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鳳瑾
(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合肥 230601)
近年來,電子類產(chǎn)品的使用日益廣泛,而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電子產(chǎn)品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每年都會產(chǎn)生大量的電子廢棄物,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yán)重的威脅[1-4]。這些電子垃圾中就包含有DIP(Double Inline Package,雙列直插式封裝)封裝的IC 芯片。采用適當(dāng)?shù)姆椒▽⑦@些廢棄的DIP 芯片從電路板上拆解下來[5-7],并將變形的引腳進行整形,再將整形后的芯片進行測試,性能合格的表面翻新后尚可繼續(xù)使用,不合格的破碎后分離出金屬與非金屬材料??梢?,對廢棄的DIP 芯片進行引腳整形,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
國內(nèi)外現(xiàn)有的DIP 芯片引腳整形技術(shù)主要針對新的IC 芯片,且只能對引腳的共面性進行修整,不能解決引腳的多種歪斜情況[8-9]。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種針對印刷電路板中廣泛使用的DIP 封裝IC 芯片引腳的變形矯正裝置。
DIP 封裝是IC 芯片最常用的一種封裝形式,單側(cè)相鄰引腳的中心距為2.54 mm,引腳總數(shù)一般在6~64 之間。在對廢棄電路板的資源化回收過程中,需要先將DIP 芯片從電路板上拆解下來。在此期間,引腳會產(chǎn)生如圖1 所示的多種機械變形。
圖1 DIP 芯片引腳機械變形情況
DIP 芯片的整形過程包括5 個步驟:預(yù)處理、引腳的共面修整、面內(nèi)齒根歪斜的修整、面內(nèi)齒尖歪斜的修整以及引腳的精整。
具體整形過程為:
(1)預(yù)處理。采用細(xì)長的薄片狀工具,把向內(nèi)側(cè)歪斜的引腳用手工方式歸位到稍向外側(cè)偏斜(呈外八字狀),如圖2 所示。
(2)引腳的共面修整。如圖3(a)和圖3(b),將預(yù)處理后的DIP 芯片15 放在凹形下模11 的上表面(引腳朝下);凹形下模11 凹進去的部分支撐DIP 芯片的封裝部,兩個外側(cè)面用以支撐DIP 芯片的引腳;凹形下模11 的導(dǎo)氣孔外連一個真空泵,DIP 芯片15 通過空氣的負(fù)壓被吸附在凹形下模11 的上表面。旋動前后端的螺桿7 可將凹形下模11 夾緊;按下偏心輪手柄1,帶動無齒上模12 向下運動,無齒上模12兩側(cè)的內(nèi)表面沖壓作用于DIP 芯片的兩側(cè)引腳(如圖3(b)所示),從而實現(xiàn)DIP 芯片引腳的共面修整(如圖4 所示)。
圖2 預(yù)處理
圖3 引腳整形裝置
(3)面內(nèi)齒根歪斜的修整。將圖3(a)中的上、下模換成帶齒上模18 和凸形下模20。如圖3(a)、圖3(c)和圖5,將經(jīng)過共面修整的DIP 芯片放在凸形下模20 之上(引腳朝下),凸形下模20 的導(dǎo)氣孔外連1 個真空泵,采用負(fù)壓吸牢DIP 芯片;稍稍按下偏心輪手柄1,帶動帶齒上模18 向下運動,同時移動V 形導(dǎo)槽6 上的凸形下模20,使帶齒上模18 的凸出的1 對齒(如圖3(c)所示)正好嵌入到芯片引腳的腳根之間;完成對齒過程后,旋緊螺桿7 夾緊凸形下模20;再按下偏心輪手柄1,帶動帶齒上模18向下運動,當(dāng)帶齒上模18 與凸形下模20 合模時,帶齒上模18 所有的凸起齒正好嵌入DIP 芯片的2 個引腳腳根之間,于是,交叉的引腳腳根得到矯正(如圖5 所示)。
圖4 共面修整后芯片
圖5 引腳齒根修整效果
(4)面內(nèi)齒尖歪斜的修整。如圖3(d)、圖3(e)所示,將上一步驟處理后的DIP芯片放在凹形下模11 之上(引腳朝上),凹形下模11 的導(dǎo)氣孔外連1 個真空泵,將DIP 芯片吸牢;梳狀模具16 可在T 形導(dǎo)槽17 上滑動,旋動螺桿7,調(diào)整凹形下模11 的位置,使梳狀模具16 凸出的1 個齒正好嵌入到DIP 芯片的引腳腳尖之間;完成梳狀模具16 的定位后,夾緊下模11;移動梳狀模具16,使得梳狀模具16 的齒由DIP 芯片的腳根漸漸地到移到腳尖,直至梳狀模具16 的齒全部嵌入芯片的引腳之間(如圖3(e)所示),即可完成DIP 芯片的引腳腳尖修整(如圖6 所示)。
圖6 引腳齒尖修整效果
(5)引腳精整。如圖3(f),放置帶錐形孔的錐孔模19(錐孔模的小孔的直徑和間距與需要插入DIP 芯片的PCB 板上孔直徑和間距一樣),將上一步驟處理后的DIP芯片的所有引腳從錐孔模的大孔端塞進去,再取出芯片,即可實現(xiàn)引腳的精整。
所設(shè)計的DIP 芯片引腳修整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適用范圍廣,通用性強。對于不同封裝寬度的DIP 芯片,只需更換不同寬度的上、下模座即可。DIP 芯片經(jīng)批量整形結(jié)束后,再進行功能檢測,外觀和功能均合格的芯片表面打磨印字后即可重新使用。該裝置的成功研發(fā)為充分利用電子垃圾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1]Goosey M,Kellner R,Recycl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 of Life 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s)[J].Circuit World,2003,29(3):33-37.
[2]聶永豐.我國電子電器廢物的回收及處置[J].有色金屬再生與利用,2003(12):11-13.
[3]LiJ Z,Shrivastava P,Gao Z,et al.Printed Circuit Board Recycling:a State-of-the-Art Survey[J].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Packaging Manufacturing,2004,27(1):33-42.
[4]周雷.廢棄電器回收再生利用規(guī)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xué),2007.
[5]李麗,劉玉強,王琪.全國廢舊電子電器回收處理對策研究[J].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2009,22(1):119-124.
[6]Hicks C,Dietmar R,Eugster M.The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in China:legislative and market response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5,25(5):459-471.
[7]蒲光榮,舒海波,唐智能.引腳修整設(shè)備:中國,CN201188745Y[P].2009-01-28.
[8]李強兵,范穎.雙列直插式集成塊引腳整形方法及裝置:中國,CN101102663A[P].2010-02-03.
[9]朱一.廢棄電路板DIP 封裝IC 芯片的回收方法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2010: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