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段話:到了成都,拜訪了杜甫、諸葛亮,不可不拜訪薛濤;觀罷草堂、武候祠,不能不觀望江樓。
武侯諸葛為千古名相,享受后人香火,自是實至名歸;草堂杜甫是一代詩圣,故居茅庵變成祠堂,永為世人所瞻仰,也是順理成章。只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僅以數(shù)十首纏綿小詩傳世,卻享受與名相詩圣同等禮遇,可見古蜀人文傳統(tǒng)中的人情禮數(shù)厚重樸拙。
園內(nèi)修篁夾道,曲徑通幽,綠蔭蔽日,翠氛溶溶,空氣中充滿了濃濃的綠意,各色各樣茂盛如翡翠般的玉竹迎面而來。和風輕拂竹枝竹葉,絲絲弦歌裊繞,翩翩蝴蝶飛舞。陽光透過竹葉的間隙,撒下點點金光,使得竹林山石愈加清幽而野趣。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種植物能像竹子一樣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這樣廣泛深遠的影響。薛濤的一生可以說與翠竹緊密相連。她的詩文《酬人雨后玩竹》托物言志,以竹喻已,用竹子“蒼蒼勁節(jié)奇,虛心能自持”的美德來激勵自己。后人將此詩看成是她的自我寫照,在望江樓周圍遍栽佳竹以示敬意。明代,就有幽篁環(huán)護薛濤井,至清代已是一徑幽簧萬竿綠之景象?,F(xiàn)在的望江樓公園更是名竹薈萃,享有“天下第一竹園”的美稱。
縱目所及,各具神韻的竹子,把大自然自由、奔放、灑脫和婉約的韻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的蒼勁挺拔,像似整裝待發(fā)的將軍;有的婀娜多姿,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一枝獨秀翠接青云;有的簇簇群居竊竊私語……羅漢竹骨節(jié)勁奇,佛肚竹大腹便便;苦竹清癯質(zhì)樸,毛竹天然野趣;粉簞竹肥碩雪艷,觀音竹娟秀文雅;綿竹、花眉竹枝葉嫵媚,大簕竹、小簕竹棘刺生猛;麻竹、馬嶺竹卓立高標,拂掃蒼穹;慈竹、鳳尾竹飄逸瀟灑,情韻幽深。龍丹竹直徑粗大如碗口,矮竹枝末細小如毛發(fā);甜竹的葉片寬闊得超過手掌,小葉觀音的葉子卻狹窄得只及別針。尤為珍貴的是四川特有的小琴絲竹,淺黃的竿莖上分布著一條條深綠的線紋,像一根根繃得筆直的琴絲。還有一種叫“黃金間碧玉”的竹子,名稱、實物皆美,可謂“金相玉質(zhì)”。
水因竹而清澈,竹因水而旖旎。沉醉在望江樓公園,盎然游趣經(jīng)久不衰。在這里既可觀江天一色,賞茂林修竹,又可誦薛濤詩句,浸遺韻流芳。置身于“翠竹臨清池,輕點露水中”的仙境,愈加禪悟“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的悠遠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