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鄂平
精準扶貧全面鋪開一年了,氛圍濃厚。當然,氛圍不完全等于效果,回首這一年,理一理,想一想,我們是否還有些關鍵性的措施沒到位,比如簡政放權。
一位扶貧辦主任說了一件事:有個洋蔥扶貧項目已經(jīng)完工了,一畝地蔥頭賣7000塊錢,而同類普通地的收入不到2000塊。但這個項目最后被評了個不合格項目,被拍死了。問評審團為什么沒評上,他們說因為項目材料上報的不全面。通常,一個村上報一個項目得經(jīng)過五道關,這五道關哪道都不會白過。
一位駐村干部說了一個現(xiàn)象:農(nóng)村去銀行容易貸到款的農(nóng)民有兩種:一種是能說會道的,還得花錢請客送禮;另一種是有背景實力的,家里有親戚在銀行上班。
這兩位所說,反映的就是關于扶貧的權力、項目和資金問題。顯然,簡政放權是貧困地區(qū)的需要,是貧困群眾的期盼。
本期雜志的主打文章《草原“放”歌》,追蹤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實施扶貧簡政放權,結束近20年來扶貧項目由自治區(qū)審批的歷史,實行資金、項目直接到村到戶,激活了貧困地區(qū)的內(nèi)生動力,帶來了貧困群眾的致富活力,引來一片贊譽。
其實,類似的放權舉措在很多貧困地區(qū)都有程度不一的表現(xiàn),只不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畏畏縮縮,局限于試點試行,沒能適時普及。為什么會這樣呢?簡政放權核心是“放權”,涉及“該不該放”“愿不愿放”“會不會放”三個問題。
先說該不該放。管好用好扶貧資金是長期困擾扶貧部門的一大難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各地做了許多探索,也動了不少腦筋,但是在扶貧資金管理使用上還是屢有問題發(fā)生,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扶貧資金使用的無償性,不僅貧困群眾沒有資金使用的知情權、決定權,而且資金使用效果也不高。還權于市場,還權于群眾,把資金使用的決定權真正交給群眾,人民群眾真正有了當家作主的權力,才是堵塞資金跑冒滴漏,防止權力尋租的治本之策。
再說愿不愿放。簡政放權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得有一定的思想境界,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有些手握資金、項目審批權的部門,習慣了有人來求自己,這樣顯得有“價值”“地位”,甚至還有不菲的“收入”,打心里不愿放棄這種“享受”,感覺簡政放權會讓自己的既得利益喪失,對下放扶貧權力持反對態(tài)度,迷戀權力的“滋味”。
三說會不會放。扶貧部門長期以來習慣于分資金、批項目,一下子把資金、項目的審批權、決定權、實施權交給了市場,交給了農(nóng)民,思想和行動都出現(xiàn)跟不上形勢的現(xiàn)象,個別地區(qū)甚至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干什么。簡政放權要解決“會批不會管”問題,放管結合,部門轉職能,扶貧轉方式,干部轉作風,當好協(xié)調員、指導員、服務員、裁判員,真正把該放的放掉、該管的管住、該扶的扶好。
改革進入深水區(qū),扶貧攻堅面臨硬骨頭,簡政放權是扶貧改革的題中之義。一些地區(qū)的扶貧改革實踐已經(jīng)在證明,簡政放權需要智慧和勇氣,是精準扶貧的關鍵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