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廣元+何明圓
1950年11月30日,在朝鮮西部的一個名叫松骨峰的山頭,曾進行過一場空前慘烈的阻擊戰(zhàn),南逃的美軍把整個山頂炸成了一片火海,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第112師第335團第1營第3連戰(zhàn)士高喊“為祖國爭光”的口號,與敵人進行了殊死搏斗,打退了敵人5次沖鋒,全連只剩下了7個活著的士兵,而陣地巍然不動。
松骨峰一戰(zhàn),是第38軍贏得“萬歲軍”美名的關(guān)鍵戰(zhàn)斗之一,后被作家魏巍寫成了著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曾使億萬讀者熱淚盈眶的作品喊出了時代和人民的心聲,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從此,“最可愛的人”也成為人們對于人民子弟兵最親切的稱呼。
指揮這場戰(zhàn)斗的是志愿軍第38軍第112師師長、開國少將楊大易,他也因此被志愿軍總部記三等功一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二級獨立自由勛章。
楊大易,原名楊大義,1919年4月生于四川省蒼溪縣白山鄉(xiāng)車子村,幼年讀私塾,13歲參加紅四方面軍第11師,隨后加入共青團,1934年8月在陣地上入黨,歷任排長、連指導員、交通隊隊長兼政治指導員,先后參加了川陜蘇區(qū)宜達戰(zhàn)役、反“六路圍攻”、二萬五千里長征以及西路軍??谷諔?zhàn)爭中,楊大易先后任抗大第2大隊第2中隊指導員、第1支隊第1營教導員、濱海軍區(qū)獨立第5團團長、政委等職。遼沈戰(zhàn)役中,楊大易在參加三下江南、四戰(zhàn)四平、圍困長春及攻打錦州的戰(zhàn)斗中因戰(zhàn)功,被提升為第四野戰(zhàn)軍主力第38軍第112師副師長;在解放天津的戰(zhàn)斗中,他率部大膽穿插突擊,分割包圍,活捉天津警備區(qū)司令長官陳長捷中將;在渡江戰(zhàn)役中,他及所部3連以7艘小船偷渡長江天險成功,被軍首長授予“搶渡長江天險英雄連”光榮稱號;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松骨峰阻擊戰(zhàn)更是讓楊大易一戰(zhàn)揚名。
因訛傳情報錯失軍機遭“臭罵”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因延誤戰(zhàn)機導致第38軍軍長梁興初被司令員彭德懷怒斥的“始作俑者”,就是楊大易。
1950年,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zhàn)役中,梁興初命令楊大易率第112師從熙川東側(cè)靠近熙川,切斷敵軍退路。途中,楊大易路遇一個從前線退下來的朝鮮人民軍師長,此人以前是東北野戰(zhàn)軍一個營級干部,湊巧還是楊大易的部下。他提供的情報讓楊大易吃了一驚:“老首長,打熙川可得小心,那里住著一個團的美國黑人大兵?!?/p>
楊大易趕緊將這一重大軍情急電上報梁興初,梁興初于是命令第112師緩慢接近,待第112師小心翼翼地抵達熙川,卻撲了個空。經(jīng)過對俘虜?shù)膶徲嵑蟠_認熙川并沒有所謂的美軍黑人團,消息純屬訛傳,而南朝鮮第8師已于當日凌晨撤離了熙川。事后,楊大易想找那個師長追問,卻不見他的蹤影,只好自認倒霉。
同年11月13日,在志愿軍總部召開的戰(zhàn)役總結(jié)會上,因第38軍錯失戰(zhàn)機,大為震怒的彭德懷將梁興初好一頓怒罵。這是梁興初有生以來為了打仗而受到最嚴厲的一次批評。一臉懊喪的梁興初回到軍部后,不停地走來走去,沒人敢打擾他。偏偏就在這時,楊大易打來電話:“軍長,我讓人給你送去的戰(zhàn)利品收到了吧?我們正在打掃戰(zhàn)場,抓捕零散俘虜……”
“你楊大易好大的膽子!”梁興初一聲怒喝:“你謊報軍情!你給我從熙川找個黑人團出來!老子要這個黑人團!”怒不可遏的梁興初把一肚子氣撒在楊大易身上。
“軍長,我們得到這么個消息,當時也不知真假,不敢不報呀……”楊大易解釋道。
梁興初剛想再罵,政委劉西元在一邊捅了捅他的胳膊。梁興初冷靜一想,是呀,楊大易說得對,消息不知真假,不敢不報,只是他把這消息又上報“志司”,矛盾上交,不能說他當軍長的就沒責任。
“算啦算啦!你不要找客觀了,我告訴你,第38軍打仗還沒這么窩囊過!再不能丟人啦!讓你的部隊立刻向蘇民洞打,兩天給我拿下來;然后向飛虎山攻擊前進,告訴范天恩(第335團團長),讓他的團主攻飛虎山?!绷号d初下了死命令。
“是!立刻攻占蘇民洞,挺進飛虎山!”楊大易朗聲回應。
梁興初之所以手下留情,那是因為楊大易不僅是他的愛將,而且還意外地救過他的命。據(jù)說某一日,梁興初正在指揮所看地圖,忽電話鈴響,急去接后,一發(fā)炮彈正落地圖前,人無恙。其時,來電話者為楊大易,故梁興初見之謝曰“救命恩人”。而楊大易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后乃知其所以然。
志愿軍勇士血戰(zhàn)松骨峰
第二次戰(zhàn)役打響后,第38軍第112師擔負穿插任務,他們成功地穿插到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切斷了敵人的后路,成為“釘”在美軍后撤之路上的幾顆“釘子”。南逃的美軍第二師拼命地向第112師撲來,北援的敵人為了接應南逃的潰軍撲向第112師。面對人數(shù)眾多、裝備精良的美軍,第112師承受了極大的戰(zhàn)場壓力。
楊大易指揮了這場震驚中外的阻擊戰(zhàn)。
松骨峰位于龍源里的東北,與三所里、龍源里形成鼎足之勢。它北通軍隅里,西北可達價川。其主峰標高288.7米,從山頂住東延伸約100多米就是公路。
美軍陸軍第2機械化步兵師綽號“印第安酋長”,隸屬美國陸軍第8集團軍。這支部隊在第一次與第二次大戰(zhàn)中戰(zhàn)功赫赫,曾參加過諾曼底登陸,是美國陸軍的主力部隊之一。
1950年11月30日拂曉時分,第112師第335團第1營第3連像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插敵人背后的松骨峰。這是一支赫赫有名的英雄部隊,曾獲戰(zhàn)斗模范連、三好連隊、搶渡長江英雄連等稱號。
還沒有來得及修工事,蜂擁南撤的美軍第2師就順著公路來了。第3連戰(zhàn)士們忘記了幾天行軍的疲勞和饑餓,在美軍距陣地只有20米的時候猛烈開火,打著一輛汽車和兩輛坦克。片刻之后,美軍開始向第3連進攻,一場極其慘烈的戰(zhàn)斗就這樣開始了。
美軍出動了飛機、坦克、榴彈炮。傾刻之間,處在松骨峰最前沿的第3連陣地頓時彈片橫飛,大火熊熊。
美軍士兵沖上來了,營長王宿啟立即命令左側(cè)的第1連端著刺刀從側(cè)面出擊。肉搏戰(zhàn)之后,敵人被刺刀逼了下去,于是改為從第3連的右側(cè)攻擊,但右側(cè)的第2連也端著刺刀撲了上來。在刺刀的拼殺中,第1、2連傷亡巨大,敵人攻擊的兵力卻在成倍地增加。
楊大易站在師指揮部的山頭上,焦急地看著第3連的方向,肅然默立,流出了眼淚。
氣急敗壞的敵人開始了第4次沖鋒,并沖上了第4班的陣地,機槍手李玉民從戰(zhàn)友的尸體上拿起步槍向敵人沖去。他的大腿被子彈穿了個洞,仍然頑強地與敵人拼刺刀。眼睛看不見的第3排排長要把李玉民背走,李玉民說:“你快去指揮,敵人又要打炮了!”
中午時分,堅守松骨峰的第3連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了。
13時,敵軍開始了第5次沖鋒。由于中國軍隊的合圍越來越緊,被逼急了的敵人向松骨峰進行了長達40分鐘的狂轟濫炸,把整個高地用炮火犁成一堆焦土,并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沖鋒。戰(zhàn)士們蹲在彈坑里,然后突然沖出來向擁上來的敵人射擊。沒有了子彈的戰(zhàn)士們腰間插著手榴彈,端著寒光閃閃的刺刀沖了過來。刺刀折斷了,他們抱住敵人摔打,用拳頭、用牙齒作武器,或者拉響身上的手榴彈。
戰(zhàn)士張學榮已經(jīng)身負重傷,他爬到敵人中間拉響了撿來的4顆手榴彈。戰(zhàn)士邢玉堂被敵人的凝固汽油彈擊中,渾身燃起大火,他帶著呼呼作響的火苗撲向敵人,連續(xù)刺倒幾個敵人后,又緊緊抱住一個美軍士兵,咬住敵人的耳朵,兩條胳膊像鐵鉗一樣箍住敵人,直到兩個人都燒成焦炭。
美軍的第5次沖鋒終于失敗了。第3連陣地只剩下了7個活著的中國士兵,松骨峰依然在中國士兵手中。
志愿軍政治部主任杜平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炮火剛停,一群餓狼似的敵人,就像決堤的洪水,向我軍陣地漫了過來。連長戴玉成、指導員楊少成和3個排長都壯烈犧牲,黨員和幾乎所有的班長也一個接一個地犧牲了。陣地上只剩下副連長楊文海、一名衛(wèi)生員和身上多次負傷的幾位戰(zhàn)士。楊文海怒視著蜂擁而來的美國強盜,操起已折斷了刺刀的三八槍,呼喊著‘為了朝鮮,為了祖國,為了烈士,同志們沖??!縱身躍進了敵群;3個負傷的戰(zhàn)士,身上燃著呼呼烈火,隨著副連長沖向了敵群;兩個正在接受包扎的重傷員,用力掙脫了衛(wèi)生員的手,抱著手榴彈、爆破筒,踉蹌著向敵人撲去;年輕的衛(wèi)生員舉起手中的夾板,向敵群沖過去;一個渾身被汽油彈燒傷的六○炮炮手,抱起一發(fā)炮彈撲進黑壓壓的敵群……”
這場戰(zhàn)斗從上午6時打到中午12時,第3連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使主力部隊及時趕來,被堵截的美第2師主力、美第25師等大部被殲。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梁興初、楊大易、范天恩等站在松骨峰陣地上,脫帽向犧牲的烈士默哀致敬。
當天晚上,在志愿軍司令部里,已經(jīng)6個晝夜沒有合眼的彭德懷聽到前線勝利的消息后,親自起草了一份致第38軍的電文,在電文的最后,彭德懷寫上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38軍萬歲!”
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楊大易去了第3連陣地,看到了他一生難忘的場面:陣地前沿堆滿了幾百具敵軍尸體和打亂摔碎的槍支。犧牲了的第3連官兵,有的緊緊抓住敵人的機槍;有的手中的手榴彈沾滿了敵人的腦漿;有的嘴里銜著敵人的半塊耳朵。戰(zhàn)士邢玉堂、第2排副排長王健候身上的余火還在燃燒,他倆的身子壓著敵尸,牙齒和指甲深深地嵌進敵人的皮肉里……
1950年12月,楊大易向前來采訪的作家魏巍介紹了這次戰(zhàn)斗,又陪同魏巍重返了松骨峰第3連陣地。
1951年2月,魏巍完成了3個月的朝鮮采訪回國后,從20多個最為生動的故事中,選定了3個典型事例。由于感受深刻,下筆十分順暢,很快就完成了那篇著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fā)表了《誰是最可愛的人》。
毛澤東閱后批示:印發(fā)全軍。
朱德讀后連聲稱贊:“寫得好!很好!”
1953年9月,全國第二次文代會在北京召開,周恩來上臺講話時,竟推開了講稿,對著話筒大聲說:“誰是魏巍同志,今天來了沒有?請站起來,我要認識一下這位朋友?!边@時,全場都望著從座位上站立起來的魏巍,熱烈鼓掌,周總理動情地說:“我感謝你為我們子弟兵取了‘最可愛的人這樣一個稱號?!?/p>
普通一兵的本色
1952年,楊大易回到祖國。1953年任第42軍參謀長、副軍長兼參謀長;1956年授少將銜;1960年任第47軍副軍長;次年任桂林步兵學校校長;1967年至1975年先后任湖南省軍區(qū)政委、司令員等;1975年任遼寧省軍區(qū)司令員。他曾先后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朝鮮)、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并當選為第十屆、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會委員。
楊大易將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重傷致殘,但他永葆普通一兵的本色。1965年春,楊大易到廣州軍區(qū)開會,會議期間,他的夫人楊潔來到珠江賓館。會后乘火車返回桂林時,按將軍的級別,楊大易享受的是軟臥包房,因有楊潔同行,隨員安排她同住軟包。但按規(guī)定,家屬是不能享受的。楊大易告訴楊潔:“咱們按規(guī)定執(zhí)行?!弊尫蛉肆碣I了一張硬臥票。隨員一再相讓,將軍堅決不同意。此事雖小,卻反映了將軍嚴于律己的高尚風格。
“文革”時期,由于“四人幫”在湖南的幫派骨干的破壞與迫害,楊大易屢遭批斗,蒙受了不白之冤。擔任長沙第六中學黨支部書記的楊潔也受到批判,被“革命小將”從防空洞上撞跌,尾椎骨裂。但楊大易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斗爭。當時,楊大易有一句讓造反派很惱火的名言:鳳凰落毛不如雞,有朝一日毛長起,鳳還是鳳,雞還是雞。
在他的書房里,掛著他親自手書的條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楊大易雖身居高位,卻不謀私利,他的孩子退伍后當了一名工人,他的弟弟仍在農(nóng)村。
1997年5月29日,楊大易在廣州逝世,享年79歲。他生前的最后一個愿望,就是魂歸故里,回到他的出生地廣元市蒼溪縣。
2007年5月29日,是楊大易將軍逝世10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楊大易的夫人楊潔、女兒楊惠芳以及蒼溪縣地方領導,將楊大易將軍的骨灰撒入他生前戰(zhàn)斗過的地方——紅軍渡口遺址處嘉陵江中,讓將軍的英魂永遠守護著蒼山溪水那一抹不變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