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劍明/文
史林散葉 (七十七)
■俞劍明/文
歷史上的那些帝王,不見得個個心地齷齪、心胸狹隘,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即便從一些小事上,也足以顯示出其胸襟的寬廣。
趙匡胤是從后周得來的天下,立國之初,也有諸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人心還沒有完全統一和認可他的正統地位。一般的皇帝,此時大多會采取緊張戒嚴的治理模式,搞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而趙匡胤不,他反而很是放松。
一次宴會上,有個前朝后周的舊官員、翰林學士王著喝酒過頭了,大聲喧嘩,罵罵咧咧,甚至直接諷刺趙匡胤。左右很緊張,看皇帝如何處理。趙匡胤讓人把他扶出去休息,這個王著犯了牛脾氣,雙手死死地抱住柱子不肯出去,還嚎啕大哭起來,場面很不雅觀。第二天有人給趙匡胤奏道:王著他是借酒裝瘋,分明是思念前朝世宗,給陛下難堪,應當治罪!趙匡胤沒等他說完就打斷:“什么思念思宗!他無非喝多了嘛,不許胡亂聯想。再說了,即便思念世宗,又怎么了?作為一個書生,思念思念舊主也不可以?”
趙匡胤去世前,給他的子孫立下三條規(guī)矩:一、不殺后周皇帝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及上書提意見的人;三、以上兩條必須嚴格遵守。
趙匡胤的后代如宋仁宗,也是個有大胸襟的君主。有一回某官員奏稱,自己手下一個小兵的胳膊上長了一個龍狀的東西,這在當時是犯了大忌的。官員將這個小兵抓了起來,聽候皇帝的處理。宋仁宗聞奏說:“這算什么罪?。∪思疑砩祥L了個東西也犯法?趕快將他放了吧!”
歷來科舉,解決了出身寒門的讀書人的上進通道,也使朝廷有納新的機制,讓天下的人才有了念想和希望。但能成功考取功名的畢竟只是少數,沒考取的人,難免憤憤不平,這也是人之常情。有一次,成都府接到一個讀書人獻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边@分明是一首煽動造反、鼓動分裂的詩!這還了得?知府將這個人抓了,匯報給朝廷。宋仁宗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宮,看了奏折,輕淡地批復道:這無非是不得志的老秀才發(fā)了幾句牢騷而已,你們何必如此緊張,更別治他的罪。看看有沒有司戶參軍之類的位子,給他安頓一下,讓他有口飯吃,人家也不容易。
王道本乎人情,不通人情者,必然自私偏狹,其胸襟必然不寬廣,雖為帝王,強權在握,刀劍橫列,手段狠戾,也不會長久?!吨杏埂吩唬骸奥暽谝曰?,末也?!?/p>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說是風度翩翩,魅力四射。別說朝野上下、諸國藩王,就連不少亞洲、歐洲、拉美等地的國君也成了他的“粉絲”,對其言聽計從。唐太宗之所以有風度,是因為他具有一種非凡的氣度。
首先是敢重用對手。魏征曾是李建成的重要幕僚,也是李世民登基路上的最大絆腳石。他早就看出李世民是一位不簡單的人,多次勸說李建成殺掉李世民,并為此出謀劃策。玄武門政變后,魏征淪為階下囚。李世民敬重魏征的才華,不僅沒殺掉他,反而力排眾議,任命他為諫議大夫。李世民甚至把魏征比作自己的“鏡子”,魏征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為大唐皇朝作出了杰出貢獻。
第二是厚待功臣。“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然而,唐太宗不僅沒有誅殺功臣,而且論功行賞,厚待功臣。尉遲敬德是唐太宗身邊的一員猛將,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多次救過唐太宗的命。唐太宗登基后,賜封他為吳國公、右武侯大將軍。他自恃勞苦功高,誰都不放在眼里。一次,唐太宗舉行宴會,因有人坐在他的上首,便勃然大怒,大打出手,宴席不歡而散。即便如此,唐太宗也沒對尉遲敬德興師問罪,而是耐心細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這讓尉遲敬德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此再也不敢居功自傲了。據史書記載,除了張亮、侯君集因謀反被殺外,其余24位功臣都得以善終。
第三是善待生命。唐太宗非常重視國家法治建設,他自己帶頭遵守法律,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但是對于死刑犯,他卻是慎之又慎。他曾告誡刑部大臣:“人死了就不能復生,執(zhí)法一定要寬大簡約。”在他的努力下,貞觀年間,犯法的人很少,被判死刑的更是少之又少。貞觀三年(629年),被判處死刑的只有29人。不僅如此,唐太宗還讓這29名死刑犯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有人擔心這些死刑犯會乘機逃跑??墒牵屓梭@訝的是過了大年,這些死刑犯全部都回到監(jiān)獄伏法,無一人逃跑,因為他們心中早已對唐太宗感激還來不及,哪里還有逃跑的念頭!
第四是海納百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稱雄世界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對外開放,歡迎外國人來中國投資。那時候,不少西方國家的人都以能夠僑居中國為榮,許多青年爭著來中國留學。據史書記載,當年長安城聚集了世界各國人才,文化科技異常繁榮。不僅如此,中國各地都有外國僑民。貞觀二年(628年),僅廣州城內就有外國僑民20多萬人。與此同時,唐朝的文化也被這些外國人帶回自己的國家。如今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日本的和服,就是唐太宗非凡氣度的最好見證。
有氣度,才能有風度;有風度,才能有高度?;实廴绱?,官員如此,高管如此,普通百姓也是如此。
唐貞元十六年(800年),徐、泗、濠節(jié)度使張建封病危。濠州刺史杜兼聞訊立刻趕了過來。他倒不是和張建封有多深的交情,而是看中了他的位子。在唐朝末期,藩鎮(zhèn)的節(jié)度使之職多是誰搶到手就是誰的,然后形式上再要朝廷給個任命罷了。正當他假惺惺地抹著眼淚時,有個人一把拉住了他,他嚇了一跳,定睛一看,是張建封手下的從事李藩。
只見李藩面色嚴肅,厲聲說道:“張仆射的病情到了如此地步,你應當留在濠州,以防意外,現在你卻丟開州城,來到這里,你打算干什么呢?”杜兼被人點中了心事,一句話沒敢說就回去了。
杜兼這個人,生性狡黠陰險,被李藩半路上打擾了美夢,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給皇帝寫了個奏折,意思說李藩乘張建封病危之際散布謠言,動搖軍心。果然,唐德宗聞報大怒,馬上暗中給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下了一道詔書,命他殺掉李藩。
杜佑接到詔書,很是不忍,因為他素來器重李藩,特別欣賞他的風度。李藩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輕時就恬淡文雅,喜歡讀書,注重修身。父親死時,給他留下了豐厚的家底,但他常拿錢財資助別人,沒幾年自己也成了窮光蛋。到四十多歲還沒有出仕做官,妻子兒女都埋怨他,他卻泰然自若。
猶豫了十多天后,杜佑把李藩請來,說道:“你遇到事情最好不要恐慌?!闭f完,悄悄給他看了皇帝的詔書。
李藩看罷詔書,神情顏色一點也沒改變,他從容地說:“這是真正對我的報應啊?!?/p>
杜佑暗暗稱贊李藩的氣度,囑咐說:“你小心別說出去,我已密奏陳述此事,用我一家百口來擔保你?!?/p>
雖然有杜佑的擔保,德宗皇帝仍不放心,下令傳召李藩來長安。當他看到李藩安閑優(yōu)雅的神態(tài)時,一下子就服了,說:“這怎么會是作惡的人呢?”不僅沒有處罰他,還把他留在身邊當了秘書郎。
成了皇帝身邊的人,李藩并無一點得意之色,一如既往地按自己的準則辦事,即使皇帝做錯了事,他也敢糾正。
當時河東節(jié)度使王鍔花費數千萬錢賄賂權貴寵臣,請求兼任宰相,享受個宰相的虛名,面子上好看而已。
有一天,李藩與中書舍人權德輿在中書省值班,突然接到皇帝的密旨,上面寫道:“王鍔可以兼任宰相,立即草擬詔書報來?!崩罘缇椭劳蹂娰I官的事,他提起筆來,在詔書上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意見寫道:“不可?!?/p>
權德輿一見,大驚失色,連忙說:“縱然認為不可,也應另外寫奏章,怎能用筆涂改詔書呢?”
李藩說:“事出緊急,一旦敕書發(fā)出,就不能收回了。太陽快落山了,我們哪有足夠的時間反對它呢?”由于李藩的反對,王鍔的宰相夢成了一枕黃粱。
唐憲宗元和年間,李藩被任命為宰相,此事出于歷史上著名宰相裴垍的大力舉薦,理由是李藩“有宰相的風度”。李藩因此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
因為風度翩翩而應禍得福,李藩似乎太幸運了,其實未必盡然。風度是一種內心的平和,是一種對品格的堅守,也是一種能令人溫暖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