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兵
舞臺藝術作品的跨界初探
◎劉小兵
“像二人轉的相聲才是好話劇”這是一個話劇觀眾看完孟京輝的話劇《2只狗的生活意見》之后給出的很有幽默感的評價。近些年來,中外藝術家創(chuàng)作了一批跨越東方和西方,跨越舞臺藝術門類界限的跨界舞臺藝術作品,本文將對這一現(xiàn)象展開初步的梳理、討論。
跨界作品(英語:Crossover)亦稱交叉,或者雜交??缃绗F(xiàn)象不僅僅存在于舞臺藝術作品里,在漫畫、小說、動畫等領域,不同作品的角色保留了原來的設定或世界觀,在另一部作品內登場共同進行故事,這是以文學和繪畫為基礎的跨界模式。
舞臺藝術屬于藝術的一種類別,指利用舞臺這一三維空間由演員進行二次創(chuàng)造為中心的綜合表演藝術,其中主要包括戲劇(含戲曲)、曲藝、音樂、舞蹈、雜技、魔術等藝術形式。在人類藝術史上,舞臺藝術的歷史至少有幾千年,最早起源于人類的祭祀活動,后逐步發(fā)展成為一門多種構成因素相互融合的綜合藝術。世界各個民族,東方與西方,舞臺藝術一路走來,已經形成很多固定的欣賞模式,各個門類的舞臺藝術也形成了各自久演不衰的經典作品,也往往都有一批忠實的觀眾群。在觀眾一貫性的藝術欣賞思維,各個藝術門類相互的門檻是不可能,也不可以打破的。比如京劇是不可能由西洋交響樂伴奏的,芭蕾舞也不可能上演雜技秀的,然而,這些不可能,如今都已經成了可能,在我們的舞臺上,我們就可以欣賞到由西洋交響樂伴奏的京劇,雜技演員搬演的芭蕾舞劇,這樣的打破舞臺藝術門檻的作品,我們可以統(tǒng)稱為舞臺藝術作品的跨界作品了。
1.網游是現(xiàn)今網絡文化一個熱門,來自上海的報道稱,一款老牌網游《仙劍奇?zhèn)b傳》跨界聯(lián)姻改編成舞臺劇,即將在上海舉辦100場商業(yè)演出。這又成為一個新的舞臺藝術的跨界范本,一個新的跨界模式。據中國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演出市場總經濟規(guī)模相較2012年下降9%。在國內演出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舞臺劇為增加利潤增長點,不斷出新招吸引觀眾。但是網游改編成的舞臺劇能否帶動觀眾走進劇場,獲得良好的市場收益仍有待觀察?,F(xiàn)階段國內舞臺劇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30-40歲的高收入人群,受眾范圍小,嚴重阻礙了舞臺劇發(fā)展。不斷尋找新的跨界模式的舞臺劇,也許成為了舞臺藝術作品的投資方和創(chuàng)作者眼里的救命稻草。
2.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排演,德國戲劇界“超女”米歇爾導演的話劇《朱莉小姐》,1塊大屏幕,3個主角,6臺攝像機,話劇舞臺可以讓觀眾仿佛在圍觀實景電影的拍攝現(xiàn)場一般,上演一部自然主義戲劇大師斯特林堡1888年寫作成的,反映當時生活的話劇,這種跨界的反差引起中國話劇觀眾的巨大好奇。
通過舞臺上的六臺攝像機,觀眾可以在觀看演員表演的同時欣賞舞臺上的每個細節(jié)。以這種表現(xiàn)手法,這部作品創(chuàng)新地改變了以往對斯特林堡戲劇人物的闡釋——斯特林堡的原作被刪減得只剩下故事大綱。舞臺上方是一塊大屏幕,六臺攝像機將時事捕捉舞臺細節(jié),并將其投射到舞臺上方的大屏幕上,攝影師、演員、擬音師和幕后的剪輯師就像一臺精確的鐘表,像齒輪一樣在舞臺上完成一個個鏡頭的表演和拍攝,這些鏡頭在舞臺上方的大屏幕上構成一部連續(xù)的電影。攝像機拍攝的每個畫面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比如演員在舞臺上切菜時,攝像機卻能通過呈現(xiàn)她切菜的方式、力度來即時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狀態(tài)。
3.首演于2006年,號稱至今演出了近千場的,由我國著名先鋒派話劇先鋒導演的話劇《2只狗的生活意見》,一臺話劇演出,滿臺就2個演員,說學逗唱,現(xiàn)砸掛,一個一個包袱惹得滿場觀眾笑聲不斷,可以算做話劇跨界相聲的演出。
這樣的臺詞,話劇演員感覺味道又像包袱又像京丑念白。僅有兩個演員,話不停嘴,蹦不停腿撐滿兩個小時,只見他們不停在臺上揮汗。 有的觀眾說:“這是我看過的和觀眾互動最多的劇?!庇^眾遲到了,他們會說:“您待會先別走,我們給您從頭演到這?!碑斎?,也有的觀眾會嫌棄這部劇的有些笑點比較老了,趕不上郭德綱在德云社劇場里那些包袱的新鮮。
如果橫向地看話劇之外別的舞臺藝術門類,會發(fā)現(xiàn)同樣有許多不安于原來固有的限制,突破門類界限,大膽跨界的作品,可謂是五花八門,新作迭出。在這里我們例舉幾部天津專業(yè)藝術團體的跨界舞臺藝術作品之外,還要對以郭德綱和張藝謀為首的相聲和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團隊的舞臺跨界行為和作品,做一個初步的觀察。
1.有曲藝之鄉(xiāng)之稱的天津,同樣擁有話劇、評劇、京劇、雜技團、交響樂團等高水準專業(yè)舞臺藝術表演團體。天津地方文藝主管部門對這些藝術團體傾注了大量的資金和政策的扶持,這幾年有幾部大制作,重量級的跨界舞臺作品相繼問世。這幾部作品,匯聚了天津舞臺藝術最優(yōu)秀的藝術家,代表了天津專業(yè)舞臺藝術的最高水準。制作精良,藝術水準高,突破創(chuàng)新難度大,被觀眾廣泛認可,是這幾部出自天津的跨界舞臺作品的共同點。
天津雜技團主演的,改編自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的雜技舞臺劇《胡桃夾子·海上夢》。
該劇第一版于2011年成型,參加當年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第二版“炫技版”在原有基礎上加入更加高難的動作,目前正在巡演中的版本是在第二版的基礎之上再加工整理所形成的“海外巡演版”。該劇以經典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音樂為框架,在芭蕾舞劇的基礎上進行改編與創(chuàng)新,通過芭蕾、雜技、魔術等東西方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融合,在舞臺裝置與聲光電科技的配合下,實現(xiàn)對《胡桃夾子》新的表達與演繹。演出中,月門、紫綢等帶有濃濃中國味道的元素融匯于故事之中,踢踏舞與抖空竹,芭蕾舞與蹬傘,街舞與蹬人等中西合璧的混搭組合更顯創(chuàng)意十足。在主人公夢境的背景下,50余名雜技演員在中國宮廷、西方舞廳、海上游輪、冰雪王國等場景中身著特點鮮明的服裝,通過豐富的雜技形式演繹這個東方色彩濃郁的胡桃夾子故事。
2.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不僅說相聲,跨界做主持人,當演員演電影都做得風生水起,可以說他是一個舞臺上、屏幕上、熒幕上成功跨界的演員。郭德綱麾下的德云社這些年來出產了大批的相聲劇作品,可謂是相聲跨界到話劇、戲曲的一個成功例子。《唐伯虎三笑點秋香》《大福壽全》《貍貓換太子》《秦瓊賣馬》《嚴羅鍋搶親》……德云社的相聲劇在網上可以搜到劇名和視頻的就有不下幾十部。這些劇目不僅在德云社的相聲舞臺上火熱上演,在網絡上也有大批的擁躉和粉絲。
相聲劇是打破了傳統(tǒng)相聲的表現(xiàn)方式和表演方法,以戲劇的形式把相聲的精華展示出來。相聲劇是一種有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甚至舞臺道具背景的相聲表演。德云社的相聲劇以改編戲曲劇目為主,在戲曲故事的大前提下,加入包袱,使得其顯得沒有原有戲曲的刻板嚴肅,這也可以說是德云社相聲劇劇作的一個特色。相聲劇無疑也是一個跨界的舞臺藝術門類。
3.實景劇也可以稱為實景情景劇,是服務游客的旅游演藝節(jié)目形式的一種,它以真實建筑或山水景點作為舞臺場景依托,利用多種影視特技特效再現(xiàn)某特定地域的民俗風情,一般為常年固定演出的一個跨界舞臺藝術新品種。高投入,大制作,大產出,是實景劇的特色。實景劇約有十年發(fā)展史,以2004年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為巔峰的起點,迅速引領風潮。今天,在中國各旅游目的地,有近百部正在演出的實景劇,還有300場以上正在籌備中的實景劇。
《印象五臺山》是張藝謀、王潮歌、樊躍“鐵三角”導演團隊合力打造的比較新的一部旅游實景劇。內容將以五臺山佛教文化為背景,以佛教典故、儀規(guī)為基點,融合音樂、互動體驗于一體,運用了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營造如夢似幻的情境,著重體現(xiàn)觀眾的參與、互動體驗,使觀看傳統(tǒng)演出的觀眾成為演出的參與者,隨情境親身體驗履行佛教儀規(guī)的全過程。
如果說藝術是相通的成立的話,舞臺藝術更應該是相通的,本文例舉的各門類的跨界舞臺作品,佐證了舞臺藝術更應該是相通的這一說法。通過對現(xiàn)在中外跨界的舞臺藝術作品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中外許多優(yōu)秀的,甚至頂尖的編導,對跨界舞臺藝術作品充滿了創(chuàng)作的激情,也產生了一些比較不錯的,贏得了觀眾贊許和掌聲的好作品。但是,我們一樣觀察到,跨界的舞臺藝術作品畢竟是一種“另類”的存在,并不能說這就是其藝術門類里的主流,而且,到底跨界的舞臺藝術作品里,能否出現(xiàn)可以稱得上是經典的佳作,還要劃一個問號,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跨界舞臺作品的出現(xiàn),是偶然,是必然?對話劇導演孟京輝而言,也許是個偶然,碰到了這樣一個題材,只有2個演員出場的劇本,排練中就把相聲捧逗哏翻包袱砸現(xiàn)掛的元素添加了進去。對電影導演張藝謀而言,也許是被巨大旅游市場背景的投資方看中他的金字招牌,拉來創(chuàng)作實景劇的開山之作《印象·劉三姐》,由于獲得了巨大商演成功,不斷有同類型跨界舞臺作品問世,甚至進而形成了一個新的舞臺藝術品種。市場需求的強大吸引力,是張藝謀導演團隊創(chuàng)作來源的一個必然。
本論文列舉了一些比較突出的跨界舞臺藝術作品和創(chuàng)作團隊,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跨界舞臺藝術佳作問世。張藝謀、郭德綱、孟京輝、德國戲劇界“超女”米歇爾,透過這些代表著各個藝術門類里最頂尖的導演、藝術家的名字,似乎暗示了一個規(guī)律,或者說是“潛規(guī)則”,就是只有在各自藝術門類里最有成就者,才有機會,有機遇染指跨界的舞臺作品的創(chuàng)作。那么一些默默無聞的后起之秀,有沒有機會后浪拍前浪呢?筆者認為是有的。
那么未來,舞臺上的跨界藝術作品的發(fā)展會有什么走向呢?跨界藝術作品能否出能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經典之作呢?我們相信,有志于創(chuàng)作出好的跨界作品的藝術家們,我們廣大一線的舞臺藝術創(chuàng)作者們,不被商演市場利誘,踏下心來認真創(chuàng)作大膽摸索,一定會不斷的有更好的跨界舞臺精品呈現(xiàn)給觀眾,呈現(xiàn)給時代,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單位: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