓力機上使板料彎曲,從而獲得所需的外形尺寸和性能要求的機械零件。具體要求如下:
(1)彎曲工件的工藝性是指彎曲件的材料性能、形狀、尺寸、精度要求及技術條件等是否滿足彎曲加工的工藝要求,是否具有良好的彎曲成形條件。要想提高彎曲工件的質量,減少廢品率,降低材料消耗,制定合理的工藝和模具結構是很必要的。
(2)由于工件用途差異較大,因此板料的厚度、材質也相應不同。彎曲加工前,要綜合考慮板材的機械性能,使用的工藝方式、工藝參數(shù)及工裝、設備等因素,以避免板材塑性彎曲時產(chǎn)生裂紋,使零件失效,造成損失。通常情況下,板料塑性好的有利于彎曲成形,板料的表面、彎曲模具表面越光滑越有利于彎曲成形,產(chǎn)生裂紋的可能性越小。板料彎曲時,為減少彎曲力和彎曲變形,采用較大的彎曲半徑,同時還應考慮板材的熱處理情況(一般在冷作硬化狀態(tài)下應比在退火或正火狀態(tài)下彎曲選擇彎曲半徑大1 倍)。
(3)確定彎曲件彎曲方向時,應使毛坯的沖裁端裂帶處于彎曲件內側,避免端裂帶的微裂紋在外側拉應力的作用下,擴展為裂口,同時應使工件彎曲線垂直于纖維方向。
圖1 為一膠帶輸送機橫梁接頭的結構簡圖,在制造過程中要采用彎曲工藝。由于該零件加工批量小,工廠不可能投入足夠資金生產(chǎn)彎曲模具,為按質按量完成這一道工序任務,我們設計了板料彎曲夾具工裝,應用后效果滿意。
圖1 膠帶輸送機橫梁接頭結構
圖2(見18 頁)所示即為板料彎曲夾具的結構簡圖。彎曲滾柱體與夾具平板焊接為一體,框式支架和固定軸、夾壓滾柱體構成的組件可以繞固定軸相對于夾具平板自由旋轉。夾壓滾柱體和彎曲滾柱體是該工裝提供折彎力的主要結構件,夾具平臺與壓緊塊構成該工裝提供夾緊力的部件,夾緊力和折彎力在工作過程中的協(xié)調一致,最終,將板材加工成如圖1 所示的形狀及尺寸。
圖2 板料彎曲夾具結構
夾壓滾柱和彎曲滾柱是該工裝提供折彎力的主要結構件,通過夾壓滾柱可以將手柄上的力均勻地施加于工件,使工件與彎曲滾柱表面緊貼,實際應用中相當于彎曲模的凹模。彎曲滾柱的直徑取決于彎曲件的彎曲圓弧半徑。圖1 中膠帶輸送機橫梁接頭的彎曲圓弧半徑為20 mm,故彎曲滾柱直徑D1=2R=40 mm。夾壓滾柱的半徑通常取板料厚度的3 倍左右,該橫梁接頭板材厚度為6 mm,故夾壓滾柱直徑D2圓整設計為40 mm。
要折彎出合格的工件,須合理選取彎曲間隙。若間隙確定不當,不會達到滿意的效果。間隙過大,則回彈大,彎曲件尺寸及形狀不易保證;間隙過小,彎曲力增加,模具磨損大、壽命短。
兩滾柱外表面之間的間隙用C 表示,與板料的力學性能和厚度δ 相關,通常根據(jù)公式C=(1.05~1.15)δ,當板料厚度6 mm 時,間隙C=6.5 mm,則兩滾柱軸心線之間的距離為46.5 mm。當板料厚度為20 mm(最大加工板厚)時,間隙C 取值22 mm,兩滾柱軸心線之間的距離為62 mm。
另外各部件間的配合間隙的選擇也很重要。特別是固定軸與彎曲滾柱、夾壓滾柱間的配合間隙,會影響到兩滾柱軸心線之間的距離,設計取Ф20H7/f6 基孔制間隙配合。
對于不同的板厚,可以通過改變夾壓滾柱的直徑D2來調節(jié)兩滾柱外表面之間間隙C 的大小,以滿足設計要求。
回彈是彎曲加工工藝過程中的技術難點之一,零件成型精度差,控制制件精度,提高制件質量。為了防止工件彎曲后發(fā)生回彈,以保證彎曲質量,工裝設計時將彎曲滾柱與在夾具平臺焊接為一體,工件完全貼合或接觸。工作時,可使工件過彎2°~4°。
采用位置標記法進行定位。取工件的中心劃刻線,并鉆工藝孔。在夾具平臺上從彎曲滾柱的中心線向左40 mm 處劃一刻線,工作時兩刻線對齊即可。
對工件進行折彎操作時,必須有一壓緊力先壓住工件。將夾具平臺固定于臺鉗之上,需折彎的板料置于兩滾柱之間,定位后,通過工件上定位工藝孔,用螺釘和壓塊將板料壓緊。扳動手柄(視彎曲力大小,可用適當?shù)牧匕馐?,使板料按要求彎曲成形。
對于不同零件的彎曲,只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彎曲半徑更換夾壓滾柱套管和彎曲滾柱套管即可,不需要重復設計制作沖壓模具。由于工裝結構及人工施力等原因,此工裝適用于彎曲δ6-20 mm 鋼板,寬度小于工裝寬度,長度不宜太長(展開長小于500 mm 為宜)。
該工裝操作方便,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特別適應于厚度δ6-20 mm 材質Q460 以下板材的壓制成形。對于單件或小批量生產(chǎn)可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了材料和生產(chǎn)的工時。經(jīng)過1 年多的生產(chǎn)實踐,陸續(xù)加工了液壓支架的頂梁、座箱及前、后連桿等結構件的弧板2 000 余件,加工膠帶輸送機橫梁接頭1 300 余件,產(chǎn)品合格率達97%以上。為彎曲件的加工,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
由于板材彎曲變形過程較為復雜,國內外相關參考的文獻資料不是很多,在進行分析探討時對研究對象只能進行假設與簡化,可能造成理論分析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些偏差。同時由于工作現(xiàn)場和設備、經(jīng)費等問題,只對個別幾種規(guī)格和材質的板材進行了分析,下一步將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1)理論方面
進一步深入研究板材彎曲過程中彈、塑性變形規(guī)律,建立精確的力學模型,獲得準確的計算方法和數(shù)據(jù),從而得到合理的設計方案。
(2)實踐方面
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得出不同材質和厚度的金屬板材的理論折彎方案,通過軟件仿真或者現(xiàn)場試驗,對理論計算數(shù)值進行修正和補償,以期得到更加合理的彎曲工裝方案,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