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一千多年前,詩人陶淵明的筆下,那只于晚照中翩然歸來的鳥兒,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那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如今,觀鳥活動風(fēng)靡全球,身處喧嘩鬧市的人們,即便達(dá)不到“心遠(yuǎn)”的境界,也依然渴望著在鮮花綠叢中追尋飛鳥的腳步,洗凈一身的繁雜。
不論是古人還是今者,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鳥作為親近自然的紐帶,為何?
有人說,鳥,是造物主對大自然的恩賜。她們那樣精致美麗,又那樣靈動可人;她們的聲音是自然界最優(yōu)美的曲調(diào)。
有人說,鳥,是這顆蔚藍(lán)星球的精靈。她們能在山林里棲息,也能在你我的肩頭舞蹈;她們是最接近天空的生物,也是最自由的孩子。
……
我想,最要緊的原因,還是源于鳥兒們的那顆敏感又純凈的心吧!她們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來自人類的善意或壞心眼,也能飛越千山萬水找尋最適合居住的綠色家園。鳥與人的距離,就是自然與人的距離,更是人類文明程度的標(biāo)尺;對鳥兒的愛,就是對自然的愛,更是對人類自身的愛。
沒有誰不期望著“飛鳥相與還”的美妙,如果我們每個人,不必跋山涉水,就能在溫暖、愜意的午后陽光里,與鳥兒一起漫步、徜徉,那是何等幸運(yùn)又詩意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