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閑
在香港,有一家車仔面店,店面很小,每天都大排長龍,因?yàn)?,它的面做得非常好吃,給的配料也多。
昨天中午,我和朋友一起去吃面,天這樣熱,如果不是有個伴,互相扶持著,排如此長的隊(duì),真撐不下來。
快排到我們時,我們有些興奮,帶著笑容,羨慕地看著排在我們前面的人,一個穿西裝的男人。我們聽到他對那年老的伙計(jì)說,他要一碗凈面,再要一碗配料,說得清清楚楚。我當(dāng)時想,這個西裝筆挺的男人真是講究,他不讓別人給他調(diào)拌,大概是個美食家。
沒想到,面端給他時,他竟然發(fā)怒了,說,為什么他的面和配料是分開的,別人的卻是拌好的?有沒有搞錯!他的聲音很大,在這么熱的天氣里,聽著格外刺耳,讓人心煩意亂。
我差不多要站起來了,我想去做證,是他要求這樣的。
但是,那個老伙計(jì)比我行動快,他快速地把面和配料拌好,又小跑步地去加了些湯,一臉謙和地端到西裝男面前,還說了三個字:對不起。這三個字,有震撼性的力量,小店里幾乎所有的食客都停了筷子,好像繼續(xù)吃會褻瀆了那老伙計(jì)。西裝男也緩和下來,呆坐了10秒鐘,便輕聲地要求打包。他一口也沒吃,白排了那么長的隊(duì)。脾氣急躁,一點(diǎn)好處都沒有。
西裝男走后,食客對吃面的興趣重新高漲起來,連陌生人之間也開始了說笑,眾口一詞地稱贊老伙計(jì)。老伙計(jì)說,他相信,明智人不輕易發(fā)怒,忍耐勝過傲慢。
埋單的時候,每個人好像都多給了小費(fèi),忽然間,大家變得慷慨起來。
(山 高摘自《廣州日報(bào)》2014年10月18日,楊志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