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Katya+Knyazeva)(俄羅斯)
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俄國人來到上海,更多意味著,在一個文化貧瘠的租界港口城市里,一下子涌入豐富的歐洲文化。
那時候,上海幾乎所有的音樂教師都是俄國人。上海的交響樂團里也幾乎全都是俄國音樂家,其中的佼佼者被英國人的城市交響樂團招入,每人配備專車和司機。
1936年,沉迷于爵士樂的20歲俄國青年奧萊格·蘭茨特拉姆(Oleg Lundstrem,俄羅斯著名爵士樂作曲家、指揮家)剛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從哈爾濱來到上海,在延慶路4弄租了一個頂樓的房間。那里從此成為爵士樂研究室和排練場。
但無論如何為生計奔忙,每到東正教復(fù)活節(jié),俄國人都會前往上海的兩座東正教教堂之中的一座,去做“徹夜禱”。
上海的法租界有兩座東正教教堂,均建于1934年俄國社區(qū)興盛之時。今天新樂路的那座白色教堂,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微縮版”。位于皋蘭路的單穹教堂,則是為了紀(jì)念1918年被刺殺的尼古拉二世沙皇及其家人而建。它由著名建筑師亞歷山大·亞倫設(shè)計,仿中世紀(jì)東正教教堂樣式,內(nèi)部裝飾有壁畫和馬賽克。穹頂外立面為亮藍色,前方的鐘樓飾以白、橙、黑三色,是羅曼諾夫家族的代表色,表達向沙皇致敬之意。
每到東正教復(fù)活節(jié),兩座教堂油燈長明,蘭心大劇院的俄國合唱團還會演唱拿手的宗教歌曲,總能吸引來各國看客。
與此同時,俄國人也開始在上海建設(shè)自己的新家。亞歷山大·亞倫在1922年修建了“琳達露臺”(今淮海中路833弄),里面住的幾乎全是俄國人,弄內(nèi)13號甚至有一個社區(qū)小教堂。
到了20世紀(jì)30年代末,上海的俄國僑民已達到2.7萬人,成為上海最大的西方人社群。1941年日本軍隊占據(jù)西方租界,把一些西方人關(guān)進龍華集中營。無政府可依的沙皇遺民們雖然沒進集中營,但嚴(yán)重的通貨膨脹和高企的失業(yè)率讓他們只能以花生和中國攤餅為生。
1945年后,日本投降,美國軍隊入駐,短暫復(fù)興了娛樂業(yè)。但好景不長,戰(zhàn)爭又重新爆發(fā),不少俄國僑民匆忙逃往西方,還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返回蘇聯(lián)。
1947年,三艘滿載僑民的蘇聯(lián)客輪從外灘出發(fā)。駛?cè)牍VH,蘭茨特拉姆樂隊在甲板上開始演奏他們即興創(chuàng)作的離別中國之曲。另兩艘客輪專門駛近,并肩同行,讓踏上歸國之旅的僑民們能夠最后一次沉浸于上海爵士樂的旋律之中。此后,回到蘇聯(lián)之后嚴(yán)峻的現(xiàn)實,讓很多人在余生無限懷念上海的“小俄國”歲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