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輝,徐騰飛,劉佳,黎醒,蔣炳炎*
(中南大學高性能復雜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83)
微透鏡陣列(MLA)是重要的微光學元件,集成度高、單元尺寸小的特點使其具有傳統(tǒng)光學元件無法實現(xiàn)的功能,已廣泛應用于光學連接、信號處理、傳感檢測、精密成像等領域[1-2]。微透鏡陣列光學鏡片現(xiàn)有的生產方式存在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3],難以滿足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急需發(fā)展穩(wěn)定的高質量微透鏡陣列批量化制造手段。
LIGA(光刻、電鑄和注塑)技術主要包括X 射線光刻、微電鑄和微注塑3 個工序[4-5],被廣泛用于制作密集程度高和特征尺寸小的微結構零件。隨著MEMS(微機電系統(tǒ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器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6],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LIGA 技術得到廣泛關注。其中微電鑄作為LIGA 技術中的關鍵工序,應用于微模具的制作可實現(xiàn)微型器件的制造由單件小批量向批量化生產的轉變,并將大大降低微器件的制造成本[7]。微電鑄過程中,由于電流的邊緣效應,電場線容易在陰極的邊角處集中,電流密度也相應較大,因此該區(qū)域鑄層厚度大于平均厚度;而中間區(qū)域電力線相對稀少,電流密度較小,鑄層厚度小于平均厚度[8]。在制作微透鏡陣列電鑄模芯過程中,這種厚度不均勻的現(xiàn)象不僅會影響模芯的電鑄效率,而且會造成微透鏡大小不均等缺陷,降低模芯質量,對透鏡陣列模芯的使用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控制好鑄層厚度均勻性,是電鑄成型高質量微結構模芯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9]。
目前改善電鑄層厚度均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整平劑和優(yōu)化脈沖電流波形兩方面[10]。本文以微透鏡陣列為研究對象,利用Ansys 模擬軟件,通過對微透鏡陣列模芯電鑄過程中陰極電流密度分布進行模擬分析,研究電鑄過程中輔助陰極對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影響規(guī)律,進而預測微模芯的鑄層厚度分布,為制造高質量微透鏡陣列電鑄模芯提供指導。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合理設計輔助陰極結構布局,以熱熔回流的聚苯乙烯(PS)微透鏡陣列為母板,先磁控濺射厚度為10 nm 左右的薄鎳層,再電鑄成型得到1 mm 厚微透鏡陣列模芯,可應用于微注塑成型工藝。
微電鑄系統(tǒng)是一個由電源、金屬陽極、電解質溶液、陰極四部分組成的閉合回路。電流通過電解液時,陰極表面沉積金屬層的厚度按照Faraday 定律計算:
式中:δ 為沉積層厚度,mm;M 為沉積元素的相對原子量;n 為沉積元素的原子價;ρ 為沉積元素的密度,g/mm3;J 為電流密度,A/m2;t 為時間,s。
由上式可知,傳質條件良好時,陰極沉積金屬質量與電流密度和金屬析出的電流效率成正比,陰極電流密度分布不均會使沉積層厚度不均[11-12]。因此,利用有限元法求解描述電流場的偏微分方程,得到微電鑄體系的電流密度分布,可有效預測金屬沉積層的厚度均勻性。
根據(jù)微透鏡陣列模芯微電鑄實驗系統(tǒng)建立數(shù)值模型,陰極基板尺寸20 mm × 20 mm × 2 mm,表面均勻分布100 個球面微透鏡,微透鏡輪廓頂點處的曲率半徑為150 μm,矢高為45 μm。陽極為65 mm × 55 mm ×3 mm 的電解鎳板,陰陽極間距為200 mm。輔助陰極為不同尺寸的正方形金屬框,由直徑1.5 mm 的鈦絲彎折而成。其內孔邊長x 分別取16、20、24 和28 mm,與陰極表面的間距設為5 mm,如圖1 所示。
由于微透鏡陣列鎳模芯尺寸為16 mm × 16 mm ×2 mm,因此僅對16 mm × 16 mm 面積內的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情況進行研究。
選用Hypermesh 輸出網格,導入Ansys 中進行數(shù)值計算。由于微透鏡與電鑄系統(tǒng)整體尺寸相差較大,因此對微結構處的網格進行細化處理,以保證網格平緩過渡,如圖2 所示。
圖1 使用輔助陰極的微電鑄系統(tǒng)示意圖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micro-electroforming system with auxiliary cathode
圖2 Hypermesh 處理的微電鑄系統(tǒng)模型網格Figure 2 Mesh of micro-electroforming system model treated by Hypermesh
模擬陰極表面的初次電流密度分布,不考慮電鑄液傳質過程和陰極極化對電場的影響,對電鑄系統(tǒng)假設如下:
(1)電鑄液充分攪拌,質量傳輸造成的電勢差遠小于電鑄液電阻產生的電勢差。
(2)電化學反應迅速、無阻礙,陰極金屬離子補給充足。
(3)電極視為一個等勢體,忽略自身電阻造成的電壓降。
(4)陰極表面雙電層和析氫反應對電流密度分布無影響。
電鑄系統(tǒng)的邊界條件根據(jù)實驗設計情況而定,陽極與陰極之間施加4.5 V 電壓,系統(tǒng)中相關材料的電阻率如表1 所示。
表1 電鑄系統(tǒng)中材料的電阻率Table 1 Resistivity of materials in electroforming system
以微透鏡陣列母板中心線為基準,取21 個檢測點,間隔0.8 mm,檢測點的選取如圖3 所示。
圖3 檢測點選取示意圖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est points
利用Ansys 軟件求解采用不同尺寸輔助陰極時陰極表面的電流密度分布,預測微透鏡陣列電鑄模芯厚度的均勻性。使用電流密度分布的相對偏差Ierror描述電場分布的不均勻性,其定義為:
式中Imax、Imin和Iave分別為電流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圖4 為未優(yōu)化處理時,陰極表面電流密度的分布曲線。圖中橫坐標上的“0”指陰極的中心位置,正、負數(shù)值指由陰極中心向四邊延伸的距離。從圖4 可知,未進行優(yōu)化處理時,電流密度在陰極母板表面的分布呈四周高、中間低的分布趨勢。在距中心處3.2 mm 的區(qū)域內,陰極表面電流密度波動較小,分布較為均勻,但隨測量區(qū)域向外延伸,電流密度快速上升,邊緣處電流密度高達中心處的2.03 倍,整體相對偏差達82.8%。
為改善陰極邊緣與中心電流密度偏差大的問題,在微電鑄系統(tǒng)模型中仿真4 種尺寸的輔助陰極對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影響。輔助陰極吸收陰極附近區(qū)域中的電流,優(yōu)化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減小電流在極板邊緣的集中效應。
圖4 優(yōu)化前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情況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density on cathode before optimization
圖5 為加入不同尺寸輔助陰極后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數(shù)值模擬曲線,4 條數(shù)值模擬的曲線均呈“W”型。當框形輔助陰極邊長x=16 mm 時,由于輔助陰極的孔徑過小,大量電流繞過其從側邊到達陰極邊緣,邊緣區(qū)域電流密度仍高,邊緣效應并未得到有效改善。隨輔助陰極的孔徑增大,陰極表面電流密度最低值與最高值之間的差異縮小,輔助陰極對厚度分布均勻性的改善作用逐漸增強。當框形輔助陰極邊長x=24 mm,即為陰極邊長的1.5 倍時,陰極邊緣與中心處的電流密度差異最小。繼續(xù)增大邊長,輔助陰極邊框逐漸遠離陰極,對其表面電流的吸收作用越來越弱,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均勻性再次變差。計算表明,當輔助陰極內邊長為24 mm 時,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相對偏差由未設置輔助陰極時的82.8%降低到10.1%??梢?,合理使用輔助陰極能有效改善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均勻性。
圖5 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數(shù)值模擬變化曲線Figure 5 Variation curves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urr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on cathode surface
為驗證仿真結果的準確性,分別在電鑄實驗中使用4 組不同邊長的輔助陰極,如圖6 所示。
圖6 鈦絲制得的框形輔助陰極Figure 6 Auxiliary cathode frame made of titanium wire
通過實驗對比,分析在實際電鑄過程中輔助陰極對鑄層厚度均勻性的改善作用,得出輔助陰極的合理設計規(guī)律。輔助陰極采用直徑為1.5 mm 的鈦絲制得,其結構和位置參數(shù)與仿真保持一致。實驗中選用矩形脈沖電源,電壓為4.5 V,占空比24%,頻率為1 000 Hz,陽極選用電解鎳板,采用氨基磺酸鎳鹽電鑄液,鑄液配方為:氨基磺酸鎳400 g/L,氯化鎳10 g/L,濕潤劑2 mL/L,硼酸30 g/L。
連續(xù)電鑄20 h 后,將電鑄模芯清洗烘干并沿中心線切開,其截面形貌如圖7 所示。
圖7 輔助陰極邊長對鑄層厚度分布的影響Figure 7 Effect of side length of auxiliary cathode on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electroforming coating
4 組樣品厚度分布與仿真模擬結果近似,均呈邊緣厚及中心突起的分布規(guī)律。由于輔助陰極消耗了部分沉積離子使陰極表面的電鑄效率降低,采用電子千分表在平面度測試平臺上檢測模芯厚度分布,結果如圖8所示。從圖8 可知,隨輔助陰極線框尺寸增大,樣品厚度偏差Herro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鑄層厚度偏差計算公式為:
式中Hmax、Hmin和Have分別為鑄層最大厚度、最小厚度和平均厚度。
圖8 使用不同邊長輔助陰極時鑄層的厚度分布曲線Figure 8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electroforming coating when using auxiliary cathodes with different side length
統(tǒng)計得出,當輔助陰極內邊長x=16 mm 時,鑄層厚度差異較大,厚度偏差值為60.21%;輔助陰極邊長增大到x=20 mm,樣品厚度偏差值縮小為42.52%;模芯厚度在輔助陰極邊長為x=24 mm 時分布最為均勻,厚度偏差值為18.89%;當輔助陰極邊長x=28 mm時,厚度偏差再次增大,達到28.22%。
微透鏡陣列模芯電鑄成型過程分電鑄前處理、電鑄成型和電鑄后處理3 個步驟。電鑄之前用真空磁控濺射式鍍膜儀,對PS 材質的微透鏡陣列母板進行導電化處理,使其表面均勻覆蓋一層厚度約為10 nm 的鎳層,如圖9a 所示。利用超聲波清洗儀,在35°C 恒溫下對微透鏡陣列電鑄母板進行清洗和除油,氮氣吹干后完成裝夾,陰極沉積區(qū)域為16 mm × 16 mm。結合仿真和實驗優(yōu)化結果,在陰極外圍固定有內邊長為24 mm 的框形輔助陰極,如圖9b 所示。將裝夾好的陰極置于上述氨基磺酸鎳電鑄系統(tǒng)中連續(xù)電鑄120 h,制得微透鏡陣列鎳模芯。由于輔助陰極具有吸收電流的作用,邊緣效應被轉移到框形輔助陰極上,保證了微透鏡陣列模芯具有較好的厚度均勻性。電鑄完成后,將鑄層與母板分離,得到1 mm 厚模芯,如圖9c 和9d所示。鎳模芯微結構輪廓清晰,厚度均勻,與母板形貌一致,可用于微透鏡陣列聚合物鏡片微注塑成型。
圖9 微透鏡陣列模芯電鑄成型Figure 9 Electroforming of microlens array mold insert
(1)采用數(shù)值模擬分析電鑄系統(tǒng)可直觀反映陰極表面的電流密度分布,預測鑄層厚度的變化趨勢。
(2)電流的“邊緣效應”會導致微透鏡陣列電鑄模芯鑄層呈現(xiàn)四周厚、中心薄的分布特點,加入輔助陰極能夠改善微透鏡陣列電鑄模芯厚度的均勻性;當框形輔助陰極與陰極母板邊長之比為1.5 時,模芯表面的電流密度相對偏差由未設置輔助陰極時的82.8%降低至10.1%。
(3)實驗與仿真結果吻合,輔助陰極可以使厚度均勻性顯著提高,使厚度偏差降至18.89%,但加入輔助陰極后,陰極表面的電流密度也會降低。
(4)使用輔助陰極電鑄工藝制備的1 mm 厚微透鏡陣列模芯厚度均勻,微觀形貌復制度高,可用于微注塑成型工藝。
[1]CHEN F Z,CHEN C H,WU C H,et al.Development of a double-sided micro lens array for micro laser projector application [J].Optical Review,2012,19 (4):238-241.
[2]黃翀,鄒敏,歐陽艷東,等.液晶菲涅爾波帶透鏡的電光特性研究[J].光電子技術,2013,33 (2):88-92.
[3]PAN C T,WU T T,CHEN M F,et al.Hot embossing of micro-lens array on bulk metallic glass [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8,141 (2):422-431.
[4]李永海,丁桂甫,毛海平,等.LIGA/準LIGA 技術微電鑄工藝研究進展[J].電子工藝技術,2005,26 (1):1-5,34.
[5]李曉建,朱冀梁,申溯,等.基于DMD 微光刻的導光板模板的制作方法[J].應用光學,2009,30 (4):669-673.
[6]李冠男,黃成軍,羅磊,等.微電鑄技術及其工藝優(yōu)化進展研究[J].微細加工技術,2006 (6):1-5.
[7]李代兵.微透鏡陣列鎳模芯微電鑄工藝及表面質量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1.
[8]胡美些,王寧.我國電鑄技術的研究進展[J].電鍍與涂飾,2006,25 (11):38-41.
[9]李加東,吳一輝,張平,等.掩模電鍍鎳微結構的鍍層均勻性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8,16 (3):452-458.
[10]SANKAR P R,KHATTAK B Q,JAIN A K,et al.Electroforming of copper by the periodic reversal process [J].Surface Engineering,2005,21 (3):204-208.
[11]陳暉.微結構掩膜電鑄均勻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1.
[12]李國鋒,王翔,何冀軍,等.微細電鑄電流密度的有限元分析[J].微細加工技術,2007 (6):35-39.
[13]MALYSHEV E,LANDAU U,CHIVILIKHIN S.Modeling the deposit thickness distribution in copper electroplating of semiconductor wafer interconnects [C/OL]// 2003 AIChE Annual Meeting.San-Francisco:2003.[2005–07–06]http://www.l-chem.com/Papers/Deposit_Thickness_Distribu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