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航
摘要:中世紀英國莊園法庭作為司法體制的一部分,是封建領主對領地內的農民行使司法權的權力機構,此外,莊園法庭還兼行諸多行政管理職能,對于莊園法庭職能的考察不能忽視其在領主于農民之間關系的雙重性特征,既是領主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民起到了保護作用。
關鍵詞:英國;莊園;法庭;職能
征服者威廉將歐洲大陸的封建制度帶到英國,隨著莊園制的確立,莊園法庭也隨之出現(xiàn),到14世紀晚期,又隨著莊園的消失而走向沒落。中世紀英國法律制度的一大特點是多種司法機構并存,然而,對于占社會大部分的階層而言,起到直接作用的是莊園法庭。封建主在其領地范圍內,最大限度的行使其司法特權,依據莊園習慣來審理各種案件。
一、司法審判職能
由于莊園內的佃戶存在自由與非自由之分,法學家一度將莊園司法權區(qū)分為審理莊園
自由佃戶的領地法庭和審理非自由佃戶的習慣法庭。 但在中世紀莊園里的實際生活中,這種區(qū)分并未嚴格執(zhí)行,“自由民與非自由民之間的此種區(qū)別,經過相當?shù)臅r日后,因領主權力對奴隸漸弱,對自由民漸強,故就消滅了”。
莊園法庭所處理的各類案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各類經濟案件和民事糾紛。具體說來,包括維蘭勞役的管理和執(zhí)行;各種侵權行為的處罰,如在莊園內的公共草地上過度放牧,過度砍伐林木和采挖草皮,把自家的牛放入領主或鄰居的土地上等行為;以維蘭身份持有的土地要進行轉讓或是自由土地的讓渡,都將由莊園法庭處理。再有,對維蘭個人婚嫁的自由、擔任圣職或離開莊園等事務的控制,因其實際上會影響到領主自營地的運作,進而影響到莊園的利益。
佃戶之間的民事糾紛也要由莊園法庭解決。對于毀約或不履行諾言和義務的行為;名譽誹謗等涉及人身傷害的案件,都可以到莊園法庭上處理,被害人在法庭上提出賠償要求,法庭對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再進行裁決。此外,對于有悖于法律和秩序的輕微冒犯行為,諸如使用暴力的行為——攻擊莊園官員、威脅并毆打鄰居造成傷害、斗毆等,只要影響到莊園生活的平穩(wěn)運行,領主都有權處理。
二、行政管理職能
首先,由莊園法庭選舉莊園的管理人員。佃戶要選出代表自己利益的莊頭,與領主的
官員一起共事。此外,還有收租人、割草監(jiān)工、護林員、陪審員等莊官,都在莊園法庭上選舉出來。推選莊官不僅是莊民的權力,同時也是義務,莊官同莊民互相承擔連帶責任,莊民給領主造成損失時,先由莊頭賠償,再由莊頭向肇事者索賠。同樣,如果莊頭瀆職而使領主蒙受損失,且莊頭未能賠償全部損失時,不足部分就由選舉他的全體佃農補足。
其次,制定與執(zhí)行村規(guī)。莊園法庭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村民會議的作用,是制定和執(zhí)行村規(guī)的主要機構。外國學者在研究莊園法庭案卷中發(fā)現(xiàn),有大量關于莊園法庭以集體的形式制定、修改村規(guī)的記錄,而違背村規(guī)行為的處罰都是在莊園法庭進行審判。
再次,負責維護莊園的公共秩序。法庭對于莊園內的公共林地和牧地的使用,道路、溝渠的建設,特別是秋收季節(jié)的收割、拾穗、傭工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違者要收到罰款。而作為維護地方治安的最基層組織——十戶聯(lián)保會,在莊園領主的控制下與莊園法庭合并為莊園全會,處理治安方面的事務。
三、莊園法庭的雙重性
對于莊園法庭在領主與佃農之間關系所起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均有不同的傾向。馬克垚先生認為:“不要誤認為這種莊園法庭是人民的法庭,農奴自己作出的判決會有利于農奴,完全不是這樣。當訴訟雙方都是農民時,也許能秉公處理,當涉及封建主利益時,封建主完全可以利用主持法庭的管家,或者陪審員施加壓力,而作出有利于他的裁決。” 侯建新先生強調了維蘭通過莊園法庭、教會法庭和國王法庭,多種申訴途徑來擺脫枷鎖。當然不能將英國的莊園法庭絕對的歸于“領主的”或是“維蘭的”,這種二重性是在多種因素干涉下體現(xiàn)出來的。
從13世紀起,莊園法庭越來越多地采用了陪審制度,用陪審團進行事實調查和爭議裁決。關于陪審員的身份,既有自由人,也有維蘭。陪審團人數(shù)組成并不固定,因案件、莊園大小而有所差異,裁決時遵循全體一致原則。雖然當時的陪審制只是大勢所趨,一些莊園仍采用全體參與人共同裁決,但無疑是司法審判的一大進步,大大提高了裁決的公正性。然而,陪審制并非是掌握在佃農手中的有利工具,對于牽涉到領主權利的案件,陪審員就需要謹慎行事,否則會集體遭受罰款。領主還會有意安排部分佃農擔任陪審員,以達到控制佃農的目的。而陪審團中占多數(shù)的維蘭,更是領主容易控制的群體。
此外,作為莊園法庭審判的重要依據——在村莊中形成并延續(xù)下來的歷史悠久的習慣,構成了領主與佃農之間的關系準則?!坝捎诹晳T的保護,保證了農民具有某種最低限度的即令領主也不敢違犯的特權?!?“關于習慣法保護農奴的效果,我們容易作出過低的估計。” 但是領主為了減少模糊不清的習慣在審判中的不利并且加入自己的利益,往往要召集莊民制定莊園慣例冊,以便將佃農的義務固定下來,使自己的索取合法化。
綜上所述,從其職能來看,英國莊園法庭是莊園內部集立法、司法、行政于一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既是封建領主懲治、剝削農民的有效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民起到了保護作用。14世紀末期以后,農奴制在英國基本上已不存在了,雖然莊園及莊園法庭仍在某些地方保留了下來,但司法審判職能弱化,被地方的郡、百戶區(qū)法庭所取代。
參考文獻:
[1] 李云飛:《中世紀英格蘭莊園法庭探微》,《世界歷史》,2005年第2期。
[2] 趙文洪:《莊園法庭、村規(guī)民約與中世紀歐洲“公地共同體”》,《歷史研究》,2007年第
4期。
[3] 馬克垚:《西歐封建經濟形態(tài)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法]P.布瓦松納:《中世紀歐洲生活和勞動(五至十五世紀)》,潘源來譯,商務印書館1985
年版。
[5] [英]貝內特:《英國莊園生活:1150-1400年農民生活狀況研究》,龍秀清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 [美]湯普遜:《中世紀經濟社會史》,耿淡譯,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7] [德]馬克斯·韋伯:《社會經濟史》,鄭太樸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