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黃村
群眾路線永遠“在路上”
文/倪黃村
公車私用基本絕跡,公職人員吃請少了,政府機關辦事效率高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顯著而舉世公認,也深得民心。在此,筆者還想說的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永遠“在路上”。
在路上,我們當回頭看“昨天”。不說“工作作風”,僅說“三公浪費”,從1949年中國共產黨全國執(zhí)政的那一天起,我們黨一直在強調“群眾路線”,但多年間,老百姓一直不滿意,總是抱怨有些官員“高高在上”,總是抱怨“三公浪費”,而黨的十八大之后,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各級黨委動真格而“抓鐵有痕”,該曝光的曝光,該處分的處分,一些原以為“一陣風”的官員不敢再“頂風作案”,“群眾路線”風正一帆懸。
在路上,我們該向前看“明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必須長期“依靠群眾,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以預見,我們的前方還有高山,還有險灘,可以說“道阻且長”,“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應該一直與我們“結伴而行”。
在路上,還應該注目腳下看“今天”。中國這么大,地域這么廣,“教育實踐”的成效,有的地方顯著一些,有的地方淡漠一些,甚至有的官員只是一時藏住尾巴,壓力稍減就會“舊病復發(fā)”,有的仍會公車私用,仍會公款旅游,仍會公款海吃浪喝,仍會“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其實,近年來,有的官員就曾在背地里報怨過“群眾路線有些矯枉過正”,有的從“亂作為”到“不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仍須深耕細作。
進無止境。我們黨與人民群眾乃“魚水關系”,黨的生命力、戰(zhàn)斗力,源自“群眾路線”,懂得了這一道理,近日召開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就不算“終點”而是“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