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兵+王宏強
八極拳又稱開門八極拳、巴子拳等,是中華武術名拳之一,屬貼身短打拳術。八極拳是取其行拳走架力達八方極遠之意,與練習者習技求理應精至極達而得名。拳諺云:“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足見八極拳在武術拳種中的顯赫地位。
八極拳素以動作剛猛樸實,勁道雄厚合整,氣勢磅礴,大開大合,硬開狠打,以短制長,以氣摧力,以聲助威,氣貫丹田,內外合一,快慢相變,長短兼施,攻守合度而著稱,且有“晃膀撞倒山、跺腳震九洲”之氣概。
八極拳勁力十分突出明顯,常以“十字勁”、“纏絲勁”、“沉墜勁”、“撞靠勁”、“合整勁”等見長;身型講究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立腰滾臂,扣趾抓地;步法也非常有風格特點,其中有震步、闖步、碾步等組成。
八極拳系內容豐富,有八極小架、金剛八式、六肘頭、純陽劍、提柳刀、行者棒、梅花槍、六合大槍、八極對接、對劈刀、對扎大槍等等。
其中核心內容是:六大開,八大招。六大開是指頂、抱、單、提、擰、纏六種基本技法;而八大招則是:閻王三點手、猛虎硬爬山、迎門三不顧、霸王硬折韁、迎風朝陽拳、左右硬開門、黃鶯雙抱環(huán)、立地通天炮八種組合動作。
演練八極拳要求:意專身正,松肩墜肘,外方內圓,手腳合一,氣力融通,三盤連擊。此外,還有,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身不舍正門,腳不可空存之講究。
在此,筆者向廣大武術愛好者,推出的是屢獲國內武術比賽金牌八極拳名套,具有一定技術難度和演練要求,需八極拳習練者靜心體悟。
【預備勢】
雙腿并站,上體自然,左、右手臂下垂身體兩側,目視前方(圖1、2)。
注:圖1為武術抱拳禮。
1并步按掌
頭先向右轉視,同時左、右手臂側展上托,隨經頭上方,直臂下按至腹前,目再轉左方(圖3~5)。
要點:托、按掌連貫一致,轉頭變視快脆。
2蹲步握拳
身體稍左轉,左、右手由下向體左側上挑,高與肩平,左臂伸直,右臂屈肘,接著雙腿屈蹲,左、右手握拳,左拳平肩,右拳落腹,目視左側方(圖6、7)。
要點:蹲身握拳協調,上體微含,左、右拳應有爭力。
3踩腿挑拳
身體左轉,左腳前上一步,右拳直臂上挑,左拳變掌下拍在右前小臂處,同時右腳向體前下方戳踩,目視右拳方(圖8)。
要點:挑拳、戳踢相合,右拳拳眼向上。
4馬步頂肘
右腳向下震步,左腳隨向前踏碾地成馬步,同時身體右轉,左臂屈肘上頂,右拳直臂后擰擺,目視肘方(圖9)。
要點:右、左腳落步應側滑進身,與頂肘形成整力。
5馬步摜打
身體微右轉,左臂屈肘里格,隨之右腳前上步成馬步,上體左轉180度,左拳回收腰間,同時右臂直肘橫向摜打,高與肩位,目視右拳方(圖10、11)。
要點:裹身格肘,摜打力達拳背。
6弓步抻拳
身體微左轉,右臂屈肘里格;接著雙腿蹬擰成右弓步,同時左拳直臂前打,右拳屈肘后頂,目視左拳方(圖12)。
要點:蹬地轉腰發(fā)力,左、右拳前后需有抻拉勁。
7蹲步栽拳
身體左后轉,左拳變掌屈肘回護體前,右拳由上至下栽打至腹位,同時左腳回撤與右腳并蹲震踏地面,目視前方(圖13)。
要點:震腳、栽拳配合一致,周身沉墜,力達拳面。
8彈腿砸拳
身體左轉,左掌直臂向后立擺一周至腹前,握拳回抱腰間,隨之右拳翻肘下砸拳,同時右腿向前彈踢,目視前方(圖14~16)。
要點:砸拳、彈腿同動一致,力達拳背、腳尖。
9馬步崩拳
身體左轉,右、左手臂相交腹前;接著右腳側上步成馬步,同時右拳直臂由上向下砸擊,高與肩平,左手回收腰間,目視拳方(圖17、18)。
要點:進步、崩拳相合一體,轉腰揮臂發(fā)力,力達拳背。
10弓步抻拳
身體稍左轉,右臂屈肘回格,隨之雙腿蹬擰成弓步,右拳屈肘回拉體右側,同時左拳側向水平打出,目視左拳方(圖19、20)。
要點:蹬地轉腰發(fā)力,力貫拳面。
11半馬步推掌
身體右轉,左腳收點右腳內側,左拳變掌上托體前,右拳回腰;接著左腳上步,左拳后擺,隨之右腳再向前上步,左腳跟進成半馬步,同時右掌向前方推出,目視右掌方(圖21、22)。
要點:左、右腳跟進相連,整體一致,推掌暗含螺旋力。
12丁步托掌
身體右轉,左、右手臂后擺,隨由下向上托至面前,同時右腳震跺地面,左腳回點成丁步,左、右肘關節(jié)微屈,目視前方(圖23、24)。
要點:跳震步沉穩(wěn),雙掌寬與肩位,力打雙掌。
13半馬步塌掌
左腳前落步成半馬步,同時雙掌向下劈按于體前,左、右肘關節(jié)自然伸展,上體稍傾,目視前方(圖25)。
要點:落步、劈掌一氣呵成,翻腕靈活、快捷,力達雙掌。
14虛步架推掌
身體前移,右掌橫按,左掌經上穿出;接著左腳尖回點成虛步,同時左掌前推,右掌由下擺架頭側,目視左方(圖26、27)。
要點:穿掌快速,落虛步與左、右推架掌一致。
15翻身架推掌
左腿上提,右掌后擺與肩平;接著左腳外擺震地落步,隨之身體向左翻轉一周,同時右腳前跳步,左腳回撤下落成馬步,左掌上架,右掌側推,目視右掌方(圖28~30)。
要點:跳步翻身快速,架推掌配合協調一致,搓腳發(fā)力,力打掌根。
16左右大纏
身體左轉,右手臂向下抄掛,隨之右轉身,左、右臂立圓掄擺,右腳震地面
左腳回收成丁步,右掌上架,左肘回格;接著左腳側上步,右腳跟步,同時
左掌推出,目視掌方(圖31~34)。
注:右大纏與左大纏動作要領相同,唯左右方向相反(圖35~38)。
要點:抄掛掄臂連貫,震腳格肘一致,進步、推掌合整。
17小纏崩拳
身體右轉,左掌扣壓右腕,隨右腕向外纏繞一小圈抓握變拳,回收右腰間,同時右腳下震踏地,左腳回收成丁步;接著左腳側上步成馬步,左拳向體斜下方崩出,目視拳方(圖39~41)。
要點:纏腕靈順,震腳沉身,崩拳力達拳面。
18馬步推掌
身體稍后移,左拳變掌旋腕上托;接著右腳向前上步成馬步,同時右拳變掌
立推出,左掌屈肘回收腰間,目視右掌方(圖42、43)。
要點:托掌活腕,上步、推掌同動一致。
19退步掛塌
身體右轉,右腳回收,左手臂經右肘下方托穿于頭前,右拳回腰;接著右腿后撤步成弓步,右手臂直肘向下掄劈于體前,同時左臂后擺,目視右掌方(圖44、45)。
要點:轉身穿掌連貫,退步掄劈掌有力。
20左右格肘
身體挺立,左腳后撤步,左掌直臂上挑,右臂隨動后擺;接著左腳前上步,右腳回點成右丁步,同時左臂屈肘外擋肘,右拳回腰間;隨后右上步,左腳回點成左丁步,右臂屈肘外擋肘,左拳回腰間,目視前方(圖46~48)。
要點:丁步、格肘相合,轉腰活肘發(fā)力,力達肘外側。
21跪步栽拳
左腳上步,右腳跟步成跪步,同時左手臂屈肘上架頭頂上方,右拳直臂向體下方栽打,目視右拳方(圖49)。
要點:架打一致,跪步沉穩(wěn),右栽拳旋臂發(fā)力,力達拳面。
22馬步雙頂肘
身體右轉,右腳側跨步成馬步,同時左、右拳變掌屈肘向身體兩側橫頂肘,肘位高與肩平,目視右方(圖50)。
要點:回身快捷,左、右頂肘應含爭力。
23蹲步下塌掌
身體左轉一圈,雙掌由下向上擺托,同時右腳并靠左腳內側,隨之震腳蹲步,右掌直臂下塌,左掌屈肘回收腋下,目視右掌方(圖51~53)。
要點:轉身靈活,蹲步塌掌合整,力達右掌根。
24馬步掛拳
身體左轉,左掌側展開,同時左腳扣貼右膝窩;接著左腳側落步,右腳跟進成馬步,右掌直臂變拳回掛腹前,左掌護收右腋處,目視右方(圖54、55)。
要點:移步合整,掛拳有力,力達右拳臂內側。(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