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偉
“32000億盧比,被從瑞士銀行的一個匿名賬戶轉到印度國庫的賬戶!”這是2010年上演的印度著名反腐電影《痛擊》(Knock Out)里最激動人心的場面。在電影里,那位堪稱“高大全”的印度反腐英雄還說:“那些錢不該被放在瑞士銀行的賬戶里,而應放在我們國家的賬戶里?!?/p>
當然,電影幻想中尋回的32000億盧比(約為518億美元)僅僅是印度海外“黑錢”中的一小部分。印度中央調查局局長辛哈在2012年披露,印度人在瑞士銀行的存款總量為世界最大,各種“避稅天堂”國家銀行中存儲的印度黑錢總額高達5000億美元?!队《人固箷r報》還特別解釋:所謂“黑錢”,是指通過犯罪、賄賂、偷稅、地下軍火交易等非法手段所獲得的金錢。
和許多希望擁有良好形象的國家一樣,印度也一直深受腐敗問題困擾,卻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有輿論甚至稱,如果政府成功追回全部黑錢,將有助于使印度成為一個經(jīng)濟強國。
2014年11月2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公開承諾,政府將追回數(shù)十億美元以避稅為目的、非法存于外國銀行的黑錢。在當天的例行全國廣播講話中,莫迪稱這些錢屬于印度“勞苦大眾”,政府正在“正確軌道上”積極運作,以追回那些存于瑞士銀行等海外賬戶中的非法資金。
黑錢占GDP8%
“維基解密”創(chuàng)始人阿桑奇在2011年4月爆料,瑞士銀行中藏有巨額“黑錢”,而“印度人存在瑞士銀行里的黑錢最多”,并稱印度的稅款流失很嚴重。這一消息引發(fā)印度國內震動,輿論再度要求政府對此情況進行打擊。隨著媒體對海外黑錢的大肆報道,這已經(jīng)成為印度政府一個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甚至已經(jīng)影響到了民心向背。
印度媒體認為,如果實際使用的外資少于引進的外資,進口商向海關有意報高商品價格,或者出口商有意報低商品價格,都意味著有非法資金外流。對于印度黑錢不斷外流的原因,印度媒體分析稱:首先是政府財政監(jiān)管體系落后;其次是歷屆政府在打擊黑錢問題上缺乏堅決的態(tài)度。
現(xiàn)實中,印度民眾對本國巨額財產(chǎn)流失的現(xiàn)象深惡痛絕,一再督促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追討那些存在海外銀行的財產(chǎn)。印度中央調查局局長辛哈表示,一些外國銀行中存在著所謂的保密規(guī)定,還有些“避稅天堂”國家不愿意向其他國家通報存款者的賬戶情況,因此對于印度政府來說,要獲得黑錢的準確信息以及追討這些資產(chǎn)都面臨極大困難。
2011年10月,印度與瑞士達成的一項避免雙重征稅協(xié)定的修訂法案正式生效,瑞士承諾將向印度政府提供印度國民及企業(yè)在瑞士銀行的秘密賬戶信息。與此同時,印度還與國際刑警組織等機構進行合作,專門負責調查海外非法存款的情況,以彌補與外國銀行談判的不足。
新加坡一名涉外金融律師表示:“資金放在國外銀行,其實只有一種‘被追回國的風險,而在國內則什么風險都可能遭遇,因此印度人覺得把錢存在國外更安全。”
透過印度已經(jīng)查處的多起巨額腐敗案可以發(fā)現(xiàn),黑錢的操縱者通常會在海外避稅港設立多個空殼公司,并通過多次轉賬的方法,不但使原本屬于印度的財富流向海外,更規(guī)避了資金被追查的風險。還有一部分黑錢通過非法渠道流回印度國內的地下經(jīng)濟體系,不但使經(jīng)濟環(huán)境受到損害,政府稅收也大量流失。另外,一些黑錢甚至還成為印度恐怖分子的活動經(jīng)費,令政府頭疼不已。
有國際分析人員表示,由于腐敗和大規(guī)模現(xiàn)金交易的存在,估計印度的黑錢已占印度年GDP總量的8%,大約是1.9萬億美元。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全球金融誠信”的報告還稱,僅2002年到2011年,便有近3440億美元的非法資金被從印度轉移到全球各大避稅天堂。
當然,一些國家也非常歡迎印度的黑錢存儲到自己的銀行里,并積極為有此需求的印度人提供各種便利。這些國家的縱容自然助長了印度資金外流的氣焰,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這些國家的消費,而一旦印度政府要求追討黑錢,這些國家就會提出各式條件,使交換的籌碼高不可攀。
2014年5月6日,包括瑞士和印度在內的47個國家同意一起簽署“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新標準”(簡稱AEOI),在銀行間自動共享與稅務相關的海外賬戶信息。雖然此舉被評價為全球聯(lián)合打擊逃稅行動的重大突破,但瑞士銀行法所規(guī)定的對銀行客戶保密的總條款不會輕易發(fā)生變化,同時新規(guī)實施前已進入瑞士賬號的資金不能被追溯。
627人的黑名單
雖然號稱“全球最大的民主制國家”,但印度也是世界上貪腐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這讓印度的民主制度經(jīng)常成為外界的笑柄和諷刺素材。印度政府承認,許多國內資金都非法流向瑞士、毛里求斯、英屬維京島等“避稅天堂”,雖然政府做了許多努力,但是想追回黑錢的難度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一般來說,黑錢的背后往往還涉及人員的腐敗問題,于是“追錢”與“抓人”往往必須共同處理。
按照國際慣例,對待外逃人員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一是引渡;二是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緝捕;三是在兩國之間開展區(qū)域性的刑事司法協(xié)作。雖然引渡仍然是最正規(guī)和高效的追捕途徑,但想抓回在外人員的難度遠超想象。在具體的操作中,由于涉及國家法律系統(tǒng)的差異,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國際合作不夠以及銀行保密法律等多重因素使許多案件無法順利執(zhí)行。
印度高等法院曾指責前印度國大黨政府在查清黑錢去向方面不夠積極,輿論則認為印度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的一大原因就是黑錢。出于這些復雜的因素,新總理莫迪掌權后,便將“討回秘密流出的資金”作為首要任務之一,他甚至承諾“這項事務是我的一個信條”。
莫迪上任不久后,就宣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小組,追蹤5000億美元黑錢的去向,要求瑞士向印度提供在瑞士銀行機構的秘密賬戶。一名瑞士銀行人員向西方媒體透露,印度黑錢持有人和實體被懷疑通過信托機構、戶籍公司(非居民離岸公司)和其他設在印度海外的法律實體,向瑞士銀行機構存入大筆未繳稅的資金。
“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錢被藏匿在海外,我也不知道,政府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甚至上一屆政府也沒有估計過?!蹦显?014年11月2日透過全國廣播對公眾承諾,“每個人都在估算這一數(shù)字,我不想卷入那些數(shù)字中去。我承諾無論是多少錢,2盧比、5盧比、數(shù)億盧比,不管多少錢,從這個國家窮苦民眾中流出的每一分錢都應該被追回。”endprint
印度著名反腐電影《痛擊》里的一個場景及對白似乎很能映襯莫迪當下的心態(tài):“把從印度人身上搜刮的錢還回印度,這有錯嗎?”
2014年6月,《印度時報》引述了印度特別調查小組副主席帕薩亞法官的介紹稱:“瑞士有關當局正在準備黑錢賬戶的名單,并會將此名單交給瑞士政府,隨后瑞士政府會把名單交由我們審查。如果名單信息屬實,我們的工作就簡單多了,我們可以采取適當?shù)男袆?,這對打擊黑錢來說是突破性的發(fā)展。到目前為止,大家的感覺是瑞士政府是打擊黑錢的最大障礙,此舉令人感到鼓舞?!?/p>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隨后證實,瑞士政府已把在該國銀行設立秘密賬戶的印度個人及企業(yè)編列成冊,并將與印度政府共享這些信息,協(xié)助印度追查流失的稅款。與此同時,特別調查小組已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涉嫌在瑞士銀行賬戶中存放“黑錢”的627人名單。
能否兌現(xiàn)承諾
在此前的競選演講中,莫迪也多次指責前任政府處理黑錢事務不力,并承諾會在當選后百天內追回非法資金,此舉為其贏得了不少支持。然而,印度長期形成的利益集團和腐敗網(wǎng)絡使莫迪的決心短期內難以奏效,例如有“印度逃稅第一人”之稱的億萬富商阿里,從2007年便因涉嫌洗錢數(shù)十億美元和資助國際武器交易被調查,2011年還因偽造護照遭逮捕,但具體案情一直未公布。
阿里的故事在印度一直是個謎,雖然每年只有6萬美元的可查證收入,但其在瑞士銀行賬戶中的存款至少有80億美元。也有傳言稱這些資金涉及許多印度政客和商人,印度政府也曾要求阿里支付數(shù)億美元的稅款,但均遭到了拒絕。由于印度黑錢廣泛涉及政治和權力,調查必然面臨重重障礙,因此,也將成為莫迪能否兌現(xiàn)承諾的一塊“試金石”。
2014年8月25日,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政府1993年至2010年間低價出售218塊國有煤礦區(qū)的情況違法。在這起被稱作“煤礦門”的丑聞中,政府官員涉嫌干涉調查的消息屢見報端,前任司法部長阿什瓦尼·庫馬爾也因此在2013年5月引咎辭職。
甚至中央調查局局長辛哈也因多次與案件調查對象私自會面,面臨非政府組織“共同事業(yè)”的指控,該組織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請,禁止辛哈繼續(xù)參與調查“煤礦門”。印度中央調查局是印度的刑事調查和國家安全情報機構,負責調查所有中央政府部門、企業(yè)、金融機構的腐敗案件。按照正常情況,辛哈將于2014年12月2日退休。
情況似乎比想象中還要復雜。當媒體曝光了印度電信頻譜牌照和煤礦牌照發(fā)放過程中存在官商勾結后,不但整個國家為之震驚,而且官員們因為害怕被指控有腐敗行為,導致國家決策幾乎陷入停滯。由于“腐敗潤滑劑”的消失或減少,印度政府部門不作為的情況已經(jīng)比比皆是。
而為了避免調查機構對誠實守法公務員的“騷擾”,以及會影響他們工作中作出的決策,莫迪政府在2014年11月決定重新啟動《反腐敗法案》的修訂,將規(guī)定調查機構必須在政府的允許之下才能起訴已經(jīng)退休的公務人員。不過,這一保護性的舉措之前已經(jīng)在在職公務員的范圍內實施,此前的政府在《反腐敗法案》修訂問題上已經(jīng)停滯了九年,原因是一直未得到議會批準。
印度的腐敗現(xiàn)象在其國內不僅僅限于政界與商界,還是一個深植于社會和民間的歷史傳統(tǒng)。換言之,印度人對于腐敗問題雖然深惡痛絕,但另一方面也樂于找機會參與其中,因此不僅僅需要建立有效反腐的制度,更需要改變寬容腐敗的傳統(tǒng)觀念,兩者對于莫迪而言都不是可以輕易完成的任務。另外,由于印度的司法體制獨立運行,同時媒體的報道非常自由,因此其在反腐敗的同時也難免打擊到經(jīng)濟的流通與穩(wěn)定,如何能夠盡量減少給市場帶來混亂也是一大課題。
目前,跨國界反腐已經(jīng)成為各國政府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聯(lián)合國已將每年的1月9日確立為“國際反腐敗日”,以喚起國際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重視與關注,同時紀念《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簽署。至于印度政府和總理莫迪的反腐行動,也將會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