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敏
孟小冬生前遺物近期現(xiàn)身國內(nèi)拍賣會,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杜月笙送給她的結(jié)婚禮物——一枚17克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戒指
在風云際會、文化激蕩的民國時代,在各行各界涌現(xiàn)了不少奇女子,孟小冬便是其中一位。幾年前一部電影《梅蘭芳》,讓孟小冬的故事走入千家萬戶。
孟小冬年少成名,12歲首次在無錫登臺,14歲便在上海乾坤大劇場與名角同臺獻藝,當時已經(jīng)被譽為“扮相俊美、嗓音寬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勢”。后來她拜在余叔巖門下,成為他的關(guān)門弟子,也是余派唯一的女弟子。
她的故事歷經(jīng)風雨,仍然被人津津樂道。這不僅是因為她是民國一代名伶,被譽為“冬皇”,也不僅是因為她與梅蘭芳美麗凄婉的愛情故事,更是因為她最后的感情歸宿于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青幫頭目杜月笙。
杜月笙號稱“天下第一戲迷”,家中的四方姨太太都是唱戲出身。早在孟小冬少年時代,杜月笙就對其情有獨鐘,只不過后來“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梅蘭芳。
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故事始于才子佳人式美麗邂逅,但結(jié)局令人嘆惋,兩人結(jié)婚僅僅九個月就分開了。
在等待多年后,孟小冬最終情歸杜月笙。杜月笙對其有情有義。1949年,孟小冬與杜月笙赴港后,兩人舉行婚禮。當時杜月笙已經(jīng)63歲,形銷骨立、面容枯槁、渾身是病,孟小冬也已42歲。
杜月笙去世之后,把自己的遺產(chǎn)做了分配,分在孟小冬名下的為兩萬美元。她不再登臺唱戲,靠著兩萬美元,在臺灣度過了最后的歲月。
當暮年的孟小冬一個人在臺灣守著那份寧靜時,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特立獨行的京劇名伶了。然而,縱然時光流逝,總有些記憶與情誼難以抹去。
光陰流轉(zhuǎn)三十年,“冬皇”孟小冬生前遺物重新現(xiàn)身國內(nèi)銀座今秋拍賣會,拍賣內(nèi)容包括名家書畫、錄音帶、首飾、家書、老照片等50余件珍貴物品。
這些舊時代的吉光片羽,攤開來看,如同打開一個時間囊。其中有一件最引人矚目,是杜月笙送給孟小冬的一枚17克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戒指。
這枚戒指曾是杜月笙的珍愛之物,移居香港之后境況不如從前,但是為了表明自己對孟小冬的一片情意,他將這枚戒指作為結(jié)婚禮物送給了孟小冬。這枚定情信物,也是杜月笙送給孟小冬的唯一珠寶。
此外,還有一把老式的腰掛鑰匙鏈,這把18k金鑰匙鏈重40.5克,杜月笙病故時,每位夫人各自都挑選了一件他所用之物作為紀念,孟小冬就留了這把杜月笙平時一直掛在身上的鑰匙鏈。
除了這些舊物,還有孟小冬用了大半生珍藏的一批名家書畫、原版錄音帶等。其中有溥儒先生在香港親贈孟小冬的《觀音像》,畫面樸素簡潔,筆意連貫流暢,墨色濃淡相宜,造型精準生動,為溥儒先生的用心之作,后來孟小冬將這幅作品帶回臺灣并一直掛在自家客廳中。
每一件“故物”的背后都承載著一段歷史故事,如今將現(xiàn)身拍場,無疑是睹物思人,讓我們一起去追溯一代“冬皇”孟小冬的往昔歲月。■