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認知信息通信技術的產(chǎn)品可持續(xù)利用
研究產(chǎn)品生命周期管理(PLCM)的最后一個階段,即產(chǎn)品分解和材料的再利用,以汽車板料金屬零件為例,介紹了在廢舊材料管理過程中認知信息通信必要性。
在分解一個廢舊或碰撞后的汽車時,首先將所有零部件進行檢查和分類,分為有用的(非常好、好、可以修理)和沒用的(損壞且無法修理)。在決定車輛的金屬板是否可利用時,要進行一系列的厚度測量,如果車輛的金屬板只有油漆連接在一起,那么該塊金屬板不可利用。如果板材厚度測量合格,還要檢測扭曲水平和其它損壞部位,然后才能決定是否除去所有的焊接點,得到原始的金屬板件,如門板、翼子板、發(fā)動機罩等。
在分析中,有一些需要作出決定的時機,可以自動或半自動完成,當然也可以由人完成,所有的決定必須有復雜的感知測量、軟件程序包和數(shù)據(jù)庫作支持,這就涉及了一個新的領域,即認知信息通信技術(CongInfoCom)。
CongInfoCom提出一種新的統(tǒng)一概念方法,其與一些已經(jīng)有的工程應用一樣,研究信息通信和認知科學的聯(lián)系,其首要目的是提供一個關于認知過程如何與信息通信設備相互促進的系統(tǒng)觀點,使人類大腦的能力不僅可以跨越地理的距離延伸至這些設備,還可以與任意人工認知系統(tǒng)互動。由于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技術和決策問題的復雜性,這種高水平的計算機和人類合作新方法應該得到應用。
George L.Kovács et al. 201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Info-communications,Slovakia-December 2-5,2012.
編譯: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