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華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下,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每節(jié)課、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同的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基礎知識,訓練技巧的同時,通過學生的看、想、說、做等,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301-01
古人云:"學則思疑,學貴善疑。"著名科學家李政道也說:“學問,學問,要學習提問?!笨梢?,“問”是思維的開端,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敢于而且善于質疑,對學好基礎知識就會更生動,深入。那么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時為促進學生智能發(fā)展和素質提高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大膽質疑問題的能力呢?
一、平等對待學生,讓他們有質疑的勇氣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有個性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想法,他們不敢質疑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缺少勇氣,特別是對于那些基礎差有自卑心理膽量小的學生,他們怕老師取笑,同學的譏笑,要他們在課堂上提問題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教師應當端正教學思路,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語言要豐富生動,和藹親切,不用惡語傷害其自尊心。讓學生有敢于質疑的氛圍。例如:在教學“除法的第一種分法”時,需要一個同學上臺演示分小棒我特意叫了一個平時最最膽小的學生來演示,這個學生畏畏縮縮地站起來對我說:“我不會演示。”我說:“沒關系,我和你一起演示。”于是他在我的指導下認真地給大家作了演示。她終于露出笑容并輕聲問我:“老師學除法為什么要分小棒?”這樣就讓他們有了質疑的勇氣,又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有“疑”可質
學生有勇氣提問了并不等于他們就把問題提在關鍵處,問得洽到好處,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啟發(fā)學生體會教師是如何提問題的。例:在教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可這樣提問: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能被5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能同時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第二:教師應當讓學生有提出問題的機會。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我問學生:“看到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頓時學生活躍起來,有的提出:“一年有幾個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也有的提出:“上旬、中旬、下旬這是什么意思呢?”這樣學生就更加主動參與到學數學的活動中,也有“疑”可質了。
三、明確目的,處理質疑,釋疑的關系
“疑難”對學生來說是暫時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沒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學生發(fā)現、提出的問題,怎么解決?這是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質疑是手段,釋疑才是目的。因為如果對學生的質疑置之不理,將壓抑學生的積極性,釋疑的方法不妥,也將影響質疑問題的作用。面對學生的質疑老師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輕易否定。如果把問題交給學生討論,老師起組織引導作用,得出的正確結論必然會產生更深刻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生問:“為什么要‘零除外?”師:“(若有所思)是??!
正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研究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誰能解答呢?老師的話既肯定了這個學生的發(fā)問,又喚起了全體學生探索的熱情,真可謂”一石二鳥”。
四、發(fā)揮學生主導作用,做好質疑有效控制
要使學生做到非“疑“難”才問,要注意如下控制:(一)時間控制。第一:要把握質疑的時機,特別在講授新課時和新課結束后,讓學生質疑。第二:質疑時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才能有所發(fā)現。第三:準許學生有疑就問,不懂就問,不要打亂原來的教學程序,做到呢“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亂”。第四:要防止時間不夠,學生“問”無所得,或尚未“解惑”,草率收兵,流干形式走過場。(二)對象控制。質疑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好”、“中”“差”兼顧,尤其要鼓勵差生質疑。差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問,這樣得不到及時補救,以后問題越積越多,更無從問起了。(三)范圍控制。要保證質疑問題的質量,既要拓寬內容、又要進行范圍控制,不能漫無邊盡,要做些思維方向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集中在要學的知識點上。如有位老師在教學“商不變性質”后,引導學生提出了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實際運算時,被除數和除數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有先后之分,怎么叫‘同時?”實踐證明,做好有效控制才能使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這是培養(yǎng)質疑能力的重要措施。
五、因材施教,有計劃逐步培養(yǎng)
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敢問,這是前提。學生愛問,養(yǎng)成良好習慣,這是關鍵。學生敢問、愛問還不夠,還要使學生會問、善問,能提出有質量的問題,這是培養(yǎng)質疑能力的核心。由于學生知識有差異,發(fā)展又不平衡,因此,在培養(yǎng)過程中不能把敢問、愛問、會問、善問絕對分開,而要因材施教。對于怕問的學生側重從培養(yǎng)敢問入手,對于有膽量問的學生則進行會問,善問的培養(yǎng),以最終形成質疑、釋疑的學習氛圍,這樣讓全體學生在掌握質疑方法,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力得到培養(yǎng),智力得到發(fā)展,這才是進行質疑問題的著眼點和歸宿點。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很多,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代化教學方法,提供多種的觀察。操作、思維及語言表達的時機,鼓勵和指導學生自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有問題可想,有問題可提,有問題可議,加強訓練,循序漸進,這樣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