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薪竹
中國,我無法離開的國度
文|安薪竹
“我是愛中國的,我的朋友、同學、家庭都在中國。中國給了我很多,給我家庭和幸福;我是什么樣的人,也都是中國給的?!?/p>
博薩達全家合影
坐在我對面的萊奧納爾多g博薩達先生,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帶著一點很標準的“北京腔”。語言對于他來說早就不是問題,我們見面的這個早上,他剛剛開車出門,就聽到車里交通廣播說,今天他的車尾號限行,他馬上返回家,借了朋友的一輛車出來。
這位哥倫比亞人,除去一張高鼻深目的面孔,和北京土著幾無區(qū)別。同北京大多數(shù)居民一樣,他喜歡討論北京的交通擁堵、空氣污染,以及最近越來越多的腐敗官員被曝光等話題,跟他在一起,感覺就像是在和一位中國人聊天。中國對于他來說,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是他的全部生活。
這注定是一個曲折的故事。
“1964年,我們一家4口,中途換了4次飛機,來到北京,那一年我4歲。我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在北京上的?!辈┧_達說。
他的父親,恩里克g博薩達是一位外交官、經(jīng)濟學家,是拉美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1964年,在世界革命浪潮中,當時還是一位年輕記者、作家的恩里克g博薩達攜全家來到中國,在新華社和中央編譯局工作。
“我的父親先后四次到中國工作,在北京總共生活了近20年。他參與翻譯了西班牙文版的《毛主席語錄》、《毛澤東選集》,以及西文版的《鄧小平文選》、《陳云文選》等,還參與了中國共產(chǎn)黨數(shù)次代表大會重要文件的翻譯工作。我的母親在中國期間,一直擔任大學西班牙語老師。”
恩里克g博薩達是最早來華幫助中國建設的老專家之一。這些外國專家活躍在各行各業(yè),施展著他們的才能,實現(xiàn)著他們的追求,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增進了中外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因此也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和尊敬,被稱為“中國的最好友人”。
這也讓他們的后代和中國產(chǎn)生了更多的聯(lián)系。1978年,萊奧納爾多g博薩達考上了北京醫(yī)學院,但是中途因為沒有哥倫比亞的身份證, 1981年他又回到了波哥大。
“哥倫比亞不承認中國的學歷,我只能全部重新再考,我重新讀了高中,在大學改學了經(jīng)濟學,并和哥倫比亞姑娘結了婚?!?/p>
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4年后,一個工作的機會又讓博薩達回到了中國。“那時候替一個哥倫比亞貿(mào)易公司來中國出差,本來打算兩三個月就回去,但是之后有西班牙公司找我,就一直留在了中國?!?/p>
博薩達說,他現(xiàn)在還記得剛剛回到中國時的興奮勁?!拔掖蛄艘粋€電話,以前的那些同學,馬上都見了,兩三個月之內,以前的關系也全都恢復了。我講中文,我也更習慣在中國的生活。”
“從小,父母就讓我上中國學校,我現(xiàn)在的朋友很多都是中國同學,包括40年前的小學同學。到現(xiàn)在,我最好的朋友也是中國人,我們一個月有兩次聚會,一次在他們家吃包子,一次在我家吃烤肉,每次十幾個人,大家吃飯,聊天,看孩子,而且我喜歡喝白酒,這樣的場景讓我離不開中國?!?/p>
中國也給了他第二次婚姻。“我的老婆是中國人,小女兒是半個中國人,半個哥倫比亞人”。
但是博薩達沒有選擇讓自己的女兒上中國學校。孩子要上學的時候,他和妻子討論過,最后還是決定讓她上國際學校?!耙驗楝F(xiàn)在中國學校的競爭太激烈了。我的一些朋友讓孩子在中國學校和國際學校之間來回轉換,但是孩子根本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p>
博薩達的女兒現(xiàn)在能說三種語言?!八聛砦腋f西班牙語,在學校說英語,跟母親說中文。她說以后想成為一名作家?!?/p>
博薩達經(jīng)常交往的朋友,就有老專家的孩子們,他們有著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昂芏嗤鈬苏f,到了一次中國之后,就再也離不開了,更別說我們了?!?/p>
父親恩里克g博薩達已經(jīng)80多歲,目前在哥倫比亞擔任孔子學院的院長,2014年的12月還曾經(jīng)回到中國。他的哥哥隨父母回國后便一直生活在了哥倫比亞。博薩達也會偶爾回哥倫比亞,但是他說,回國就像是一個外國人在哥倫比亞一樣,開車不適應,地方不適應,“雖然藍天比北京多,但是中國是我的家。在哪生活得好,生活得快樂,哪里就是我的家?!?/p>
如今,老一輩的外國專家大都已經(jīng)進入暮年,但深受他們影響的下一代,有很多人仍活躍在中國,為中外文化交流和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繼續(xù)努力著。博薩達經(jīng)常交往的朋友,就有老專家的孩子們,他們有著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昂芏嗤鈬苏f,到了一次中國之后,就再也離不開了,更別說我們了?!?/p>
博薩達說,他從小在紅旗下長大,相信共產(chǎn)黨,“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他不僅完全相信,而且非常喜歡。
但是回到哥倫比亞,聊到中國,這種觀念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如果外國人說‘你們共產(chǎn)黨不好’,我就會跟他們打起來。”博薩達說,“我說也只有共產(chǎn)黨才會有現(xiàn)在的發(fā)展,但即使他們有人來過中國,還是會有人不服氣。”
但是到了近幾年他才發(fā)現(xiàn),起碼在哥倫比亞,對中國的看法,已經(jīng)不是單純從政治角度看中國了,而是從經(jīng)濟的角度談中國。看中國的方式不一樣了,態(tài)度不一樣了,已經(jīng)不糾纏政治了。大家都想知道,這些年來中國是怎么發(fā)展的,怎么做的。博薩達說,這是一個比較難解釋的事情,但解釋完之后,又回到政治立場的問題。
中國對于他來說,是特別的。“我是愛中國的,我的朋友、同學、家庭都在中國。中國給了我很多,給我家庭和幸福;我是什么樣的人,也都是中國給的。”
在父親寫的一本關于中國的書中,博薩達在序言中寫了自己在中國的經(jīng)歷,他在末尾寫道:
“有時候,有些事是很難解釋的。想象一下,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突然發(fā)現(xiàn)不僅身上的肌肉和骨頭在生長,而且,身體里面還有一種東西也在生長,那就是拉丁文化和東方文化的交融。這個奇怪的標本,歷史創(chuàng)造的奇怪的標本,就是我。如果沒有那個冷戰(zhàn)的年代,中國完全被封鎖,我父輩那些外國專家就不會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
博薩達說,像我這樣的人還有,不會有的是像我父母那一輩人,因為熱愛一個理想,來到中國,幫助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那些人值得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