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先
2013年“七一”前夕,我與幾位朋友驅車前往大姚縣金碧鎮(zhèn)七街的倉西村,尋訪趙祚傳烈士墓,拜謁為云南人民解放事業(yè)獻身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云南地方組織的早期領導人趙祚傳。那已然逝去的往事,讓我再度接受革命的洗禮,那跌宕起伏的武裝斗爭經(jīng)歷,讓我領悟革命的真諦。
趙祚傳生于1903年,1918年就讀于云南省立第一中學,次年參加昆明學生響應“五四”運動而開展的反帝活動,1922年組織“大姚赴省學生勵志會”,出版刊物,宣傳打倒惡霸等救國救民思想。1924年,他考入上海同濟大學醫(yī)科,參加進步團體“新滇社”。1925年,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召開“四大”,趙回滇發(fā)動各界人士,支援上海工人大罷工。1926年秋,他和共產(chǎn)黨人劉執(zhí)之前往廣州,進入王德三主持的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訓班,受到周恩來、惲代英等的教誨,經(jīng)王德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王德三受派遣任中國共產(chǎn)黨云南省臨時工委書記,趙祚傳被派同往任臨時工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先后在蒙自、宜良、昭通、陸良、墨江等十四縣建立共產(chǎn)黨組織,并在大姚、姚安、鹽豐等地從事革命活動,三次變賣家產(chǎn)作為革命活動經(jīng)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趙祚傳與王復生、李鑫等被捕,經(jīng)省臨時工委營救出獄。出獄后,趙祚傳繼續(xù)發(fā)動群眾與國民黨右派展開斗爭,揭露其妄圖鎮(zhèn)壓革命的陰謀,又第二次被捕,后經(jīng)共產(chǎn)黨組織多方營救后獲釋。1928年,王德三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趙祚傳代理省臨時工委書記,1928年4月任中共云南省特委書記。
同年6月,為黨籌措活動經(jīng)費,趙祚傳從昆明步行回到家鄉(xiāng)大姚,變賣田產(chǎn)。就在他帶著款項準備返回昆明時,反動政府以“被通緝的要犯”為名,于9月27日將他第三次逮捕入獄。獄中他痛斥反動當局腐朽無能,并與反動官吏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得知自己將被處死的消息后,有人勸說“與其受槍決之苦,何不服毒自盡”。趙祚傳坦然說道:“我沒有做過什么污名敗節(jié)對不起人民的事,不值得自尋短見。”
1929年3月29日,趙祚傳被反動派當局殺害于大姚縣城北門外,年僅26歲。在臨刑前他分別給父母、兄妹、岳父母、愛妻和遺腹子留下五封感人肺腑的遺書:“不必為我悲傷,世界上如我這樣犧牲的人不知有多少,不如我這樣死得其所的,更不知有幾何?”“我為主義而犧牲,為民眾而犧牲……我心里很坦蕩安然?!庇指嬲]遺腹子:“你成人后,當繼我之志,成為一個讀書明理的人?!逼浜筮z體安葬在七街的倉西村后山。1933年,胞兄趙貫一為烈士立一石碑,其后,父趙竹村親筆為墓碑題聯(lián):“事業(yè)榮千古,芳蹤勝五人”,橫批“共仰明星”。
新中國成立后,1963年12月,中共大姚縣委和政府在原址重修趙祚傳烈士墓。墓以青磚砌成寶塔狀,高4米。墓碑楷體直書陰刻“趙祚傳革命烈士墓”。墓左側刻有國務院原參事室李一平先生題詞:“取義成仁卅五年,頭顱換得好山川;人民飲水思源處,浩氣長存日月懸。”墓后側刻有烈士生平簡介。1982年,楚雄州人民政府決定,將趙祚傳革命烈士墓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2月,大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趙祚傳烈士陵園的保護工作,在省、州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投資140多萬元對陵園進行了修繕,使“建設一個教育基地,樹立一面旗幟,矗立一座豐碑,點亮一盞明燈,傳承一種信念”的愿望成為現(xiàn)實。如今,他的墓地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節(jié)假日,鄉(xiāng)親們和學校的團員、少先隊員都要到墓地敬獻花圈,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敬意。
他是云南人民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對于為黨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作出過貢獻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編輯 孫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