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
斯圖加特是德國工業(yè)重鎮(zhèn),汽車零部件巨頭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的總部和其汽車測試場就坐落于此。
去年年底的一天,測試場中,一輛配備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測試車在夕陽下疾馳。偌大的試驗場隨機擺放了若干個模仿汽車尾部造型的障礙物——為了接近真實汽車,它們每個都造價不菲。
載有兩名博世工作人員的自動駕駛汽車,以接近40公里/小時的車速靠近這些“停駛的汽車”,當距離非常接近時,汽車突然減速,隨后用不到2秒的時間剎停在障礙物后面。這是博世正在測試自己研發(fā)的預測性緊急制動系統(tǒng),目前這項技術已應用到包括奔馳等品牌的汽車里。
僅僅是簡單的預警剎車,當然不會是理想中的自動駕駛。但博世的方法論,是將多種這樣的“小技術”逐漸疊加在一起。據博世中國底盤控制系統(tǒng)副總裁蔣京芳向《時間線》介紹,目前博世將駕駛員輔助系統(tǒng)技術拆分為ACC定速巡航功能、車道偏離輔助系統(tǒng)、LKS車道保持系統(tǒng)以及ESP系統(tǒng)等——博世已將這些技術銷售給汽車企業(yè)們,且得到應用。
與汽車制造商們試圖營造出“自動駕駛汽車馬上就會停在你家門前”的風格不同,“我們對技術的測試主要體現在使用場景和風險上?!笔Y京芳認為,自動駕駛技術看起來是否夠酷并不是最重要的,博世看重的是實用性。
過于務實的態(tài)度是否會錯失創(chuàng)新的機會?
目前博世無人駕駛技術項目包括兩個團隊,一組位于德國博世總部,負責硬件的開發(fā)和測試。另一組則設在美國硅谷,負責開發(fā)軟件并進行測試。這就是博世的軟硬結合策略。
當亨利·福特第一次將帶有四個輪子的內燃機向世人推銷的時候,大多數人認定他瘋了。“沒有人需要一塊能走的鐵皮”——事實證明,帶有鄙夷情緒的人最終都迫切地需要這樣一臺看似瘋狂的交通工具。
自動駕駛同樣如此。五年前,如果有公司或高校高調地宣布自動駕駛將不是夢,得到的回應不會比亨利·福特創(chuàng)業(yè)時好多少。但技術的快速更迭以及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加快了概念放大的速度。2011年谷歌首次公開亮相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車頂上裝載大號雷達的汽車圖片迅速登上了《華爾街日報》頭條。人們開始驚呼:啊,原來它(自動駕駛)是真的!
谷歌的舉動引爆了自動駕駛這個詞,汽車領域的公司們沒理由放棄這個能引發(fā)關注的機會。2013年包括日產、通用在內的汽車制造商們紛紛宣布配置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汽車成功完成路試。日產副總裁安迪·帕默(Andy Palmer)頗有信心地將自動駕駛普及時間定在2020年,“我們會生產人們買得起的汽車?!?/p>
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汽車企業(yè)們,不約而同向著一個概念努力,供應商們也在其中。在第65屆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上,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Volkmar Denner)宣布,在未來五年內,駕駛員輔助系統(tǒng)的市場規(guī)模每年將增長三分之一?!榜{駛員輔助系統(tǒng)會是實現自動駕駛的第一步?!笔Y京芳對《時間線》說。
目前,博世集團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態(tài)度頗為超前,一反在外界眼中零部件供應商謹慎、保守的做事方式?!拔艺J為自動駕駛會是一個大的未來,博世愿意做這種猜測?!辈┦乐袊鴪?zhí)行副總裁徐大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博世會通過階段性的技術研究,實現一整套自動駕駛技術。
2011年,博世內部表示出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后,它被拆分為多個更具體的技術功能。一項技術的研發(fā)會由多個團隊負責。這不但是博世內部研發(fā)項目的運行法則,同時也是博世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在全球范圍博世有30多萬名員工,他們都以不同的小組制運行,沒人能說清博世在全球究竟有多少個研發(fā)小組,因為小組成員和名稱會不停變化——統(tǒng)計它就像數星星一樣。
博世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由超聲波雷達、CM和多媒體事業(yè)部主導,這些事業(yè)部的小組成員平日會負責各自的新項目,同時兼顧自動駕駛的大課題?!安┦赖膯T工就像有統(tǒng)一目標的工蟻一樣?!笔Y京芳說,博世內部有一套共通的軟件平臺以幫助各部門從事創(chuàng)新技術開發(fā),做到跨部門合作。
此外,學術上的支持也是博世自動駕駛研發(fā)的重要一環(huán),青睞與全世界高校建立合作的博世,參與創(chuàng)建了跨學科研究項目斯坦福大學“汽車研究中心(CARS)”。該中心將會成為汽車聯網技術的研發(fā)基地。在互聯技術發(fā)展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你很難將自動駕駛與聯網科技割裂開。
不過,被譽為汽車終極目標的“無人駕駛”之所以被定義為21世紀的“冷核聚變”事件,而不像自動駕駛這樣已經被提上日程,是因為背后摻雜了復雜的人為操控因素。它涉及過多的不確定因素與法律、政策風險?!盁o人駕駛不靠譜,自動駕駛才是未來”似乎已經成為汽車領域的共識。博世與汽車企業(yè)們持有一樣的態(tài)度——切合實際的技術才有發(fā)展。
或許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噱頭只是引爆一個事件,但對于博世、日產、奧迪等汽車領域的企業(yè)來說,這是金融危機后的一次翻身仗,沒人會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