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瑤
今天,我們有條件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我們根據自己的思考來判斷這些信息的真?zhèn)?,來評判事物的好壞。我們或許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受到諸多限制,但我們相信自己的思想是自由的,我們每個人都為自己能夠獨立思考而驕傲。然而,我們的思想真是獨立的嗎?
傳統媒體引導我們思考
美國在上世紀中后期參與過多次戰(zhàn)爭,其中就包括我們最為熟悉的越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這兩場戰(zhàn)爭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進行的,作戰(zhàn)的對象也完全沒有共性,然而在戰(zhàn)爭過程中,美國民眾對于戰(zhàn)爭的態(tài)度轉變卻呈現出了類似的曲線——開始時對于戰(zhàn)爭有較高支持率,而后有較大幅度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支持率在一定數值范圍內保持相對穩(wěn)定,在一定時期后再次大幅度下滑,最后政府不得不依民意收兵。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難道美國人的思想時隔幾十年,都那么統一嗎?
其實,這都是媒體的“功勞”。科學家研究發(fā)現,戰(zhàn)爭剛開始時,美國民眾出于愛國熱情都支持戰(zhàn)爭;當戰(zhàn)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民眾在看到戰(zhàn)爭傷亡的圖像文字和記錄采訪時,一部分原本是因為“愛國”而支持戰(zhàn)爭的人,會首先放棄對戰(zhàn)爭的堅持,而其他人的思想則保持相對穩(wěn)定;當戰(zhàn)場傷亡劇增,媒體作出大量負面報道,戰(zhàn)爭成本明顯高于收益時,戰(zhàn)爭的民眾支持率會再一次驟降,迫使政府撤兵。
這種情況和古代的戰(zhàn)爭截然不同。古代時,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傳遞速度慢,別說是普通民眾了,就連帝王也只能延期幾天才得到最新的戰(zhàn)報,因此自古就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前線的將領對戰(zhàn)斗擁有絕對指揮權,國內民眾是否支持戰(zhàn)爭和戰(zhàn)爭是否要進行根本沒有關系。
因此,在現代社會,與其說我們有獨立的思考,不如說我們的思考都是經過媒體引導的。由于我們不能親臨現場,只能通過媒體來獲得信息,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經過媒體編輯過的“事實”。如果媒體大肆報道戰(zhàn)俘受虐、士兵死亡,將血腥的戰(zhàn)爭和悲傷的死者家屬展現在觀眾面前,那么民眾的反戰(zhàn)情緒自然會滋生;如果媒體不停報道戰(zhàn)勝的消息,播放士兵的英姿、將領的動員宣言,那么民眾自然就會將參軍當成一種榮譽,迫切地渴望上戰(zhàn)場。
傳統的電視媒體自建立伊始,就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讓觀眾們成為它的信徒,跟著它的節(jié)奏前進,我們的思想看似自由了,但實際上卻被框到了一個更加狹窄的框里。過去,我們只能看到眼前的世界,我們的思想被周圍的人所影響;電視讓我們看到了被“編輯”的遠方世界,我們的眼界開闊了,思想的空間卻更窄了。
網絡更隱性地束縛思想
不少人看到了傳統媒體的弊端,因此一方面,我們要規(guī)范媒體人的職業(yè)道德,致力于呈現給觀眾更加真實客觀的世界;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尋找更好的了解認識世界的方法,而互聯網的出現,似乎就是最大的契機,它是否能打破傳統媒體對思想的束縛呢?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全球互聯網的網民已經超過了20億,未來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加?;ヂ摼W是一個信息的平臺,只要我們需要,按下搜索引擎,我們就可以找到自己想看到的一切,無論你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無疑,互聯網將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但其更重要的作用,則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信息交互平臺。
不再像傳統媒體那樣,只能由電視臺單方面地向我們傳播信息,互聯網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制造者,發(fā)布微博、發(fā)布視頻、上傳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或是撰寫一部網絡小說,這些事情不再“術業(yè)有專攻”,而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去做的了。因此,互聯網時代又被稱為沒有秘密的時代,什么地方一旦發(fā)生了一些稍微大點的事件,立刻就會被傳到網上,被成千上萬人瀏覽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片面報道事實以及專家引導來影響人們的思考已經不可能了。但人們可以從網絡上獲得相對真實客觀的信息,是否就真的說明網絡能夠打破傳統媒體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呢?
其實不然。在網絡媒體中,傳統媒體上的“專家”確實被邊緣化了,再也無法“統治”我們的思維了,但網絡媒體每天制造的“熱點話題”同樣在引導著我們的思想。那些熱點話題雖然你未必很了解也未必很感興趣,但是你一定會粗略地瀏覽一遍,因為經常會有身邊的朋友、同事、家人提到這些話題。而這樣的瀏覽中,你的思路其實已經被網絡引導了。仔細想想,這何嘗不是變相逼迫我們的思想跟著網絡走呢?在網絡的統治下,我們過于重視對熱點內容的了解,卻很少去思索那些熱點內容背后的深意。當我們閱讀他人的感想,隨手轉載點贊時,其實正是放棄了自己思考的空間。長此以往,互聯網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浮躁而缺乏探究精神。
古代社會,我們的思想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電視電臺出現后,我們的思想受到電視電臺內容的引導;而現在,網絡又開始侵入我們的思想,甚至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思想在不知不覺間已被網絡所統治,網絡在精蕪不分地塞給我們海量信息的同時,讓我們變得人云亦云,這不得不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如果不能認識到這點,那么我們的大腦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葉千雪薦自《大科技·百科新說》)
責編: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