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鵬,郁亞娟(.嘉興學院化學工程研究所,浙江嘉興3400;.嘉興市綠能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興3403)
地溝油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資源。目前,我國每年回收的地溝油達到300萬~600萬t。地溝油的燃燒熱(熱值、發(fā)熱量)是在地溝油向燃料方向研究開發(fā)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物性參數(shù)。固體試樣燃燒熱的測定是采用將固體粉末壓片的方法,壓片內部置入點火電熱絲。但是,對于液體而言,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無固定形狀又易揮發(fā),不能采用壓片的方法。迄今為止,有關液態(tài)物質的燃燒熱測定方法的報道相對較少。目前,已報道的有填裝法和引燃法。
閆學海等[1]采用藥用膠囊裝取液體試樣,實現(xiàn)了油水煤漿燃燒熱的直接測定。粟智等[2]采用醫(yī)用膠囊作為裝樣容器,測定了蜂蜜和食用花生油的熱值,獲得良好試驗結果。鄔蓓蕾等[3]利用正癸烷作助燃劑誘發(fā)奧里油燃燒,解決了奧里油不易直接被點燃的問題,使奧里油在氧彈中完全燃燒,在量熱儀上準確測定了奧里油的熱值。矯常命等[4]利用無水乙醇作為助燃劑,誘發(fā)玉米秸稈熱解液體燃燒,在量熱儀上準確測定了玉米秸稈熱解油的熱值。靳福泉[5]以苯甲酸作為引燃劑,測定了蓖麻油的燃燒熱。莫曉樹等[6]采用適量苯甲酸作助燃劑,將片狀苯甲酸直接壓在濃黑液的樣品上引燃樣品,用氧彈法直接測定蔗渣造紙的有機物廢液——濃黑液的發(fā)熱量。王運華等[7]采用苯甲酸引燃法測定了重油等高燃點物質的燃燒熱。韓民樂等[8]把有機物液體吸附于脫脂棉中,用點火電熱絲引燃,成功測定了環(huán)己烷和丙三醇的燃燒熱。這些方法都引入助燃劑或膠囊、脫脂棉等容器作用的物質。在核對測量結果時,必須扣除這些物質對待測物質燃燒熱的貢獻。針對上述測量方法的不足,筆者對點火電熱絲的形狀和放置方式做出改進,并且利用改進后的氧彈法測定地溝油的燃燒熱,具有設備簡單、測量速度快、操作簡單的特點,測定結果的重現(xiàn)性較好。
1.1 試驗材料 地溝油樣品600 ml,采自嘉興市綠能環(huán)??萍加邢薰?#成品罐,含水率0.05%。
1.2 試驗設備 AC08HL微機自動量熱儀,配置氧彈,自動點火系統(tǒng),上海華呂儀器設備有限公司。點火絲熱值25.00 J;氧氣99.99%;高壓充氣閥。
1.3 試驗方法 準確稱取地溝油樣品0.400 0~0.700 0 g,置入氧彈的小坩堝內,彈筒內加入10 ml蒸餾水。點火電熱絲彎曲成U型或繞成螺旋狀(圖1),與氧彈的電極連接后,浸入坩堝的油品中,安裝點火電熱絲時注意不能接觸到坩堝壁或底部。密封氧彈,充入3.0 MPa純氧,充氧時間大于30 s。將氧彈放入微機自動量熱儀,儀器中儲有一定量(4.2~5.0 L)的蒸餾水,以吸收氧彈放出的熱量,溫度精度0.000 1 K。計算機程序控制量熱儀,自動點火,采集測量數(shù)據。
數(shù)據采集后,取出氧彈,減壓放氣。旋下氧彈蓋,檢查樣品燃燒結果,計量殘余的點火電熱絲的質量。測定一個樣品儀器耗時15~21 min。
儀器的操作軟件能夠在測定發(fā)熱量的過程中自動給出燃燒曲線(圖2)。
圖1 氧彈中點火電熱絲浸入坩堝示意
1.4 測定原理 根據蓋斯定律,測定燃燒熱的原理如下:
式中,Qsamp為樣品燃燒熱,kJ/kg;msamp為樣品質量,kg;Q'為添加物的燃燒熱,kJ/kg;m'為添加物質量,kg;Qign為點火電熱絲的燃燒熱,kJ/kg;mign為點火電熱絲質量,kg;Cca為量熱計熱容,kJ/(kg·K);ΔT樣品燃燒前后體系的溫升,K。
圖2 地溝油樣品燃燒后溫度-時間曲線
由于量熱計熱容已經使用苯甲酸等標準物質進行標定,即Cca已知;該方法沒有使用膠囊、藥棉等添加物,即m'=0;點火電熱絲的質量和燃燒熱均為已知,并且儀器測量軟件可以扣除該值,則測得體系溫升,即可測算出樣品的燃燒熱值。
地溝油和不同油類物質的燃燒熱值見表1、2。對點火電熱絲作適當改進,使之適用于測定液態(tài)樣品,擴展了量熱儀的應用范圍,并以此測定了地溝油的熱值。同時,測定過程不需要添加引燃助劑,減少了繁瑣的計算;不需要使用藥用膠囊盛裝油樣,減少了實驗步驟,降低實驗成本。在微電腦自動量熱儀中使用本方法,操作簡便、測量速度快,測定結果的重現(xiàn)性較好。
表1 地溝油的燃燒熱值
表2 不同油類物質的燃燒熱值[2-13] kJ/kg
[1]閆學海,朱紅.液體試樣燃燒熱的測定方法[J].化學研究,2000,11(4):50-51.
[2]粟智,申重,劉叢.食用花生油熱值的測定[J].生命科學儀器,2006(4):34-36.
[3]鄔蓓蕾,林振興,於雷.氧彈法測定奧里油的熱值[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4,40(12):700 -701.
[4]矯常命,何芳.玉米秸稈熱解液體產物熱值的測定[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2):11 -14.
[5]靳福泉,鄒麗君,盧培豐.蓖麻油燃燒熱的測定及其生成焓的轉換[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3,13(7):118 -119.
[6]莫曉樹,羅平.苯甲酸作助燃劑氧彈法測定濃黑液的發(fā)熱量[J].化學世界,1999(3):153-156.
[7]王運華,孫傳慶,梁鴻.苯甲酸助燃氧彈量熱法測定高燃點物質的燃燒熱[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0(2):168 -170.
[8]韓民樂,吳海霞,鄒丁艷.液體試樣燃燒熱的測定[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208-209.
[9]劉迎春,曹衛(wèi)彬,孫傳慶.棉籽油及其調和油的熱值測定與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6(3):366 -370.
[10]粟智,申重,劉叢.食用大豆油熱值的測定[J].大豆科學,2006,25(4):458 -460.
[11]劉建平,楊新麗,閆向陽.氧彈卡計測定食用大豆油熱值[J].廣東化工,2008,35(5):110 -112
[12]黃錦成,劉海峰,張全長.柴油機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的試驗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1(3):185 -189.
[13]張全國,徐國強,楊群發(fā),等.生物質焦油熱物理特性研究[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01,20(5):493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