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紅
立足教材,鼓勵學生大量課外閱讀,立足生活,點滴積累,表達真情實感;循序漸進,結(jié)合教材,學習觀察事物及表達的方法,結(jié)合教材進行創(chuàng)作性仿寫和續(xù)寫,肯定成績,讓學生充滿寫作的信心。
小學作文教學課外閱讀真情實感觀察表達肯定成績作文問題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寫作不單單是檢測學生掌握的字詞水平,同時也是考察學生文字組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現(xiàn)在的小學生普遍認為寫作文難,不知道寫什么題材,給定題材又不知道該怎樣落筆成文。針對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拓寬范圍,不拘形式,激發(fā)興趣,自由表達”的精神,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心得,探討一些有效提升小學作文教學的途徑
一、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1.立足教材,鼓勵學生大量課外閱讀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嘧x書,讀好書是寫好作文的“訣竅”。只有大量閱讀,知識才能豐富,眼界才會更廣。寫作文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積累需要大量的閱讀與背誦。先要精熟教材,但是單靠課本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大量閱讀好的課外書籍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情操。在閱讀時不能只是讀,還要學會思考,遇到好的字詞、句子抄下來,當遇到疑點,也要記下來,與同學一起交流、討論。之后記在心里讓它變?yōu)樽约旱臇|西,這樣才會長進,長此以往,寫作水平必然提高。擴大閱讀量,可以更好地開闊學生視野,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要鼓勵學生多閱讀書籍,為了使讀書有針對性,可以經(jīng)常開展讀書活動,如讀書演講比賽,開故事會等。有計劃、有目的地幫學生選擇、推薦一些文質(zhì)兼優(yōu)的經(jīng)典讀物。
2.立足生活,點滴積累,表達真情實感
寫作源于生活,生活是開啟你寫作之旅的鑰匙,立足生活,讓小學生根據(jù)自己在社會生活中不同體驗,用書面語言積極、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梢越柚罱逃龑W生該如何寫好作文,教導學生學會立足生活,積累生活中的點滴,將生活中的點滴作為寫作的良好素材。生活對于孩子來說就是童年里的夢想、友情、親情等等,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財富,它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回憶,還充滿了童年時的天真與稚嫩,用孩子的視角,由筆尖將這些點滴記錄下來。
作為老師,應(yīng)該和家長一起,配合學校帶領(lǐng)孩子了解生活、了解自然、了解國家大事,而不是讓孩子僅僅局限于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中,這樣學生寫出的東西也會豐富多彩,而不是僅僅會用華麗的詞藻堆積、而沒有具體的內(nèi)容。生活的體驗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生們立足生活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積累的方式也因人而各不相同,有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就會杜絕說假話、空話的現(xiàn)象,才會有真情實感表露的好文章。
二、解決如何寫好作文的問題
一篇好的作文包括立意、謀篇,以及詞匯的準確運用等,這涉及到寫作技巧的問題,作為老師該怎樣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呢?具體方法如下:
1.循序漸進,多練多評
起始階段,老師的提示指導非常重要,可以從寫日記寫周記開始,周一至周五,讓學生動動筆,對每天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簡要記錄,可以簡要記敘事情的過程,也可以詳寫某個細節(jié),不設(shè)條條框框,不限字數(shù),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都可以。到雙休日寫周記的時候,學生就從日記中尋找寫作素材,對一周發(fā)生的事情做個回顧,一篇短文就產(chǎn)生了。
2.結(jié)合教材,學習觀察事物及表達的方法
沒有觀察就不知道寫作的內(nèi)容,不會觀察便寫不出真實的文章。因此,指導學生作文,必須由指導學生觀察開始。教材里,寫景狀物的文章都體現(xiàn)了作者的觀察方法,教師可以通過這類文章,教授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時要抓住事物的特點,能夠以不同的視角描述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才會讓人耳目一新。擁有一顆善于捕捉獨特視角的眼睛,可以使自己的表達有依有據(jù),有一個創(chuàng)新的頭腦思維,可以讓使自己的描述異于他人,卻又不失特色,才能寫得準確、逼真,才能把事物的真實面貌展示出來,可以通過比較法和聯(lián)想法來抓住事物的特點。
根據(jù)文章特點進行教學。教給學生基本表達方法。如寫人文章的表達方法是:文章寫的什么人物,人物的什么事,通過這些事表現(xiàn)了人物的什么特點?如此長期導讀,學生就可以悟出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或品質(zhì)所需要的方法。在教學中,抓重點字詞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寫句子、寫細節(jié)的能力。通過教導學生縮句、擴句、改變句式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內(nèi)容含義,認識作者是如何寫的,為什么這樣寫,從而讓學生領(lǐng)悟?qū)懢渥拥囊蠛头椒?。細?jié)的教學則抓住重點字詞句,加強學生認識內(nèi)容,體會用意,感悟?qū)懛ā?/p>
3.結(jié)合教材進行創(chuàng)作性仿寫和續(xù)寫
通常作文寫得困難的學生,表現(xiàn)之一就是寫作文時往往覺得無話可說,或是心中有話卻難以落筆,或是寫不具體細致,邏輯層次不清,長此以往學生便會對寫作失去興趣,進而一見作文就害怕,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可以指導學生從模仿開始,繼而對課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續(xù)寫,
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方面的思想,不要一直墨守成規(guī)。
三、訓練學生寫真情實感有新意的作文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難的是對生活的感悟,因此要求學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留意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對生活的感悟需要逐漸培養(yǎng),老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的方式適當加以引導,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后,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從獨特的角度把常見的事情寫出新意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在文章中日益張揚起來,充分解放學生的智慧和個性。
四、肯定成績,讓學生充滿寫作的信心
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對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尤為重要。因此,在評判學生作文時,要竭力捕捉習作中的閃光點,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真誠地鼓勵學生的進步,從而使他們充滿寫作的信心和成就感。作文講解課上,讓作者將好文章進行朗讀,文章作者除了享受成功的喜悅外,寫作的積極性也在不斷地加強。平時批閱作文時,把學生們寫得好的地方醒目地畫出來,寫上批語,讓孩子們受到鼓勵,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寫作的信心。還可以將作文本置于班級書架上,供大家隨意借閱點評,讓優(yōu)秀習作到鄰班誦讀也是不錯的辦法。
家長的欣賞也很重要。讓家長給自己的孩子的作文寫評語,找到孩子的進步不吝贊美之詞,更歡迎有能力的家長贊美之余,給孩子寫幾個小建議。家長最好要珍藏孩子每學期的作文本和周記本,這會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美好的記憶,是家庭的一筆精神財富。
總之,作文就是讓小學生根據(jù)自己在社會生活實際中不同的具體經(jīng)歷,用書面語言積極、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表達形式,作文要“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作文內(nèi)容,“要感情自然流露,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